3月上旬,全球首批量產石墨烯手機在重慶發布。重慶如何脫穎而出掌握石墨烯頂尖研發技術?圍繞石墨烯發展產業,重慶怎樣下好這盤“大棋”?
一、 率先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石墨烯單層薄膜材料量產工藝
石墨烯產業在重慶市的崛起,離不開它的前端研發平臺——2011年,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成立伊始就確立將石墨烯研發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并于當年底研發出大面積石墨烯薄膜制造工藝。
兩年后,該院在實驗室內成功研制出國內首片15英寸的單層石墨烯薄膜。這將為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制造業帶來劃時代變革。
尖端科研成果的誕生,讓各方產業資本很快嗅到潛在商機。隨后,由上海南江集團出資、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提供知識產權和技術、共同組建的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專門開發、生產石墨烯薄膜原材料。2013年底,該公司大面積單層石墨烯薄膜生產線在重慶高新區金鳳園區投產運行。這條生產線使得石墨烯生產成本降至原來的1/3,每平方米成本約350元,實驗室生產的原材料成本已降低到100元/平米左右(目前ITO市場價格在120-200元/平米之間),為產業鏈下游產品開發創造了良好條件,也標志著重慶市率先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石墨烯單層薄膜材料量產工藝。
二、初步形成從原材料研發到批量制備元器件再到終端制造的產業鏈布局
隨著重慶墨希科技公司在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區投產運行,依托前者的集聚效應,金鳳園區近年陸續吸引下游企業入駐,不斷擴充石墨烯產業鏈。
去年底,高新區圍繞石墨烯產業引進的全市首家石墨烯終端生產企業——新唐電科技有限公司開工投產,主要經營石墨烯智能終端產業化項目,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邁出本地石墨烯產業化第一步。隨后松錄科技、嘉樂派等國內6家智能終端企業紛至沓來落子金鳳,使重慶市初步形成從石墨烯原材料研發到批量制備元器件再到終端制造的產業鏈布局。
石墨烯產業在重慶市的成長氛圍也比較好。近年來該區重點招商方向是面向以石墨烯為材料的產業,包括顯示觸控屏、鋰電池電極材料、晶體管等。當前不僅市、區兩級財政每年會拿出不少于3000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對入駐企業給予補貼,而且廠房也會優先為這些企業預留。
按計劃,今明兩年落戶高新區的石墨烯產業企業數量將達到20余家,全市完整的石墨烯產業鏈預計將在今后3-5年內成形,形成400億元年產值。
三、突破瓶頸向高附加值產業鏈挺進
如果說此前被產業界看好的石墨烯產業化項目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那么全球首批量產石墨烯手機在重慶市推出,則為該產業從“原材料—組件—智能終端”的全產業鏈有機結合提供了范例。
雖然國內石墨烯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上游強下游弱、重科研輕應用”現狀,正成為產業發展亟須突破的瓶頸。為此,目前重慶市科委等相關單位、企業等正在以眾籌形式,推動成立重慶石墨烯研究院。據稱,這是一個專門從事推動石墨烯科研成果產業化、產品大批量生產的研究機構,預計今年上半年將成立,或有望逐步改變重慶市石墨烯產業鏈“上強下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