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科技創新驅動 產業集群崛起
來源:貴州省科技廳
中藥材產業是貴州省委、省政府著力打造的“5張名片”之一。近年來,貴州省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強對道地、大宗和特色藥材資源保護、開發,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著力抓好基地建設、種子種苗繁育、龍頭企業帶動、園區建設等重要工作,全力突破產業發展瓶頸。七月的黔中大地,滿目蔥郁。百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豐收在望,20余個中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區生機勃發,一批批精深加工中藥藥品不斷上市……貴州中藥材產業集群正在強勢崛起。
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要求,貴州省大力實施中藥材基地縣建設工程,著力建設規范化中藥材種植基地,以達到藥材真實、優質,使中藥材成為有影響力的地域品牌。
采取“企業帶動產業”模式,貴州積極鼓勵省內外中藥材種植企業和醫藥企業在貴州省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目前已有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全省多個中藥材產區建設種植基地,通過“企業+種植大戶+農戶”“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合作模式,帶動中藥材產業發展。
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何首烏、太子參、頭花蓼、淫羊藿和金釵石斛等5個品種通過國家中藥材種植基地GAP認證,有27個品種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玄參和洛黨參,2014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目前,全縣玄參種植面積已達6000畝,產值2160萬元;洛黨參種植面積達9000畝,產值達3000萬元。
在實施中藥材基地建設工程的同時,貴州省還大力實施大企業培育工程。選擇20家以上醫藥龍頭企業,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兼并重組、人才引進、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目前,益佰、百靈、神奇、同濟堂、威門等制藥企業成長良好,在全省不到30家上市企業中制藥企業占9家,三分天下有其一。
實施大品種培育工程,將天麻、杜仲、太子參、半夏、石斛、艾納香、頭花蓼、淫羊藿、何首烏、續斷、鉤藤等既有資源優勢又有產業基礎的特色品種打造成藥材大品牌。目前,單品種種植規模上萬畝的達30個,太子參、石斛、天麻、杜仲、薏仁、刺梨等面積、產量居全國首位。有154個民族藥品種,具有獨立知識產權。
大力推進示范園區建設,抓好科技支撐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中國藥材總公司、中國中藥和香港培力集團等知名藥企落戶貴州,共建園區、共建種植加工基地。加強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省內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圍繞基地建設,園區建設,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加快推進施秉、獨山、七星關區等省級中藥材扶貧產業園區建設,形成一批重要中藥民族藥產業集聚區,建成一批中成藥提取、原料藥、大健康產業等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基地。
如今,中藥材產業園區異軍突起,成為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新引擎”。2014年,統計的23個中藥材種植園區,共種植中藥材48.79萬畝,帶動農戶40.6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8.98萬人,中藥材初加工規模不斷擴大,實現產值5.6億元。
隨著中藥材種植基地的不斷擴大和提升,貴州省醫藥工業園區和制藥企業日益發展壯大。目前,貴州已形成了以益佰、神奇、同濟堂、信邦、百靈、漢方等為代表的中藥現代化產業集群和以貴陽為中心的“環貴陽制藥產業帶”,工業總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不斷涌現。2014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