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2月20日 08:34 來源:北京市科委
1月30日,2024年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系統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政府黨組成員于英杰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韓耕主持會議,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張繼紅作工作報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各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主管領導,中發展集團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科創中心建設綜合協調處,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海淀園),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局,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有關負責同志分別作了典型發言。
于英杰指出,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科技系統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完善和形成了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頂天立地”的政策體系設計,加強謀劃布局,強化政策引導,積極做好服務,努力克服困難,很好地完成了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各項重點任務,取得了亮眼成績。
于英杰指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發表“2·26”重要講話、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十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要進一步加強市區聯動,團結一心,奮發有為,確保2024年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北京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
于英杰強調,2024年工作主要是抓好七個落實。一是抓好科創中心建設頂層設計。抓好2024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方案重大項目任務的督促推進落實,切實把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二是抓好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推動各區(分園)抓好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措施承接落地,加強一區多園優化提升,加快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三是抓好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要充分發揮科技體制改革專項小組作用,扎實推進今年各項工作,加強“三城一區”統籌聯動,研究促進創業投資的有效手段,發揮好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四是抓好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管理。要落實好全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以高質量管理促進高質量發展,提升高質量科技成果產出。五是抓好高精尖產業發展。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圍繞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作專題部署。要在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商業航天等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加強企業支持和服務工作。六是抓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深入研究科技、教育、人才的一體化發展,會同市相關部門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七是抓好重大國際科技活動。高水平辦好2024中關村論壇,策劃舉辦好常態化系列活動,提升中國科幻大會辦會水平,繼續高標準辦好國際基礎科學大會。
于英杰強調,科技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緊密配合、通力協作。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強化政治思想建設,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的思想保證。二是要注重統籌協調。凝聚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要向“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轉變,強化統籌服務的職能。各區區委、區政府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和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三是要盯緊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早日落地見效。
張繼紅總結了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加快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創新引領首都高質量發展,北京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2023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 8536.9億元,同比增長7.4%;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2.83萬家;1-11月,中關村示范區實現技術收入1.89萬億元,同比增長32.6%;北京在《2023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連續7年位居“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
2024年,全市科技系統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加快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條主線”,突出“一個統籌、一個提升、兩個攻堅、三個加速”布局重點,向科技創新要新質生產力、核心競爭力、發展引領力,更好地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統籌。推動北京辦公室組織體系與運行機制優化提升。持續完善部市合作、央地合作等機制。實施《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推動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臺賬式、清單化推進落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項目和重大任務。二是強化提升戰略科技力量整體效能。推動國家實驗室體系高質量運行,落實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優化完善治理體系,加強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合作。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加快推進中關村先行先試24條改革措施在示范區全域推廣。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加強科技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培養。加快推動組合式金融創新。加速推進高質量成果轉化應用。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工作,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四是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提升高精尖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醫藥健康產業、“先進智造”產業、科技服務業發展。五是加速推動基礎研究領先。統籌基礎研究重點領域布局,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方案,完善自然科學基金管理體系,修訂本市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持續加大市級財政對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區級財政協同支持基礎研究。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鼓勵行業領軍企業與高校院所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六是加速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加快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調整,統籌中關村示范區“一區多園”提升發展,完善分園創新發展的評價機制。謀劃建設一批具備一定空間規模、集中連片發展的特色產業園。推動“三城一區”聯動發展。培育科技創新企業梯隊體系。七是加速培育領先的開放創新生態。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加快建設協同創新平臺載體,支持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和中關村濱海、寶坻、保定等合作園區建設。加大“匯智”計劃工作力度,吸引外籍科研工作者參與本市基礎研究。持續做好北京市外資研發中心管理服務工作。研究制定新階段“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北京行動計劃和科技創新國際化提升行動計劃。辦好2024中關村論壇等重要活動。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機關處室、直屬單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首發展集團、新型研發機構負責同志,各區科技管理部門、各分園管委會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