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信息:
詹黎,男,1969年9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工學博士。現(xiàn)任上海交通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jīng)歷:
1990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1993年在上海交大獲光學專業(yè)碩士學位。
1993年上海交通大學工作,歷任助教、講師。
1998年至2001年赴香港城市大學攻讀光電子專業(yè)博士學位。
2002年任上海交大光子所副教授。
2005年8月破格晉升為教授。
社會任職:
1. 中國光學學會光電專業(yè)委員。
2. 上海市激光學會光電檢測專業(yè)委員。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資料更新中……
培養(yǎng)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光纖光學、光纖激光器與生物信息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可調(diào)諧多波長自注入布里淵光纖激光器研究。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亞波長周期性結(jié)構(gòu)金屬薄膜中的二階非線性效應研究。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高增益光纖布里淵放大的寬帶信號可控制慢光的研究。
4. 上海市光科技行動計劃項目:用于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光通信系統(tǒng)的多波長超連續(xù)光源研究。
5. 上海市光科技行動計劃項目:基于超連續(xù)譜產(chǎn)生的全光波長轉(zhuǎn)換技術(shù)研究。
6. 上海激光光電子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用于城域網(wǎng)、CATV網(wǎng)的摻鉺光纖放大器研制。
7. 光脈沖整形裝置中的波導調(diào)制器的研究。
8. 光譜色散平滑化技術(shù)實驗研究。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發(fā)明專利:
1. 基于雙薩格納克環(huán)濾波器的單縱模光纖環(huán)形激光器 楊肖璇; 詹黎; 黃優(yōu)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02-27
2. 基于法布里-波羅諧振腔的單縱模光纖激光器 楊肖璇; 詹黎; 黃優(yōu)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02-27
3. L波段雙通后向泵浦摻鉺光纖放大器 邢亮; 詹黎; 義理林; 夏宇興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03-19
4. 用于全光緩存器的高功率光纖布里淵放大器 邢亮; 詹黎; 義理林; 羅售余; 夏宇興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03-19
5. 低噪聲指數(shù)增益鉗制摻鉺光纖放大器 詹黎; 義理林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3-10-15
6. 光纖光柵增強的L波段雙通摻鉺光纖放大器 詹黎; 義理林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4-10-27
7. 密集波分復用系統(tǒng)的多波長超連續(xù)光源 詹黎; 葉慶好; 夏宇興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4-10-27
8. 全光纖混合摻鉺-布里淵放大器 義理林; 胡衛(wèi)生; 蘇翼凱; 詹黎; 沈海根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6-05-24
9. 生物傳感器的制作方法 王志民; 詹黎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7-06-27
10. 用連續(xù)CO2激光和光纖陣列制作長周期光纖光柵的裝置 嚴明; 羅售余; 詹黎; 鄧定桓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10-15
11. 自激發(fā)多波長布里淵摻鉺光纖激光器 黃優(yōu); 詹黎; 陳婷; 楊肖璇; 刑亮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09-03
12. 雙穩(wěn)區(qū)間可調(diào)的環(huán)行雙穩(wěn)態(tài)摻鉺光纖激光器 邵加峰; 沈啟舜; 曹莊琪; 吳至境; 詹黎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08-09-03
13. 核酸單分子測序方法 王志民; 詹黎; 程秀蘭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10-02-24
14. 基于雙波長布里淵光纖激光器的光生微波裝置 吳至境; 沈啟舜; 詹黎; 袁文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10-08-04
15. 基于頻率牽引效應的光纖激光器 吳至境; 沈啟舜; 李紅根; 詹黎; 劉金梅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11-05-04
16. 基于級聯(lián)布里淵激光器的頻率精密可調(diào)諧光生微波裝置 劉金梅; 肖平平; 王高猛; 吳至境; 詹黎; 沈啟舜 【中國專利】上海交通大學 2012-06-27
論文專著:
在IEEE Photon. Tech. Lett, J. Opt. Soc. Am, Opt. Commun.,物理學報,光學學報等國內(nèi)外學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6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fā)表英文論文:
1、D. H. Deng, L. Zhan, Z.C. Gu, Y. Gu, Y. X. Xia, “55-fs pulse generation without wave- breaking from an all-fiber Erbium-doped ring laser,” Opt. Express, Vol. 17, No. 6, pp. 4284-4288, March 2009
2、X. Hu, L. Zhan, Y. X Xia, “Compact optical filter for dual-wavelength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based on enhanced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nano-slit array,” Appl. Phys. B, Vol. 94, No. 4, pp. 629-633, Mar. 2009.
3、Liang Xing, Li Zhan, Shouyu Luo, and Yuxing Xia, “High-power low-noise fiber Brillouin amplifier for tunable slow-light delay buffer,” IEEE J. Quantum Electron., Vol.. 44, No. 12, pp. 1133-1138, Dec. 2008.
4、XY Li, YX, Xia, L Zhan, JM Huang, “Near-confocal cavity-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for multitrace-gas detection,” Opt. Lett., Vol. 33, No. 18, pp. 2143-2145, Sept. 15 2008.
5、X. X. Yang, L. Zhan, Q. S. Shen, and Y. X Xia, “High-power single-longitudinal-mode laser with a ring Fabry–Pérot resonator and a saturable absorber,”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20, No. 11, pp. 879-881, June 2008.
6、Zuxing Zhang, Li Zhan, Kun Xu, Jian Wu, Yuxing Xia, and Jintong Lin, “Multiwavelength fiber laser with fine adjustment, based on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and birefringence fiber filter,” Opt. Lett., Vol. 33, No. 4, pp. 324-326, 2008
7、Li Zhan, Zhaochang Gu, Jianwen Zhang, and Yuxing Xia, “Critical behavior of a passively mode-locked laser: rational harmonic mode locking,” Opt. Lett., Vol. 32, No. 16, pp. 2276-2278, August, 2007.
8、Y. L. Hu, Li Zhan, Z. X. Zhang, S. Y. Luo, and Y. X. Xia, “High-resolution measurement of fiber length by using a mode-locked fiber laser configuration,” Opt. Lett., Vol. 32, No. 12, pp. 1605-1607, June, 2007.
9、Liang Xing, Li Zhan, Lilin Yi, and Yuxing Xia, “Storage capacity of slow-light tunable optical buffers based on fiber Brillouin amplifiers for real signal bit streams,” Opt. Express, Vol. 15, pp. 10189-10195, July, 2007.
10、Zuxing Zhang, Li Zhan, and Yuxing Xia, “Tunable self-seeded multiwavelength Brillouin- Erbium fiber laser with enhanced power efficiency,” Opt. Express, Vol. 15, Issue 15, pp. 9731-9736, July, 2007.
11、M. Yan, S. Y Luo, L. Zhan, Z. M. Zhang, Y. X. Xia, “Triple-wavelength switchable Erbium- doped fiber laser with cascaded asymmetric exposure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s,” Opt. Express, Vol. 15, pp. 3685-3691, April 2007
12、Lilin Yi; Li Zhan; Weisheng Hu; Yuxing Xia, “Delay of broadband signals using slow light in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with phase-modulated pump,”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19, pp. 619-621, April 2007.
13、Z.X. Zhang, L. Zhan, X.X. Yang, S.Y. Luo, Y.X. Xia, “Passive harmonically mode-locked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with scalable repetition rate up to 1.2 GHz,” Laser Phys. Lett., Vol. 4, No. 8, 592–596, 2007.
14、L. Zhan,J. H. Ji et al, “160-line multiwavelength generation of linear-cavity self- seeded Brillouin-Erbium fiber laser” Opt. Express, Vol. 14, No. 22, pp.10233-10238, Oct 2006.
15、 Lilin Yi, Li Zhan, Weisheng Hu, Peigang Hu, Yikai Su, Lufeng Leng, and Yuxing Xia, “A highly stable low-RIN hybrid Brillouin/Erbium amplified laser source,”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18, No. 9, pp.1028-1030, May 2006
16、Yi LL, Zhan L, Hu WS, et al., “Tunable gain-clamped double-pass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 Opt. Express, vol.14 (2): 570-574, Jan 2006.
17、 L. L. Yi, L. Zhan et al, “Low noise figure all-optical gain-clamped parallel C+L band 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 using an interleaver,” Opt. Express, Vol. 13,pp. 4519, Jun. 2005.
18、 L. Zhan, P. H. Wang, Z. C. Gu, S. Y. Luo, and Y. X. Xia, “Amplitude- equalized high-order arbitrary numerator rational harmonic mode-locked pulse generation in fiber-ring lasers using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Opt. Express, Vol. 13, pp. 836-841, 2005.
19、Y. J. Song, L. Zhan, J.H. Ji, et al, “Self-seeded multi-wavelength Brillouin/Erbium fiber laser,” Opt. Lett. Vol .30. No. 5, pp.486-488, 2005.
20、S. Hu, L. Zhan, Y. J. Song, W. Li, S. Y. Luo and Y. X. Xia, “Switchable multiwavelength Erbium-doped fiber ring laser with a multi- section high-birefringence fiber loop mirror,”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17, pp.1387-1389, 2005
發(fā)表中文論文:
1 利用級聯(lián)長周期光纖光柵實現(xiàn)的三波長可開關(guān)摻鉺光纖激光器 嚴明; 羅售余; 詹黎; 張智明;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華南師范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 【中國會議】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化——長三角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 2006-11-27
2 施加軸向應力的啁啾長周期光纖光柵的傳感測量 嚴明; 羅售余; 詹黎; 張智明;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華南師范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 【中國會議】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化——長三角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 2006-11-27
3 基于任意分子數(shù)有理數(shù)諧波鎖模的高速超短脈沖的產(chǎn)生及脈沖幅度均勻化 詹黎; 汪平河;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2004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二) 2004-11-01
4 頻率間隔極穩(wěn)定的128波長自啟動布里淵光纖激光器 夏宇興; 宋躍江; 季軍華; 詹黎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中國會議】2004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一) 2004-11-01
5 兩種方法去除正畸牙面樹脂粘結(jié)劑的效果評價 陳雙; 樊明月; 涂世軍; 詹黎 上海田林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口腔科; 上海徐匯區(qū)牙病防治所正畸科;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 【期刊】口腔醫(yī)學 2011-11-28
6 雙泵浦兩段高非線性光纖級聯(lián)的光纖參量放大器 桑明煌; 張祖興; 況慶強; 聶義友; 詹黎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 【期刊】量子電子學報 2009-05-15
7 光纖布里淵激光器和放大器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 詹黎; 顧照昶; 邢亮; 錢楷; 沈啟舜;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與新型光通信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激光 2010-04-10
8 基于光纖中四波混頻效應波長轉(zhuǎn)換的實驗研究 況慶強; 陳艷輝; 燕安; 張祖興; 聶義友; 桑明煌; 詹黎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江西省新干縣第二中學;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期刊】激光雜志 2009-06-15
9 高增益光纖受激布里淵散射放大的大延遲可控慢光 邢亮; 詹黎;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 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科學通報 2009-08-15
10 50 fs輸出的全光纖展寬脈沖激光器 鄧定桓; 詹黎; 顧照昶; 顧燚;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與新型光通信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光學學報 2009-11-15
11 一種新型生物芯片掃描平臺的研究 王胤睿; 詹黎;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 【期刊】光電工程 2006-05-30
12 光纖中可控光速減慢技術(shù)研究的最新進展 邢亮; 詹黎; 義理林;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 【期刊】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06-07-10
13 75 fs全光纖超短脈沖激光器 鄧定桓; 詹黎;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 【期刊】科學通報 2008-01-15
14 Si表面電子發(fā)射特性的轉(zhuǎn)移矩陣方法分析 桑明煌; 張祖興; 么曉征; 樊明新; 詹黎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山東省菏澤市丹陽實驗中學;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江西南昌;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江西南昌; 山東菏澤 【期刊】光電子?激光 2003-06-25
15 128波長輸出的自注入布里淵光纖激光器 詹黎; 宋躍江;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 上海 【期刊】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05-12-20
16 硅場發(fā)射的WKB法和轉(zhuǎn)移矩陣法比較 張祖興; 桑明煌; 詹黎; 葉志清; 聶義友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江西南昌;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江西南昌 【期刊】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2-29
17 MgO:LiNbO_3與LiNbO_3質(zhì)子交換光波導光學及結(jié)構(gòu)特征的比較 曹霞; 王治國; 何賽靈; 夏宇興; 詹黎 浙江大學現(xiàn)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與電磁波研究中心; 同濟大學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杭州 【期刊】物理學報 2004-11-12
18 基于相關(guān)連續(xù)波的布里淵傳感技術(shù) 況慶強; 羅開基; 桑明煌; 詹黎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上海 【期刊】光通信技術(shù) 2004-12-15
19 15波長輸出的布里淵摻鉺光纖激光器 胡松; 尉仕康; 詹黎; 宋躍江;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與新型光通信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浣江中學;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與新型光通信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與新型光通信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 浙江諸暨 【期刊】光學學報 2005-02-17
20 漸變折射率光波導的精確分析 曹莊琪; 詹黎; 陳英禮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光學學報 1994-12-05
21 基于等效衰減矢方法的非均勻光波導色散方程 詹黎; 曹莊琪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光學學報 1995-08-05
22 任意折射率分布多量子阱波導的色散方程 曹莊琪; 詹黎; 金國良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光學學報 1996-04-05
23 改進WKB近似的新方法 曹莊琪; 詹黎; 陳英禮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光學學報 1997-11-05
24 近相干照明下雙光柵 Fourier 譜分裂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 詹黎; 孫遇強;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1997-10-30
25 部分相干照明下 Lau 效應的旋轉(zhuǎn)靈敏角 詹黎; 沈?qū)W浩; 夏宇興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1997-10-30
26 部分相干光照明下旋轉(zhuǎn)雙光柵衍射干涉效應 屠錦洪; 詹黎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上海 【期刊】物理學報 1991-09-28
27 利用Lau條紋的旋轉(zhuǎn)敏角測量光源的相干寬度 詹黎; 屠錦洪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 【期刊】量子電子學 1991-04-02
榮譽獎勵:
1. 2006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資助。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在生產(chǎn)要素配置中的優(yōu)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lián)網(wǎng)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的創(chuàng)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jīng)濟社會各領(lǐng)域之中,提升實體經(jīng)濟的創(chuàng)新力和生產(chǎn)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基礎(chǔ)設(shè)施和實現(xiàn)工具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新形態(tài),實現(xiàn)融合創(chuàng)新,為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chǎn)業(yè)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jīng)濟發(fā)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jīng)濟提質(zhì)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shù)據(jù)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果發(fā)現(xiàn)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fā)現(xiàn)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nèi)容有誤或轉(zhuǎn)載稿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wǎng)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云平臺建設(shè)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shù)據(jù)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chǎn)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