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国**毛片|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软件,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欧美性动态图

| 加入桌面
科技創新網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李適宇——三維水質數學模型結構、控制專家李適宇——中山大學教授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7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免費注冊為會員后,您可以...
發布專家信息 推廣科研成果
建立專家網頁 在線洽談生意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李適宇——三維水質數學模型結構、控制專家李適宇——中山大學教授 

專家信息:

李適宇,男,博士。現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在河海大學水港系讀本科。

1983年10月至1989年3月獲教育部公派在日本大阪大學環境工程系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1989年4月至1991年3月在日本建設技術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1年4月至1994年4月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系環境工程研究室研究員。

1994年9月至1999年5月任中山大學副教授。

1999年6月至今任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年6月至2002年9月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2年10月至今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社會任職:

資料更新中……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環境系統工程》(環境科學專業)

研究生課程:《環境水力學》(環境科學專業)、《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物理海洋學專業)、《環境系統工程》(環境工程專業)。

培養研究生情況:

指導碩士生48人,已畢業42人(含碩博連讀);指導博士生29人,已畢業13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珠江三角洲河網、河口及近岸海洋污染物輸送與環境變遷機制以及環境管理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科技計劃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百項工程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計劃、歐盟第六框架計劃項目以及日本及新加坡政府資助科研項目等共計二十多個科研項目。

1. 歐盟第六框架計劃項目:Ecosystems, Societies, Consilienc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societal cost for best fishing practices and efficient public policies,2005-2010。

2. 國家863高技術計劃海洋領域重點項目:灘涂紅樹林種植-養殖耦合系統試驗示范研究,2007-2010。

3. 廣東省海洋908專項專題:珠江口主要環境問題分析與對策,2008-2010。

4. 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城市污水生物處理過程污泥減量新OSA技術,2008-2011。

5.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委托項目:廣州市感潮河道與主要河涌水環境模型開發與應用,2010。

科研成果:

1. 華南地區土壤三鹵甲烷前驅物質組成及流出機理研究 李適宇; 仇榮亮; 楊秀虹; 王鵬 【科技成果】中山大學 2009-01-01

2. 廣東省主要土類的三鹵甲烷生成潛能(THMFP) 李適宇; 仇榮亮 【科技成果】中山大學 2009-01-01

3. 基于衛星遙感的珠江口咸潮預測技術模型 王東曉; 萬齊林; 谷德軍; 劉春霞; 謝強; 徐洪周; 羅琳; 歐素英; 李適宇; 楊清書; 任杰 【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中山大學 2009-01-21

發明專利:

1. 一種羅非魚食源的分析方法 徐姍楠; 李適宇 中山大學 【中國專利】中山大學 2009-12-16

2. 一種改性殼聚糖季銨鹽及其應用 謝燕華; 李適宇; 劉廣立; 伍珂; 王軍 中山大學 【中國專利】中山大學 2010-07-14

3. 一種強化好氧-沉淀-缺氧工藝污泥減量的方法 劉廣立; 李適宇; 陳光浩; 王軍; 伍珂 中山大學 【中國專利】中山大學 2010-06-30

4. 一種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污泥減量化方法 李適宇; 陳光浩; 劉廣立; 伍珂; 王軍 中山大學 【中國專利】中山大學 2010-07-07

5. 一種用于脫氮的膜生物反應器及其污水脫氮方法 孟凡剛; 周忠波; 李適宇; 陳尊裕 中山大學 【中國專利】中山大學 2010-10-20

論文專著:

在國際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10多篇。合著(譯)著作2本。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英文論文:

1. Li, Shiyu, Migita, J., Pesticide runoff from paddy field and its impact on receiving water,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5, No.11, 1992 (SCI)

2. Li, Shiyu, Chen, G.H., Modeling the organic removal and oxygen consumption by biofilms in an open-channel flow,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0, No.2, 1994 (SCI).

3.Jiang F., Leung H.W.D., Li S.Y., Lin G.S., Chen G.H.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 in Sewer Pollutant Transformation Process Model [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ol.28, No.11, 2007, pp. 1217-1225.(SCI)

4. Duan L.J., Li S.Y., Liu Y., Jiang T., Failler P., A Trophic Model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oastal Ecosystem,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Vol.52, 2009, p.359–367(SCI)

5.Duan L.j., Li S.Y., Liu Y., Moreau J., Christensen V., Modeling changes in the coastal ecosystem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from 1981 to 1998,Ecological Modeling, Vol.220,2009,2802-2818(SCI)

6. Zhang Heng, Li Shiyu, Effect of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 on the dissolved oxygen budget for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during summer, Vol.79, 2010, p.65-88 (SCI)

7.HU, Jiatang, Li, Shiyu, Modeling the Mass Flux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Polluta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Vol.78,2009,p.146–167(SCI)

8. Sueishi, T., Li, Shiyu, Morioka, T., Multi-level coordination in basin-wide sewerage planning for rive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Technology Reports of Osaka University,Vol.39, No.1957, 1989 (EI).

9. Li, Shiyu, A programming model for river quality management under transverse mixing,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6, No.7-8, 1992 (SCI).

10. Li, Shiyu, Morioka, T.,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ste loads in a river with probabilistic tributary flow under transverse mixing,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Vol.71 , No.2, 1999 (SCI).

11. Li,Shiyu,Chen,G.H.,Yen, B.C., Optimal location of artificial aeration in a tidal river for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2,No.3-4,2000 (SCI).

12. LI Shiyu, Yang Xiuhong, Qiu Rongliang, Wang Peng, Contents and leaching of trihalomethane precursors in soils,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Vol.145, No.1-4, p.35-52, 2003 (SCI).

13. Li, Shiyu,Morioka,T., Modeling the fate of paddy field pesticide in surface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Vol.12, No.3,2000.

14. Zhao Xiao, Zhang Yalan, Li Shiyu,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DDT accumulation in aquatic organisms of Taihu Lake, China,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Vol.14, No.4,2008(SCI).

發表中文論文:

1 基于投影尋蹤的廣東省資源環境績效評估與分析 李娟; 李適宇; 林高松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11-02-20

2 水源河流水質管理中的環境風險評價 李適宇; 盛岡通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日本大阪大學環境工程系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07-25

3 城市非點源水污染負荷流出特性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12-30

4 日本琵琶湖流域的生活污水治理對策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污染與防治 1997-06-20

5 累積流量模型在河流水質管理規劃中的應用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 1998-09-30

6 南海市廢水重點污染源的特征與篩選方法 萬軍明; 李適宇; 區澤培 南海市環境保護局; 廣州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南海市環境保護局 南海 【期刊】上海環境科學 1998-12-15

7 珠江口航道疏浚對海洋生態影響及漁業資源損失的定量分析 余日清;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12-30

8 肇慶星湖水文環境分析 李耀初; 李適宇; 周勁風; 賈艷雙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12-30

9 里湖浮游藻類與氮、磷營養鹽的相關性 楊廣杏; 李適宇; 李耀初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12-30

10 仙湖浮游藻類生態現狀及其富營養化評價 劉玉; 李適宇; 李耀初; 謝鏡明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12-30

11 生化過程對夏季珠江口底層缺氧影響的模擬研究 張恒;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會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 2009-06-01

12 珠江三角洲河網與河口區水沙年通量及其收支 胡嘉鏜;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會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 2009-06-01

13 紅樹植物凈化海岸富營養化水體的生物修復技術研究 劉玉; 李適宇; 李耀初; 黃少峰; 黃齊欣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會議】2010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 2010-05-05

14 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網區一維非恒定流數值模擬研究 來志剛; 李適宇; 曾凡棠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會議】第十七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 2003-06-30

15 水環境排放標準與排污收費標準的有效性分析 李靜; 李適宇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7-09-01

16 紅樹林種植-養殖耦合系統中尼羅羅非魚的食源分析 徐姍楠; 陳作志; 黃洪輝; 黃小平;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農業部海水養殖生態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15

17 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體系的探討 萬軍明; 李適宇 佛山市南海區環境保護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0-03-15

18 底棲動物對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影響及生態學意義 徐姍楠; 陳作志; 黃小平;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海水養殖生態與質量控制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期刊】生態學雜志 2010-04-15

19 夏季珠江口溶解氧垂向輸運數值模擬研究 張恒;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10-01-15

20 基于改進的RCA水質模型對珠江口夏季缺氧及初級生產力的數值模擬研究 張恒;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熱帶海洋學報 2010-01-15

21 一維河網物質輸移模型質量不守恒問題及其修正 胡嘉鏜; 李適宇; 耿兵緒; 龍維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省環境技術中心 【期刊】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2010-05-15

22 紅樹林種植-養殖耦合系統的養殖生態容量 徐姍楠; 陳作志; 鄭杏雯; 黃小平;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農業部海水養殖生態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國水產科學 2010-05-15

23 治導線工程對伶仃洋鹽度分布影響的模擬研究 萬軍明; 李適宇 南海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廣州環境科學 1998-12-30

24 兩種環境管理手段的廠級污染控制有效性分析 李靜; 鄧毛程; 李適宇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期刊】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3-15

25 太湖流域居民暴露于DDTs的健康風險評價 趙肖; 李適宇 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近岸海域環境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研究 2009-05-15

26 南海北部大陸架海洋生態系統演變的Ecopath模型比較分析 王曉紅; 李適宇; 彭人勇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青島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9-06-20

27 感潮河段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方案的研究 萬軍明; 李適宇 佛山市南海區環境保護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9-04-15

28 污染土壤中菲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能力 楊秀虹; 湯婉環; 李適宇; 洪娟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研究 2009-06-15

29 混合智能算法在引水沖污方案優選中的應用 林高松; 李適宇; 陳璇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水資源保護 2009-07-30

30 太湖區域環境中基于PBPK模型的DDTs和HCHs混合健康風險 趙肖; 廖巖; 李適宇 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生態學雜志 2009-08-15

31 基于群決策的河流允許排污量公平分配博弈模型 林高松; 李適宇; 李娟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9-09-06

32 質子化交聯殼聚糖對水中高氯酸根的吸附特性研究 謝燕華; 李適宇; 王飛; 劉廣立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 2009-09-15

33 珠江三角洲河網與河口夏季水沙通量的模擬 胡嘉鏜;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水利學報 2009-11-15

34 基于SDSS的水環境決策系統技術研究 林奎; 楊大勇; 李適宇; 楊劍; 趙坤榮; 姜國強 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中國環境監測 2009-12-15

35 城市下水道污水水質模型的開發與應用 江峰; 李適宇 華南師范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研究 2010-01-15

36 紅樹林水生動物棲息地功能及其漁業價值 徐姍楠; 陳作志;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農業部海水養殖生態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期刊】生態學報 2010-01-08

37 基于公平區間的污染物允許排放量分配方法 林高松; 李適宇; 江峰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水利學報 2006-01-30

38 考慮污染源強隨機變化的感潮河流環境容量優化 林高松; 李適宇; 江峰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水科學進展 2006-05-30

39 河流允許排污量公平分配的多準則決策方法 林高松; 李適宇; 江峰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7-03-30

40 南海北部大陸架海洋生態系統Ecopath模型的應用與分析 劉玉; 姜濤; 王曉紅; 段麗杰;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青島科技大學自動化與電子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山東青島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1-30

41 下水道中高鹽度生活污水的微生物反應研究與水質轉化數學模擬 江峰; 李適宇; LEUANG Ho-wai Derek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30

42 SO_2對大鼠肺泡巨噬細胞膜脂流動性及酶活性的影響 杜青平; 賈曉珊; 李適宇; 孟紫強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西大學環境醫學與毒理學研究所; 山西太原;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環境科學 2007-06-15

43 廣東省區域發展空間差異SOM網絡判定 李適宇; 厲紅梅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圳市環境保護局 廣州; 廣東深圳 【期刊】科技通報 2007-07-15

44 南海北部大陸架海洋生態系統Ecosim模型的動態模擬 姜濤; 劉玉; 李適宇; 王曉紅; 段麗杰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青島科技大學自動化與電子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山東青島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7-15

45 二氧化硫對大鼠血紅細胞膜流動性及其酶活性的影響 杜青平; 賈曉珊; 李適宇; 孟紫強 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西大學環境醫學和毒理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7-09-15

46 珠江河口水動力一維、二維聯解的有限元計算方法 龍江;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珠江水利委員會 【期刊】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 2007-07-15

47 DDT對太湖大銀魚種群危害的生態風險 趙肖; 張婭蘭;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生態環境 2007-09-18

48 有限元聯解方法在珠江河口水動力研究中的應用 龍江;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珠江水利委員會; 廣東廣州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7-11-15

49 氯苯類化合物在珠江水系的西江(廣東段)水體和水草中的分布現狀 杜青平; 魏泰莉; 李適宇; 賈曉珊 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1-15

50 廣州城市地表堆積物的Pb污染 趙全舉; 李適宇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 【期刊】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8-02-20

51 有限元法在萬寧小海水力學環境數值模擬中的應用 龍江;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學院; 珠江水利委員會 【期刊】熱帶海洋學報 2008-11-15

52 佛山水道引水對環境容量影響研究 林高松; 李適宇; 陳璟璇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8-12-15

53 滴滴涕對太湖經濟魚類危害的生態風險 趙肖; 張婭蘭;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 【期刊】生態學雜志 2008-02-15

54 廣州市工業、交通區表層土壤中多環芳烴分布特征初探 楊秀虹; 李適宇; 李嵐; 湯婉環; 黃雄飛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15

55 珠江三角洲河網一維水動力模擬的有限元法 龍江;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珠江水利委員會; 廣東廣州 【期刊】熱帶海洋學報 2008-03-15

56 珠江口EwE模型功能組劃分研究 劉玉; 隋麗杰; 段麗杰; 路寧寧; 李適宇; PIERRE F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省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 Centre for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Aquatic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8-10-20

57 珠江河口夏季缺氧現象的模擬 羅琳; 李適宇; 王東曉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水科學進展 2008-09-15

58 珠江三角洲一維鹽度與三維斜壓耦合模型 胡嘉鏜;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水利學報 2008-11-15

59 粵西某市小容量河流水污染綜合控制研究 李靜; 李適宇 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廣州 【期刊】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2003-12-26

60 夏季珠江口COD的濃度分布及影響因素 林衛強; 李適宇; 歷紅梅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州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3-01-30

61 克百威 甲基對硫磷對湘云鯽腦AchE活性恢復的影響 林親鐵; 楊仁斌; 李適宇; 彭曉春; 戴志軍 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湖南長沙; 廣東廣州; 湖南長沙 【期刊】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3-02-25

62 珠江口水域化學耗氧量、溶解氧、無機磷與有機磷的三維水質數學模擬 林衛強;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3-05-13

63 土壤中三鹵甲烷前驅物質面源負荷估算模型 李適宇; 王鵬; 楊秀虹; 仇榮亮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5-25

64 深圳灣潮間帶底棲動物群落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厲紅梅; 李適宇; 蔡立哲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廈門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福建廈門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9-25

65 木焦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特性的空間變異性研究 楊秀虹; 李適宇; G?ran Bengtsson; Niklas T?rneman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cology; Lund University; S lvegatan37; SE22362 Lund; Sweden; Sweden 廣州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5-05-18

66 地統計學方法在環境污染研究中的應用 楊秀虹;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25

67 深圳市供水量的最優組合預測 厲紅梅; 李適宇; 林高松; 林衛強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圳市環境保護局 廣東 【期刊】數理統計與管理 2005-07-22

68 海上溢油事故風險評價回顧與展望 許歡; 李適宇 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城市供水網東莞監測站;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 【期刊】環境保護 2005-04-25

69 夏季珠江口水域溶解氧的特征及影響因素 羅琳; 李適宇; 厲紅梅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1-25

70 北部灣溫度鋒的季節與年際變化 羅琳; 王東曉; 劉赟; 李適宇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 廣州 【期刊】熱帶海洋學報 2003-07-30

71 可持續發展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 厲紅梅; 李適宇; 羅琳; 林衛強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圳市環境保護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廣東深圳 【期刊】中國環境科學 2004-06-20

72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致癌排放物人體健康風險評價 林親鐵; 李適宇; 厲紅梅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期刊】化工環保 2004-10-23

73 深圳市供水量BP神經網絡預測 李適宇; 厲紅梅; 林親鐵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 【期刊】給水排水 2004-12-10

74 可持續發展自組織特征映射神經網絡評價 厲紅梅; 李適宇; 林衛強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圳市環境保護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廣東深圳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1-25

75 規模化畜禽業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朱冬亞; 李適宇; 張培堅; 李耀初; 朱彥鋒; 蔣燕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市環境信息中心; 廣州市環境信息中心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家畜生態 2004-11-28

76 珠江流域河網底泥的氮磷污染特征及釋放機理 賈曉珊; 徐昕榮; 李適宇; 夏北成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3-25

77 煤電氣載污染物人體健康風險生命周期評價 林親鐵; 李適宇; 易春葉; 王志宏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所;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3-25

78 循環經濟:發展與環保雙贏 李適宇 廣東省政協 委員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教授 工學博士 【期刊】同舟共進 2005-04-10

79 肇慶星湖水質模型研究 李耀初; 李適宇; 周勁風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重慶環境科學 1999-04-15

80 分區達標控制法求解海域環境容量 李適宇; 李耀初; 陳炳祿; 吳群河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 1999-07-30

81 飲水中三鹵甲烷形成機理與處理技術現狀 徐海宇; 仇榮亮; 李適宇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 廣州 【期刊】上海環境科學 1999-12-15

82 夏季伶仃洋COD、DO的垂向分布及其影響因素 林衛強;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7-25

83 水動力與水質數值模擬中的有限元法 龍江; 吳亞帝; 李適宇; 劉新媛 珠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 中山大學地理環境學院; 珠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 廣東廣州; 中山大學地理環境學院; 廣東廣州 【期刊】人民珠江 2002-12-25

84 華南地區土壤中不同結合態腐殖質的三鹵甲烷生成潛能 李適宇; 仇榮亮; 楊秀虹; 林惠娜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 2000-07-30

85 耗散結構理論在環境承受閾研究中的應用初探 楊秀虹;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0-11-26

86 橫門圍墾對鄰近海域水環境影響的數值模擬 萬軍明; 李適宇 南海市環境保護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南海 【期刊】上海環境科學 2000-03-15

87 肇慶市七星巖里湖水化學因子相關性研究 楊廣杏; 李適宇; 李耀初; 謝鏡明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生態學雜志 2000-10-11

88 廣州市城市供水水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 萬軍明; 李適宇 南海市環境保護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與開發 2000-03-25

89 廣東省主要土類的三鹵甲烷生成潛能(THMFP) 李適宇; 仇榮亮; 楊秀虹; 王鵬; 李耀初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 2001-07-30

90 星湖水動力條件及水質模型的研究 Ⅰ.水動力條件與水環境質量調查 李耀初; 李適宇; 周勁風; 賈艷雙; 楊廣杏; 謝鏡明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01-30

91 星湖水動力條件及水質模型的研究II.水質模型 李耀初; 李適宇; 周勁風; 趙明輝; 李娟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03-30

92 土壤三鹵甲烷生成潛能的測定 楊秀虹; 李適宇; 仇榮亮; 王鵬; 李世華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1-25

93 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分析 劉玉; 李適宇; 吳仁海; 陳新庚; 董燕紅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2-30

94 珠江口近岸水域浮游藻類及其與關鍵水質因子分析 劉玉; 李適宇; 吳仁海; 陳新庚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生態科學 2001-12-30

95 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分析 劉玉; 李適宇; 董燕紅; 吳仁海; 陳新庚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2-30

96 土壤中三鹵甲烷(THMs)前驅物質流出的規律 楊秀虹; 李適宇; 仇榮亮; 王鵬; 楊廣杏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州 【期刊】環境科學 2002-01-30

97 珠江口浮游藻類生態及與關鍵水質因子分析 劉玉; 李適宇; 董燕紅; 吳仁海; 陳新庚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2-09-10

98 珠江口水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探討 林衛強;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2-12-10

99 珠江口四大口門及近灘水域浮游藻類和關鍵水質因子的監測與分析 劉玉; 李適宇; 吳仁海; 陳新庚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環境監測 2002-04-30

100 克百威 甲基對硫磷對湘云鯽腦AchE活性的影響 林親鐵; 楊仁斌; 李適宇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農業環境研究所;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廣州; 湖南長沙; 廣東廣州 【期刊】農業環境保護 2002-10-30

榮譽獎勵: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一):

校企合作:科研與產業的橋梁——訪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適宇院長

 

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運用,是推動環保事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有著無限的前景。如何實現環境科學研究與環保產業化的發展,進行完美的雙結合,是當今環保業界一直在探索的課題。其中,校企合作被視為產學研一體化道路的一個發展模式。

 

4月26日,在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全面合作的簽約儀式結束后,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適宇院長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認為:“之所以被業界看好,是因為此次合作雙方,是在各自的環保領域頗有實力的兩家單位的深度合作。這一合作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他表示,此次校企雙方的全面合作,被業界看作是一次“強強聯手”的合作,這是來自業界的祝福,也是業界的期待。他看好學院與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合作,并認為合作將走向雙贏,相信對廣東省環保產業來說,也將是巨大的推動——無論是產業的科研水平,還是科研的產業水平。

 

 

國家“十一五”規劃強調,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形成國家自主創新的基本體系架構。通過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生產和社會發展的進一步推動作用,同時也讓大學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

 

 

校企合作是解決環境技術轉化的一個良好的平臺,它將促進學院與企業的共同發展,互惠共贏。此次全面合作,對于促進學院進行重大創新技術成果轉化、環保人才培養無疑有著積極的作用。展望未來,李院長說,今天合作雙方簽約于此,已播下了一個希望的種子,相信通過務實的努力,合作必將結下豐碩的果實。

 

文章來源:《廣東環境保護公眾網》2006-06-20

媒體報道(二):

垃圾焚燒前是否必須分類?(節選)

 

中山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李適宇表示“一定要做好垃圾分類,才能去做垃圾焚燒,這是一種常識性錯誤”

 

垃圾要焚燒 管理需提高

 

14日,記者專訪中山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李適宇教授。李適宇表示,垃圾分類是一項必須盡早起步和長期堅持的工作,但解決城市“垃圾圍城”的問題已迫在眉睫。他建議,垃圾焚燒廠定址應進行充分論證,全面和系統化考慮問題,引入先進技術的同時堅持各個環節高質量運行管理。

 

羊城晚報:許多居民認為,番禺區從去年開始試點垃圾分類,但這項工作還未做好,現在就急著建垃圾焚燒廠,等于把分類好的垃圾一燒了之。您對此怎么看?

 

李適宇:很多人認為,一定要做好垃圾分類,才能去做垃圾焚燒,這是一種常識性錯誤。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垃圾分類,整整做了二三十年。我認為,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過程,需要全體居民配合和參與,逐漸培養意識。

但是眼前最主要的,就是盡快解決“垃圾圍城”的問題。當前解決巨大垃圾量的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燒。填埋場會產生臭氣、滲濾液等污染問題,而且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大,一個填埋場很快就填滿,找一個新的合適的填埋場不容易。如果焚燒,垃圾體積可減小70-80%,填埋場只需要容納焚燒灰,可以延長使用年限。

 

羊城晚報:13日廣州市番禺區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五個備選地址:東涌鎮、欖核鎮、沙灣鎮、大崗鎮和大石街會江村。其中有4個選址鄰近河道,垃圾焚燒廠的排放物是否會影響水質?

 

李適宇:垃圾焚燒廠產生的污水,主要是從回收的垃圾中分泌出來的滲濾液,數量少、污染物濃度高。按照國外的處理經驗,這類型的污水可以噴灑入焚化爐和垃圾一并燒掉,或者送到能夠處理的有資質機構進行妥善處理后達標排放,不能夠直接排放。

 

羊城晚報:許多番禺區居民擔心,垃圾焚燒廠建成后,污染物會隨風飄移,對較遠的地區造成危害。據您所知,目前國內有無明確的文件規定,垃圾焚燒廠必須離民居多遠為宜?

 

李適宇:現在國內還沒有明確規范規定垃圾焚燒廠和最近的民居應有多遠距離。事實上,這個距離要根據垃圾焚燒廠的地址、規模、工藝技術參數、區域氣象條件等各方面因素進行計算,在環評階段得出結論。空氣中飄散的臭味確實讓人不愉快,但這在技術上是可以避免或減緩的。

 

羊城晚報:您曾長期留學日本,并關注日本垃圾焚燒課題。您認為日本焚燒的效果怎樣,有什么值得借鑒?

 

李適宇:日本超過70%的生活垃圾是焚燒后填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處置系統。在日本,由于技術先進和管理到位,有些垃圾焚燒廠和民居最近只有幾百米遠,外行人甚至看不出這是一個垃圾焚燒廠建筑。

 

羊城晚報:按照政府計劃,番禺垃圾焚燒廠2014年便會投產,您對此有什么建議?您認為垃圾焚燒如何監管到位?

 

李適宇:我想這次垃圾焚燒廠選址,一定要通過充分論證,讓居民有表達意見的機會。通過“曬賬本”形式,告訴居民,垃圾焚燒技術能達到什么程度水平,需要花多少錢。市民參與過程就是共識形成的過程,這是政府決策的重要途徑和依據。

其次就是系統化地考慮問題,不要以為引入了先進的技術就行了,以后還有一個維護、管理問題。以監管為例,可以要求焚燒廠自主監測并定期向政府和市民報告,讓環保部門實施在線監測和不定期采樣監測。每年一次或多次向居民展示環境監測結果,讓市民參與監督。

 

羊城晚報:李坑前年曾經發生管道破裂,引起大家恐慌,澳門也同樣發生了事故,您是否覺得監管一環仍存在很多問題?

 

李適宇:這兩件事情我只是聽說,沒有過分關注。我認為這又回到了上面的問題,就是管理手段,這兩宗意外說明管理有待提高。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作者:吳彤 鐘傳芳 田恩祥 2011-04-14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同類創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購物車(0)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