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陶立,男,漢族,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55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樅陽縣,現任安徽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安徽省農科院農業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正處)。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從安徽農業大學畜牧系畢業后先后在安徽農學院皖北分院從事教學、
1986年在安慶地區科委從事養豬科技扶貧任組長,
1991年在安徽省科委培訓中心副主任(副處),從事養豬科技培訓、
1999至2006年擔任安徽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2007年至今現任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正處級)。
社會兼職:
1.安徽農業大學外聘教授、碩士生導師。
2.安徽科技學院外聘教授。
3.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和養豬學分會理事。
4.安徽省飼料協會副會長。
5.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理事。
6.《安徽農業科學》編委會委員。
教學情況:
培養學生情況:
培養博士1人和碩士6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一直從事養豬科研及開發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主持國家“863”計劃“太湖豬/淮豬等優質瘦肉型新品系和配套系選育技術研究”(2002AA242031)課題,該課題選育2個優質瘦肉型豬新品系和配套系的4個專門化品系,已于2005年10月順利通過驗收。
2.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江淮流域優質瘦肉豬雜交配套系及集約化規模養殖技術中試示范”(03EFN213400121),該項目培育出配套系1個,并通過審定。
3.主持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項目子課題-安徽省畜禽品種種質資源平臺建設
(2005DKA21101)。
4.主持國家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淮豬高繁殖優質瘦肉型配套系選育”(2006BAD01A08-09)。
5.主持“十一五”國家“863”計劃“豬快生長、高繁殖和優質瘦肉性狀多基因聚合技術研究”(2007AA10Z171)課題。
科研成果:
育成的“淮豬02號配套系”于2006年6月通過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
發明專利:
1 瘦肉型淮豬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陶立; 王重龍; 李慶崗; 張東紅; 陳美林; 蘇世廣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2006- 01-25
2 一種豬產仔數性狀的分子標記方法 李慶崗; 陶立; 劉林清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2010-07-07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繁育苗豬致富》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8
發表論文:
1 巢湖鴨屠宰性能測定與性狀分析 許月英; 詹凱; 陶立; 趙瑞宏; 湯繼順; 李慶崗; 王德圣; 曾兆蘇; 唐中節 中國畜牧獸醫 2009-01-20
2 MC4R基因在淮豬中的多態性及其與生長性狀和背膘厚的相關性 李慶崗; 陶立; 季香; 孫躍進; 許金根 安徽農業科學 2009-01-20
3 淮豬新品系Ⅰ系胴體及肉質性能世代選育進展 李慶崗; 許金根; 陶立 養豬 2009-08-14
4 淮豬新品系Ⅰ系生長性能世代選育進展 李慶崗; 許金根; 陶立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09-06-30
5 IGF-1和Pit-1基因多態性與淮豬新品系生長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許金根; 李慶崗; 劉林清; 陶立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09-09-30
6 中國地方豬種的利用現狀及展望 王重龍; 陶立; 張東紅 安徽農業科學 2006-03-10
7 最佳線性無偏預測方法在豬育種中的應用 王重龍; 陶立; 張東紅 安徽農業科學 2006-03-20
8 豬肉質構的儀器測定與感官評定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劉興余; 金邦荃 ; 詹巍; 湯詳明; 陶立 食品科學 2007-04-15
9 淮豬新品系二世代母豬泌乳性能的研究 李慶崗; 陶立 ; 董衛星; 蘇世廣 安徽農業科學 2007-09-10
10 豬育種中的選擇性狀 王重龍; 陶立 中國畜牧獸醫 2008-01-20
11 豬育種中DNA標記輔助選擇方法的研究進展 王重龍; 陶立 中國畜牧獸醫 2008-02-20
12 淮豬新品系FSHβ亞基基因多態性及其與產仔數的相關性研究 王重龍; 陶立; 琚學慧 中國畜牧獸醫 2008-08-20
13 皖系白豬早期生長發育規律的研究 李慶崗; 陶立; 張東紅; 王重龍; 陳美林 安徽農業科學 2005-09-30
14 促卵泡素β亞基基因和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性對淮豬新品系產仔數的影響 陶立; 劉衛東; 張東紅; 王重龍; 李慶崗 養豬 2005-10-14
15 淮豬及雜交后代肌纖維直徑變化及其與肉質關系的研究 張東紅; 王立克; 陶立; 王重龍; 李慶崗; 陳良云 畜牧與獸醫 2005- 09-10
16 安全優質豬肉的生產 王重龍; 陶立; 張東紅; 李慶崗; 張登惠 安徽農學通報 2005-06-25
17 安徽省養豬業發展戰略 董衛星; 陶立; 熊國遠; 張東紅; 王重龍; 湯洋 安徽農業科學 2004-12-25
18 B超活體測定豬背膘厚和眼肌面積的研究 王重龍; 陶立; 張勤; 張東紅; 李慶崗; 劉衛東 安徽農業科學 2005-03-30
19 21世紀中國養豬業發展戰略 張東紅; 陶立; 王重龍 安徽農業科學 2002-04-25
20 生沛素、盛肥速得在仔豬上的應用研究 王重龍; 夏倫志 ; 陶立; 蔡平; 張東紅 安徽農業科學 2002-10-25
21 豬的規模化、標準化飼養技術 王重龍; 陶立; 張東紅 安徽農業科學 2002-12-25
22 定遠豬二元和三元雜交組合生產性能的研究 陶立; 張曉蒼; 金邦荃; 張偉力; 陳美林; 王重龍; 程廣龍 安徽農業科學 2000-08-25
23 生長肥育豬股二頭肌纖維直徑測定可行性研究 張偉力; 陶立; 王立克; 何姜德; 程廣龍 安徽農業科學 1995-09-30
24 安徽省養豬業發展戰略 董衛星; 湯洋; 陶立; 熊國遠; 張東紅; 王重龍 中國豬業發展大會論文集 2004-11-01
榮譽獎勵:
1.獲安徽農村科技獎三等獎。
2.2004年獲得全國婦女聯合會頒發的“全國優秀科技服務工作者”。
3.獲2008年度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