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軍,男,1979年出生,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從事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研究工作。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8.09-2002.07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學士
2002.09-2007.07 中國農業大學碩博連讀 博士
其中:
2006.06-2006.09 美國南達克他州立大學奶牛科學系 交換學生
2006.09-2006.10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奶牛科學系 學習進修
2009.03-2009.06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高級培訓班
2007.09-2009.12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
2010.01-2013.05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3.06至今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其中:
2010.03-2011.05 美國康奈爾大學動物科學系 訪問副教授
2005.01-2006.03 北京興利鵬奶牛養殖中心(全群800頭) 技術負責人(兼職)
2010.03-2010.12 美國康奈爾大學T&R Center(全群1000頭) 犢牛主管
2011.01-2011.05 美國Aurora Ridge Dairy(全群4000頭) 牛群主管
學術兼職及社會任職:
1、中國《奶牛營養需要(第四版)》編委會委員兼秘書。
2、奶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國家級專家組成員。
3、國家學生奶奶源升級計劃專家組成員。
4、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理事。
5、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理事。
6、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秘書處副秘書長。
7、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后備人才。
8、美國奶業科學學會專業會員。
9、美國動物科學學會專業會員。
10、J. of Dairy Sci.,J. of Anim. Sci.、動物營養學報、草業學報和中國畜牧雜志等審稿專家。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養牛學》、《畜牧概論》
研究生課程《青貯和全混合日糧制作》
培養研究生情況:
在讀博士生1人,碩士研究生7人(留學生1人,聯合培養2人)。
已畢業碩士研究生4人(聯合培養2人)。
研究方向:
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泌乳早期奶牛外源葡萄糖營養代謝調控研究(2010.1-2012.12,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主持人)
2. 三鹿事件對中國奶業上游影響及政策研究(2010.1-2012.12,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副主持人)
3. 奶牛良種擴繁技術與產業化開發(2007.1-2010.12,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技項目,子課題主持人)
4. 西部原料數據庫建立及肉牛產業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推廣(2007.1-2010.12,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技項目,子課題主持人)
5. 寧夏奶牛標準化建設項目(2007.1-2010.12,寧夏農牧廳項目,主持人)
6. 反芻動物配合飼料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研究(2006.1-2010.12,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子課題主持人)
7. 牛奶尿素氮營養調控關鍵技術的研究(2007.12-2009.12,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青年基金項目,主持人)
8. 過瘤胃肽在奶牛消化道后段消化規律及對乳蛋白合成的影響(2007.1-2009.12,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主要參加人)
9.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2008.1-2012.12,農業部和財政部,環境控制與乳品安全團隊成員)
當前主要研究工作:
1. 反芻動物氮代謝與循環
2.粗飼料高效利用
3. 新產品開發與應用等科研工作
4. 牛場管理與咨詢工作
發表英文論文:
1.Guo, Y.Q., S. Yang, X.F. Xu, S. L. Li, and Z. J. Cao. 2013. Changes of ruminal fermentation, milk performance and milk fatty acid profile in dairy cows with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and regulationy pelleted beet pulp. Archives of Animal Nutrtion. http://dx.doi.org/10.1080/1745039X.2013.842038
2.Guo, Y.Q., X.F. Xu,. S. Yang, S. L. Li, and Z. J. Cao. 2013. Changes in feed intake, nutrient digestion, plasma metabolites, 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dairy cows with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and its regulation with pelleted beet pulp.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4:31-41.
3.Wang,F., S. L. Li, J. Xin, Y. J. Wang, Z. J. Cao, F. C. Guo, and Y. M. Wang. 2012. Effects of methionine hydroxy copper supplementation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lactating cow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95: 5810-5820.
4.Hu,Z.Y., S. L. Li, and Z. J. Cao. 2012. Glutamine increases autophagy of liver cells in weaned calve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95: 7336-7339.
5.Hu, Z.Y., H. W. Su, S. L. Li, and Z. J. Cao. 2012. Effect of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glutamine on autophagy of liver cell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weaned calves.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DOI: 10.1111/jpn.12002.
6.Su, H.W., Z. J. Yang, S. L. Li. and Z. J. Cao. 2011. Effects of Supplemental Carbohydrate Sources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Nitrogen Balance, and Ruminal Fermentation in Dairy Cows Fed Energy Deficient Total Mixed Ration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153-163.
7. Liu, H., L. Wang, L. B. Wang, S. L. Li, and Z. J. Cao. 2010. Responses of mammary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amino peptidase N gene expression to duodenal soyabean small peptides and infusion of free amino acids in lactating goats. Journal of Animal Feed and Sciences. 19:24-36.
8. Cao, Z. J., J. L. Anderson, and K. F. Kalscheur. 2009. Ruminal and intestinal digestibility of distillers grains plus solubles varies by ratio.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87: 2013-2019.
9.Cao, Z. J., M. Ma, S. L. Li, and X. M. Zhang. 2009. A Simple Urine Coll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ws and Heifers.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92: 5224-5228.
10. Cao, Z. J., S. L. Li, J. J. Xing, M. Ma, and L. L. Wang. 2008. Effects of maize grain and lucerne particle size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digest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cows in midlactation.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92:157-167.
11. Cao, Z. J., M. Ma, L. L. Wang, P. Chen, and S. L. Li. 2007. Effects of corn and alfalfa particle size on ruminal passage rate, chewing activity of cows in midlactation. Journal of Animal Feed and Sciences. 16 (suppl 2): 161-165.
12. Cao, Z. J., S. L. Li, Y. J. Wang, and M. Ma. 2007. Effect of acetylated soybean peptides o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sheep. Journal of Animal Feed and Sciences. 16 (suppl 2): 424-429.
發表中文論文:
1 圍產期奶牛能量代謝及調控 李勝利; 黃文明; 田雨佳; 曹志軍 動物營養研究進展(2012年版) 2012-10-01
2 規模奶牛場標準化飼養關鍵技術研究 李勝利; 蘇華維; 王立斌; 曹志軍; 黃文明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1-11-20
3 奶牛亞急性瘤胃酸中毒診斷及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郭勇慶;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1-11-20
4 苜蓿中不同營養成分有效降解率與48小時降解率之間的相關關系 田雨佳; 曹志軍; 黃文明;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1-11-20
5 牛奶尿素氮含量與奶牛繁殖性狀的關系 王東衛; 王之盛; 李勝利; 曹志軍 第六次全國飼料營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0-10-01
6 反芻動物生產與碳減排措施 李勝利; 金鑫; 黃文明; 曹志軍 首屆中國奶業大會論文集(上冊) 2010-06-08
7 日糧營養因素對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影響 黃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8 牛奶采樣方法和時間對牛奶尿素氮及常規乳成分的影響 王東衛; 黃文明; 李勝利; 王之盛;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曹志軍 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9 牛奶尿素氮含量與奶牛胎次、泌乳天數、奶產量和乳成分的關系 黃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牛業健康發展與科技創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29
10 奶牛日糧有效纖維的研究進展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業協會年會論文集2009(上冊) 2009-05-30
11 DDGS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業協會年會論文集2009(上冊) 2009-05-30
12 世界及中國奶業形勢分析及趨勢展望 王莉; 曹志軍 中國奶業協會年會論文集2009(上冊) 2009-05-30
13 不同飼養方式對有機牛奶中脂肪酸組成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影響 李勝利; 曹志軍; 董國強; 楊敦啟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14 不同玉米青貯長度和飼喂模式對奶牛采食量、瘤胃發酵和咀嚼活動影響的研究 曹志軍; 紀鵬;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15 精粗分開向全混合日糧飼喂轉換對奶牛采食量、采食時間和瘤胃發酵的影響 曹志軍; 王亮亮;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16 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長度對奶牛瘤胃發酵、消化率和采食行為影響的研究 曹志軍; 王亮亮;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17 規模化奶牛場氮磷利用的研究 董銀喜; 曹志軍; 李勝利; 楊敦啟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18 不同比例酒糟和殘液組成的酒糟及其可溶物在瘤胃降解和小腸消化規律的研究 曹志軍; Kenneth Kalscheu;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19 噴霧吹風和淋水吹風對奶牛熱應激的影響 金鑫;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10-01
20 “產學研”結合成就京郊有機精品農業循環經濟建設示范區——“有機食品生產技術體系”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李勝利; 楊敦啟; 曹志軍; 李樹華; 郭成林; 任師喜; 王占利; 張萬金 中國奶業協會年會論文集2008(下冊) 2008-09-06
21 乳寶添加劑對奶牛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的影響 李勝利; 曹志軍; 黃江峰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8-01
22 飼糧中性洗滌纖維水平對泌乳高峰期奶牛生產性能、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及血清指標的影響 史仁煌; 董雙釗; 付瑤; 王雅晶; 曹志軍; 李勝利; 趙國琦 動物營養學報 2015-08-15
23 日糧NDF和peNDF對奶牛營養作用的研究進展 史仁煌; 董雙釗; 付瑤; 王雅晶; 曹志軍; 趙國琦;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5-08-10
24 杜仲葉提取物對泌乳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優先出版 姚琨; 毛江; 杜云; 王德志; 李勝利; 曹志軍 動物營養學報 2015-07-29 14:07
25 奶牛圍產期的飼養管理 曹志軍 中國乳業 2015-07-25
26 真胃灌注不同水平淀粉對泌乳奶牛生產性能和代謝參數的影響 鄒楊; 郭勇慶; 楊占山; 杜云;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5-07-10
27 不同牛舍地面設計對奶牛的影響 Christer Bergsten; 黃鴻威; 宋揚; 馬佳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5-06-20
28 奶牛躺臥區域的設計和牛舍環境控制 Frank Van Eerdenburg; 黃鴻威; 宋揚; 馬佳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5-05-20
29 奶牛的行為與時間分配 Lene Munksgaard; 黃鴻威; 宋揚; 王封霞;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5-04-20
30 2014年奶牛產業與技術進展 李勝利; 姚琨; 曹志軍; 劉玉滿; 張勝利; 劉建新; 楊志強; 王加啟; 張和平 中國奶牛 2015-04-20
31 奶牛亞臨床酮病發病率與泌乳天數、胎次及體況的關系 邵大富; 徐碩爍; 張珅; 吳兆海; 奧盧古; 曹志軍; 沈景林 飼料研究 2015-03-23
32 不同粗飼料組合和精粗比對斷奶犢牛瘤胃液體外發酵及微生物蛋白的影響 鄒新平; 曹志軍; 許慶方; 李勝利; 張曉明; 王雅晶 飼料研究 2015-03-23
33 中國反芻動物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研究進展 曹志軍; 史海濤; 李德發; 李勝利 草業學報 2015-03-20
34 丁酸鈉對圍生期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 阿明古麗•牙生; 余雄; 李勝利; 曹志軍; 黃文明; 阿米娜木•司馬義; 吳亞琪 飼料研究 2015-03-07
35 乳香劑對荷斯坦母犢采食量、日增重和健康狀況的影響 吳亞琪; 畢研亮; 王雅晶;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15-02-25
36 2014年中國奶業回顧與展望 李勝利; 曹志軍; 劉玉滿; 夏建民; 王雅晶; 楊敦啟; 姚琨; 都文; 翟瑞娜; 康逍桐 中國畜牧雜志 2015-01-25
37 集約化奶牛場糞污處理與循環利用 高騰云; 付彤; 廉紅霞; 曹志軍; 李勝利; 蔣士傳; 董銀喜 北方牧業 2015-01-05
38 日糧中不同比例小麥替代玉米對奶牛氮代謝參數的影響 郭勇慶; 鄒楊; 徐曉鋒; 楊占山; 曹志軍; 李勝利 華北農學報 2014-12-28
39 不同粒度玉米在泌乳奶牛瘤胃中降解規律的預測 優先出版 鄒楊; 楊占山; 李勝利; 曹志軍 動物營養學報 2014-11-27 10:23
40 圍產期奶牛需要更多空間和舒適度 Kenneth Nordlund; 黃鴻威; 史偉娜; 蘇華維;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4-09-20
41 口感化和顆粒化開食料對荷斯坦公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 阿米娜木•司馬義; 吳兆海; 朱建華; 史偉娜; 阿明古麗•牙生; 李勝利; 余雄;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4-08-10
42 奶牛酮病經濟損失評估 徐碩爍; 吳兆海; 都文;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4-08-10
43 提高中低質粗飼料利用率20%以上的技術 曹志軍 北方牧業 2014-08-05
44 細粉碎小麥誘導亞急性瘤胃酸中毒對奶牛乳脂合成和肝脂肪合成關鍵酶基因表達量的影響 郭勇慶; 鄒楊; 徐曉鋒; 曹志軍; 李勝利 畜牧獸醫學報 2014-07-15
45 “犢牛廚房”在犢牛管理中的應用 肖鑒鑫; 史偉娜;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4-07-10
46 奶牛乳脂降低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郭勇慶; 鄒楊; 徐曉鋒;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牛 2014-07-10
47 延長奶牛使用年限的經濟效益分析 Albert De Vries; 黃鴻威; 鄒楊;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4-06-20
48 真胃灌注不同水平淀粉對泌乳后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胃腸道發酵和血液代謝的影響 優先出版 鄒楊; 李勝利; 曹志軍; 楊占山 動物營養學報 2014-05-26 09:01
49 延長奶牛使用年限的重要性 Jeff Rushen; Anne Marie de Passille; 黃鴻威; 鄒楊;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4-04-20
50 2013年度奶牛產業與技術進展 李勝利; 姚琨; 曹志軍; 劉玉滿; 張勝利; 劉建新; 楊志強; 王加啟; 張和平 中國畜牧雜志 2014-03-25
51 世界奶牛繁殖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王雅晶; 朱化彬; 王雅春; 李勝利; 張勝利; 曹志軍 畜牧獸醫學報 2014-03-15
52 2013年中國奶業回顧與展望 李勝利; 劉玉滿; 畢研亮; 姚琨; 都文; 黃文明; 曹志軍; 王雅晶; 夏建民; 楊敦啟 中國奶牛 2014-03-10
53 農區集約化奶牛業糞污處理與循環利用技術途徑 高騰云; 廉紅霞; 曹志軍; 付彤; 蔣士傳; 董銀喜;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4-02-25
54 玉米不同處理方式對泌乳奶牛瘤胃降解規律的影響 鄒楊; 楊占山;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3-11-20
55 日糧磷水平對高產奶牛泌乳性能的影響研究 黃文明; 夏建民; 曹志軍; 史海濤;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3-08-10
56 2012年中國奶業回顧與展望 李勝利; 劉玉滿; 畢研亮; 姚琨; 都文; 黃文明; 曹志軍; 楊敦啟 中國畜牧雜志 2013-01-25
57 不同粉碎粒度的飼料對濾袋法測定纖維物質含量的影響 優先出版 田雨佳; 曹志軍; 李勝利; 史海濤; 楊萌; 徐曉鋒 動物營養學報 2013-01-16 10:51
58 小麥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郭勇慶;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3-01-10
59 奶牛亞急性瘤胃酸中毒調控措施 郭勇慶;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2-12-20
60 2012年美國旱災及其對農牧業的影響分析 蘇華維;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2-11-20
61 青貯添加劑對全株玉米青貯有氧穩定性的影響 劉禎; 李勝利; 余雄; 曹志軍; 關鳴; 王亮亮; 郭勇慶 中國奶牛 2012-10-20
62 全株玉米青貯生產與品質評定關鍵技術——高成本玉米時代牛場技術與管理策略之一 郭勇慶; 曹志軍; 李勝利; 楊軍香; 姚琨; 楊敦啟 中國畜牧雜志 2012-09-25
63 玉米秸稈營養價值的開發利用——未充分開發利用的廉價資源 史海濤; 楊軍香; 田雨佳; 黃文明; 畢研亮;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牛 2012-09-10
64 初乳品質的鑒定及影響因素 楊萌; 楊君香;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12-07-25
65 杜仲素對奶牛生產性能和免疫機能的影響 孫玉麗; 杜云; 黃文明;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牛 2012-05-10
66 2011年度奶牛產業技術發展報告 李勝利; 張勝利; 劉建新; 王加啟; 張和平; 楊志強; 劉玉滿; 畢研亮; 曹志軍; 姚琨; 黃文明; 都文 中國畜牧雜志 2012-03-25
67 2011年中國奶業回顧與展望 李勝利; 畢研亮; 劉玉滿; 黃文明; 都文; 姚琨; 曹志軍; 楊敦啟 中國畜牧雜志 2012-01-25
68 圍產期奶牛的能量負平衡及能量代謝障礙性疾病 蘇華維;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1-10-25
69 不同時間乳樣乳成分相關性的研究 王東衛; 王之盛;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11-09-10
70 圍產期奶牛的代謝特點及其營養調控 蘇華維;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1-08-25
71 利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評價奶牛全混合日糧的能氮平衡 蘇華維; 楊再俊; 曹志軍; 喬綠; 劉文奇;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11-05-10
72 不同飼養模式對哺乳犢牛體尺指標和瘤胃發育的影響 張巧娥; 李勝利; 曹志軍; 王文卓; 蔡麗; 魏強 畜牧與獸醫 2011-03-10
73 調控乳成分的非營養措施 張巧娥; 李勝利; 曹志軍 飼料研究 2011-03-07
74 奶牛產業與技術進展 李勝利; 張勝利; 劉建新; 王加啟; 張和平; 楊志強; 劉玉滿; 黃文明; 曹志軍; 都文; 周鑫宇 中國畜牧雜志 2011-02-25
75 羊肉發酵干香腸在成熟和貯藏過程中感官指標的變化及其相關性 趙麗華; 靳燁; 馬長偉; 王壽東; 曹志軍 食品科技 2011-02-20
76 2010年中國奶業回顧與展望 李勝利; 周鑫宇; 劉玉滿; 黃文明; 都文; 曹志軍; 楊敦啟 中國畜牧雜志 2011-01-25
77 全混合日糧中粗飼料長度對奶牛咀嚼行為和瘤胃發酵的影響 曾銀; 賀鳴; 曹志軍; 李勝利 動物營養學報 2010-12-15
78 牛奶尿素氮含量與奶牛繁殖性能的關系 王東衛; 曹志軍; 李勝利; 黃文明;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王之盛; 王偉華; 蔡志斌 動物營養學報 2010-12-15
79 營養調控劑對養殖小區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張巧娥; 李勝利; 曹志軍; 趙亞萍 飼料研究 2010-10-07
80 牛奶尿素氮含量不同測定方法比較研究 王東衛; 曹志軍; 王之盛; 黃文明; 李勝利;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中國奶牛 2010-09-20
81 取樣方法和時間對牛奶尿素氮及常規乳成分的影響 王東衛; 黃文明; 李勝利; 王之盛;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10-08-10
82 反芻動物生產與碳減排措施 李勝利; 金鑫; 黃文明;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0-07-20
83 不同比例壓塊秸稈與羊草組成粗飼料對奶牛瘤胃發酵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張倩; 夏建民; 李勝利; 曹志軍 動物營養學報 2010-04-15
84 我國原料奶及乳制品市場價格波動分析 李勝利; 周鑫宇;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10-02-25
85 奶牛乳脂中共軛亞油酸合成的影響因素及調控的研究進展 王東衛; 王之盛;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0-02-20
86 反芻動物生產與碳減排措施 李勝利; 金鑫; 范學珊; 黃文明; 曹志軍 動物營養學報 2010-02-15
87 2009年中國奶業回顧與展望 李勝利; 張萬金; 劉玉滿; 周鑫宇;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10-01-25
88 奶牛日糧有效纖維的研究進展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牛 2010-01-20
89 日糧營養因素對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影響 黃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10-01-20
90 賜力健對奶牛生產性能、免疫力、抗熱應激能力和受胎率的影響 黃文明; 曹志軍; 李勝利; 王之盛 中國奶牛 2009-12-20
91 牛奶尿素氮含量與奶牛胎次、泌乳天數、產奶量和乳成分的關系 黃文明; 王之盛; 王恬;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奶牛 2009-12-20
92 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奶牛 2009-10-20
93 影響牛奶尿素氮含量的因素及其與乳常規成分的關系 黃文明; 李勝利; 王之盛; 王瑜; 溫萬; 邵懷峰; 楊敦啟;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09-09-25
94 中國60年奶牛營養與飼料研究進展及飼養工藝的改進 李勝利; 黃文明; 張書義; 曹志軍; 馮仰廉; 周鑫宇; 楊敦啟 中國奶牛 2009-09-20
95 奶牛福利與奶牛業健康發展 蘇華維; 李勝利; 金鑫; 曹志軍; 楊敦啟 中國乳業 2009-05-25
96 牛奶尿素氮測定方法研究 黃文明; 李勝利; 曹志軍; 王之盛 中國畜牧雜志 2009-05-10
97 適度規模的家庭牧場是中國未來奶業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 張永根; 曹志軍; 王君偉 中國畜牧雜志 2009-04-25
98 世界及中國奶業形勢分析及趨勢展望 王莉;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09-03-25
99 當前我國奶業面臨的困境及應對措施 李勝利; 曹志軍; 周鑫宇; 楊敦啟; 劉玉滿 中國乳業 2009-03-25
100 奶牛散養戶長期存在的必然性和未來出路的思考 張永根; 李勝利; 曹志軍; 周鑫宇 中國畜牧雜志 2009-01-25
101 如何整頓我國乳制品行業——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李勝利; 曹志軍; 張永根; 楊敦啟; 周鑫宇 中國畜牧雜志 2008-09-25 期刊 29
102 不同油料籽實日糧對奶牛養分表觀消化率、生產性能及血液指標的影響 紀鵬; 陳萍; 李勝利; 曹志軍 動物營養學報 2008-04-15 期刊 20
103 2007年中國原料奶價格分析 曹志軍; 李勝利 中國畜牧雜志 2008-01-25 期刊 12
104 不同飼喂模式對奶牛采食和瘤胃發酵的影響 王亮亮;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07-01-10 期刊 15
105 2005年我國奶業發展熱點問題分析 李勝利; 曹志軍; 牟海日; 范學珊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6-11-10 期刊 3
106 我國奶業發展熱點問題分析 李勝利; 曹志軍; 牟海日; 范學珊 北方牧業 2006-06-15 期刊 2
107 2005年我國奶業的熱點問題與發展趨勢(下)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06-02-25 期刊
108 從牛糞看牛的消化和健康(下) 曹志軍; 李勝利; 歐宇; 丁志民 農業知識 2006-02-16 期刊
109 2005年我國奶業的熱點問題與發展趨勢(上) 李勝利; 曹志軍 中國畜牧雜志 2006-01-25 期刊 3
110 從牛糞看牛的消化和健康(上) 曹志軍; 李勝利; 歐宇; 丁志民 農業知識 2006-01-16 期刊
111 補充蛋氨酸和小肽及過瘤胃保護處理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和氨基酸濃度的影響 姜寧; 張愛忠; 苗樹君; 曹志軍; 宋屹; 郝剛 中國畜牧雜志 2005-05-20 期刊 22
112 試論調整時期我國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的若干問題 李勝利; 曹志軍; 范學珊 中國乳業 2005-04-30 期刊 1
113 我國養牛業發展形勢分析及展望 李勝利; 曹志軍; 任師璽; 李靜 飼料廣角 2005-04-10 期刊 8
114 試論調整時期我國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的若干問題(連載一) 李勝利; 曹志軍; 范學珊 中國乳業 2005-03-30 期刊 10
115 試論調整時期我國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的若干問題 李勝利; 曹志軍; 范學珊 中國供銷商情(乳業導刊) 2004-11-15 期刊 3
116 奶牛生產中的飲水科學 丁志民; 李勝利; 曹志軍; 賀鳴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 2004-08-25 期刊 2
117 寡肽注射液對高產奶牛產奶量及乳成分的影響 曹志軍; 李勝利; 陸曉潔; 田東華; 張振山 中國畜牧雜志 2004-05-20 期刊 5
118 陰離子鹽預防奶牛低血鈣癥的機理及應用 曹志軍; 李勝利; 賀鳴; 吳秀芬 中國畜牧獸醫 2004-04-20 期刊 18
119 日糧中添加小肽對奶牛產奶性能影響的研究 曹志軍; 李勝利; 丁志民 飼料工業 2004-04-05 期刊 40
120 日糧中添加蛋氨酸對奶牛產奶性能的研究 曹志軍; 李勝利 飼料研究 2004-03-10 期刊 8
121 牛糞與奶牛飼料消化和健康 曹志軍; 李勝利; 歐宇; 丁志民 中國奶牛 2004-01-10 期刊 3
榮譽獎勵:
1.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青年英才計劃”(2013)
2. 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2013)
3. 北京市科技新星(2012)
4.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排名5)
5. 中華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排名5)
6. 農業部豐收合作獎(2013,排名3)
7. 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9,排名2)
8. 《中國畜牧雜志》創刊60周年金筆獎(2013)
9. 《飼料研究》創刊35周年優秀作者獎(2013)
10.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論文獎(2008)
11.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優秀論文獎(2009)。
12.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教師(2013)
13. 中國農業大學首屆“師恩杯”獎勵(2013)
14. 中國農業大學班主任標兵(2011)
15.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2009、2010、2011、2012)
——記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牛精英計劃”協調人曹志軍
牛精英計劃(Elite Cattlemen Program)由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曹志軍策劃,多位知名教授共同發起,中國農業大學、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美奶牛研究中心共同支持創立,以“牛精英,明日之星”為宣傳口號,主要針對動科專業三、四年級學生和在讀研究生,目的是建立在讀學生與養牛業相關單位的紐帶,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牛產業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目前已與全國15所高校聯合成立牛精英聯盟(ECP Alliance,ECPA),未來將擴展至21+所高校。
出身于奶牛養殖家庭的曹志軍從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畢業后,2002年考取了中國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師從李勝利教授,5年順利完成了碩博連讀。在他的學習期間以及日后的教學和科研過程中,一直有一個困惑困繞著他,中國奶業正處于一個向標準化、規模化轉型的關鍵期,但高級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還遠遠沒有跟上,阻礙了先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而高校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也是原因之一,到底該如何改變這一局面?
國外有許多家庭牧場,孩子從小就能接觸到牧場的基本工作,耳濡目染,水到渠成,而中國學生則缺少這樣的條件,像曹志軍這樣出身于養牛家庭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學動物學專業的學生畢業時卻連牛都不敢碰,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不在少數。國內高校的教育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實踐環節略顯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畢業的學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求賢若渴的企業也招不到想要的人才。
這種頗為錯位的局面一直是曹志軍的一塊心病,直到2010年他到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做訪問教授時,發現他們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既有理論課程,還有牧場實踐等課程,并鼓勵大學生到牧場和公司去體驗、實習,成為學校通往企業的一個平穩過渡的階梯。這讓曹志軍的心結迎刃而解,在2011年5月回國后就立刻與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慶翔教授等專家進行溝通,發起成立一個搭建在學校與企業、學生與行業相關單位之間的平臺、能夠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產業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教學與實踐的平臺。這一想法得到了學校同仁和院領導的高度支持,說干就干,僅僅半年之后,2011年的11月,“牛精英計劃”騰空出世了!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
牛精英計劃讓動科專業的學生們離開了窗明幾凈的教室,走出了校園的小天地,而來到了最接地氣的田間、牧場和牛舍,進行真刀真槍地養殖實踐。牛場沒有輕松的工作,學生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幾乎把牛場能涉及到的崗位和工作都了解或親自做了一遍,讓同學認知牛場的管理流程和關鍵技術環節。
有些看似簡單的小事,做起來才發現并不容易,我們總說細節決定成敗,而這些細節是坐在教室里面看多少遍書也無法切實體會的。牛精英計劃讓很多學生第一次真正地接觸社會,以一個社會人士身份去體會這個行業的酸甜苦辣。在擠奶廳工作的同學們,每天擠奶三次,每次約3小時,前后要有條不紊地經過七個步驟;而派到給奶牛喂料環節的同學,要保證牧場里成百上千頭牛每一天都要吃好喝好。很多參加實習活動的學生起初也抱怨過,但通過后面的努力也都漸漸適應,并且堅持下來,成為他們人生中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很多同學都表示“在牛場的日子雖然辛苦,但要想真正懂得如何養牛,必須要實踐!這是一條必經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真本領,才可能給自己的成長帶來突破。”
這正是曹志軍想要看到的結果,他認為,牛精英計劃要培養的是高端人才,但是高端人才的得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積累。在真正步入職業生涯之前,能夠有機會讓他們體驗就業環境與就業目標以及工作內容,之后就可以促進他們更有目的的學習。
曹志軍很看重這種接地氣的實習體驗,他在百忙之中也經常會找機會帶領同學們到不同規模的牧場,親自示范講解牛場的飼喂管理,如TMR配制、分群、擠奶程序以及粗飼料的收割、運輸、壓制等關鍵技術步驟。他表示,在這里學到的知識不是書上課堂上能學到的,有的東西死記硬背十遍也不如親身經歷一遍。
“牛人牛途”不走尋常路
曹志軍向我們介紹,中國養奶牛的歷史并不算長,因為中國人從前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喝牛奶的量是和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的。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迅猛,國人追求健康高質量的生活,所以奶業也因市場乳制品需求量增大而飛躍發展著,出現了一批現代化牧場,雖然牧場建設與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是與國外先進水平依然尚有差距。
曹志軍曾經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過訪問教授,在完成康奈爾大學科研任務的同時,利用一年半的時間參與和學習了所有涉及奶牛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先后完成了美國各地28個牧場的考察與實踐,親身參與并感受到了先進的“數字化”的養牛方式。這讓他深深地意識到,我們的學生要想真正成為明日之星,就必須要增強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能夠學習到世界一流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而獲取這些的途徑絕不僅僅只限于課堂上的論文及互聯網里的文獻,而是應該走出國門,走到國外先進的牧場和公司中去,開拓學生們的視野,借鑒和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真正提高動手能力。
正所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清,才能走得快。曹志軍非常重視牛精英計劃中“走出去”的這一塊戰略。牛精英計劃成立五年來,2012年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雷河分校簽訂合作備忘錄,2013年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奶牛人才項目牽手聯合培養高級專業人才。而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他完成了國內首次組織動科專業學生訪美交流,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雷河分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踐學習,并參加了世界奶業博覽會。2015年奧特奇-牛精英愛爾蘭啟迪之旅項目正式簽約,牛精英計劃將選拔6名學生赴愛爾蘭開展為期7周的實習生活。近期將啟動牛精英荷蘭奶業2周體驗之旅,更為可貴的是,這些項目并不是只組織一次,而是每年或隔年都有,這為更多的學生創造了出國實習的機會。未來牛精英計劃將組織更多優秀的學生走向國際,深入了解國外畜牧行業和專業的現狀與前景,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豐富和充實自我,最終培養出行業需要的高級人才。
牛精英,未來之星
曾幾何時,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畢業求職時,會困惑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定比例的學生處于“畢業即失業”的狀態;而與此同時,很多求賢若渴的企業卻在為招不到滿足自己需求的人才而郁悶。出現這種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畢業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供需雙方之間仿佛形成了一段真空,而牛精英計劃正好為學生和企業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為學生創造更多實習和實踐機會,縮短了在校學生融入企業的時間。
曹志軍坦言,在牛精英計劃啟動之初,給學生找實踐平臺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多靠的是教師的人脈和“面子”。但是隨著計劃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找到了牛精英團隊,表示愿意在實踐項目和實習崗位上提供支持。牛精英計劃還聘請來自企業的專家為校外指導,企業家在產業的一線,更了解基層的需求,他們為牛精英學員提供學習、實踐和實習機會,幫助學員更快的成長、成才。曹志軍會定期給產業人士發郵件,告之近期舉辦的活動、學生的實踐收獲。企業中人也越來越關注牛精英,關注這群年輕人,希望能夠在這個培養人才的平臺上為自己的企業挖掘到奶牛界冉冉升起的“未來之星”。
6次校外實踐課堂,4次暑期實習生項目,18支牧場實踐小隊,13次“請進來”,40次“走出去”,23家業內合作企業舉辦活動,參與學生超過1100人次
來源:科學中國人 2015年第8期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