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55年3月出生,是國內最早從事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的學者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金屬復合材料與工程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7年~1981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熱處理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2年~1984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學科獲碩士學位。
1990年~1993年:年獲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1973年10月~1976年6月: 上山下鄉,齊齊哈爾衛東青年農場 副廠長。
1976年6月~1978年2月: 齊齊哈爾房產水泥廠 團支部書記。
1985年4月~1987年11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工藝系 系副主任/講師。
1987年11月~1993年3月: 日本千葉工業大學 研究員。
1993年4月~1993年11月: 日本精密鑄造公司 研究員。
1992年~1995年: 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工藝系 副教授。
1995年~: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 教授。
1997年~: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 博士生導師。
1996年8月~1998年6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務處 副處長。
1998年6月~2005年3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務處 處長。
2005年4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與工程研究所 所長。
2011年6月~2013年11月: 空間環境材料行為與評價技術國防重點實驗室 主任。
學術兼職及社會任職:
1. 中國慣性技術學會理事。
2.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
3. 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理事。
4. 中國宇航學會高級會員。
5. 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7.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
8. 總裝備部慣性技術專家組成員。
9. 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組成員。
10. 日本金屬學會會員。
11. 日本輕金屬學會會員。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武術協會會長。
主講課程:
資料更新中……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教學成果:
注重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研究。自1996年到教務處工作以來,吸收教學專家,組建了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了基于學生群體的“教與學聯絡委員會”,隨時掌握國際教育發展動態和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瞄準國際一流大學教育目標,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培養方案。
在教務管理中推行了“競爭、評價、監督、激勵”四個機制,從“基礎教學帶頭人制度”,“學生評教制度”,“評職稱一票否決建議措施”,“優秀課程跟蹤評測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為切入點,使本科生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1. 重點理工科大學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2001年12月,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 以大教育觀為理論基礎,深入系統進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1999年5月6日,黑龍江省普通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3. 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2001年5月8日,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4. 本科生實踐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2003年7月25日,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5. 競爭評價監督激勵機制在本科教學質量中的應用研究,2005年1月,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研究方向:
1. 復合材料性能與功能設計。
2. 精密儀表材料穩定化處理技術。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等。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8005工程,2008,排名第31(材料界唯一)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 儀表級SiCp/Al復合材料及其在慣性測量與導航系統結構件中的應用,2005,武高輝、欒伯峰、姜老濤、張強等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3. 光學級SiCp/Al復合材料設計、制備及其應用技術,2006,武高輝等 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4. 光學級SiCp/Al復合材料設計、制備及其應用技術 ,2008,武高輝,姜龍濤,張強等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5. 沖擊防護吸能復合材料及其結構研究,2007,武高輝、芶華松、康鵬超等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6. 空間紅外凝視相機,2011,排名第8(材料界唯一) 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7. 自1982年開始從事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是我國該領域最早的研究人員之一。三十余年來,緊密圍繞國家需求研究新型金屬基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在金屬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金屬復合材料性能與功能設計方面多有建樹,授權發明專利38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合作)、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防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2002年創建了哈工大金屬復合材料與工程研究所,通過了GJB-9001B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獲得了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
8. 研究了液態金屬向復合材料中浸滲行為,提出了溫度場、壓力場、浸滲速度控制方法,發明了我國特有的自排氣壓力浸滲制備技術,在大氣環境下低成本地制備出致密度接近100%的高品質復合材料。基于界面反應的熱力學/動力學研究,并借鑒了碳勢平衡原理,首創快速浸滲工藝,用簡單的方法解決了界面反應控制的難題。
9. 開拓了金屬基復匐材料設計新方向。自主研發了高穩定性、超高導熱、高阻尼、吸聲隔聲、電磁屏蔽、高比剛度等二十余種新型金屬基復合材料,六種材料已用于國家重大工程,解決了航天及國防新一代裝備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
10. 持續二十余年與慣性技術相交叉,研究慣性器件穩定性評價、穩定化處理工藝和高穩定性復合材料設計技術,是目前國內研究經歷最久的研究者。發現了傳統材料在溫度沖擊/靜載荷耦合作用下尺寸不穩定機理,提出了復合材料尺寸穩定的設計原理與方法,研制的儀表級、光學級復合材料尺寸穩定性超過現役材料。
發明專利:
1 一種高強輕質泡沫鋁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武高輝;姜龍濤 2003/1/9 2003/6/18
2 一種低膨脹高導熱的Cf/Al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裴日生;陳國欽;趙明;武高輝 2015/4/22 2015/7/29
3 一種電子封裝用高強度無鉛復合釬料及其制備方法 修子揚;武高輝;黃奕龍;陳國欽;郝成麗;于海洋;張強;何鵬 2015/6/2 2015/8/19
4 一種SiC/Cu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武高輝;陳國欽;姜龍濤;張強 2004/3/26 2005/1/12
5 一種高導熱石墨烯--Sn-Ag系復合釬料的制備方法 修子揚;武高輝;黃亦龍;陳國欽;張強;姜龍濤;于海洋;芶華松 2014/9/29 2015/3/11
6 一種高熱導率、高致密度相變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張強;郭啟霖;武高輝 2015/4/10 2015/7/15
7 一種高Zr含量Ti50.5-xNi49.5Zrx三元合金粉末的制備方法 張強;堵勝男;武高輝;陳國欽;姜龍濤;修子揚 2015/4/10 2015/7/1
8 一種高界面強度的Cf/Mg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張少鋒;武高輝;裴日生;陳國欽;芶華松;姜龍濤;修子揚;張強;康鵬超 2014/12/25 2015/3/25
9 在玻璃空心微珠表面包覆MgO保護膜的方法 張強;林穎菲;武高輝;郭啟霖 2014/11/17 2015/3/25
10 一種空心微珠表面化學鍍覆非晶Ni-Fe-P的方法 張強;張孟孟;武高輝 2014/6/20 2014/9/3
11 Al2O3空心球/鋁多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張強;武高輝;姜龍濤;修子楊;陳國欽 2013/11/26 2014/3/5
12 含有Al2O3空心球的鎂基多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張強;武高輝;郭啟霖;姜龍濤;陳國欽;修子楊 2013/11/26 2014/2/19
13 一種應用于星載雷達天線面板的各向異性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陳國欽;王晨充;姜龍濤;張強;康鵬超;修子揚;芶華松;武高輝 2013/6/7 2013/9/4
14 在空心微珠表面包覆Al2O3保護膜的方法 張強;郭啟霖;武高輝 2013/7/2 2013/9/18
15 一種在空心微珠表面包覆Al2O3保護膜的方法 張強;武高輝;郭啟霖 2013/7/2 2013/9/18
16 一種低膨脹超高硅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武高輝;修子揚;張強;姜龍濤 2004/9/8 2005/4/13
17 一種連續Mo纖維增強TiAl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孫東立;周毅;王清;韓秀麗;武高輝 2012/9/12 2012/11/28
18 一種三維網絡狀分布的Ti2AlN顆粒增強TiAl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孫東立;周毅;王清;韓秀麗;孫濤;姜德鵬;古婉力;武高輝 2011/12/14 2012/4/18
19 基于金相照片和圖像分析技術分析鋁基多孔復合材料中微孔分布的方法 張強;蘇航;鄒林池;武高輝 2011/10/27 2012/6/20
20 一種亞微米級陶瓷顆粒與鋁合金的復合工藝 武高輝 1994/10/14 1996/4/17
21 一種提高1Cr18Ni9Ti奧氏體不銹鋼尺寸穩定性的方法 孫東立;魯學錕;王清;韓秀麗;郭強;武高輝 2011/8/26 2011/12/21
22 9Cr18Mo鋼閥套零件的熱處理方法 孫東立;王清;韓秀麗;李波;郭林林;武高輝 2010/6/21 2010/9/29
23 一種Ti2AlN/TiAl復合材料組分精確調控的制備方法 孫東立;孫濤;韓秀麗;修子揚;武高輝;白亞冠;郭強 2009/12/15 2010/6/2
24 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方法 武高輝;陳蘇;張強;康鵬超 2008/7/25 2008/12/17
25 一種自潤滑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姜龍濤;武高輝;陳國欽;修子揚;茍華松;張強;康鵬超 2008/6/20 2008/12/24
26 一種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補強方法 武高輝;張云鶴;陳國欽;修子揚;姜龍濤;張強;康鵬超;茍華松 2008/6/13 2008/12/3
27 一種纖維增強金屬間化合物復合構件及其制備方法 武高輝;劉艷梅;茍華松;張強;姜國慶 2007/1/19 2007/7/25
28 一種在碳纖維表面制備碳化硅涂層的方法 康鵬超;武高輝;王春雨 2006/12/29 2007/7/25
29 采用TiB2顆粒的高強塑性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姜龍濤;武高輝;修子揚;茍華松 2007/7/31 2008/1/16
30 一種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表面的稀土耐蝕膜的方法 武高輝;王春雨;張強;曾菊琴 2007/11/23 2008/4/16
31 一維SiC納米線的制備方法 康鵬超;武高輝;蘇軍 2007/4/5 2007/10/10
32 一種Al2O3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無壓浸滲制備方法 張強;武高輝;喬菁 2007/1/26 2007/8/1
33 一種簡捷的金屬間化合物制備與成型方法 李邦盛;武高輝 1995/9/7 1997/3/12
34 一種含有微小封閉孔的鋁基多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武高輝;張強;喬菁 2007/2/12 2007/8/8
35 三維網絡結構Si-Al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武高輝;修子揚;姜龍濤;張強 2007/7/4 2007/11/28
36 一種灌封阻尼漿料及其制備方法 武高輝;顧健 2006/4/5 2006/10/11
37 一種氮化硅陶瓷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修子揚;武高輝;陳國欽;姜龍濤;張強;康鵬超;芶華松 2008/4/18 2008/9/10
38 一種陶瓷晶須增強(韌)金屬間化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武高輝 1995/9/13 1997/3/19
39 一種高導熱復合硅脂及其制備方法 修子揚;武高輝;祝明;陳國欽;張強;楊文澍 2015/6/5 2015/9/9
出版專著:
1. 《材料分析測試技術》。
2. 《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二輯》
3. 《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三輯》。
代表性英文論文:
1. Gaohui WU, Longtao JIANG, Dongli Sun, Qiang Zhang. Strengthening Behavior of AlN Particles in AlNp/Al Composites.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Accepted.)
2. Yang Feng,Wu Gaohui,Sun Dongli,Shao Hua.Study on Isotropy Treatment Process of Extruded LY12 Allo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0,A280:50-53
3. Gaohui Wu, Qiang Zhang, Guoqin Chen, Longtao Jiang, Ziyang Xiu. Properties of High-Reinforcement-Content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for Electronic Packag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2003, No.1, p9-12
4. Qiang Zhang, Gaohui Wu, Dongli Sun, Bofeng Luan. Study on the Thermal Expansion and Thermal Cycling of AlNp/Al Composit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vol.18, No. 1, 2002, p.63-65
代表性中文論文:
1 金屬基復合材料性能設計——創新性思維的嘗試 武高輝 中國材料進展 2015/6/15
2 Ti和Al反應的動力學分析 劉艷梅; 武高輝; 修子揚; 陳國欽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5/3/15
3 石墨烯/鋁復合材料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展望 楊文澍; 武高輝; 肖瑞; 董蓉樺 新材料產業 2014/11/5
4 SiC顆粒混雜對M40/ZM6復合材料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宋美慧; 武高輝; 修子揚; 陳國欽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4/9/15
5 金屬基復合材料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優先出版 武高輝 復合材料學報 2014/7/25 10:54
6 TiB2P/2024Al復合材料高周疲勞損傷機制 巴穎; 張莉; 程靳; 姜龍濤; 武高輝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4/3/30
7 空心微珠/Al復合材料的動態壓縮力學性能和吸能特性 張博一; 王偉; 武高輝 爆炸與沖擊 2014/1/25
8 熱處理工藝對2A12合金微觀組織與尺寸穩定性的影響 王旭; 吳私; 王晨充; 姜龍濤; 武高輝; 蔣大鳴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13/6/30
9 M40+SiCp/AZ91D復合材料組織及力學性能 宋美慧; 武高輝 黑龍江科學 2013/3/15
10 三維開孔Ni-Cr-Fe合金泡沫的準靜態壓縮性能和能量吸收特性(英文) 龐秋; 武高輝; 孫東立; 修子揚; 張強; 胡志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12/15
11 金屬基復合材料界面反應控制研究進展 武高輝; 姜龍濤; 陳國欽; 張強 中國材料進展 2012/7/15
12 可用于空間的SiCp/Al復合材料熱物理性能研究 修子揚; 劉波; 武高輝; 姜龍濤; 張強; 陳國欽 載人航天 2012/5/25
13 無壓浸滲法制備氧化態SiC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優先出版 張強; 姜龍濤; 武高輝 無機材料學報 2012/3/1 16:44
14 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其構件的空間環境特性 武高輝; 張云鶴; 陳國欽; 修子揚; 姜龍濤; 茍華松 載人航天 2012/1/25
15 基于新型防熱機理的防熱材料的設計與試驗驗證 武高輝; 康鵬超; 張強 中國材料進展 2012/1/15
16 Grf/6061 Al復合材料表面鈰氧化膜耐蝕特性研究 劉炎; 邢春英; 陳國欽; 王春雨; 張強; 武高輝 載人航天 2011/11/25
17 熱處理對Cf/Mg復合材料熱膨脹性能的影響 宋美慧; 武高輝; 王寧; 賈薇 黑龍江科學 2011/10/15
18 TC4纖維增強鋁復合材料的高速撞擊損傷行為 朱德智; 陳維平; 李元元; 武高輝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10/15
19 鎢絲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動態力學性能及斷裂特性 吳哲; 武高輝; 康鵬超; 修子揚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9/15
20 Si_3N_4顆粒體積分數對Si_3N_4/Al復合材料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英文) 修子揚; 陳國欽; 武高輝; 楊文澍; 劉艷梅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8/15
21 真空度對TiB_2/Al復合材料摩擦行為的影響(英文) 田首夫; 姜龍濤;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8/15
22 壓力浸滲法制備Si3N4p/2024Al復合材料的時效和熱膨脹行為(英文) 陳國欽; 楊文澍; 馬康; Murid HUSSAIN; 姜龍濤;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8/15
23 無壓浸滲法制備Al_2O_3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張強; 姜龍濤; 陳國欽; 武高輝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7/15
24 鋁基復合材料的絕熱剪切失效機理分析 朱德智; 陳維平; 李元元; 武高輝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7/15
25 高溫固相擴散處理對開孔泡沫Fe-Ni力學性能的影響 龐秋; 武高輝; 修子揚; 孫東立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7/15
26 Ti_2AlN/TiAl復合材料的高溫氧化行為 孫東立; 孫濤; 王清; 武高輝; 韓秀麗; 郭強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6/15
27 Ti-15-3合金冷軋變形過程中的組織演變及力學性能 郭強; 王清; 韓秀麗; 孫東立; 孫濤; 武高輝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1/6/15
28 廣譜電磁屏蔽材料的設計與性能研究 馬向雨; 張強; 武高輝 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11/5/17
29 Wf/Cu桿彈高速侵徹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宋衛濤; 武高輝; 吳哲 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11/5/17
30 大變形Ti-15-3合金時效過程中α相的析出行為及力學性能(英文) 郭強; 王清; 韓秀麗; 魯學錕; 孫東立; 武高輝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1/3/15
31 鎢絲/銅合金復合材料高速撞擊后的變形分析 武睿; 吳哲; 武高輝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10/12/15
32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ZL114A aluminum alloy 姜龍濤; 武高輝; 楊文澍; 趙永剛; 劉珊珊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11/15
33 Effect of thermal-cooling cycle treatment on thermal expansion behavior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陳國欽; 修子揚; 楊文澍; 姜龍濤;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11/15
34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Al-Si alloy with high Si content by high temperature diffusion treatment 修子揚; 陳國欽; 王曉峰; 武高輝; 劉艷梅; 楊文澍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11/15
35 Interface and thermal expansion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張云鶴;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11/15
36 擠壓鑄造法TiB_2/Cu復合材料及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陳國欽; 修子揚; 何宗倍; 田首夫; 姜龍濤; 武高輝 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 2010/10/15
37 基體合金對B_4C-Al界面反應的影響 康鵬超; 武高輝; 顧曉雯 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 2010/10/15
38 C_f/Al復合材料無損檢測與質量評價初探 武高輝; 蘇軍; 茍華松 航空制造技術 2010/9/1
39 Ti-Al-C系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演變(英文) 劉艷梅; 修子揚; 武高輝; 姜龍濤; 芶華松; 姜國慶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7/15
40 Al-Mg/C耗散防熱材料靜態氧化模型 武高輝; 陳蘇; 白雪; 康鵬超; 劉祥; 武練梅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6/15
41 9Cr18Mo鋼圓柱試件淬火過程的數值模擬 郭林林; 王清; 孫東立; 武高輝; 劉學侃; 王宏計; 唐雪明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5/15
42 金屬基復合材料航空應用研究進展 武高輝 第二屆民用飛機制造技術及裝備高層論壇資料匯編(大會報告) 2010/4/22
43 Ti-15-3合金經冷軋和時效后的顯微組織及力學性能 郭強; 王清; 韓秀麗; 孫東立; 武高輝; 孫濤 機械工程材料 2010/4/20
44 復合添加Sc、Zr、Ti對Al-Mg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王旭; 陳國欽; 李冰; 武高輝; 蔣大鳴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4/15
45 開孔泡沫Fe-Ni的電磁屏蔽性能 黃曉莉; 武高輝; 張強; 姜龍濤; 陳翔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4/15
46 Ti-15-3合金冷變形納米組織的熱穩定性 郭強; 王清; 韓秀麗; 孫東立; 武高輝 機械工程材料 2010/3/20
47 高體積分數TiB_2/Al復合材料的動態壓縮性能 武高輝; 朱德智; 陳國欽; 姜龍濤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2/15
48 Gr/Al防熱材料的傳熱特性 武高輝; 劉祥; 陳蘇; 武練梅; 白雪 宇航材料工藝 2010/2/15
49 高強塑性TiB2P/Al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力學性能 姜龍濤; 陳國欽; 修子揚; 范瑞君; 武高輝; 赫曉東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2/15
50 3D-Si/LG5復合材料微觀組織及熱物理性能研究 修子揚; 陳國欽; 王曉峰; 武高輝; 鄧宗權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10/1/15
51 Thermal expansion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unidirectional and orthogonal fabric M40/AZ91D composites 宋美慧; 武高輝; 陳國欽; 楊文澍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1/15
52 SiC_p/2024Al復合材料尺寸穩定化處理工藝研究 武高輝; 修子揚; 孫東立; 姜龍濤; 欒伯峰; 張宏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9/12/15
53 Thermal expans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reinforcement content SiCp/Cu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squeeze casting technology 陳國欽; 修子揚; 孟松鶴; 武高輝; 朱德志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12/15
54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TiB2p/6061Al composites 姜龍濤; 陳國欽; 赫曉東; 趙敏; 修子揚; 范瑞君;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12/15
55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recyclable Si_p/1199Al composites 修子揚; 陳國欽; 楊文澍; 宋美慧;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12/15
56 新型光學結構材料——C_f/Al復合材料的組織與性能研究 張云鶴; 陳國欽; 修子揚; 武高輝 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2009/11/21
57 Grf/Mg復合材料在空間反射鏡支撐結構中的應用 宋美慧; 陳國欽; 武高輝; 修子揚; 賈巍 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2009/11/21
58 石墨增強體對SiC/Gr/Al復合材料干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英文) 冷金鳳; 姜龍濤; 武高輝; 田首夫; 陳國欽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9/11/15
59 Nonlinear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Grf/Mg composites 宋美慧; 修子揚; 武高輝; 陳國欽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9/15
60 Effects of extrusion deform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b-micron Si3N4p/2024 composite 修子揚; 陳國欽; 劉艷梅; 楊文澍;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9/15
61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ubmicron Si_3N_4 reinforced 2024Al composite 楊文澍; 修子揚; 陳國欽;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9/15
62 Fabrication 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iB2p/Cu composit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 陳國欽; 修子揚; 孟松鶴; 武高輝; 朱德志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9/15
63 440C鋼管熱處理軸向尺寸變化規律與工藝控制 王清; 李波; 孫東立; 武高輝; 劉學侃; 王宏計; 唐雪明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9/6/25
64 C_f/Mg復合材料熱膨脹系數及其計算 宋美慧; 武高輝; 王寧; 張貴一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9/6/15
65 浸滲-反應合成C_f/Ti-Al復合材料的反應機理 劉艷梅; 武高輝; 修子揚; 姜龍濤; 姜國慶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9/5/15
66 SiC涂層對碳纖維抗氧化性能的影響 康鵬超; 張斌; 武高輝; 王春雨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9/4/25
67 TiAl合金片層組織的形成與細化工藝及其機理研究 孫濤; 王清; 耿明; 孫東立; 武高輝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9/4/25
68 熱處理對高體積分數SiCp/Cu熱膨脹性能的影響 陳國欽; 修子揚; 朱德智; 張強; 武高輝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9/4/25
69 SiC_p/Al復合材料電火花加工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 張宏; 胡富強; 陳煥春; 武高輝 機械制造 2009/4/20
70 亞微米Al2O3P/Al-Mg-Si復合材料時效行為 姜瑞姣; 姜龍濤; 孫利昕; 陳國欽; 修子揚; 武高輝 復合材料學報 2009/4/15
71 Si_p/Al復合材料中的界面和硅相形貌的演變 王小鋒; 武高輝; 修子揚; 彭超群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9/3/15
72 石墨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在空間遙感器鏡筒結構中的應用 孫德偉; 張廣玉; 張其馨; 武高輝 光學精密工程 2009/2/15
73 電火花加工SiCp/Al復合材料微細孔的技術研究 張宏; 胡富強; 陳煥春; 武高輝 制造技術與機床 2009/2/2
74 混粉電火花加工SiCp/Al復合材料的工藝研究 張宏; 胡富強; 李棟; 武高輝 機械制造 2009/1/20
75 2D C_f/Mg-2.0Re-0.2Zr復合材料的尺寸穩定性 宋美慧; 宋堅; 陳國欽; 王寧; 武高輝 金屬學報 2009/1/11
76 碳纖維增強AZ91D復合材料微觀組織 宋美慧; 武高輝; 姜龍濤; 王寧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8/10/15
77 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表面化學鍍鎳Ni-P合金層 宋美慧; 武高輝; 王春雨; 田首夫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2008/9/25
78 T700/AZ91D復合材料微觀組織及其性能研究 宋美慧; 宋堅; 王寧; 修子揚;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79 Vol.40%SiCp/2024Al復合材料的動態力學性能 石家儀; 朱耀; 龐寶君;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80 C_f/Ti-Al復合材料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 劉艷梅; 姜龍濤; 于杰; 陳國欽;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81 基體合金對C_f/Al復合材料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張云鶴; 修子揚; 陳國欽;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82 空心球/Al多孔材料電磁屏蔽特性研究 黃曉莉; 曲爽; 王春雨; 竇作勇;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 2008/7/24
83 碳纖維表面化學鍍鎳對C_f/Al復合材料界面及耐蝕性的影響 王春雨; 姜龍濤; 張強;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84 界面及Si元素含量對Si/Al復合材料導熱性能的影響 修子揚; 陳國欽; 宋美慧; 張強;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85 易加工儀表級SiC/Al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冷金鳳; 姜龍濤; 張素梅; 張強;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 2008/7/24
86 新型低成本空心球/Al多孔材料的沖擊吸能特性 竇作勇; 姜龍濤;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 2008/7/24
87 空心球/環氧復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顧健;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 2008/7/24
88 TiB_2/Al復合材料的動態壓縮性能與絕熱剪切 朱德智; 陳國欽; 姜龍濤;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89 無壓浸滲法制備Al_2O_3/Al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 喬菁; 張強; 張琨鍵;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90 Mg含量對Cf/Al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影響 王旭; 蔣大鳴; 陳國欽; 李冰; 武高輝 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8/7/24
91 Gr_f/LF6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康鵬超; 武高輝; 張云鶴; 陳國欽; 李文照 探索 創新 交流——第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第三集) 2008/7/1
92 時效處理對SiC_p/LY12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修子揚; 陳國欽; 武高輝; 姜龍濤; 欒佰峰 探索 創新 交流——第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第三集) 2008/7/1
93 高比強C_p/Al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 陳國欽; 修子揚; 康鵬超; 朱曄; 武高輝 探索 創新 交流——第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第三集) 2008/7/1
94 慣性儀表用Si_p/Al復合材料性能研究 茍華松; 修子揚; 康鵬超; 陳國欽; 武高輝 探索 創新 交流——第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第三集) 2008/7/1
95 TiB_2/Al復合材料的組織性能研究進展 趙敏; 姜龍濤; 武高輝 材料導報 2008/6/15
96 石墨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表面稀土成膜過程 王春雨; 張強; 康鵬超; 姜龍濤; 武高輝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08/6/15
97 Gr/Al復合材料表面化學鍍鎳沉積特性及耐蝕性 王春雨; 武高輝; 茍華松; 康鵬超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 2008/6/15
98 連續纖維增強鈦鋁金屬間化合物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姜國慶; 武高輝; 劉艷梅 材料導報 2008/5/25
99 TiB_2/Al復合材料制備工藝的研究進展 趙敏; 姜龍濤; 武高輝 材料導報 2008/5/15
100 碳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稀土表面改性研究 宋美慧; 王春雨; 武高輝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08/4/25
101 二維碳纖維/鎂基復合材料的力學和熱膨脹性能 武高輝; 宋美慧; 王寧 機械工程材料 2008/3/20
102 鋁基復合材料的腐蝕與防護研究現狀 王春雨; 武高輝; 張強; 張云鶴; 修子揚; 陳國欽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 2008/2/15
103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dense Mo/Cu composit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 陳國欽; 姜龍濤; 武高輝; 朱德志; 修子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7/12/15
104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i/Al interpenetrating phase composit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 王小鋒; 武高輝; 王日初; 修子揚; 余琨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7/12/15
105 Improv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_f/Mg Composites using Rare Earth Conversion Coatings 宋美慧; 王春雨; 武高輝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7/12/15
106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of Si_p/Al composit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 修子揚; 武高輝; 張強; 宋美慧; 田首夫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7/12/15
107 Sip/Al復合材料導電性能研究及理論計算 武高輝;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 2007/11/1
108 Gr/6061Al復合材料表面鍍覆金屬黑變膜的研究 王春雨; 茍華松; 修子揚; 武高輝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07/10/25
109 C_f/Al復合材料化學鍍Ni-P的研究 武高輝; 王春雨; 康鵬超; 茍華松 宇航材料工藝 2007/10/15
110 (Gr_f+SiC_p)/Mg的熱膨脹性能 王寧; 宋美慧; 張貴一; 武高輝 宇航材料工藝 2007/10/15
111 擠壓鑄造TiB2P/Al復合材料室溫力學性能 趙敏; 姜龍濤; 武高輝 復合材料學報 2007/10/15
112 表面改性對空心微珠/環氧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顧健; 武高輝 2007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論文集 2007/10/1
113 Gr/6061 Al復合材料環保型稀土耐蝕膜的研究 武高輝; 王春雨; 張強; 姜龍濤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7/9/15
114 Cf+SiCp/Al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 武高輝; 張云鶴; 康鵬超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7/9/15
115 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其成型技術研究進展 武高輝; 張云鶴; 修子揚; 姜龍濤 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9/1
116 空心球/Al復合泡沫材料的結構性能及前景展望 竇作勇; 姜龍濤; 武高輝 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9/1
117 輕質、低膨脹Sip/Al復合材料性能研究 修子揚; 姜龍濤; 武高輝 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9/1
118 輕質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 黃曉莉; 武高輝 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9/1
119 高強塑性TiB2P/6061Al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與拉伸性能研究 范瑞君; 徐少磊; 姜龍濤; 修子揚; 武高輝 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9/1
120 石墨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表面稀土轉化膜微觀結構 武高輝; 王春雨; 姜龍濤; 張強 中國稀土學報 2007/8/15
121 亞微米顆粒對鋁基復合材料基體顯微結構的影響 姜龍濤; 武高輝; 河野紀雄; 齊藤秀雄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7/6/15
122 高阻尼空心微珠/環氧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顧健; 武高輝; 趙驍 功能材料 2007/5/20
123 一種輕質高強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張云鶴; 武高輝 科技咨詢導報 2007/5/11
124 新型Si_p/4032Al復合材料熱物理性能研究 武高輝;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宇航材料工藝 2007/4/30
125 SiC_p/Al基復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研究現狀 冷金鳳; 武高輝 宇航材料工藝 2007/4/30
126 熱處理對擠壓鑄造TiB2P/6061Al復合材料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趙敏; 姜龍濤; 武高輝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7/4/15
127 擠壓鑄造TiB2P/Al復合材料的組織與性能 趙敏; 姜龍濤; 武高輝; 竇作勇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7/3/30
128 SiCp+Gr/2024Al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 冷金鳳; 武高輝 稀有金屬 2006/12/30
129 亞微米級Al2O3P/2024Al復合材料的時效行為 姜龍濤; 趙敏; 武高輝; 張強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6/12/30
130 Study on Anticorrosive Cerium Conversion Coating of C_f/6061A1 Composite Surface 王春雨; 張強; 周驥; 武高輝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06/12/30
131 環境友好型Si_p/LD11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及性能 修子揚; 武高輝; 張強; 宋美慧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2/26
132 新型阻尼材料的研究進展 顧健; 武高輝 材料導報 2006/12/15
133 一種環保型電子封裝用復合材料 武高輝;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朱德志 2006年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文集(E 光電子器件技術專題) 2006/11/1
134 SiC_p/Al復合材料表面無鈀活化化學鍍鎳的研究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楊敏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6/10/30
135 高體積分數SiCp/Al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與導熱性能 張強; 武高輝; 孫東立; 韓杰才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6/10/30
136 一種環保型電子封裝用鋁基復合材料 武高輝;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朱德志 復合材料——基礎、創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6/10/15
137 原位反應熱壓燒結SiC/MoSi_2復合材料高溫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康鵬超; 武高輝; 尹鐘大 復合材料——基礎、創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6/10/15
138 Mg含量對亞微米級Al2O3P/Al-Cu-Mg復合材料時效行為的影響 姜龍濤; 陳國欽; 修子揚; 張強; 孫興國; 武高輝 復合材料——基礎、創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6/10/15
139 擠壓鑄造法制備AlN/Al復合材料的拉伸與熱膨脹性能 張強; 朱曄; 修子揚; 武高輝 復合材料——基礎、創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6/10/15
140 SiC_p/Cu電子封裝復合材料熱物理性能研究 武高輝; 朱德智; 陳國欽; 張強 復合材料——基礎、創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6/10/15
141 一種環保型電子封裝用復合材料 武高輝;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朱德志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06/10/15
142 微孔鋁基復合材料吸能特性研究 竇作勇; 丁佰鎖; 何寶鳳; 武高輝 2006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2006北京國際材料周”論文集 2006/9/1
143 空心微珠/環氧灌封鋼管結構的阻尼性能研究 顧健; 武高輝; 趙驍 2006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2006北京國際材料周”論文集 2006/9/1
144 Gr/Al復合材料表面鍍覆雙層金屬黑色鈍化膜的工藝研究 王春雨; 武高輝; 茍華松 2006年全國功能材料學術年會專輯 2006/7/1
145 SiC_p/Al復合材料化學鍍鎳層耐蝕性能及機理研究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 2006/6/30
146 環保型電子封裝用Sip/Al復合材料性能研究 武高輝; 修子揚; 孫東立; 張強; 宋美慧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6/6/30
147 晶粒尺寸對La0.83Na0.17Mn0.90Fe0.10O3磁性和輸運性質的影響 劉艷梅; 苗繼鵬; 王先杰; 呂喆; 隋郁; 徐苗; 黃曉莉; 李玉; 劉玉強; 武高輝; 蘇文輝 低溫物理學報 2006/5/30
148 電子封裝用SiC_p/Cu復合材料制備與性能 陳國欽; 朱德智; 武高輝; 張強; 修子揚 電子與封裝 2006/5/20
149 冷熱循環處理對SiCp/2024Al尺寸穩定性的影響 王秀芳; 武高輝; 姜龍濤; 耿洪濱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6/2/25
150 Al_2O_3微粉Y_2O_3改性對Al基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于志強; 武高輝; 姜龍濤 材料研究學報 2006/2/25
151 高體積分數電子封裝用鋁基復合材料性能研究 修子揚; 張強; 武高輝; 宋美慧; 朱德志 電子與封裝 2006/2/20
152 一種環保型電子封裝用復合材料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朱德志; 武高輝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05/12/30
153 Elevated temperatur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2024Al matrix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sub-micro Al_2O_3 particles 欒佰峰; 武高輝; 孫東立; 張強; 茍華松; N.Koun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5/12/30
154 Microstructure elabo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N_p/4032Al composite 張強; 武高輝; 韓杰才; 陳國欽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5/12/30
155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ies of high dense Mo/Cu composites 陳國欽; 武高輝; 朱德志; 張強; 姜龍濤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5/12/30
156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_p/LD11 composites for electronic packaging 修子揚; 武高輝; 張強; 宋美慧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5/12/30
157 電子封裝用Si_p/Al復合材料的熱物理性能研究 宋美慧; 修子揚; 武高輝; 宋濤 宇航材料工藝 2005/12/30
158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i_p/4032Al composite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朱德志; 武高輝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5/12/30
159 擠壓鑄造法制備高致密Mo/Cu及其導熱性能 陳國欽; 朱德志; 占榮; 張強; 武高輝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5/11/30
160 SiC_p/Al復合材料表面化學鍍鎳層的結構及性能研究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 2005/11/1
161 無壓浸滲法制備SiCp/Al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 張強; 孫濤; 韓杰才; 武高輝 稀有金屬 2005/10/30
162 熱處理工藝對TiB2P/2024Al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姜龍濤; 范瑞君; 趙敏; 陳國欽; 修子揚; 武高輝 第十屆全國青年材料科學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輯) 2005/10/1
163 環保型Si_p/Al復合材料的熱物理性能 修子揚; 武高輝; 宋美慧; 朱德志 第十屆全國青年材料科學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輯) 2005/10/1
164 TC4鈦合金的熱變形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王清; 李中華; 孫東立; 武高輝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5/8/30
165 熱擠壓對亞微米Al2O3p/2024Al復合材料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成燁; 謝春生; 欒佰峰; 武高輝 機械工程材料 2005/8/20
166 LY12鋁合金冷熱循環處理穩定化基本原理的研究 楊峰; 武劍鋒; 武高輝; 孫東立 2005年慣性器件材料與工藝學術研討暨技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 2005/8/1
167 儀表級、光學級復合材料研究新進展 王秀芳; 陳蘇; 武高輝 2005年慣性器件材料與工藝學術研討暨技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 2005/8/1
168 TiB_2/Al自潤滑復合材料在動壓馬達零件上的應用研究 趙敏; 竇作勇; 姜龍濤; 武高輝 2005年慣性器件材料與工藝學術研討暨技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 2005/8/1
169 空心陶瓷/鋁基復合材料的阻尼減振性能 竇作勇; 姜龍濤; 曹金華; 武高輝 功能材料信息 2005/7/30
170 亞微米Al_2O_3顆粒表面稀土改性對Al基復合材料界面潤濕性的影響 于志強; 武高輝; 姜龍濤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5/7/30
171 TiB_2/Al自潤滑復合材料在動壓馬達零件上的應用研究 趙敏; 武高輝; 竇作勇; 姜龍濤 功能材料信息 2005/7/30
172 輕質微孔電磁屏蔽鋁基復合材料研究 黃曉莉; 武高輝; 竇作勇 功能材料信息 2005/7/30
173 SiC_p/Al復合材料的化學鍍鎳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功能材料 2005/7/20
174 TiB_2/Al自潤滑復合材料在動壓馬達零件上的應用研究 趙敏; 武高輝; 竇作勇; 姜龍濤 2005年功能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7/1
175 輕質微孔電磁屏蔽鋁基復合材料研究 黃曉莉; 武高輝; 竇作勇 2005年功能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7/1
176 空心陶瓷/鋁基復合材料的阻尼減振性能 竇作勇; 姜龍濤; 曹金華; 武高輝 2005年功能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7/1
177 SiC_p/Al復合材料與化學鍍鎳層結合機理研究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無機化學學報 2005/7/1
178 增強體含量對Si_p/LD11復合材料熱物理性能影響 修子揚; 宋美慧; 孫東立; 張強; 武高輝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5/4/30
179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C_p/Cu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squeeze casting 武高輝; 陳國欽; 朱德志; 張強; 姜龍濤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5/4/30
180 SiC_p/Cu復合材料熱膨脹性能研究 朱德智; 李鳳珍; 陳國欽; 張強; 武高輝 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2005/4/25
181 兩種粒徑顆粒混合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 張強; 陳國欽; 姜龍濤; 武高輝 復合材料學報 2005/2/28
182 SiC_p/Al復合材料化學鍍鎳工藝的研究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楊敏 電鍍與環保 2005/1/30
183 競爭 評價 監督激勵機制在本科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武高輝 ; 趙希文 ; 孫穎 中國大學教學 2004/12/10
184 前處理工藝對SiCp/Al復合材料表面化學鍍鎳的影響 李麗波; 安茂忠; 楊敏; 武高輝 2004年全國電子電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12/5
185 績效管理:院系教學工作狀態評價的探索 趙希文; 武高輝; 孫穎 中國高等教育評估 2004/11/15
186 微孔鋁基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及阻尼特性研究 曹金華; 姜龍濤; 竇作勇;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187 Al_2O_3/2024Al復合材料熱擠壓材的組織與力學性能 欒佰峰; 茍華松; 武高輝; 孫東立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188 高致密Mo/Cu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力學性能研究 陳國欽; 姜龍濤; 朱德志;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89 SiCp/4032Al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 張強; 孫東立;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90 一種低膨脹Sip/Al復合材料基礎性能研究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宋濤;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91 壓鑄法制備C_f/Al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研究 張云鶴; 陳國欽;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92 高致密Mo/Cu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 陳國欽; 姜龍濤; 朱德智;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193 金屬氧化物顆粒/鋁復合材料的電磁屏蔽性能研究 竇作勇; 曹金華; 姜龍濤;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94 高致密Mo/Cu合金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 陳國欽; 姜龍濤; 朱德智;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195 鋁基微孔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及阻尼特性研究 曹金華; 竇作勇; 姜龍濤;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96 高體積分數SiCp/Cu復合材料的熱膨脹性能 朱德智; 陳國欽; 張強;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197 Cf/Al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 張云鶴; 陳國欽;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198 高體積分數SiCp/Cu復合材料的熱膨脹性能研究 朱德智; 陳國欽; 張強;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199 金屬氧化物顆粒/Al復合材料的電磁屏蔽性能研究 竇作勇; 曹金華; 姜龍濤;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0 一種低膨脹Sip/Al復合材料基礎性能研究 修子揚; 張強; 宋美慧; 宋濤;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1 高溫處理對Sip/LD11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宋美慧; 修子揚;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2 SiCp/2024Al時效過程中的尺寸變化規律分析 陳蘇; 王秀芳;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3 TiB2p/Al自潤滑復合材料的基礎特性研究 武高輝; 趙敏; 姜龍濤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4 TiB2p/Al自潤滑復合材料的基礎特性研究 武高輝; 趙敏; 姜龍濤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205 Ti-6Al-4V合金氫處理后的組織性能 李中華; 王清; 孫東立;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6 SiCp/4032Al復合材料的微觀組織與力學性能 張強; 孫東立; 武高輝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4/11/1
207 Al2O3p/LY12復合材料熱擠壓材的組織與力學性能 欒佰峰; 茍華松; 武高輝; 孫東立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208 高溫處理對Sip/LD11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宋美慧; 修子揚; 武高輝 2004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 2004/11/1
209 陶瓷表面的化學鍍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電鍍與環保 2004/9/30
210 AlNP/Al和TiB2P/Al復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趙敏; 姜龍濤; 武高輝; 竇作勇; 修發賢 材料工程 2004/9/25
211 電子封裝用SiCp/Al復合材料的組織與性能 張強; 修子揚; 宋美惠; 武高輝 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 2004/9/1
212 熱處理過程中SiC_P/2024Al復合材料的熱應力分析 韓媛媛; 武高輝; 李鳳珍; 王秀芳; 章德銘; 耿洪濱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4/6/30
213 高體積分數擠壓鑄造鋁基復合材料時效特征 趙敏; 武高輝; 姜龍濤; 孫東立 復合材料學報 2004/6/30
214 塑料化學鍍 李麗波; 安茂忠; 武高輝 電鍍與環保 2004/5/30
215 稀土表面改性Al_2O_3/6061Al復合材料組織與界面分析 武高輝; 于志強; 姜龍濤; 陳劍峰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4/2/29
216 位錯對高體積分數SiC_P/2024Al時效行為的影響 王秀芳; 武高輝; 姜龍濤; 孫東立 復合材料學報 2004/2/29
217 冷熱循環對擠壓鑄造AlN_p/Al復合材料室溫力學性能的影響 趙敏; 武高輝; 朱德智; 竇作勇; 姜龍濤 金屬熱處理 2003/11/25
218 Al_2O_3微粉的表面改性及表征 于志強; 武高輝; 孫東立; 姜龍濤 無機材料學報 2003/11/20
219 顆粒形狀對鋁基復合材料熱殘余應力影響的有限元分析 韓媛媛; 李鳳珍; 武高輝; 王秀芳; 章德銘 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2003/10/30
220 Y2O3表面改性Al2O3P增強6061Al復合材料組織與性能 于志強; 武高輝; 姜龍濤; 陳劍鋒 復合材料學報 2003/10/30
221 含高體積分數SiC_p的鋁基復合材料制備與性能 張強; 陳國欽; 武高輝; 姜龍濤; 欒伯峰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3/10/20
222 亞微米Al_2O_3顆粒表面稀土改性及其對6061Al復合材料時效行為的影響 武高輝; 于志強; 孫東立; 姜龍濤 金屬學報 2003/8/11
223 穩定化處理對LY12鋁合金微屈服行為影響的初探 楊峰; 武高輝; 孫東立 機械工程材料 2003/7/20
224 SiCp/Al復合材料在電子封裝應用中的基礎研究 武高輝; 張強; 姜龍濤; 陳國欽; 修子揚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03/6/30
225 電場時效對LY12鋁合金微變形行為的影響 孫東立; 王美玲; 王秀芳; 武高輝 材料工程 2003/6/25
226 金屬材料無負載條件下尺寸穩定性的熱循環在線檢測 王秀芳; 武高輝; 李曉玲; 孫東立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3/6/20
227 熱擠壓變形對亞微米Al2O3p/Al復合材料組織性能的影響 欒佰峰; 姜龍濤; 孔海寬; 武高輝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3/4/20
228 增強體涂層影響Al/陶瓷界面潤濕性的研究 于志強 ; 武高輝 ; 孫東立 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 2003/4/20
229 顆粒增強2024Al復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研究 王秀芳; 武高輝; 孫東立; 秦長久; 田云龍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3/3/30
230 電場時效對2024鋁合金尺寸穩定性的影響 王秀芳; 武高輝; 孫東立; 王美玲 金屬熱處理學報 2003/3/25
231 實施創新教育 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梁宏; 武高輝; 陳復光 高等理科教育 2003/2/28
232 金屬基復合材料強度的影響因素 陳劍鋒; 于志強; 武高輝; 姜龍濤; 孫東立 金屬熱處理 2003/2/25
233 冷熱循環工藝中冷熱轉移速率對LY12鋁合金尺寸穩定性的影響 楊峰; 武高輝; 孫東立 上海金屬 2003/1/22
234 α-Al_2O_3微粉表面稀土改性對鋁基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于志強; 武高輝; 姜龍濤; 陳劍峰 硅酸鹽學報 2002/12/30
235 高體積分數SiCp/Al熱膨脹系數與SiC含量的相關性 張強; 陳國欽; 姜龍濤; 武高輝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36 SiC_p/2024Al復合材料的時效硬化行為 李曉玲; 王秀芳; 孫東立; 武高輝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37 SiCp/LY12復合材料尺寸穩定化工藝研究 修子揚; 武高輝; 孫東立; 姜龍濤; 奕伯峰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38 表面稀土Y_2O_3改性的Al_2O_3顆粒增強6061鋁基復合材料的顯微組織 于志強; 武高輝; 姜龍濤; 陳劍鋒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39 冷熱循環處理對鋁基復合材料熱膨脹行為的影響 陳國欽; 孫東立; 張強; 姜龍濤; 武高輝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40 亞微米級Al_2O_3顆粒增強Al基復合材料的尺寸穩定性研究 王秀芳; 武高輝; 李曉玲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41 亞微米級Al2O3p/2024Al復合材料的時效行為 姜龍濤; 武高輝; 修發賢; 張強; 陳劍鋒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42 SiCp/LD2復合材料的時效析出行為研究 趙敏; 武高輝; 姜龍濤 復合材料:生命、環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10/1
243 Al2O3p/Al復合材料中顆粒粒徑與形態對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姜龍濤; 武高輝; 孫東立; 張強; 陳劍鋒; 河野紀雄; 齊藤秀雄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2/6/30
244 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強化機制 陳劍鋒; 武高輝; 孫東立; 姜龍濤 航空材料學報 2002/6/15
245 鋁基復合材料增強體碳、碳化硅和氧化鋁表面涂層研究進展 于志強; 陳劍鋒; 武高輝; 孫東立 航空材料學報 2002/6/15
246 LY12鋁合金微屈服強度測試方法的研究 郭永良; 劉興秋; 楊峰; 武高輝 物理測試 2002/6/15
247 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武高輝; 楊韜; 趙希文; 梁宏; 朱寧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5/30
248 亞微米Al2O3顆粒的微觀結構及Al2O3p/1070Al復合材料的界面 姜龍濤; 武高輝; 孫東立; 張強; 河野紀雄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2/4/30
249 AlNp/LY12復合材料時效行為及微觀組織 欒佰峰; 孫東立; 武高輝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1/12/30
250 鋁基復合材料增強體涂層與界面 于志強; 武高輝; 孫東立 材料工程 2001/11/25
251 鋁基復合材料在電子封裝、熱控器件應用中的研究新進展 張強; 武高輝; 孫東立; 欒伯峰 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知識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冊) 2001/9/13
252 高尺寸穩定性亞微米復合材料研究進展 武高輝; 姜龍濤; 欒伯峰 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知識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冊) 2001/9/13
253 AlN顆粒在不同鋁合金中的增強行為 姜龍濤; 武高輝; 孫東立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1/3/30
254 美國高校本科生培養模式及其發展趨勢 梁宏; 原松梅; 武高輝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1/3/15
255 電子封裝基片材料研究進展 張強; 孫東立; 武高輝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0/12/30
256 顆粒粒徑與形態對鋁基復合材料微觀組織的影響 姜龍濤; 武高輝; 孫東立 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下)——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 2000/6/30
27 電場熱處理對LY12鋁合金微塑性變形抗力的影響 王秀芳; 王美玲; 孫東立; 武高輝 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上)——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 2000/6/30
258 AlN_p/Al復合材料的高溫特性 張強; 武高輝; 孫東立 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下)——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 2000/6/30
259 AlN_p/LY12復合材料的時效硬化行為 欒佰峰; 陳國欽; 武高輝 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下)——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 2000/6/30
260 分級時效和冷熱循環對2024鋁合金微塑變抗力的影響 邵華; 劉兆晶; 劉君; 李鳳珍; 武高輝; 楊峰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0/6/30
261 2024鋁合金微變形各向異性消除工藝研究 楊峰; 武高輝; 孫東立; 楊德莊; 邵華 金屬熱處理 2000/3/25
262 高穩定性精密復合材料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武高輝; 孫東立; 姜龍濤; 欒伯峰 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下冊) 1999/10/18
263 尺寸穩定性評定的新方法——圓環開口法的初步嘗試 孫東立; 楊峰; 武高輝 理化檢驗(物理分冊) 1999/10/15
264 亞微米級Al_2O_3p/6061Al復合材料的擴散焊接 牛濟泰; 劉黎明; 武高輝; 翟瑾番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1999/9/30
265 冷熱循環對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微屈服行為的影響 李義春; 樊建中; 張奎; 張少明; 石力開; 武高輝; 孫東立; 楊德莊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1998/9/30
266 高尺寸穩定性鋁基復合材料研究新進展 馬森林; 楊峰; 武高輝; 李義春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 1998/9/20
267 亞微米級Al_2O_3顆粒增強LD2鋁合金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與強化機制 武高輝; 趙永春; 馬森林 復合材料學報 1998/8/30
268 亞微米級Al2O3P/6061Al復合材料的斷裂行為 趙永春; 武高輝 復合材料學報 1998/8/30
269 亞微米顆粒增強6061鋁基復合材料的微塑變特性 武高輝; 馬森林; 趙永春; 楊德莊 材料研究學報 1998/6/15
270 冷熱循環對 SiC_p/Al 復合材料微屈服行為的影響 李義春; 樊建中; 張奎; 張少明; 石力開; 武高輝; 孫東立; 楊德莊 航空材料學報 1997/9/15
271 磨擦表層組織及其形成機制的研究 武高輝; 高彩橋 金屬科學與工藝 1987/10/1
272 蔡—希爾失效判據在W/420/Cu復合材料中的實驗研究 韓圭煥; 武高輝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1983/4/1
273 單向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微觀斷裂機理的研究 韓圭煥; 劉劍壯; 張英俊; 武高輝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1982/4/1
科學研究的道與術——武高輝教授做客“智匯材苑”第五期
7月20日上午,材料學院“智匯材苑”大講壇第五講——科學研究的道與術在正心樓13圓滿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了哈工大材料學院教授、金屬基復合材料與研究所所長武高輝老師為同學們進行講座,講述了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中的想象、創造與思考。材料學院學工辦老師閆歡出席本次講座。現場座無虛席,講座氛圍十分活躍。
武高輝老師首先介紹了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定義和現狀,通過他的講述我們了解到金屬基復合材料是以金屬或合金為連續相而顆粒,晶須或纖維形式的第二相組成的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相對于其它材料來說,綜合性能有質的飛躍。接下來武老師列舉了四個科研實例,從問題的發現到解決思路的產生最后到問題的解決,告訴同學們在科研工作中如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武老師描述了科學研究的道與術。“道”即將個人興趣與國家需求相結合;“術”指在日常工作中多看多總結,不懼怕挑戰,用挑戰激勵自己。
講座結束后,許多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來自材科二班的胡鑫同學說到:“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均是以材料的變革作為分界點。從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到如今信息時代,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而社會的進步實際上就是技術的進步。其次,面對激烈的競爭,如何脫穎而出,如何在相同的條件下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更有效地工作,這就要求我們有更好的技術,即對材料更好的把握。所以說科技水平的標志就是其利用材料的能力。”
材料學院“智匯材苑”大講壇共9講,7月14日至7月24日每天上午8點整在正心樓13舉行,歡迎各位老師,同學前來聽講。
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 2015-07-20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武高輝教授來我所進行學術交流
2014年8月29日上午,應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鵬程邀請,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武高輝教授來重點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并作了“金屬復合材料應用研究進展”的報告。實驗室主任賴新春、副主任張鵬程,科技委副主任帥茂兵、白彬,部分研究室領導、同事及在讀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武教授首先介紹了國內外常用金屬復合材料的制備技術,如攪拌鑄造、無壓浸滲、粉末冶金以及壓力浸滲技術,并詳細分析了各種制備方法的優缺點;隨后從復合材料的設計思路、制備方法和應用出發,介紹了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系列金屬復合材料,如高尺寸穩定性的儀表級、光學級碳化硅顆粒/鋁合金復合材料、超高導熱金剛石/鋁合金復合材料、片狀石墨/鋁合金復合材料、高比強度比剛度碳纖維/鋁合金復合材料、耐燒蝕及自潤滑復合材料等。此外,武教授還結合科研和教學的體會,談了從事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使年輕同志受益匪淺。
武教授的報告結束后,與會的領導和同事就金屬復合材料中陶瓷顆粒與鋁合金基體的界面結合、增強相的體積分數控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下午,武教授參觀了短波長X射線體應力無損分析儀,并就儀器的研發和應用與項目團隊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來源: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 2014-8-29
武高輝發表“金屬基復合材料航空應用研究進展”的報告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武高輝從鋁合金用于高精度零件的問題、儀表級光學級復合材料特征要求、國外慣性器件材料的發展趨勢、復合材料尺寸穩定性的主要理論和技術突破等方面介紹了報告的主要內容。
來源:高博特 2010-12-20
所獲榮譽: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教學成果獎勵:
1. 重點理工科大學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2001年12月,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 以大教育觀為理論基礎,深入系統進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1999年5月6日,黑龍江省普通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3. 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2001年5月8日,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4. 本科生實踐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2003年7月25日,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5. 競爭評價監督激勵機制在本科教學質量中的應用研究,2005年1月,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科研成果獎勵:
1. 8005工程,2008,排名第31(材料界唯一)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 儀表級SiCp/Al復合材料及其在慣性測量與導航系統結構件中的應用,2005,武高輝、欒伯峰、姜老濤、張強等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3. 光學級SiCp/Al復合材料設計、制備及其應用技術,2006,武高輝等 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4. 光學級SiCp/Al復合材料設計、制備及其應用技術 ,2008,武高輝,姜龍濤,張強等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5. 沖擊防護吸能復合材料及其結構研究,2007,武高輝、芶華松、康鵬超等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6. 空間紅外凝視相機,2011,排名第8(材料界唯一) 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復合材料王國里的精彩人生
——訪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復合材料與工程研究所所長武高輝
采訪手記:
我國材料科學晶體結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將材料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比喻為“國力基礎、時代先驅和科技前沿”。關注材料領域的科學家是雜志由來已久的夙愿。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武高輝是國內外金屬復合材料界知名學者,我們跟蹤關注他已有兩年多了,多次約訪均被婉言謝絕,終于,被記者的誠心所打動,得到應允。
鏈接:
金屬復合材料是以金屬為基體,里面加入不同種類不同形態的陶瓷做增強體而得到的新材料,它可以發揮金屬與陶瓷的各自的優點,獲得通常的合金所不具備的特殊性能。該領域較窄,但在現代航空航天的關鍵設備上往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復合材料意外結緣
《科學中國人》:剛看到您發明的那么多新材料,感到一種震撼!它們解決了我國重大裝備的那么多的關鍵問題。我們想知道,您是怎樣與金屬復合材料結緣的?
武高輝:說來我很幸運。我是哈爾濱工業大學77級本科生,1981年畢業設計時,韓圭煥老師領著我干。當時金屬復合材料這個名詞還是韓老師訪問日本時第一次聽說的,實驗室沒有任何制備設備,不知道怎么干。我們商量做鎢(W)絲增強銅(Cu)復合材料,可怎么實現呢?我自己用鐵皮做了橢圓截面的鐵筒,將銅箔鋪在鐵筒上,用車床將W絲纏繞在表面,再刷上膠,隨后切下來變成2張單向板。可是怎么把單向板壓接復合到一起呢?又難住了我們,因為沒有熱壓機。我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從工廠要來幾種彈簧墊圈,逐一在試驗機上標定出彈簧墊圈的應力-應變曲線,將幾張單向板用厚鐵板夾住之后擰上8個帶彈簧墊圈的螺栓,靠彈簧墊圈加壓,在干燥箱內固化,鎢纖維增強銅復合材料就這樣誕生了!當時興奮的心情無法言說。
按計劃完成不同方向上拉伸性能的測試和分析后,老師認為試驗結束了。出于好奇心,我拿著拉斷的試樣來回琢磨,將表層銅箔撕掉,發現里面纖維排布方向向著拉伸的方向偏轉了,這又是一個驚奇的發現!于是,我提出了一個纖維偏轉的力學模型,并討論了蔡—希爾強度準則適用性問題,論文在1982年4月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第二屆年會上宣讀,受到很多鼓勵。隨后刊載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上。當時我還沒有看到國內關于金屬復合材料的研究論文,這篇文章也反映了我國金屬復合材料研究起步時的狀況。
科研的成功和喜悅使我喜歡上了這個方向,如今這項工作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執著的300多次壓力鑄造試驗
《科學中國人》:做金屬復合材料研究難嗎?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武高輝: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做出小尺寸試樣進行理論分析難度不是很大,但是要穩定地做出大尺寸材料很難。有了合格的材料,應用研究才能進行下去,理論研究才有可持續性。所以,材料制備工藝是最關鍵的,然而恰恰制備工藝研究很難,因為受硬件條件制約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較大。
《科學中國人》:那您是怎么攻克這項技術的呢?
武高輝:1987年11月,我到哈工大的姊妹校日本千葉工業大學做訪問學者,在我的恩師渡邊久藤校長的研究室工作了幾年,這段經歷使我受益匪淺。
制備金屬復合材料的關鍵是去除復合材料中的空氣(通常預制體中的空氣體積占50%以上)。抽真空自然是好辦法,但是當時還沒有真空設備,如果能在大氣環境下制備出無氣缺陷的材料就好了。我提出了一個自發排氣的辦法,在模具底部開設排氣孔,利用金屬溶液的流動壓力把預制體中的氣體排擠出去。教授一再搖頭說“這很危險”。很巧,不久日本《輕金屬》學報發表了一篇研究快報和照片,一位研究者也設想了在模具中開排氣孔的方法,結果高溫鋁液噴射出來布滿了現場,警示人們這樣做不行。可我還是不服氣,認為能行,堅持做了。最緊張的時候是每天早上開車床(設備都是自己親自操作的),用耐熱鋼加工出4個模具,上午裝填預制塊,中午保溫,晚飯前做壓力浸滲,晚間到半夜把外邊的模具車掉取出復合材料樣品,這樣一天4個樣品,第二天再解剖分析。就這樣,持續3年多,找到了一些規律,但是制備的材料時好時壞,復合機理并不清楚,當時還沒有任何模擬分析的手段。
金屬溶液是怎么浸滲的?我每天都在冥想,連做夢也在想,一天凌晨,腦海中出現了一個主意,如果在復合材料預制體不同部位放置熱電偶,就可以實時檢測金屬溶液向預制體中浸滲的過程。這要在模具側面也開出熱電偶的孔洞,高壓浸滲時更危險。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做好保護。幾輪實驗,果然眼前出現了預制體不同部位溫度跳躍式變化的曲線,再三分析,推演出金屬溶液液面推移規律和凝固邊界的移動規律。結果整理出來,茅塞頓開!摸索了快四年,300多次試驗,終于明白壓力浸滲的工藝控制原理,論文發表在日本《輕金屬》1993年第1期上,當時叫做“加壓排氣鑄造”。
回國后又不斷完善工藝路線,總結出一套新的壓力浸滲控制方法,提煉出溫度場、流場及浸滲速度的控制要素,從而實現了大氣環境下高致密度制備。與美國報道的真空制備方法相比,不僅設備簡單,而且由于復合時間短,還解決了界面反應等問題。正由于解決了制備工藝問題,我們的復合材料研究才進入了性能設計的層面,目前已經誕生了近20種復合材料,這項技術成為我國特有的金屬復合材料制備技術。
《科學中國人》:4年300多次試驗,平均每周兩次,壓力鑄造試驗是較繁重的工作。您是靠什么信念堅持下來的?
武高輝:一項新工藝一項專利,無非幾個參數、簡單的裝置,可卻凝聚了研究人員很多很多的心血。
我之所以傾心于材料制備技術,因為我深信,現階段這最重要,有了合格的材料才有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資本,加之我也擅長于動手。剛到日本時,正好研究室安裝了一臺高分辨電子顯微鏡,稀罕得不得了,開始了復合材料界面研究。不久發現,這里的科研條件非常好,經費沒有障礙,運行機制也很順暢,在這樣的好條件下,為什么不研究解決材料制備問題呢?于是很快轉向,搞起了制備技術研究。當時沒有計算機模擬技術,只能硬干,很正常,沒覺得如何辛苦,每次試驗都能有一些新的發現,新的進步,這就有希望。
回國后,我所在的哈工大和921教研室是個好集體,給了我莫大幫助。當時教研室雷廷權、楊德莊和周玉等正副主任以及老教師們始終對我有一種期盼,在剛回國最困難的時候從物力、經費、研究生分配上支持我,同時回國就免評審晉升為副教授職稱,兩年后評上了教授,因此我的后顧之憂不多,可以讓我集中精力攻關,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
留學的收獲
《科學中國人》:您在日本工作六年,除了攻克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還有什么收獲?
武高輝:和絕大多數留學日本的朋友一樣,在這個國度里學到了像文明素養、團隊意識、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等精神層面受益終生的東西。不同的是,我因為工作太賣力而生病,住院半年多,有幸和各種日本人,特別是參加過侵略戰爭的老年人朝夕相處,他們各種各樣的目光使我有所醒悟:從小就知道中國人站起來了,可事實是那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使得中國人在他們眼中還遠遠沒有站立起來。我們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但并不知道“愛國”這兩個字的個中滋味,身在他鄉方有感受,只有自己的國家強大了我們個人才有尊嚴。愛國其實很具體,就是自強。文明禮貌、講究衛生、重樹禮儀之邦的中國人形象就是愛國;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干得比日本人還要好,要超過他們,這就是愛國。出院后我沒有聽大夫的話好好休養,而是更加拼命了,他們認為解決不了的問題我都做到了。回國多年后,哈工大訪日代表團回來跟我說,千葉工大的老師都夸你很能干,很佩服你。說實話,這話我愛聽,長志氣!
《科學中國人》:為什么選擇回國?
武高輝:在外國無論干得多么出色,都不是主人。出去是學本事,趁著年輕回來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1993年11月,出國6年整,我回國了。由于研究工作緊密服務于航天,新材料和新工藝研究發展就較快,我不僅為國家重大工程做了些事情,還成為了慣性技術專業組里唯一的材料專家,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提了一些戰略發展意見并吸收到國家發展計劃中,這是實實在在地為國家的科技發展獻計獻策。我親身體驗到了“做主人”的責任感、自豪感,這在國外是享受不到的。
科學研究的“道”和“術”
《科學中國人》:回國20年,您做科研有哪些領悟和體會?
武高輝:我搞科研是因為興趣和信念,從小就喜歡動手制作,還總想變著法兒做出點新奇的東西來。
搞科研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風格或者傾向,或稱之為科研之道。科學探索要有好奇心、要有興趣,而一旦自己的興趣和國家需求碰撞到一起了就會產生激情,而且是延綿不斷的激情。我的這個“道”就是,把個人興趣和國家急需結合起來。
欒恩杰院士曾經來我研究所座談,對我的一些想法做法十分感興趣,啟發我說不僅要需求牽引(滿足國家急需),還要牽引需求(走在裝備發展的前面)。細想,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境界,至今還在嘗試著、追求著。
《科學中國人》:有道也就有術,二者相輔相成。您的工作中的“術”是什么?
武高輝:科研當然也是有術的,而且很重要。論述科研方法的書很多的,我熱衷的是,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問題。
前邊講的自排氣壓力浸滲就是一個例子,在大氣環境下用壓力機得到了接近理論密度的材料,這是中國獨有的制備方法,比美國的真空壓力浸滲有很多優勢。如,不像國外那樣在纖維上鍍膜,而是只通過工藝控制就制成了無界面反應的碳纖維/鋁(Cf/Al)復合材料、還有有自潤滑界面的TiB2/Al功能復合材料、界面半共格的納米復合材料等。目前,已經有4種復合材料正式應用于十幾個新型裝備,解決了一些“卡脖子”問題。
2011年徐匡迪院士來我校參觀,看到了我的成果介紹十分高興地說:“碳纖維與鋁的反應控制很難,我一直贊賞用工藝的方法解決。下次來參觀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展板。”這番話促使我對認識論和方法論有了新的領悟。但凡問題都有簡單復雜之分,方法有簡單復雜之術。用復雜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問題是一種水平,而敢于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問題更是一種能力和一種境界。我剛剛嘗到一點兒甜頭,還在努力著。
《科學中國人》:還有哪些科研心得與我們分享?
武高輝:其實我用的還是很笨的辦法,科學上可能沒有捷徑。找到碳纖維增強鋁復合材料界面反應控制這個“簡單”的方法,用了整整10年。如果總結成功經驗,首先是堅持不懈,鍥而不舍,不指望走捷徑,不急于發文章;其次是要有動手做的習慣和天賦。另外就是專注。我有個習慣,專注思考一個問題,連做夢也在想,很多好點子都是在凌晨兩三點在睡夢中想出來的,床頭常預備一張紙,隨時準備記錄。至今有七八種復合材料的研制成功均得益于這種習慣。
用“簡單”方法解決復雜問題不是天才想出來的,而是從一次次的失敗經驗中總結升華出來的,一旦捅破一層窗戶紙,聰明的方法就誕生了。在可知論者眼里,世間事物是可知的,是有規律的,就看你能否看到它的變化本質。愛因斯坦方程E=mc2再簡單不過,它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科研的定位
《科學中國人》:我們知道,您不僅搞材料,而且對慣性技術、紅外制導、衛星、宇航服、空間站、導彈、超音速飛行器等都有所了解。科研的跨度怎么這么大?
武高輝: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和年輕教師座談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科研定位的問題。
錢學森提出“技術科學”的概念,指研究的對象既不是科學中的技術問題,也不是純技術或純科學問題,而是工業技術中的科學問題。我覺得這個概念符合理工科大學的研究工作定位。所以,從工程,特別是國家重大工程中發現問題,找出科學規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應是我們的工作定位。
我在研究所文化建設中提出了一句話“以國家需求為己任”,這就是我們團隊的工作定位。客觀上我們受益于哈工大的航天因緣,對航天了解得多些,涉及結構、制導、控制、電子、通訊、防熱等多個技術方面,接觸了十多個國家重點型號。
我這種科研定位的信念是在日本建立起來的。日本著名的“鑄造士”山口猛先生一次認真地對我說:“我發現你們中國的教授研究論文很多,但對工廠的情況卻不了解。你們國家還很窮,拿出的科研經費不容易,為什么不把這些珍貴的錢用來提高技術水平呢?我們只有很少的教授研究基礎理論,而大部分教授一開始就瞄準企業的技術問題搞研究,所以工業技術發展才這么快”。這番話語重心長,左右了我的工作重心。
《科學中國人》:那么,您是怎么處理發表論文與工程任務的關系的?
武高輝:作為高等學府必須要占領學術的制高點,最好是國際國內某領域的領軍地位,這是世界一流大學及其教授的學術使命。這一點我清楚。我率領團隊一直努力寫論文,水平不高,我并不滿意,不過我們團隊在SCI數據庫中的金屬基復合材料論文數量,在國內還是較多的。我還清楚,對于工科院校的教授來說,發文章不是科研的出發點,也不是歸結點,只是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種交流形式。我們的研究歸根結底是以解決我國的工業技術中的基礎問題為目標,這也是我的基本定位。
《科學中國人》:與工程界緊密結合做科研,收獲很大嗎?
武高輝:受益匪淺。當解決了一些問題之后,我們材料工作者的人生價值得到體現,很有幸福感。更多的還是回報。與工程接觸越多、發現的問題也越多,得到的靈感也越多,特別是重大工程超前的技術,更激發了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的20多種新材料的發明大部分都能直接解決背景急需的關鍵問題,而且每年都有1~2種新型材料誕生。
《科學中國人》:您近期有什么規劃?
武高輝: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一直在思考和踐行著學生的培養和年輕教師的成長工作,做了很多嘗試;在基礎理論上找到升華點,要有所突破,新的制備技術即將成功;圍繞國家重大工程,完成眼下幾項任務,還準備拓展新任務,研發一些新的材料。雷廷權院士生前就幫我計劃著寫書,不能再拖了,總結梳理以往的工作,出幾本專著。
由于金屬復合材料已經走向了應用,靠高等學校的體制已經不能勝任工程化的任務,委托能人把產業化搞起來。雖然工作擔子很重,好在我的團隊成員都很能干,我把握方向,讓他們去干。我隱約看到,再經過一段努力,我們的工作在某幾個點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可能的,這一點我有信心!
來源:科學中國人 2014年第8期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