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文,男,1962年12月生,廣西桂林人,博士,研究員,中共黨員。現任中國水稻研究所病理研究室主任。杭州市131、浙江省151 人才工程一、二級人才。
自1985年至今在水稻所從事水稻病理、生物農藥研發及生物防治研究。先后參加、主持國家、部省級、國際合作、國家基金、省重大、省基金等項目30多項。目前主持農業行業專項“三大作物紋枯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201103014)子專題。主要從事水稻紋枯病、穗腐病和稻瘟病研究。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1年9月-1985年7月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專業,學士。
2001年9月-2004年6月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專業,博士。
1985年7月-2004年5月:中國水稻研究所,植物病理、生物防治及生物農藥研發。
2004年6月-2010年12月: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病理、病蟲害防控及生物農藥研發。
學術兼職:
1、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會員。
2、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會員。
3、浙江省植物病理學會常務理事。
4、廣西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講課程:
植物病理學。
人才培養:
已招碩士研究生10名(6人已畢業)、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3人,指導本科實習生40多人。
研究方向:
自1985年至今在水稻所從事水稻病理、轉基因水稻抗性鑒定及環境安全評價、生物農藥研發及生物防治研究。
目前主要從事水稻紋枯病、穗腐病和稻瘟病研究。
1、加強稻瘟病研究;
2、水稻穗頸瘟和穗腐病復合發生、流行規律及其防控技術研究,盡快鑒定;
3、關注水稻矮縮病毒病(黑條矮縮病、南方黑條矮縮病)的發生、流行和研究動態,篩選抗矮縮病水稻品種(材料),服務生產和抗病育種。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參加、主持863子專題、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攻關(支撐計劃)、國家(省)基金、農業科技跨越計劃、部、省重點項目,國際合作等各類課題30多項。目前主持農業行業專項“三大作物紋枯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子專題。“轉基因植物新材料育種價值評估”(2011ZX08010-005)子專題“抗病蟲新材料育種價值評估”負責轉基因水稻評價,“水稻穗腐病初侵染源和侵染時期診斷”(代碼:2012ZL096)。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稗草病原真菌孢子培養及其基因改造研究”(30070505)(2001-2003);
2. 國家農業行業重大專項“三大作物紋枯菌種類與寄主抗性的鑒定技術”(nyhyzx3-16)子專題(2007-2010);
3. 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食品生產過程中轉基因相關物質的高通量檢測技術研究與示范”(2009ZX08012-010B)子專題(2009-2010);
4. 國家農業行業重大專項“三大作物紋枯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201103014)子專題(2011-2015);
5. 農業科技跨越計劃“中鑒100和中香1號生產技術”子專題(1999-2002);
6. 農業部能源生態建設課題“水稻沼肥施用增產技術集成與示范”(2005-2006);
7. 浙江省“三農五方”科技協作項目“褐飛虱抗藥性監測和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研究及示范”(SN200711)(2007-2009);
8. 農業部水稻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自主創新引導項目;
9. 2008年參與申請“轉基因水稻環境安全評價與檢測技術中心(二期)”(2009ZX08019-006B)擴建基建項目。
研究進展:
1、在進行雜草生物防治研究中,篩選到稗草生防菌HGE,發表了相關論文26篇,獲得專利2項,為后來的微生物除草劑研究、制劑研發、成果鑒定及獲獎打下了基礎。
2、是確定水稻抗紋枯病鑒別寄主、鑒別菌株;確立抗紋枯病鑒定技術、方法的主要完成人。在水稻紋枯病菌遺傳多樣性、紋枯菌與寄主互作等研究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發表相關論文15篇,申請專利1項,在國內該領域有一定影響。
3、在國內外首次明確水稻穗腐病的侵染源、發生、流行、危害及產量損失與氣候、品種的關系。研制出復配防治劑及防控技術,試驗示范后取得了較好防效。
4、研究、集成了“水稻主要病蟲害簡便高效“傻瓜”式防控技術”和“水稻生長后期主要病蟲害簡單化防治方法”。提出了以“病蟲測報圃結合當地縣(市)、鄉(鎮)植保信息,進行準確測報,精準防治”的優質稻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治技術。在多個省示范、應用取得了很好效益。
在主持國家行業(農業)重大專項“三大作物紋枯菌種類與寄主抗性的鑒定技術”(nyhyzx3-16)子專題(2007-2010)期間,研究集成了“水稻生長后期主要病蟲害簡單化防治方法”、“水稻主要病蟲害簡便高效“傻瓜”式防控技術”和“水稻紋枯病生態無公害防治技術”等技術,累計推廣應用面積達273.8萬畝,平均每畝平均增產稻谷45.86千克,減少施藥次數1.2次,每畝減少農藥用量129.7克有效成分。增產、省藥、省工合計每畝節本增收112.8元。取得較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應農業部要求,編寫了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控主推技術9項,作為2011年農業部主推技術。9項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是:
1、“一浸二送三預防” 防控稻瘟病技術(藥劑浸種、移栽前施送嫁藥、送嫁肥);
2、“肥水調控+倍量施藥”防控水稻紋枯病技術(N、P、K,有機肥平衡施用,控制N肥,加大用藥量);
3、“藥劑浸種+倍量施藥封鎖中心”防控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技術(藥劑浸種、加大用藥量封鎖初發病點或中心);
4、“一浸兩噴”防控稻曲病和穗腐病技術(藥劑浸種,孕穗后期和抽穗揚花期二次噴藥)
5、“抗、避、斷、治”防控水稻條紋葉枯病技術(選擇抗性品種(組合)、調整播栽期避開傳毒媒介昆蟲高發期、切斷傳毒源、以治蟲防病)
6、“選藥-選時-噴到位”防控稻飛虱(褐稻虱、白背飛虱、灰飛虱)技術(選擇專化性藥劑、速效和持效藥劑兼顧、選擇卵孵化高峰及2齡幼蟲前施藥、用粗霧噴到稻株中下部)
7、“物理與生物防治結合、前期壓基數后期保穗數”防控稻縱卷葉螟技術(利用誘蟲燈加生物農藥,重點在前期殺蟲壓低基數,后期防治保穗數);
8、“栽培避蟲+性誘劑誘捕” 生態綠色防控螟蟲(二化螟、三化螟)技術(調整播栽期將水稻易感蟲期避開害蟲高發期);
9、“針對性藥劑復配,下粗上細”防控水稻后期復合型病蟲害技術(根據主攻病蟲害選擇專化性藥劑,下部病蟲害噴粗霧、上部病蟲害噴細霧)。
科研成果:
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水稻紋枯病鑒別體系、病菌遺傳、抗源篩選及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國農科院二等獎,排名第1);“水稻穗腐病研究及防控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通過省鑒定成果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第一發明人4項、二、三發明人各1項);公開國家發明專利1項。
主編(譯)專著5部;參與編寫、翻譯出版專著11部。完成農業部“水稻病蟲害網絡專家診斷系統”病害部分內容。制定2010-2012年農業部水稻病蟲害防治主推技術。
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100多篇,2000年后發表論文88篇:其中Sci論文6篇、核心期刊68篇、第一作者49篇、通訊作者28篇。
1. “稗草病原真菌制劑防治稻田稗草研究”2003-7-18通過浙江省科技廳成果鑒定(排第2位),同類項目國際先進水平。
2. “微生物除草劑殺草毒素的分離鑒定及其應用研究”2007-5-30獲中國農科院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排第6位)。
3. “優質早秈中鑒100的選育與示范推廣”2005-5-12獲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一等獎(排第12位)。
4.“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劃“中鑒100、中香1號生產技術”2001-09-26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成果鑒定(子專題主持人),國內同類項目領先水平。
1、“用稗草基質生產稗草生防菌孢子的方法”(申請號:02102975.X),專利號:ZL 02 1 02975.X;國際專利主分類號:C12N 1/14;專利申請日:2002-2-10;公開時間:2003-08-27;授權時間:2005-09-14 (第1發明人)。
2、“基于沼渣的作物促生誘抗異源真菌蛋白農藥的生產方法”,申請號:ZL200610050443.7,受理時間2006-04-21;公開時間:2006-09-27,授權日期:2008-7-23;(第1發明人)。
3、“一種利用發酵廢水制備發酵培養基及生產生物農藥的方法”,申請號:ZL200610053322.8,受理時間2006-09-08,公開時間:2007-02-21,授權日期:2010-11-24(第1發明人)。
公開專利:
1 一種生防細菌和肟菌酯的組合物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汪愛娟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1-28 2015-07-15
2 一種生物培養裝置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2-11 2015-06-10
3 一種生防細菌和吡唑醚菌酯的組合物 黃世文;劉連盟;王玲;汪愛娟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1-28 2015-05-27
4 一種生防細菌和嘧菌酯的組合物 黃世文;劉連盟;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1-28 2015-05-27
5 一種含氫氧化銅、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復配農藥 李路;黃世文;劉連盟;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6-12 2014-10-29
6 一種含多菌靈和松脂酸銅的殺菌組合物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8
7 一種含三唑酮和氧化亞銅的復配農藥 黃世文;劉連盟;王玲;李路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8
8 一種含三唑酮和噻森銅的復配農藥及其應用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1
9 一種含三唑酮和王銅的復配農藥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1
10 一種含硫酸鏈霉素的復配農藥及其應用 黃世文;劉連盟;王玲;李路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1
11 一種含葉枯唑的復配農藥及其應用 黃世文;劉連盟;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1
12 一種含噻森銅的復配農藥及其應用 黃世文;劉連盟;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1
13 一種含甲基硫菌靈和松脂酸銅的殺菌組合物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2-18 2014-05-21
14 生防綠木霉的SCAR標記及其應用和定量檢測方法 劉連盟;黃世文;王玲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03-01 2013-09-11
15 一種重組膦絲菌素乙酞轉移酶的制備方法 專利號:201010177058.5 王玲;劉連盟;黃世文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05-19 2010-10-20
16 水稻紋枯病菌融合群判定的鑒定方法,專利號:200910156620.3;公開:2010-08-04 王玲,黃世文,劉連盟
17 三唑酮與愛苗復配農藥201010134598.5,公開:2010-07-28 黃世文、王玲、劉連盟
18 一種除草劑組合物 專利號:ZL 02122938.4 余柳青;黃世文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06-10 2003-12-31
出版著作:
1. 南方優質稻米生產技術:中鑒100和中香1號生產技術 黃發松主編、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7 -80119-433-O/S.232 2002-06
2. 浙江效益農業百科全書:優質稻 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7 -80119-433-O/S.232 2002-06
3. 水稻雜草防除—全球綜合狀況(原著:聯合國糧農組織之糧農組織植物生產與保護論文集139) 參譯(第11章)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10
4. 優勢農產品生產技術規范 (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02
5. 水稻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原色圖譜 傅強、黃世文主編 金盾出版社 2005-03
6. 農民增收百項關鍵技術叢書:優質水稻品種及栽培關鍵技術 參編 中國三峽出版社農業科教出版中心 2006-01
7. 超級稻栽培技術 黃世文副主編 金盾出版社 2006-12
8. 中國現代水稻 參編第13章4萬字 金盾出版社 2007-01
9. 2009年中國水稻產業發展報告 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9-08
10. 水稻生產100問:水稻技術100問/現代農業產業技術一萬個為什么 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9-03
11. 水稻病蟲害及防治原色圖冊 傅強、黃世文、謝茂成主編 金盾出版社 2009-11
12.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控關鍵技術解析 黃世文、王玲、劉連盟主編 金盾出版社 2010-04
13. 稻田浮萍:農業綜合體系中多功能小型水生植物,原著:Ronald A. Leng 黃世文、王玲、劉連盟主編譯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 2010-06
發表論文:
2015
1. 中國南方八省(自治區)水稻紋枯病菌群體遺傳結構的SSR分析 優先出版 王玲; 左示敏; 張亞芳; 陳宗祥; 黃世文; 潘學彪 中國農業科學 2015/13
2. 四川省稻瘟病菌群體遺傳結構分析 王玲; 左示敏; 張亞芳; 陳宗祥; 潘學彪; 黃世文 中國水稻科學 2015/03
3.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進展 李路; 劉連盟; 王國榮; 汪愛娟; 王玲; 孫磊; 黎起秦; 黃世文 中國水稻科學 2015/02
4. 生防潛力菌H158與殺菌劑混配對水稻紋枯病菌毒力增效作用 周明運; 汪愛娟; 劉連盟;黃世文 中國稻米 2015/01
2014
5. Non-chemical pest control in China rice. A review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hiwen Huang, Lin Wang, Lianmen Liu, Qiang Fu, Defeng Zhu. 34 (2) 275 (2014) DOI: 10.1007/s13593-013-0199-9.
6. 水稻種子酵母雙雜交體系的構建及種子特異表達蛋白ONAC023互作蛋白的鑒定 唐立群; 黃世文; 侯雨萱 江蘇農業科學 2014/09
7. 黑浙桂稻瘟病菌生理小種鑒定與遺傳多樣性分析 肖丹鳳; 王玲; 劉連盟; 侯恩慶; 黃世文 西南農業學報 2014/01
2013
8. Genetic Structure and Aggressiveness of Rhizoctonia solani AG1_IA, the Cause of sheath Blight of Rice in Southern China. Ling Wang, Lian Meng Liu, Zhi Gang Wang andShi Wen Huang*.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2013, 161:753-762.
9. 水稻紋枯病菌毒素研究進展 李路; 王玲; 劉連盟; 孫磊; 黃世文 浙江農業科學 2013/11
10. 農桿菌介導的綠木霉遺傳轉化及重寄生缺陷突變體的篩選 劉連盟; 王玲; 黃世文; 侯恩慶; 肖丹鳳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3/05
11. 中國稻瘟病菌種群分布及優勢生理小種的研究進展 肖丹鳳; 張佩勝; 王玲; 黃世文 中國水稻科學 2013, 27(3):312-320.
12.中浙優系列組合對稻瘟菌的抗性現狀 肖丹鳳; 王玲; 黃世文; 彭絲珊; 劉連盟 浙江農業科學 2013, 25(3):300-303.
13.水稻穗腐病病菌致病性、發生規律及防控技術研究 侯恩慶; 張佩勝; 王玲; 劉恩勇; 劉連盟; 黃世文 植物保護 2013, 39(1):121-127.
14.水稻紋枯病菌毒素提取及其對水稻的毒性 李路; 王玲; 劉連盟; 侯恩慶; 肖丹鳳; 黃世文 浙江農業科學 2013, 1:60-62.
2012
15. 外源施硅對水稻抗紋枯病相關酶及酚類物質的影響 范锃嵐; 王玲; 劉連盟; 黃世文 中國稻米 2012, 18(6):14-17.
16. 水稻穗腐病病原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 黃世文; 王玲; 劉連盟; 劉恩勇; 侯恩慶; 肖丹鳳; 范锃嵐 中國水稻科學 2012, 26(3):341-350.
17. 藥液量及施藥方法對不同株型水稻生育后期主要病蟲害防效的影響 黃世文; 劉連盟; 王玲; 劉恩勇; 范锃嵐; 肖丹鳳; 侯恩慶 中國水稻科學 2012, 26(2):211-217.
18. 稻稈還田對水稻主要病害發生的影響 優先出版 李洪林; 劉鳳艷; 龔振平; 靳學慧; 黃世文 作物研究 2012, 26(1):7-10.
19. Yuan Xu, Ke Ma, Shiwen Huang, Lianmeng Liu and Yahai Lu*. Diel cycle of methanogen mcrA transcripts in rice rhizospher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 2012, 4(6):655-663.
2011
20. 對中國南方部分秈型雜交水稻紋枯病抗性的評價 王玲, 黃雯雯, 劉連盟, 傅強, 黃世文* 作物學報, 2011, 37(2): 263-270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Rhizoctonia solani) in Partial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from Southern China. WANG Ling, HUANG Wen-Wen1, LIU Lian-Meng, FU Qiang, and HUANG Shi-Wen*.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1, 37(2):263–270.
21. 雙季晚稻病蟲害防治技術 黃世文 農藥市場信息 2011/22
22. 新霉素磷酸轉移酶基因npt Ⅱ的原核表達、蛋白純化及其活性鑒定 王玲; 劉連盟; 傅強; 黃世文 中國水稻科學 2011, 25(3):326-330.
23. 安徽省水稻紋枯病菌致病力分化與遺傳多樣性 黃雯雯; 王玲; 劉連盟; 劉恩勇; 黃世文浙江農業學報 2011, 23(1):111-116.
24. 安徽省部分水稻品種(組合)對紋枯病的苗期抗性評價 黃雯雯; 王玲; 劉連盟; 劉恩勇; 范锃嵐; 黃世文 中國稻米 2011, 17(1): 21-24.
25. 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 in China–1. Characterization of fungi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Shi-wen Huang, Ling Wang, Lian-meng Liu, Shao-qing Tang, De-feng Zhu, Serge Savary*(Sci) Crop Protection, 2011, 30(1): 1-9
26. 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 in China–2. Pathogenicity tests, assess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sease,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control options Shi-wen Huang, Ling Wang, Lian-meng Liu, Shao-qing Tang, De-feng Zhu, Serge Savary*(Sci) Crop Protection, 2011, 30(1): 10-17
2010
27. 5個水稻品種對水稻紋枯病菌鑒別能力的比較 王玲,黃雯雯,劉連盟,劉恩勇,范锃嵐, 黃世文* 中國稻米,16(2): 36-38
28. 水稻紋枯病立枯絲核菌的分類及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 黃雯雯,王玲,劉連盟,劉恩勇,黃世文* 中國稻米,16(3): 34-38
29. 水稻稻曲病G蛋白β亞基基因的克隆、表達與序列分析 劉連盟,王玲,黃雯雯,劉恩勇,黃世文* 中國水稻科學,2010,24(4): 353-359
30. 浙皖鄂地區水稻紋枯病菌5個種群的遺傳結構分析 王玲, 黃雯雯, 黃世文*, 劉連盟, 劉恩勇. 生態學報,201030(20): 5439-5447
31. 皖鄂地區水稻紋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王玲, 黃雯雯, 黃世文*, 劉連盟, 劉恩勇 中國水稻科學, 2010, 24(6): 623- 629
32. 關于水稻小粒穗發生原因分析及預防技術建議 陶龍興; 黃世文; 徐青; 王林坤; 王冠軍 中國稻米 2010/03
2009
33. 水稻后期穗部病害---穗腐病研究 黃世文, 王玲, 劉連盟, 黃雯雯, 朱德峰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p206. 彭友良,朱有勇主編,2009,7月,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34. 水稻紋枯病抗性研究進展(綜述) 鄂志國,張麗靖,黃世文,王磊 核農學報, 2009, 23 (6): 997-1000
35. 水稻紋枯病寄主-病原物互作鑒別品種與菌株的篩選 陳夕軍, 王玲, 左示敏, 王子斌, 陳宗祥, 張亞芳, 魯國東, 郭澤建*, 黃世文*, 潘學彪* 植物病理學報, 2009, 39(5):514-520
36. 植物抗病促生蛋白對粳稻生理生態特性的影響 黃世文,王全永,王玲,黎起秦 中國稻米,2009,16(6): 27-32
37. 三種研究農田土壤微生物多樣性方法的比較 王玲,黃世文*,黃雯雯,劉連盟 科技通報2009, 25(5): 588-592
38. 水稻主要病蟲害“傻瓜”式防控技術理論與實踐(2) 黃世文,黃雯雯,王玲,劉連盟 中國稻米, 2009, 16(5): 48-51
39. 水稻主要病蟲害“傻瓜”式防控技術理論與實踐(1) 黃世文,黃雯雯,王玲,劉連盟 中國稻米, 2009, 16(4): 13-16
40. 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對超級雜交稻紋枯病發生的影響 黃世文, 王玲, 陳惠哲, 王全永, 朱德峰 植物病理學報, 2009, 39 (1): 104-109
41. 水稻重要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核心技術 黃世文, 王玲, 黃雯雯, 劉連盟 中國稻米, 2009, 16(2): 55-56
42. 水稻紋枯病的病級與水稻結實率、千粒重關系研究 農倩; 王靜; 黃永祿; 林緯; 袁高慶;黃世文; 黎起秦 廣西植保 2009/04
43. 黃世文,王玲,王全勇. 工農業發酵廢棄物的微生物解決及應用前景. 生物產業技術, 2009, 增刊, 49-54.
2008
44. 轉真菌蛋白基因水稻生物學性狀觀察及抗病性鑒定 黃世文, 王玲, 王全永,毛建軍, 邱德文 浙江農業科學, 2008, 1:85-87
45. 土壤中有益放線菌的高效分離、篩選和生物測定技術 黃世文, 高成偉, 王玲, 王全永 植物保護, 2008, 34(1):138-141
46. 紋枯病菌對不同水稻品種葉片中抗病性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黃世文, 王玲, 王全永, 唐紹清, 陳惠哲, 鄂志國,王磊, 朱德峰 中國水稻科學, 2008, 22 (2):219-222
47. 水稻品種ZH5及其雜交后代紋枯病抗性和農藝性狀研究 黃世文, 王玲, 王全永, 唐紹清 雜交水稻, 2008, 23(4):7-11
48. 新月彎孢菌CLE菌株胞外蛋白對水稻紋枯病的誘導抗性及其菌種鑒定 王玲, 黃世文*, 唐紹清, 朱德峰, 王 磊. 中國生物防治, 2008, 24 (3): 257-261
49. 稗草病原真菌AAE的分子鑒定及其粗蛋白誘導水稻的稻瘟病抗性 王玲, 黃世文*, 王全永, 鄂志國, 王磊, 張建萍, 朱德峰, 傅強 中國水稻科學, 2008, 22 (3): 327-330
50. 植物生長素對水稻葉片衰老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王玲、黃世文*、王全永、朱德峰 浙江農業科學, 2008, 3, 310-313
51. 新奇生物制劑對秈稻功能的影響 王全永 黃世文* 王玲 黎起秦 浙江農業科學, 2008, 6: 707-712
52. 水稻干尖線蟲病在秈粳雜交晚稻上危害及防治 王 玲, 黃世文*, 禹盛苗, 許德海 中國稻米, 2008, 15(5): 65-66
53. 抗褐飛虱和抗除草劑轉基因粳稻新品系的選育及其中間試驗 王玲, 于恒秀, 黃世文, 趙志鵬, 龔志云, 湯述翥, 顧銘洪, 劉巧泉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08, 29 (3): 23-27
54. 信息技術在水稻生產中的應用 王磊; 朱德峰; 張玉屏; 黃世文; 林賢青; 潘曉芳; 鄂志國 中國稻米 2008/03
2007
55. 一份抗紋枯病優質水稻品種ZH5的抗病蟲特性和生物學性狀 黃世文, 王 玲, 王全永, 唐紹清等 中國水稻科學, 2007, 21(6): 657-663
56. 兩種氮肥用量對超級稻產量性狀和病蟲害發生的影響 王 玲, 黃世文*, 林賢青等 植物保護, 2007, 33 (3): 76-79
57. 利用啤酒和味精廢水開發微生物發酵培養基及其應用研究 黃世文, 王 玲, 王全永 上海環境科學, 2007, 26 (4):180-184
58. 植物激活蛋白誘導的生物化學活性及其應用 王全永, 黃世文*, 王 玲, 黎起秦 植物保護, 2007, 33 (4): 20-23
59. 利用工農業廢水開發微生物發酵培養基及其應用研究 黃世文, 王 玲, 王全永 浙江農業科學2007, 4: 476-480
60. 工農業發酵廢水生物處理及應用研究進展 黃世文, 王 玲, 王全永 中國生物防治, 2007, 23 (增刊):70-75
61. 我國植物激活蛋白誘導的生物化學活性研究進展及應用 王全永; 黃世文; 王玲; 黎起秦 植物保護 2007/04
62. 三系雜交水稻真偽及純度實時PCR技術的鑒定 程毅; 朱水芳; 陳紅運; 楊和華; 張萬霞;黃世文; 朱金國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7/02
2006
63. 沼肥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分析 王 玲, 黃世文*, 劉經榮, 袁翠枝 江西農業學報, 2006, 18(5): 42-45
64. 灌漿期氣溫與源庫強度對稻米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分析 陶龍興; 王熹; 廖西元; 沈波; 談惠娟; 黃世文 應用生態學報 2006/04
2005
65. 兩株放線菌對多種病原真菌抑菌效果及發酵培養基篩選 黃世文、盧繼英、王玲、黎起秦 農業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 中國農業出版社, p: 664-670
66. Macro-lesions on Rice Near-isogenic Lines of Morphological Markers Enhanced Rice Resistance to Blast (Magnaporthe grisea) Huang Shi-wen, Lu Ji-ying, Luo Kun et al Rice Science, 2005, 12 (2):148-150
67. HAS-1對多種病原真菌的拮抗研究 黃世文, 盧繼英, 羅 坤等 第四屆全國生物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5, 4月, 上海
68.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ctinomyces TAS-1 as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for Disease HUANG Shiwen, LU Jiying, LUO Kun,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control and Bio-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May 10-13, 2005
69. 稗草病原菌防御性接種防治稻瘟病研究初報 黃世文, 盧繼英, 趙 航等 中國水稻科學, 2005, 19 (4): 384-386
70. 沼氣生產及沼肥用于水稻的現狀及展望 黃世文, 廖西元 中國沼氣,2005, 23 (2): 23-26
71. 轉基因水稻抗病性研究進展及環境安全性評價 黃世文 植物保護2005, 31 (4): 5-9
72. 病原菌毒素與孢子協同作用防治稗草研究 黃世文, 余柳青, 段桂芳等 植物病理學報, 2005, 35(1): 66-72
73. 沼肥用于水稻的現狀及展望 黃世文; 廖西元 中國沼氣 2005/02
74. 拮抗植物病害的放線菌的篩選 盧繼英; 林緯; 黎起秦; 黃世文; 劉紀霜; 潘潔莉 農業網絡信息 2005/06
75. 禾長蠕孢菌和尖角突臍孢菌防治稗草的研究 黃世文; 余柳青; 段桂芳; 羅寬 植物病理學報 2005/01
2004
76. NTG誘導及核輻射改良稗草生防潛力菌研究 黃世文, 余柳青, 段桂芳等 核農學報, 2004,18 (6): 423-427
77. 大田雜草生物防治研究現狀、問題及展望 黃世文, 余柳青, 羅寬 植物保護, 2004, 30 (5): 5-11
78. 一種篩選稗草生防潛力菌的簡易生測方法 黃世文, 余柳青, 段桂芳等(省優秀論文三等獎) 中國生物防治, 2004, 20 (1): 53-56
79. Comparison study on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fungi of barnyardgrass (Echinochloa spp). Huang Shi-wen,Yu Liu-qing, Duan Gui-fang, Li Di, Luo Kuan Plant protection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procc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 Beijing, China, May 11-16, 2004. Foreign language press,p:604
80. 稻農所采用和關心的生產技術分析 陳慶根; 王磊; 胡慧英; 黃世文; 章秀福; 朱智偉 中國稻米 2004/06
81. 稻田雜草生物防治研究現狀、問題及展望 黃世文; 余柳青; 羅寬 植物保護 2004/05
2003
82. 應用均勻設計法篩選稗草病原菌產孢最佳配方培養基 黃世文, 余柳青 植物病理學報, 2003, 33 (6): 493-497
83. 稻糠與浮萍控制稻田有害生物初步研究 黃世文, 余柳青,段桂芳等 植物保護, 2003, 29 (6): 22-26
84. 水稻品種(組合)與稻曲病的發生及防治 黃世文, 余柳青 中國稻米, 2003, 10(4): 32-33
85. 稗內臍蠕孢菌(Drechslera monoceras) 原生質體制備 段桂芳, 黃世文, 顏秋生等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3, 11 (2): 245 -248
86. 稻糠與浮萍控制稻田雜草和稻紋枯病初步研究 黃世文; 余柳青; 段桂芳; 李迪; 阮云芳; 余美林; 喻錦秀; 羅寬 植物保護 2003/06
2002
87. 稻田雜草生物防治研究現狀、問題及建議(武漢會議) 黃世文, 余柳青, 羅寬 喻子牛、陳守文主編:《農業微生物研究及產業化進展》, 中國農業出版社, 北京, 2004
88. 生物有機肥“肥士特”對作物產量和抗病性試驗 黃世文,余柳青,等 2002年生物農藥技術研討會及產品展示會,蘇州,2002, 09-25-28
89. 稻曲病研究進展 黃世文,余柳青 江西農業學報, 2002, 14(2): 45-51
90. 稗彎孢菌(Curvularia lunata)原生質體的制備 黃世文,段桂芳、顏秋生等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02, 2(4):33-36
91. 幾種病原真菌對稗草的致病性及化學除草劑對病原菌的增效作用 黃世文,余柳青,段桂芳等 中國生物防治, 2002, 18 (增刊): 41 -45
92. Structure and validation of RICEPEST, a production situation-driven, crop growth model simulating rice yield response to multiple pest injuries for tropical Asia 黃世文排名第8位, (Sci)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2, 153: 247 -268
93. 國內稻曲病的研究現狀 黃世文; 余柳青 江西農業學報 2002/02
2001
94. 影響鏈格孢菌生長及產孢的因子 黃世文,余柳青等 中國生物防治, 2001, 17(1):16-19
95. 國際水稻所的微生物除草劑研究進展 段桂芳、余柳青、黃世文 世界農業, 2001, 1:37-39
96. Efficacy of pathogenic fungi and combination use with the herbicide to control Echinochloa crus-galli in rice field S. W. Huang, L. Q. Yu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sian-Pacific weed science society conference, Beijing, P. R. China, May 28-June 2, 2001.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P: 399-405
97. Studies on Allelopathy of Rice (Oryza Stativa) for Barnyardgrass Control 余柳青、徐正浩、黃世文 同上, 2001, P: 198-202
98. 三株病原真菌對稗草生防潛力的研究 黃世文,段、余等 植物保護學報, 2001, 28(4): 313-317
99. 影響稗草病原菌內臍孢(Drechslera monoceras)生長及產孢的因子 段桂芳、黃世文、余柳青 《面向21世紀的植物保護發展戰略》,2001, 8,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950-952
100.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pathogenic fungi as bioherbicides of barnyardgrass (Echinochloa cruss-galli) in China S. W. Huang, A. K. Watson, G. F. Duan et al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Notes, 2001, 26 (2): 35-36
101. Testing a yield loss simulation model for rice in Chinese rice-wheat system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黃世文排名第4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Notes,2001, 26 (1): 28-29
102. 拜田凈和磺酰脲類除草劑混用的互作類型研究 黃世文排名第3 《面向21世紀的植物保護發展戰略》,2001, 8,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020~1025
103. 好安威干拌種劑防治晚稻秧苗害蟲 黃世文排名第6 植物保護, 2001,27(1): 40-41
2000
104. 利用稗草病原菌開發微生物除草劑的研究 黃世文,A. K. Watson等 《微生物農藥及其產業化》,主編: 俞子牛(科學出版社)2000,P:260~266
105. 微生物除草劑的研究和開發進展 余柳青、黃世文、徐正浩 《微生物農藥及其產業化》, 主編: 俞子牛(科學出版社)2000,P: 255-259
106. 淡紫灰吸水鏈霉菌及其紫外誘變菌株用于害物生防研究 黃世文,余柳青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0,8(1): 79-84
107. Preliminary study on three pathogens with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in Barnyard grass (Echinochloa crus-galli) Huang shiwen,A .K. Watson et al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CRRN), 2000, 8 (1): 8-9
108. Inhibiting efficacy of metabolites of Streptomyces lavendulohygtroscopicus and its ultraviolet induced strain on two rice diseases Huang shiwen, Yu liuqing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CRRN), 2000, 8 (2): 5-6
109.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barnyard grass (Echinochloa spp.) with fungi pathogens Huang S., Watson AK et al 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Conference: 31 March-3 April, Published by IRRI, 2000. P: 200
110. Rice Pest Constrainst in Tropicl Asia: Characterization of Injury Profiles in Relation to Production Situations Serge Savary, Laetitia Willocquet, Francisco A. Elazegui, Paul S. Teng, Pham Van Du, Defeng Zhu, Qiyi Tang, Shiwen Huang, Xianquing Lin, H. M. Singh, and R. K. Srivastava (Sci) Plant Disease, 2000, 84 (3): 341-356
2000年以前的
111. 日本水稻輕簡栽培田的雜草防治 徐青; 余柳青; 黃世文 雜草科學 1998/02
112. 水稻種子健康檢測和處理方法探討 黃世文; 余柳青 植物醫生 1998/06
113. 一次性除草劑新禾葆(殺•芐)的研究 余柳青; 黃世文; 王金良; 朱永林; 徐福強 植保技術與推廣 1998/05
114. 稻田環境植物多樣性研究 余柳青; 陸永良; 渡邊泰; 清水矩宏; 王鳴遙; 章秀福; 黃世文; 徐青; 湯圣祥 中國水稻科學 1998/03
115. 芐嘧磺隆與尿素混用對陌上菜吸收除草劑的影響 余柳青; 周洪杰; 葉貴標; 黃世文 核農學報 1998/03
116. 草無影(乙•芐)藥效和安全性試驗 余柳青; 黃世文 中國稻米 1998/02
117. 歐洲直播水稻的雜草防除 余柳青; 徐青; 黃世文 世界農業 1998/01
118. 早晚稻輕簡栽培搭配方式探討 黃世文; 應繼鋒; 葉培根; 蔡洪法; 費槐林 中國稻米 1996/06
119. 球孢白僵菌對七種蚜蟲的感染反應——時間-劑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馮明光; 唐啟義; 胡國成; 黃世文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1996/01
120. 一種評價殺蟲微生物毒力的新方法 馮明光; 唐啟義; 胡國成; 黃世文 中國農業科學 1995/06
121. 水稻品種(系)抗白葉枯病性的田間評價 沈瑛; 袁筱萍; 朱培良; 黃世文; 趙新華; 邱德文 作物品種資源 1994/03
122. 國內水稻白葉枯病病原菌系研究進展 黃世文 植物保護 1994/01
123. 水稻品種(組合)抗病蟲性的評價 黃世文; 胡國文; 唐健; 馬巨法; 潘群威 植物保護 1993/06
124. 國外抗病水稻種質的篩選與利用 沈瑛; 袁筱萍; 朱培良; 黃世文; 邱德文; 黎煜; 趙新華 植物保護學報 1993/03
125. 亞毫米波激光處理誘導水稻品種抗病性的初步探討 邱德文; 袁筱萍; 黃世文; 孫宗修; 程式華; 熊守仁; 蘇錦文 植物病理學報 1992/01
126. 雜交稻混合種植利用多基因抗性的可行性研究 邱德文; 袁筱萍; 黃世文; 許謂根 植物保護 1991/06
127. 稻種資源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性鑒定簡報 沈瑛; 袁筱萍; 朱培良; 黃世文; 邱德文 作物品種資源 1991/03
128. 稻種資源抗稻瘟病、白葉枯病性鑒定研究 沈瑛; 袁筱萍; 朱培良; 黃世文; 邱德文 植物保護 1991/01
129. 稻白葉枯病種子帶菌率與田間發病關系的研究初報 沈瑛; 黃世文; 袁筱萍; 邱德文; 朱培良 植物保護 1990/S1
130. 我國水稻當家品種對稻瘟病、白葉枯病的兼抗反應初探 黃世文; 袁筱萍; 邱德文; 沈瑛; 呂福英; 許謂根 植物保護 1990/04
131. 我國部分水稻品種對稻瘟病的抗譜測定 沈瑛; 邱德文; 黃世文; 馬巨法; 袁筱萍 植物保護 1987/04
132. 江西部分有希望品種(系)對稻瘟病菌生理小種的反應 沈瑛; 邱德文; 馬巨法; 黃世文; 李衛平; 徐晨光; 吳志宏 江西農業科技 1987/06
會議論文:
1 “一浸二噴、葉枕平準確定時”防控水稻后期穗部病害理論與實踐 黃世文; 劉連盟; 王玲; 孫磊; 李路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5-09-09
2 水稻惡苗病菌致病缺陷突變體的獲取和致病相關基因FFPR1初步研究 劉連盟; 王玲; 李路; 孫磊; 黃世文 2014年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4-11-05
3 栽培調控與化防結合對水稻穗腐(枯)病的防控效果 黃世文; 劉連盟; 王玲; 李路; 侯雨萱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十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4年學術年會及第四屆中美植物病理學學術研討會 國際會議 2014-07-30
4 水稻穗腐病致病鐮刀菌種類鑒定 侯恩慶; 劉連盟; 王玲; 黃世文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2-07-20
5 光照時間對稻瘟病菌生長的影響 肖丹鳳; 王玲; 黃世文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2-07-20
6 安徽省水稻品種(組合)對紋枯病的抗性評價 王玲; 劉連盟; 肖丹鳳; 候恩慶; 黃世文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2-07-20
7 黑龍江省稻瘟病生理小種的分布及主栽水稻品種的抗病現狀 肖丹鳳; 黃世文; 劉連盟 植保科技創新與病蟲防控專業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1-06
8 水稻穗腐病研究概況 侯恩慶; 劉連盟; 王玲; 黃世文; 黎起秦 植保科技創新與病蟲防控專業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1-06
9 稻曲菌基因組微衛星序列的分離 劉連盟; 王玲; 黃世文 植保科技創新與病蟲防控專業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1-06
10 硅營養調控水稻生長發育和逆性脅迫的研究簡況 范锃嵐; 王玲; 劉連盟; 黃世文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08-18
11 水稻穗腐病初侵染源確定初步研究 黃世文; 劉恩勇; 劉連盟; 王玲; 范锃嵐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08-18
12 利用RAPD標記分析水稻紋枯菌6個群體的遺傳結構(英文) 王玲; 劉連盟; 范锃嵐; 黃世文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08-18
13 層出鐮刀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其毒素研究 劉恩勇; 王玲; 劉連盟; 黃世文; 黎起秦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7-03
14 水稻紋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王玲; 黃雯雯; 劉連盟; 劉恩勇; 范锃嵐; 黃世文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09-10-27
15 水稻稻曲病菌G蛋白β亞基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劉連盟; 王玲; 黃雯雯; 劉恩勇; 黃世文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09-10-27
16 水稻后期穗部病害——穗腐病研究 黃世文; 王玲; 劉連盟; 黃雯雯; 朱德峰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09-08-07
17 兩株放線菌對多種病原真菌抑菌效果及發酵培養基篩選 黃世文; 盧繼英; 王玲; 黎起秦 農業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 中國會議 2005
18 農民對科技需求的優先序研究——水稻生產科技需求實證分析 廖西元; 陳慶根; 王磊; 胡慧英; 方福平; 章秀福; 黃世文; 朱智偉 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 中國會議 2004
19 稻田稗屬(Echinochloa)生物學研究進展 余柳青; 黃世文; 徐正浩 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暨第三屆全國青年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1998-10-08
20 吸水鏈霉菌及其代謝產物對稗草和稻紋枯病菌的抑(殺)效果研究初報 黃世文; 余柳青 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暨第三屆全國青年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1998-10-08
21 我國南方桃蚜的流行病及其真菌性病原因子 馮明光; 胡國成; 黃世文 1995年全國生物防治學術討論會 中國會議 1995-10-15
學術會議、技術服務:
1.參加國際、全國學術會議25次,提交論文18篇,做大會或分組報告15次。
2.技術服務。參加國家、部、省及所里組織的科技下鄉、科技救災等活動30多次。組織、參與技術培訓授課30多次,累計培訓國內外農技人員、農戶3000多人次。
3.2009-2012受聘馬來西亞森達美公司(Sime Darby)技術顧問,指導水稻生產、病蟲害防治及對該公司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榮譽獎勵:
1、2002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
2、2007年入選杭州市131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
3、2005年獲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一等獎(排第12位)。
4、2007年獲中國農科院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排第6位)。
5、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6、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7、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8、獲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9、獲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10、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