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發表論文60余篇,專著2部。其中SCI論文21篇、EI論文16篇、CSCD論文25篇。
出版專著:
1. 占車生,夏軍. 2010. 中國陸面蒸散發量的遙感反演及時空格局,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 宋曉猛 占車生 夏軍 張永勇. 2013. 流域水文模型參數不確定性量化理論方法與應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代表性英文論文:
1. Zhan C.S., Song X.M., Xia J., Tong C. 2013.An efficient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41: 39-52. DOI: 10.1016/j.envsoft.2012.10.009. [SCI]
2. Zhan C.S., Z.X. Xu, A.Z. Ye, H.B. Su. 2011. LUCC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yield in the Bai River catchment--upstream of the Miyun Reservoir basi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1-2): 61-66. DOI: 10.1093/jpe/rtr003 [SCI]
3. Zhan C.S., Xia J., Chen Z., Zuo Q.T. 2008. An integrated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long-term simulation of terrestrial evapotranspiration. Journal of Hydrological Sciences, 53(6):1151-1164. DOI:10.1623/hysj.53.6.1151 [SCI]
4. Zhan, C.S., Zhang Yong-qiang, Xia Jun. 2012. Hydrologic respons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Chao River catchment near Beijing. Water International, 37(5): 585-597. [SCI]
5. Zhan C. S., Niu Cunwen, Song Xiao-meng, Xu Chong-yu. 2012.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treamflow in Bai River basin, Northern China. Hydrology Research, DOI:10.2166/nh.2012.146. [SCI]
6. Song Xiao-meng, Zhan C.S.*, Xia Jun. Integration of statistical emulator approach with SCE-UA method i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hydrological mode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26):3397-3403. DOI: 10.1007/s11434-012-5305-x. (通訊作者) [SCI]
7. Song X.M., Zhan C.S.*, Xia J., Kong F.Z. 2012. An efficient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approach for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2(2): 209-224. DOI: 10.1007/s11442-012-0922-5. (通訊作者) [SCI]
8. Zhang, R.R., Zhan, C.S.*, He, Z.P., Song, X.M. 2012. 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multimedia models. Environmental Forensics, 13(3): 12–35. (通訊作者) [SCI]
9. Song X.M., Zhan C.S.*, Kong F.Z., Xia J. 2011.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of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modeling system.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1(5): 801-819. DOI: 10.1007/s11442-011-0881-2. (通訊作者) [SCI]
10. X. M. Song, F. Z. Kong, C. S. Zhan*, et al. 2011. A Hybrid Optimization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Based on Xinanjiang Model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doi:10.1061/(ASCE)HE.1943-5584.0000548. (通訊作者) [SCI]
11. Zhan C. S., Zhao J., Wang H. X. and Yin J. 2011.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in Taiwan based on MODIS data.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3): 237-245.
12. Zhan C. S., Xu Z. X., Wu Y. D. and Xue M. J. 2009. LUCC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Chao river catchment of Miyun reservoir basin. J. Sichuan Uni. 41(2):148-153.
代表性中文論文:
1 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發數據同化研究進展 占車生; 董晴晴; 葉文; 王會肖; 王飛宇 地理學報 2015/5/15 0:00
2 近50年渭河關中地區地表徑流變化及其歸因分析 姜姍姍; 占車生; 賈仰文; 牛存穩; 王會肖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2/15
3 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發數據同化實驗研究 尹劍; 占車生; 顧洪亮; 王飛宇 地球科學進展 2014/9/10
4 關于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徑流影響研究的評述 劉春蓁; 占車生; 夏軍; 曹建廷 水利學報 2014/4/15
5 基于代理模型的水文模型參數多目標優化! 宋曉猛; 張建云; 孔凡哲; 占車生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4/3/20
6 基于蒸散發同化的流域ET過程模擬研究 尹劍; 王會肖; 占車生; 高軍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15
7 海河流域區域作物水分生產力的遙感監測(英文) 李發鵬; 占車生; 徐宗學; 姜姍姍; 熊雋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12/15
8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水文循環影響研究進展 宋曉猛; 張建云; 占車生; 劉春蓁 水利學報 2013/7/15
9 基于DEM的數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進展 宋曉猛; 張建云; 占車生; 劉九夫 地理科學進展 2013/1/15
10 基于雙層模型的沙河流域蒸散發定量遙感估算 占車生; 尹劍; 王會肖; 陳少輝 自然資源學報 2013/1/15
11 沙河流域地表通量的定量遙感估算 尹劍; 王會肖; 占車生; 牛存穩; 高軍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0/15
12 氣候變化背景下中線調水對海河流域水循環的影響 占車生 中國地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學術論文摘要集 2012/10/12
13 集成統計仿真技術和SCE-UA方法的水文模型參數優化 宋曉猛; 占車生; 夏軍 科學通報 2012/9/20
14 渭河流域近50年來氣候變化趨勢及突變分析 占車生; 喬晨; 徐宗學; 金惠淑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8/15
15 基于統計理論方法的水文模型參數敏感性分析 優先出版 宋曉猛; 孔凡哲; 占車生; 韓繼偉 水科學進展 2012/6/14
16 分布式水文模型全局敏感性高效分析方法研究(英文) 宋曉猛; 占車生; 夏軍; 孔凡哲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4/15
17 近30年來渭河關中地區土地利用時空格局的遙感分析 宋維念; 占車生; 李景玉; 徐宗學; 王會肖 中國土地科學 2012/2/15
18 基于遙感的渭河關中地區生態景觀格局變化研究 優先出版 占車生; 喬晨; 徐宗學; 尹劍 資源科學 2011/11/16 14:11
19 大尺度水循環模擬系統不確定性研究進展(英文) 宋曉猛; 占車生; 孔凡哲; 夏軍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10/15
20 水文模型參數敏感性快速定量評估的RSMSobol方法 孔凡哲; 宋曉猛; 占車生; 葉愛中 地理學報 2011/9/15
21 我國水資源研究與發展的若干思考 夏軍; 翟金良; 占車生 地球科學進展 2011/9/10
22 臺灣地區蒸散發的遙感估算與時空分析 占車生; 李玲; 王會肖; 趙潔 遙感技術與應用 2011/8/15
23 渭河流域關中段近30年植被動態變化分析 喬晨; 占車生; 徐宗學; 李玲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8/15
24 渭河流域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水文響應定量化研究 占車生; 王會肖; 徐宗學; 李玲 發揮資源科技優勢 保障西部創新發展——中國自然資源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 2011/7/25
25 引黃灌區水資源聯合利用耦合模型 岳衛峰; 楊金忠; 占車生 農業工程學報 2011/4/30
26 定量遙感蒸散研究進展及關鍵問題 薛明嬌; 王會肖; 占車生; 李玲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1/4/15
27 大尺度水循環模擬系統不確定性研究進展 宋曉猛; 占車生; 孔凡哲; 夏軍 地理學報 2011/3/15
28 密云水庫入庫流量變異性及其影響因素 劉星才; 徐宗學; 占車生; 孫永亮 水土保持通報 2011/2/15
29 《氣候變化對我國東部季風區陸地水循環與水資源安全的影響及適應對策》項目啟動 夏軍; 占車生; 劉曉潔; 喬云峰; 柳文華 地理學報 2010/3/15
30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影響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 夏軍; 黃國和; 占車生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0/15
31 中澳水資源管理比較及啟示(英文) 尉永平; John Langford; 夏軍; 占車生; 柳文華 資源科學 2009/9/15
32 新疆三工河流域農業需水量預測與分析 占車生; 豐華麗; 馬靈玲; 姜小光; 王飛 干旱區地理 2009/5/15
33 河流功能區劃理論方法研究 王飛; 占車生; 潘成忠; 王會肖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09/2/15
34 廈門島西水東調對海島地下水質的影響分析 黃浩; 陳彬; 劉正華; 占車生; 岳衛峰 工程地質學報 2008/10/15
35 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化的驅動因子分析——以三工河流域為例 劉蕾; 夏軍; 豐華麗; 占車生; 尹雄銳 干旱區地理 2005/6/30
36 河流生態系統合理生態用水比例的確定 占車生; 夏軍; 豐華麗; 朱一中; 劉蘇峽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3/25
37 中國西部生態系統的水問題綜合評估研究——以三工河流域為例 占車生; 夏軍; 豐華麗; 劉蘇峽; 劉蕾 自然資源學報 2005/3/15
38 基于ArcIMS的水文信息服務系統及二次開發 占車生; 夏軍; 豐華麗; 劉相超 全國地圖學與GIS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10/1
39 基于Oracle數據庫的空間信息元數據管理系統 王敬群; 占車生; 劉寶林; 劉相超 地球信息科學 2004/9/30
40 生態環境需水研究現狀和展望 豐華麗; 夏軍; 占車生 地理科學進展 2003/12/10
41 基于GIS平臺和相關數學模型的寧夏南部地區金礦資源評價 占車生; 武法東; 劉榮梅; 詹朝陽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03/9/30
42 占車生, 李玲, 王會肖, 趙潔. 2011. 臺灣地區蒸發的遙感估算與時空分析, 遙感技術與應用,26(4): 1-8
占車生研究小組最新發表水文模型參數敏感性快速量化及優化SCI文章
快速有效定量評估參數敏感性是當前區域水系統模擬及調控研究中的關鍵環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占車生研究小組針對傳統方法在多參數復雜水文模型應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響應曲面方法的定量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RSMSobol方法),實現復雜模型系統參數敏感性的快速定量化評估。
研究人員通過選用淮河流域的日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進行實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RSMSobol方法在實現定量全局敏感性分析的同時降低了模型運行時耗,提高了模型評估效率,且與傳統定量方法具有同樣的評估效果。再結合模型優化算法進行參數全局優化,也可以極大提高模型優化效率。
該方法還可以實際推廣和應用在大型復雜動力模擬系統(如區域氣候模型、陸面過程模型、流域水量水質耦合模型等)的參數定量化敏感性評價中,改善復雜模型系統的優化效率。具體文章如下:
1. Zhan C.S.(占車生/通訊作者), Song X.M., Xia J., Tong C. An efficient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013, 41: 39-52. DOI: 10.1016/j.envsoft.2012.10.009. (IF=3.114)
2. Song X-M., Zhan C.S.(占車生/通訊作者), Xia J. Integration of statistical emulator approach with SCE-UA method i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hydrological mode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57(26):3397-3403. DOI: 10.1007/s11434-012-5305-x. (IF=1.321)
3. X. M. Song, F. Z. Kong, C. S. Zhan(占車生/通訊作者), et al. 2012. A Hybrid Optimization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Based on Xinanjiang Model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17(9):1033-1041. doi:10.1061/(ASCE)HE.1943-5584.0000548. (IF=1.278)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01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