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月,男 、籍貫山東,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園藝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新疆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9年7月畢業于萊陽農學院園藝系,獲農學學士。
1997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果樹系,獲碩士學位。
2003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果樹系,博士學位。
2003年11月至2006年6月在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植物生理生化國家重點實驗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6月從青島農業大學調入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工作,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植物激素脫落酸與果實發育調控和抗逆的分子機制展開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科技部“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環保部、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和自然基金委聯合資助重點基金等10 余項研究課題,是北京市屬高校“特色果樹種質創新與果實品質形成”創新團隊帶頭人。
1. 國家科技部973前期,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分子機制,2012.08-2015.08,65萬.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RRP1調控草莓果實成熟的分子機制,2013.01-2016.12,90萬.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桃果實中脫落酸受體ABAR的功能研究,2010.01-2012.12,30萬.
4. 北京教委“特色果樹種質創新與果實品質形成”創新團隊研究計劃,2014.01-2016.12,300萬元
5.“973”項目中“脫落酸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受體功能鑒定的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來主要圍繞植物激素脫落酸(ABA)作用機理及其對果實發育的調控的分子機制展開研究,揭示了ABA受體的信號識別機制;以首次在桃和草莓果實中建立的病毒誘導基因沉默技術(VIGS)為研究平臺,已確切的證據證實了ABA在桃和草莓果實成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提出ABA激素調控果實成熟可能的信號轉導機制。在國際上首次通過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定了一個參與擬南芥種子發育,幼苗生長、氣孔響應以及干旱脅迫響應過程的ABA受體蛋白ABAR,主要研究結果作為第一作者以“Article”主體論文的形式在《Nature》上發表。這一新的發現被《科技日報》列為2006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2007年被"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際學術論文之一。主持科技部“973”前期研究計劃1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等項目,累計經費近300萬元。
發明專利:
1 一種促進草莓果實著色的方法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 中國專利 2012-04-27 2012-10-
2 植物鎂螯合酶H亞基的一種新用途 張大鵬;沈元月;王小芳;吳赴清;杜淑媛;曹崢;尚軼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7-07-04 2010-02-24
3 植物鎂螯合酶H亞基的新用途 張大鵬;沈元月;王小芳;吳赴清;杜淑媛;曹崢;尚軼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7-07-04 2010-02-24
先后在《Nature》、《Plant Physiology》及《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3篇,專著1 部。
代表性英文論文:
1、 Jia HF, Lu, D, Sun JH, Li CL, Xing Y, Qin L, Shen YY. Type 2C protein phosphatase ABI1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for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64 (6): 1677–1687. (SCI, IF5.3).,
2、 Sun JH, Luo JJ, Tian L, Li CL, Xing Y, Shen YY. New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ethylene in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13, DOI: 10.1007/s00344-012-9312-6.
3、 Chai YM, Zhang Q, Tian L, Li CL, Xing Y, Qin L, Shen YY.Brassinosteroid is involved in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13, 69:63–69.
4、 Jia HF, Li CL, Chai YM, Xing Y, Shen YY. Sucrose promotes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by stimulation of abscisic acid biosynthesis. Pak. J. Bot., 45(1): 169-175, 2013.
5、Jia HF, Chai YM, Li CL, Lu D, Luo JJ, Qin L,Shen YY. Abscisic Ac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Plant Physiology,2011, 157(1):188-199. (IF 6.5)
6、Chai YM,Jia HF,Li CL,Dong QH,Shen YY. FaPYR1 is involved in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1, 62(14):5079-5089. (IF 4.9)
7、 Tian L, Jia HF, Li CL, Fan PG, Xing Y, Shen YY. Sucrose accumulation during grape berry and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is controlled predominantly by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2012, 87 (6): 661–667.
8、 Li CL, Fang KF, Li CL, Fang KF, Lei H, Xing Y, Shen YY. Phloem unloading follows an extensive apoplastic pathway in developing strawberry fruit fruit.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2012, 87 (5): 470–477.
9、 Guo XP,Li XL ,Duan XW,Shen YY, Xing Y, Cao QQ, Qin L. Characterization of sck1, a novel Castanea mollissima mutant with the extreme short catkins and decreased gibberellins. Plos One 2012, 7: e43181.
10、 Jia HF, Chai YM, Li CL, Lu D, Luo JJ, Qin L, Shen YY. Abscisic Aci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Plant Physiology,2011, 157(1):188-199. (SCI, IF 6.5)
11、 Chai YM, Jia HF, Li CL, Dong QH, Shen YY. FaPYR1 is involved in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1, 62(14):5079-5089. (SCI, IF 5.3)
12、 Jia HF, Chai YM, Li CL, Qin L, Shen YY.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 Subunit of a Magnesium Chelatase Gene (PpCHLH) in Peach.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11, 30(4): 445-455.
13、 Li CL, Jia HF, Chai YM, Shen YY. Abscisic acid perception and signaling transduction in strawberry: A model for non-climacteric fruit ripening. 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 2011, 6(12): 1950 -1953.
14、Jia HF, Chai YM, Li CL, Qin L,Shen YY.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 Subunit of a Magnesium Chelatase Gene (PpCHLH) in Peach.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1,30(4): 445-455. (IF 2.2)
15、Li CL,Jia HF,Chai YM,Shen YY.Abscisic acid perception and signaling transduction in strawberry: A model for non-climacteric fruit ripening.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2011, 6(12): 1950 -1953. (IF 2.0)
16、 Jia HF, Guo JX, Qin L, Shen YY. Virus-induced PpCHLH Gene silencing in peach leaves (Prunus persica).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2010, 85 (6): 528–532.
17、 Shen YY, Wang XF, Wu FQ, Du SY, Cao Z, Shang Y, Wang XL, Peng CC, Yu XC, Zhu SY, Fan RC, Xu YH, Zhang DP.The Mg-chelatase H subunit is an abscisic acid receptor. Nature, 2006,443(7113):824-826. (SCI, IF 29)
18、 Yu XC, Li MJ, Gao GF , Feng HZ , Geng XQ , Peng CC , Zhu XY , Wang XJ , Shen YY, Zhang DP .Abscisic Acid stimulates a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n grape berry. Plant Physiology. 2006, 140(2): 558-579.
19、 Gao XP, Yan JY ,Liu EK, Shen YY, Lu YF, Zhang DP. Water stress induces in pear leaves the rise of betaine level that is associted with drought tolerance in pear.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04, 79(1):114-118.
20、 Wu GL,Zhang XY, Zhang LY, Pan QH, Shen YY, ZhangDP, Phloemunloading in developing walnut fruit is symplasmic in the seed pericar and apoplasmic in the fleshy pericarp.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2004, 45(10):1461-1470.
21、 Gao XP, Wang XF, Lu YF, Zhang LY, Shen YY, Liang Z, Zhang DP, Jasmonic acid is involved in the water-stress-induced betaine accumulation in pear leaves.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200427: 497-507.
22、 Gao XP, Pan QH, Li MJ, Zhang LY, Wang XF, Shen YY, Lu YF, Chen SW, Liang Z, Zhang DP. Abscisic Acid is Involved in the Water Stress-Induced Betaine Accumulation in Pear Leaves.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2004, 45(6):742-750.
23、 Zhang LY, Peng YB, Pelleschi-Travier S, Fan Y, Lu YF, Lu YM, Gao XP, Shen YY, Delrot S, Zhang DP. Evidence for apoplasmic phloem unloading in developing apple fruit. Plant Physiology, 2004, 135(1):574-586.
24、 Shen YY, Duan CQ, liang XE, Zhang DP. 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ities in the developing mesocarp of grape berry Fruit.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4, 161:15-23.
25、 Duan CQ , Shen YY(并列第一), liang XE, Zhang DP. 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ities in the developing apple fruit.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03, 118:105-113.
26、 Feng, YQ, Shen YY, Qin, L, Cao, QQ., Han, Z. Short catkin1, a novel mutant of Castanea mollissima,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ammed cell death during chestnut staminate flower difference.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30(2): 431-435.
27、 Zhang DP, Chen CW, Peng YB, Shen YY. Abscisic acid-specific binding sites in the flesh of developing apple fruits. Journal of Experimenttal Botany, 2001, 52:2097-2103.
發表期刊論文:
1 無花果果實韌皮部卸載路徑由共質體向質外體途徑轉變 李春麗; 侯柄竹; 張曉燕; 李疆; 沈元月 科學通報 2016/08
2 草莓果實FaSDR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學及表達分析 楊東曉; 侯柄竹; 沈元月 中國園藝文摘 2015/09
3 果實中脫落酸的研究進展與展望 優先出版 祝軍; 柴璐; 侯柄竹; 沈元月; 郭家選 園藝學報 2015/09
4 草莓FaSAMS1蛋白的酵母外源表達及表達產物的酶學分析 張天宇;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5/03
5 森林草莓‘Ruegen’果膠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熒光定量表達分析 優先出版 周鶴瑩; 張瑋; 張卿; 沈元月; 秦嶺; 邢宇 園藝學報 2015/03
6 森林草莓‘Hawaii4’高效遺傳轉化系統的建立 周鶴瑩; 張瑋; 張卿; 曹慶芹; 沈元月; 秦嶺; 邢宇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5/01
7 草莓不同組織RNA提取方法的改良研究 劉建;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4/02
8 草莓果實cDNA文庫的構建及鑒定 張少會;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4/02
9 運用掃描電鏡技術觀察草莓白粉病菌 楊瑞; 王建立; 于同泉; 沈元月; 房克鳳; 王紹輝 電子顯微學報 2013/03
10 草莓FaSig轉錄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余倩;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2/02
11 脫落酸對非躍變型果實成熟的促進效應 曾勤; 沈元月; 袁海波 北方園藝 2012/01
12 草莓果實中脫落酸受體基因FaABAR/CHLH表達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賈海鋒; 柴葉茂; 李春麗; 董清華; 秦嶺; 沈元月 園藝學報 2011/09
13 板栗赤霉素缺陷型短雄花序芽變的初步鑒定及CmGID1基因的表達分析 李興亮; 郭獻平; 沈元月; 曹慶芹; 馮永慶; 秦嶺 園藝學報 2011/07
14 桃果實中脫落酸受體ABAR/CHLH結合區蛋白的原核表達、純化及復性 劉青; 董銀行; 盧冬; 李春麗;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1/03
15 玫瑰香葡萄果實中脫落酸受體ABAR/CHLH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分析 盧冬; 李春麗; 柴葉茂; 沈元月 果樹學報 2011/04
16 草莓果實發育過程中糖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分析 柴葉茂; 賈海鋒; 李春麗; 秦嶺; 沈元月 園藝學報 2011/04
17 草莓果實發育過程中糖、pH值及ABA水平變化趨勢 李春麗; 柴葉茂; 王志忠; 董清華; 秦嶺; 沈元月 果樹學報 2011/01
18 板栗CmAPs基因的克隆及在芽變短雄花序中的表達分析 段續偉; 鄧舒; 沈元月; 馮永慶; 秦嶺 林業科學 2010/12
19 草莓果實ABA積累關鍵酶基因FaNCED1和FaBG1轉錄水平的分析 柴葉茂; 賈海鋒; 李春麗; 董清華; 秦嶺; 沈元月 中國園藝文摘 2010/11
20 氣-質聯用和酶聯免疫檢測草莓花托中ABA含量 李春麗; 馮永慶;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0/04
21 板栗CmMYB轉錄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在花序發育中的表達分析 段續偉; 曹慶芹; 沈元月; 馮永慶; 秦嶺 果樹學報 2010/05
22 葡萄果實成熟過程中ABA信號傳導研究進展 沈元月 果樹學報 2010/05
23 葡萄果實始熟前后ABA積累關鍵酶基因VvNCED1和VvBG1轉錄水平的研究 王延書; 李春麗; 賈海鋒; 秦嶺; 高東升; 沈元月 園藝學報 2010/05
24 板栗脂質轉運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達 唐征; 楊凱; 馮永慶; 曹慶芹; 沈元月; 秦嶺 林業科學 2010/04
25 葡萄果實始熟期前后糖和pH值及ABA變化 李春麗; 董清華; 馮永慶;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0/02
26 研究生的實驗室安全意識調查及分析——以北京農學院農科研究生為例 馮永慶; 沈元月; 秦嶺; 馬煥普 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 2010/07
27 草莓果實鉀載體蛋白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金曉磊; 董莉; 劉雅萍; 沈元月; 董清華 生物技術通報 2009/S1
28 應用抑制性消減雜交分離板栗短雄花序芽變相關基因 朱曉琴; 沈元月; 馮永慶; 秦嶺 果樹學報 2009/03
29 產學研耦合培養農科類研究生的思考 沈元月; 馮永慶; 吳春霞; 秦嶺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S2
30 草莓果實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金曉磊; 沈元月; 劉敏; 晁慧娟; 董清華 分子植物育種 2008/05
31 RACE技術研究進展與展望 沈元月 生物技術通報 2008/S1
32 酵母表達系統研究進展與展望 董清華;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2
33 板栗短雄花序芽變花粉特性研究 馮永慶; 楊東生; 沈元月; 田瑞冬; 秦嶺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2
34 板栗短雄花序芽變的堅果營養成分分析 韓寶; 馮永慶; 沈元月; 秦嶺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2
35 果樹果實總RNA提取方法的改良研究 朱曉琴; 金曉磊; 馮永慶; 沈元月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2
36 植物細胞程序性死亡分子機制和信號轉導 丁寧; 沈元月; 馮永慶; 秦嶺 生物技術通報 2008/01
37 草莓基因工程研究進展 金曉磊; 沈元月; 胡新玲; 滕文靜; 董清華; 邱德有 果樹學報 2007/04
38 栗屬植物cpSSR標記技術的建立與體系優化 甄貞; 曹慶芹; 楊凱; 沈元月; 馮永慶; 秦嶺 果樹學報 2007/04
39 SSR技術及其在果樹研究上的應用 甄貞; 曹慶芹; 沈元月; 秦嶺 中國農學通報 2007/06
40 葡萄果實cDNA文庫的構建及鑒定 董清華; 馮永慶; 秦嶺; 王有年; 沈元月 分子植物育種 2007/01
41 核桃果皮的組織解剖學研究 吳國良; 劉燕; 沈元月; 張大鵬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5/03
42 定位于蘋果果實篩板上和胞間連絲通道中的單糖運載蛋白 張凌云; 鄒克琴; 彭昌操; 王秀玲; 范仁春; 于祥春; 張曉燕; 沈元月; 張大鵬 科學通報 2005/04
43 山東省實施10大重點工程促進生態省建設 沈元月; 郭家選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4/02
44 “川中島”白桃雄性不育小孢子發育的細胞形態學 沈元月; 王東昌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02/04
45 幾種食用菌菌絲呼吸生理的研究 郭家選; 趙永厚; 沈元月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2/03
46 CO2濃度對兩種擔子菌菌絲體萌發的影響 郭家選; 沈元月; 鐘陽和; 顧桂芬 中國食用菌 2002/02
47 CO2濃度對金針菇生長發育的影響 郭家選; 沈元月; 鐘陽和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2/01
48 植物抗旱的分子機制研究 沈元月; 黃叢林; 張秀海; 曹鳴慶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2/01
49 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進展 張秀海; 黃叢林; 沈元月; 曹鳴慶 生物技術通報 2001/04
50 溫度與果樹設施園藝 沈元月; 郭家選; 高東升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2
51 溫度對桃性器官發育的影響 沈元月; 祝軍; 郭家選; 賈克功; 孟昭清 果樹科學 1999/04
52 早熟桃品種需冷量和需熱量的研究初報 沈元月; 郭家選; 祝軍; 賈克功 中國果樹 1999/02
53 溫度對桃花器官發育的影響 沈元月; 郭家選; 劉成連; 賈克功 園藝學報 1999/01
54 溫度對早露蟠桃開花影響的研究 沈元月; 郭家選; 祝軍; 賈克功 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8/04
55 桃品種自然休眠結束期及需冷量 沈元月; 郭家選; 賈克功 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8/01
56 果樹保護地栽培進展與展望 沈元月; 賈克功; 祝軍 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7/04
發表會議論文:
1 草莓白粉病菌的掃描電鏡觀察 楊瑞; 王建立; 于同泉; 沈元月; 房克鳳 第十屆全國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2-12-08
2 板栗果實發育后期淀粉快速積累的關鍵酶初步研究 姜奕晨; 房克鳳; 張卿; 曹慶芹; 沈元月; 秦嶺 第十屆全國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2-12-08
3 北京地區日光溫室無花果引種初步觀測 孟艷玲; 李春麗; 秦嶺;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0-19
4 草莓果實發育過程中的組織細胞學觀測 李春麗; 吳春霞; 董清華;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0-19
5 草莓種子對果實發育的影響 李春麗; 吳春霞; 董清華;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0-19
6 5-氨基乙酰丙酸和卟啉對設施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 李春麗; 吳春霞; 董清華;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0-19
7 一種簡易的夏季草莓促花栽培技術 柴葉茂; 王志忠; 董清華; 秦嶺;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9-26
8 草莓果實發育過程中可溶性糖積累的分子機制研究 柴葉茂; 賈海鋒; 李春麗; 董清華;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9-26
9 草莓果實ABA積累關鍵酶基因FaNCED1和FaBG1轉錄水平分析 柴葉茂; 賈海鋒; 李春麗; 秦嶺; 沈元月 中國園藝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9-26
10 葡萄果實始熟期ABA積累關鍵酶NCED和BG基因轉錄水平的研究 王延書; 李春麗; 賈海鋒; 沈元月 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1-20
11 礦質營養對設施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 孫瑞垚; 王好; 王志忠; 沈元月 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1-20
12 絲/蘇氨酸蛋白磷酸酶PP2A與草莓果實的早期發育 王伊琨; 張志勇; 秦嶺; 沈元月 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1-20
13 糖、酸和谷氨酸處理對設施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 高揚; 周蓓; 王志忠; 沈元月 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1-20
榮譽獎勵:
1、 入選2016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1 第十屆全國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2-12-08
2 第十屆全國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2-12-08
3 中國園藝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0-19
4 中國園藝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9-26
5 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1-20
沈元月,2003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果樹系,博士學位。現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園藝系教授,碩士生導師。新疆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果實發育調控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近年來主要圍繞脫落酸(ABA)作用機理及其對果實發育的調控的分子機制展開研究。在國際上首次通過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方法鑒定了一個參與擬南芥種子發育,幼苗生長、氣孔響應以及干旱脅迫響應過程的ABA受體蛋白ABAR,主要研究結果作為第一作者以“Article”主體論文的形式在《Nature》上發表。這一新的發現被《科技日報》列為2006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之一。2015年入選2016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2015年10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評選的2016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入選人員名單揭曉。2016“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共遴選出30人,其中高校系統10人,我校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沈元月教授帶領的“特色果樹種質創新和果實品質形成”團隊成功入選。
研究與興趣結合 辛苦卻樂在其中
沈元月教授近年來圍繞植物激素細胞信號轉導及其與果實發育的關系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在揭示脫落酸ABA 信號識別及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機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進展。他發現并成功鑒定了脫落酸受體蛋白基因ABAR,并于2006 年將該項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Nature》上。目前該論文已被SCI收錄論文他引次數達240 次,該項研究成果被認為是近幾年來在植物學科研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沈元月以草莓為模式材料,研究發現,草莓果實中的脫落酸受體FaABAR 和FaPYR1 作為正調控因子參與了果實成熟調控,證實了ABA 在草莓果實成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結果于2011 年發表國際著名期刊《Plant Physiology》上,并于當年被《植物學報》列為中國植物科學若干領域重要研究進展之一,目前該論文已被SCI 論文他引67 次。提供直接的分子證據證實乙烯和油菜素內酯參與草莓果實的成熟調控,并闡明草莓果實糖積累的細胞學及分子機制。
近五年來他主持科技部“973” 前期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7 項課題,發表SCI 論文11 篇,被SCI 論文他引次數達360次。無論從科研項目的級別,還是從發表論文的質量及其影響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業績。談及科研的過程,他說:“我幾乎沒有什么節假日,大部分時間全都放在科研上面,這都是因為興趣,把工作和興趣結合在一起,就不會感到累,樂在其中”。沈元月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只要我們有夢想,有行動,齊心協力就能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并得到業界的認可”。
學校為教師科研搭建平臺 家庭是科研的原動力
學校一直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沈元月教授成功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不僅是對其個人科研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其領導的團隊在專業領域探索創新、促進學科等方面所做出貢獻的充分肯定,也是學校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人才建設理念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成果體現。
沈元月談到,今年申報工作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自己能夠入選2016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是與學校和科技處的重視、幫助分不開的。“這是我校第一次拿到該類人才培養計劃,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和同事對自己的支持。”
“激勵著我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研究的,除了學校的重視和支持,還有家人的關心與理解。”沈元月說,“家庭給我帶來了很大動力,家庭的和睦、家人的理解讓我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當中。”盡管科研占去了沈元月大部分時間,但他非常重視家庭,會盡量抽時間陪家人,“哪怕是一些小事,只要家庭需要我,就會盡力去做。孝敬老人,關愛子女,工作勤奮,是人生的三大主題,必須盡心盡力做好。”
科研是一條不斷延伸的路 未來將鎖定目標開展研究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科研是一條不斷延伸的路,只有堅持不斷創新,才會越走越寬。談及未來研究計劃,沈元月說:“未來,我和團隊將以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模式材料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果實成熟關鍵的調控因子及其信號轉導調控網絡機制,建立果實成熟及品質生成過程中的糖、色澤、硬度等調控的生理及分子機制,最終深入揭示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及品質形成的分子基礎。”
果實的品質仍是目前果樹生產面臨解決的突出問題,沈元月及團隊研究的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理論及技術,將通過改善果實的品質和延長果實的保鮮期,最終提升我國果樹產業發展自主科技創新能力。“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及品質形成的細胞信號轉導分子機制”研究計劃的啟動,將深入剖析果實成熟過程中糖、色素和軟化調控的分子機制及其與果實品質形成的關鍵調控位點,尤其從基因、蛋白、生理生化水平深入揭示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機制的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這些研究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在果實發育研究領域的理論創新能力,理論突破將帶來成熟調控技術的突破。
談到未來的研究計劃,沈元月說:“目前我們團隊在‘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分子機制’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草莓已經作為研究果實發育的一種模式材料,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如何繼續保持我們的研究優勢,并把這份優勢傳承下去,優秀接班人的培養需要我思索。科研需要傳承,只有一代一代的奮斗下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沈元月教授說,學生是未來科研的接班人,希望有志于科研的同學們都能心中有夢想,堅持不懈地為夢想努力,“什么時候干都不晚,只要你想干、肯干,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定能成功,實現夢想。”
來源:北京農學院 2015-11-16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