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期刊論文:
1 冷蒿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代謝對機械損傷的響應 優先出版 杜秀芳; 劉盟盟; 賈麗; 馬元丹;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6/04
2 7種槭樹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組分分析 王琦; 劉華紅; 王彬;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6/03
3 冷蒿抗氧化防御系統對機械損傷的響應 賈麗; 劉盟盟; 張洪芹; 臧曉琳; 寶音陶格濤; 高巖;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6/03
4 氯霉素對毛竹幼苗色素質量分數及葉綠素熒光的影響 吳興波; 陳登舉; 馬元丹; 高巖; 溫國勝;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6/02
5 機械損傷對冷蒿葉片次生代謝產物的影響 劉盟盟; 賈麗; 張洪芹; 臧曉琳;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5/06
6 放牧對冷蒿根際土壤營養元素的影響 張洪芹; 臧曉琳; 馬元丹; 劉盟盟; 賈麗; 寶音陶格濤; 張汝民; 高巖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6
7 應用PDCA循環法改進輸血病案質量的效果評價 蔡孺芹; 巫學蘭; 彭曉光; 張汝民; 阮建新; 劉剛 中國病案 2015/10
8 CCCSNs對幾種木腐菌的抑菌性評價 優先出版 王安可; 畢毓芳; 楊慧敏; 吳再興; 虞毅; 張汝民; 王玉魁 浙江農業學報 2015/09
9 酸雨脅迫對毛竹葉片光合速率和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王玉魁; 郭慧媛; 閻艷霞; 張汝民; 高巖; 溫國勝 生態環境學報 2015/09
10 毛竹快速生長期的水勢變化特征 優先出版 袁佳麗; 溫國勝; 張明如; 張汝民; 蔡先鋒; 曾瑩瑩; 李洪吉; 溫星; 朱弘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5/05
11 CCCSNs施入對毛竹葉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畢毓芳; 王安可; 翟志忠; 虞毅; 張汝民; 王玉魁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2015/05
12 NaNO_3脅迫對兩種微囊藻VOCs釋放的影響 甘麗平; 徐慶歡; 楊王庭; 趙靜嫻; 周律; 張汝民; 高巖; 左照江 水生生物學報 2015
13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majority carrier compensation in photovoltaics 張汝民; 劉鵬; 劉迪軍; 蘇國斌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15/07
14 NaNO3脅迫對兩種微囊藻VOCs釋放的影響 甘麗平; 徐慶歡; 楊王庭; 趙靜嫻; 周律; 張汝民; 高巖; 左照江 水生生物學報 2015/04
15 模擬酸雨脅迫與柳杉凋落物對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的影響 王丹; 馬元丹; 郭慧媛; 高巖; 張汝民; 侯平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5/02
16 毛竹林爆發式生長期立竹器官營養成分的動態變化 曾瑩瑩; 王玉魁; 蔡先鋒; 于曉鵬; 李洪吉; 袁佳麗; 張汝民; 溫國勝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5/02
17 毛竹生理生態學研究文獻統計分析 優先出版 溫星; 張汝民 現代農業科技 2015/02
18 第三代太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方法 阮瑜; 張汝民; 李政伊; 程思沖; 劉迪軍; 蘇國彬 太陽能 2015/01
19 Thermionic emission theory and diffusion theory applied to CdTe PV devices 張汝民; 阮瑜; 李政伊; 程思沖; 劉迪軍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15/01
20 鹽脅迫下植物細胞離子流變化的研究進展 左照江;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05
21 鹽脅迫下植物細胞離子流變化的研究進展 優先出版 左照江;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 31(05): 805-811.
22 海鹽對綠竹葉片反射光譜及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吳壽國; 余學軍; 李凱; 蔣玉儉; 張汝民 生態學報 2014/17
23 日本紫藤開花進程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組分與含量的變化 王琦; 王丹;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04
24 模擬酸雨對毛竹葉片抗氧化酶活性及釋放綠葉揮發物的影響 郭慧媛; 馬元丹; 王丹; 左照江; 高巖; 張汝民; 王玉魁 植物生態學報 2014, (08): 896-903.
25 模擬酸雨與凋落物對柳杉幼苗根際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王俊龍; 王丹; 俞飛; 沈衛東; 鄒翠翠; 張汝民; 侯平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 31(3): 373 – 379.
26 高溫脅迫下毛竹葉片色素含量與反射光譜的相關性 許改平; 吳興波; 劉芳; 王玉魁; 高巖; 左照江; 溫國勝; 張汝民 林業科學 2014, (05): 41-48.(通訊作者)
27 干旱-復水處理對迷迭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規律的影響 劉芳; 許改平; 吳興波; 丁倩倩; 鄭潔;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02
28 酸雨與凋落物復合作用對柳杉葉片色素和反射光譜的影響 張珊珊; 俞飛; 郭慧媛; 沈衛東; 王俊龍; 高榮孚; 張汝民; 侯平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 31(2): 254-263.
29 白三葉葉片水浸提液對幾種園林植物的化感作用 鄭潔; 劉芳; 吳興波; 許改平; 丁倩倩; 高巖;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01
30 酸雨與凋落物復合作用對柳杉種子萌發與幼苗生長的影響 鄒翠翠; 俞飛; 沈衛東; 張珊珊; 王俊龍; 張汝民; 侯平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 31(1): 1-8.
31 低溫脅迫下毛竹葉片色素質量分數與反射光譜的相關性 許改平; 劉芳; 吳興波; 溫國勝; 王玉魁; 高巖; 高榮孚;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 (01): 28-36.(通訊作者)
32 春季毛竹光化學效率空間異質性比較 優先出版 陳嘉琦; 溫國勝; 王艷紅; 張汝民; 李洪吉; 袁佳麗 福建林學院學報 2014/01
33 Inhibition effec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Artemisia frigida Willd. on the pasture grass intake by lambs. Rumin Zhang (張汝民), Wenguang Zhang, Zhaojiang Zuo, Rui Li, Jianhua Wu, Yan Gao. Small Ruminant Research, 2014, 11(2-3): 248-254.
34 日本紫藤開花進程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組分與含量的變化. 王琦, 王丹,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4, 31(4): 647 – 653.
35 木蘭科4種喬木鮮花揮發物成分分析. 丁倩倩, 吳興波, 劉芳, 許改平, 鄭潔,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3, 30(4): 477-483.
36 毛竹莖稈葉綠體超微結構及其發射熒光光譜特征 陳登舉; 高培軍; 吳興波; 高巖; 溫國勝; 王玉魁; 高榮孚; 張汝民 植物學報 2013, 48(6): 635-642 (通訊作者)
37 不同施肥種類毛竹葉片色素含量及反射光譜相關性研究 孔振; 施曉燈; 何安國; 何仁華; 張汝民; 高培軍 福建林業科技 2013/03
38 土種綠茶揮發物成分及其對人體腦波的影響 張曉玲; 呂樂燕; 李天佑; 張汝民; 侯平 安徽農業科學 2013/14
39 毛竹出筍后快速生長期莖稈色素含量與反射光譜的相關性 劉琳; 王玉魁; 王星星; 張潔; 高巖; 溫國勝; 高榮孚; 張汝民 生態學報 2013, 33(9): 2703-2711. (通訊作者)
40 迷迭香對干旱脅迫的生理響應及其誘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釋放 劉芳; 左照江; 許改平; 吳興波; 鄭潔; 高榮孚; 張汝民; 高巖 植物生態學報 2013, 37 (5): 454–463.
41 4個桂花品種葉片揮發物成分及其對空氣微生物的影響 林富平; 周帥; 馬楠;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3, 30(1): 15-21.
42 綠竹灘涂地造林的快速葉綠素熒光動力學分析 李凱; 余學軍; 董大川; 張汝民 竹子研究匯刊 2012/04
43 樟樹幼苗機械損傷葉片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周帥; 林富平; 王玉魁; 沈應柏; 張汝民; 高榮孚; 高巖 植物生態學報 2012, 36 (7): 671–680.
44 毛竹出筍后快速生長期內莖稈中光合色素和光合酶活性的變化 王星星; 劉琳; 張潔; 王玉魁; 溫國勝; 高榮孚; 高巖; 張汝民 植物生態學報 2012, 36 (5): 456–462. (通訊作者)
45 外來物種大花金雞菊不同器官成分的氣質聯用(GC-MS)分析 杜明利; 高群英; 高巖;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2, 29(2): 313–318.
46 披針葉茴香葉綠素熒光參數對不同光環境的響應 曹永慧; 周本智; 張汝民; 陳雙林 西北植物學報 2012/03
47 4個桂花品種鮮花揮發物成分TDS-GC-MS分析 林富平; 馬楠; 周帥; 張汝民; 高巖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33(2): 47-51.
48 東魁楊梅果實儲藏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成分的變化 張潔; 郭金星; 張汝忠; 王星星; 張曉玲; 劉琳; 侯平;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2, 29(1): 143–150. (通訊作者)
49 5種綠籬植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成分分析 馬楠; 周帥; 林富平; 高巖; 張汝民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2, 29(1): 137–142.
50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VOCs of Artemisia frigida Willd. on regeneration of pasture grasses in Inner Mongolia,Zhang Ru-Min, Zuo Zhao-Jiang, Gao Pei-Jun, Hou Ping, Wen Guo-Sheng, Gao Yan.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12, 87: 212–218.
51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Artemisia frigida Willd. on growth of pasture grasses in Inner Mongolia, Zuo Zhao-Jiang, Zhang Ru-Min, Gao Pei-Jun, Wen Guo-Sheng, Hou Ping, Gao Yan. China.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11,39(4): 377–383.
52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Carbon Fixation by Moso Bamboo (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 in Subtropical China. Guosheng Wen, Liyang Zhang, Ruming Zhang , Zhihong Cao, Guomo Zhou, Hao Huang, Minghung Wong. The Botanical Review , 2011, 77: 271 – 277.
53 樟樹花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日動態變化分析 周帥; 馬楠; 林富平; 張汝民; 高巖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1, 28(6) : 986 – 991.
54不同氮肥水平與毛竹林反射光譜的關系 高培軍; 董大川; 何仁華; 高榮孚; 張汝民; 方偉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1, 33(6): 53 – 57.
55 NO對滲透脅迫下梭梭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徐艷; 余學軍; 高巖; 高培軍; 張汝民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1, 33(6): 65 – 69. (通訊作者)
56 毛竹光合生理對氣候變化的短期響應模擬 張利陽; 溫國勝; 張汝民; 王電杰; 張俊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1, 28(4): 555–561.
57 3種百合科植物揮發物成分分析 馮青; 高群英; 張汝民; 高巖; 侯平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1, 28(3): 513–518.
58 3種菊科植物香氣成分的熱脫附氣質聯用分析 高群英; 高巖; 張汝民; 杜明利; 李剛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1, 28(2): 326–332.
59 大花金雞菊水浸液對6種常見園林植物種子萌發的化感作用 杜明利; 高巖; 張汝民; 高群英; 傅杭飛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1, 28(1): 109–114.
60 The adaptability of three Arctic microalgae to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s 夏利花; 何劍鋒; 張芳; 高巖; 張汝民; 崔世開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10/02
61 芒萁種群特征及其對森林更新影響評述 張明如; 何明; 溫國勝; 張汝民; 張建國; 侯平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31(4): 303– 308.
62 損傷冷蒿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成分分析及其對牧草根系生長發育的影響 左照江; 張汝民; 王勇; 溫國勝; 侯平; 高巖 生態學報 2010, 30(19): 5131 – 5139.
63 千島湖森林群落下層芒萁層片發育機理初步判斷 張明如; 溫國勝; 張汝民; 侯平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31(3): 28–34.
64 桂花枝葉揮發性有機物成分動態分析 馬世峰; 馮青; 張汝民; 侯平 安徽農業科學 2010, 38 (18) : 9485–9488.
65 干旱脅迫對冷蒿保護酶活性及膜脂過氧化作用的影響 吳建華; 張汝民; 高巖 浙江林學院學報 2010, 27(3): 329–333.
66 幾種牧草幼苗對冷蒿莖葉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生理響應 張汝民; 王玉芝; 侯平; 溫國勝; 高巖 生態學報 2010, 30(8): 2197–2220.
67 冷蒿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成分分析及其地上部分結構研究 左照江; 張汝民; 王勇; 侯平; 溫國勝; 高巖 植物生態學報 2010, 34(4): 462–468.
68 N~+注入誘導肉蓯蓉種子萌發的研究 白靜; 張汝民; 高巖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26(1): 69 – 71.
69 4種景觀林對空氣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周單紅; 馬世鋒; 王少登; 姜麗麗; 張汝民; 侯平 浙江林學院學報 2010, 27(1): 93–98.
70 The adaptability of three Arctic microalgae to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s. 夏利花, 何劍鋒, 張芳, 高巖, 張汝民, 崔世開.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10, 21(2): 193 – 203.
71 Effects of terpenes compounds from Artemisia frigida Willd. on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pasture seeds. 張汝民,左照江,高巖.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ian Allelopathy Society,2009.12,china
72 Effects of VOCS from Artemisia frigida Willd. 張汝民,杜成, 高巖.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Medicago sativa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ian Allelopathy Society,2009.12,china
73 三種北極微藻對不同溫度的適應性研究 夏利花; 何劍鋒; 高巖; 張汝民; 張芳; 蔡明紅; 羅瑋 極地研究 2009/04
74 冷蒿揮發物對紫花苜蓿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杜成; 張汝民; 侯平; 溫國勝; 高巖 中國草地學報 2009, 31(4): 27–35.
75 肉蓯蓉種子萌發與吸器形成的化學物質誘導 張汝民; 陳宏偉; 張丹; 白靜; 高巖 林業科學 2009, 45(6): 39–45.
76 浙江杭州西郊雷竹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初步研究 田海濤; 溫國勝; 張明如; 張汝民; 李國會 福建林學院學報 2009, 29 (2) : 97–102.
77 植物間揮發物信號的研究進展 左照江; 張汝民; 高巖 植物學報 2009, 44(2): 245–252.
78 冷蒿VOCs對4種植物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 左照江; 張汝民; 朱金胡; 溫國勝; 侯平; 高巖 浙江林學院學報 2009,26(1): 76–82.
79 變溫層積處理誘導肉蓯蓉種子的萌發 張汝民; 白靜; 呂春玲; 陳宏偉; 高巖 林業科學 2008, 44(9): 170– 173.
80 幾種園林樹種光合特性的研究 李國棟; 張汝民; 高巖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29(2): 185–189.
81 冷蒿浸提液對幾種飼用植物的化感作用 王玉芝; 張汝民; 高巖 中國草地學報 2008, 30(2):47– 52.
82 化學信號物質對寄生植物種子萌發的影響 陳宏偉; 張汝民; 高巖; 楊晨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29(1): 257–261.
83 誘導豆科植物種子萌發的研究進展(綜述) 左照江; 郭學民; 徐興友; 張汝民; 高巖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7, 21(4): 70– 74.
84 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張汝民; 張丹; 陳宏偉; 白靜; 高巖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7, 21(3): 145– 149.
85 綠豆幼苗發育初期Pchlide光還原的研究 張汝民; 姚洪軍; 高榮孚; 鐘傳飛; 高巖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8(1): 105– 108.
86 不同苗齡梭梭根系分泌物組分分析 張汝民; 張丹; 白靜; 陳宏偉; 高巖 西北植物學報 2006, 26(10): 2150– 2154.
87 豌豆光系統I的分布及其DOC-PAGE分離特性研究 姚洪軍; 張汝民; 高榮孚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27(2): 48–51.
88 豌豆光系統I多肽HPCE分離特性的研究 姚洪軍; 張汝民; 石玉杰; 高榮孚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27(1): 38–42.
89 Isolation of lipids from photosystem I complex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Hongjun Yao, Yujie Shi, Rongfu Gao, Guifeng Zhang,Rumin Zhang, Caixia Zheng, Bingjiu Xud.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6, 837: 101–107.
90 綠豆幼苗發育初期葉綠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張汝民; 姚洪軍; 鐘傳飛; 高榮孚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26(4): 30–35.
91 POR在植物幼苗發育過程的生理作用 張汝民; 姚洪軍; 高榮孚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 2(3): 30–35.
92 肉蓯蓉種子萌發及寄生機制的研究進展. 張丹, 高巖, 張汝民 .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 2004(4):42–46.
93 植物蒸騰與土壤鹽分的研究 崔悅慧; 劉靜; 張汝民; 潘瑞平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02, 3: 18–20.
94 吉蘭泰地區退化梭梭蒸騰生態生理學特性 韓永偉; 王堃; 張汝民; 姚云峰; 范春艷 草地學報 2002, 10(1): 40–44.
95 植物生理學試卷和考試成績分析 喬辰; 高巖; 張汝民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3): 29 – 32.
96 應用熱脈沖技術對小美旱楊樹干液流的研究 高巖; 張汝民; 劉靜 西北植物學報 2001, 21(4): 644– 649.
97 吉蘭泰地區退化梭梭光合生態生理學特性 韓永偉; 姚云峰; 韓建國; 楊永生; 張汝民 草地學報 2001, 9(2): 143–147.
98 應用熱脈沖技術對小美旱楊耗水量的研究 高巖; 劉靜; 張汝民; 郭景霞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 44 – 48.
99 吉蘭泰地區梭梭與肉蓯蓉生境土壤生態系統主導因子的關聯分析 許麗; 姚云峰; 張汝民; 陳玲莉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 1999, 21(1): 27–31.
100 河套灌區防護林春季耗水過程及對地下水位影響初探. 劉靜, 高巖, 張汝民.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 1999, 21(1): 51–54.
101 試論凍結滯水. 那平山, 李寒雪, 張汝民, 徐樹林.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1998, (3): 17–19.
102 滲透脅迫對梭梭幼苗體內保護酶活性的影響及抗旱性研究. 姚云峰, 高巖, 張汝民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1997, (3):70–74.
103 大興安嶺根河地區晚更新世晚期以來生態環境變遷 那平山; 李寒雪; 張汝民; 徐樹林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 1997, 28(3): 5 – 11.
104 鹽脅迫對梭梭(HaloxylonammodendzonBge.)幼苗體內保護酶系統活性的影響 高巖; 張汝民; 姚云峰; 何敬宇; 宋英春 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 28(2): 253 – 256.
105 靜電場處理對花棒種子萌發過程中核酸、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張汝民; 高巖; 史繡華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1996, 10(4): 87–90.
106 靜電場處理對檸條種子萌發過程中核酸、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張汝民; 高巖; 史繡華; 王琪; 楊冬梅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 1996, 18(3): 29–32.
107 靜電場處理種子對干旱下檸條幼苗膜脂過氧化作用的影響 高巖; 張汝民; 史繡華; 郭旭宏 植物生理學通訊 1996, 3: 213.
108 稀土對薏苡種子活力及同工酶酶譜影響的研究 高巖; 張汝民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 1995, 17(4): 57–60.
109 鹽脅迫下稀土浸種對薏苡幼苗膜脂過氧化作用影響的研究 高巖; 張汝民; 郭旭宏 稀土 1995, 16(6): 35–36.
110 環境因子對白刺葉片氣孔擴散阻力與蒸騰速率影響的模擬模型及分析 高巖; 張繼恒; 王坤青; 張汝民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1989(4): 85–87.
會議論文:
1 冷蒿VOCs對4種植物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左照江; 張汝民; 高巖 中國第四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08-14
2 冷蒿地上部分浸提液對幾種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王玉芝; 張汝民; 高巖 中國第四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