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毛,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8月生于貴州省正安縣,2002年畢業于貴州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浙江大學農藥學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于貴州大學農藥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5年7月入職貴州大學農學院植物保護系工作至今。兼任貴州省糧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種子》雜志編委、貴州省生態學會理事。
教育經歷
2007-09至2011-07, 貴州大學, 農藥學, 博士
2002-09至2005-07, 浙江大學, 農藥學, 碩士
1998-09至2002-07,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 學士
工作經歷
2019-09至現在, 博士生導師
2018-09至2019-08,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訪問學者
2017-01至現在, 教授
2013-09至現在, 碩士生導師
2011-01至2016-12, 副教授
2008-01至2010-12, 講師 2005-07至2007-12, 助教
學術兼職
1、貴州省糧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貴州省山地病蟲害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3、貴州省環境應急專家組成員。
4、貴州省昆蟲學會常務理事。
5、貴州省生態學會理事。
6、《種子》雜志編委。
教學與課程:
主講課程:農產品有害物質檢測與控制、農藥殘留風險評估、有害物分析原理與技術。
1.本科生課程:植物化學保護、農藥殘留分析、農藥環境毒理學、農產品有害物質檢測與控制、環境污染與修復。
2.碩士生課程:農藥殘留風險評估、有害物分析原理與技術。
3.博士生課程: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研究方向:
1.植物化學保護與調控
2.農藥殘留與環境行為
3.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研究領域(含主持課題):
農藥科學應用與風險評估、農藥殘留與環境行為、農產品質量與安全評價。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貴州省農業攻關計劃、貴州省科技平臺及人才團隊計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貴州省煙草專賣局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20余項。
科研項目: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貴州省重大專項專題、科學技術基金、農業攻關計劃、科技支撐計劃、人才計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項,貴州省煙草專賣局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30余項。在研項目如下:
1.貴州大學“學科倍增提升”行動專項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GDXKBZJH-YB-2023-41, 自然科學領域,2023-2024
2.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計劃,黔科合平臺人才-GCC[2022]023-1,百層次人才(建設培養期),2022-2025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160656,農藥在土壤中的老化對其生物有效性的影響機理,2022-2025
4.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黔科合支撐[2021]一般243,刺梨食心蟲和白粉病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2021-2023
5.貴州省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計劃重點項目課題,黔科合成果[2020]1Z002-3號,紫云壩區(中海拔)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2020-2023
6.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黔科合支撐[2020]1Y134號,刺梨新病害頂腐病發生機理及綠色防控技術研究,2020-2023
7.貴州大學培育計劃,貴大培育(2019)09號,農藥在土壤中的吸附對其生物有效性的影響機理,2020-2023。
代表成果:
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發明專利4件,以第一起草人制定貴州省地方標準6項,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以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食品科學、應用生態學報、農藥學學報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10余篇。
代表著作:
以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錄32篇(9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以第一發明人獲授權發明專利8件、實用新型專利4件,以第一起草人發布貴州省地方標準4項,主編教材1部,出版專著2部(副主編)。近年代表論文如下:
1.Bacillus cereus WL08 immobilized on tobacco stem charcoal eliminates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in soils and alleviates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of Pinellia ternat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 450:131091. (通訊作者)
2.Rapid elimination of butralin residues on tobacco, in water and soils by newly isolated Bacillus sp. LY05.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3, 11:109213. (通訊作者)
3.Rapid elimination of dicarboximide fungicides and their metabolite 3,5-dichloroaniline from soils by immobilized bacterial consorti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 2023, 30:103120. (通訊作者)
4.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Rosa roxburghii autophagy-related genes in response to top-rot disease. Biomolecules, 2023, 13:556. (通訊作者)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phyllospheric microbial biodiversity of Alternaria alternata-infected tobacco foliage.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2,13:920109. (通訊作者)
6.Enhancement of dicarboximide fungicides degradation by two bacterial cocultures of Providencia stuartii JD and Brevundimonas naejangsanensis J3.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03:123888. (通訊作者)
7.Biological removal of deltamethrin in contaminated water, soils and vegetables by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XQ08. Chemosphere, 2021, 279:130622. (第一作者)
8.Rapid degradation of dimethomorph in polluted water and soil by Bacillus cereusWL08 immobilized on bamboo charcoal-sodium alginat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398:122806. (通訊作者)
9.Enhanced elimination of dimethachlon from soils using a novel strain Brevundimonas naejangsanensis J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0, 255:109848.(通訊作者)
10.Removal of dimethachlon from soils using immobilized cells and enzymes of a novel potential degrader Providencia stuartii JD.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9, 378:120606.(通訊作者)
榮譽獎勵:
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西部之光”訪問學者,貴州省和貴陽市科技特派員。
1.貴州省省管專家(2023)
2.貴州省百層次人才(2021)
3.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018)
4.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017)
5.貴州省千層次人才(2015)
6.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