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期刊論文:
[1]游宇, 王朝歡, 張珍珍, 王洋, 毛金雄, 夏友霖. 天府花生品種親緣系譜分析及主要農藝和經濟性狀演變[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23, 45 (05): 887-895.
[2]張小利, 朱靈龍, 李付振, 唐秀梅, 夏友霖, 游宇, 鐘瑞春. 115份花生種質資源農藝與品質性狀鑒評及分析[J]. 浙江農業學報, 2023, 35 (09): 2033-2044.
[3]盧睿加, 夏友霖, 游宇, 王藝學, 丁祥, 侯怡鈴. 天府花生葉多糖AHL-P結構解析及體外抗腫瘤和免疫活性[J]. 食品科學, 2023, 44 (23): 45-54.
[4]游宇, 林顯鳳, 敬昱霖, 毛金雄, 王洋, 王朝歡, 張珍珍, 漆燕, 廖俊華, 夏友霖. 四川花生地方品種芽期耐鹽性鑒定及遺傳多樣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種, 1-12.
[5]張珍珍, 王朝歡, 林顯鳳, 敬昱霖, 廖俊華, 毛金雄, 夏友霖, 游宇. 高產高油花生新品種天府38[J]. 中國種業, 2023, (04): 115-116.
[6]游宇, 曲明靜, 林顯鳳, 毛金雄, 敬昱霖, 廖俊華, 夏友霖, 漆燕. 四川南充地區花生田昆蟲群落結構及多樣性分析[J]. 花生學報, 2022, 51 (01): 17-22+65.
[7]吳貝, 劉念, 黃莉, 羅懷勇, 周小靜, 陳偉剛, 郭建斌, 淮東欣, 夏友霖, 雷永, 廖伯壽, 姜慧芳. 通過關聯分析鑒定與花生脂肪酸含量相關分子標記[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22, 44 (04): 818-825.
[8]林顯鳳, 夏友霖, 敬昱霖, 毛金雄, 何晉宇, 廖俊華, 毛若涵, 游宇. 四川花生地方品種主要農藝性狀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 2021, 37 (34): 9-14.
[9]廖俊華, 何澤民, 敬昱霖, 游宇, 毛金雄, 漆燕, 夏友霖. 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種研究進展[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9, 41 (06): 961-974.
[10]周小靜, 雷永, 夏友霖, 漆燕, 晏立英, 任小平, 黃莉, 羅懷勇, 劉念, 陳偉剛, 陳玉寧, 廖伯壽, 姜慧芳. 花生莢果大小和重量相關性狀的QTL定位分析[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9, 41 (06): 869-877.
[11]廖俊華, 何澤民, 漆燕, 敬昱霖, 游宇, 曾彥, 毛金雄, 夏友霖. 天府花生骨干親本及其衍生品種的遺傳和變異[J]. 分子植物育種, 2018, 16 (19): 6440-6448.
[12]敬昱霖, 廖俊華, 游宇, 毛金雄, 漆燕, 曾彥, 夏友霖. 花生晚斑病高產親本和抗病親本對雜種后代性狀的影響[J]. 農業科技通訊, 2017, (11): 149-151.
[13]漆燕, 呂茂應, 廖俊華, 毛金雄, 敬昱霖, 曾彥, 夏友霖. 花生晚斑病及主要產量性狀表型遺傳變異分析[J]. 西南農業學報, 2016, 29 (10): 2290-2293.
[14]敬昱霖, 夏友霖, 曾彥, 漆燕, 廖俊華, 毛金雄. 四川省2014-2015年花生區試兩年增產品系豐產穩產性分析[J]. 農業科技通訊, 2016, (09): 104-107.
[15]夏友霖, 敬昱霖, 毛金雄, 任小平, 漆燕, 廖俊華, 曾彥, 任正隆, 廖伯壽. 花生晚斑病抗性遺傳分離分析[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5, 37 (02): 134-140.
[16]毛金雄, 夏友霖, 漆燕, 廖俊華, 敬昱霖. 高穩系數法對花生區試品種(系)的分析[J]. 花生學報, 2014, 43 (02): 59-61.
[17]夏友霖, 廖伯壽, 毛金雄, 曾彥, 漆燕, 廖俊華, 敬昱霖, 崔富華, 任正隆. 四川丘陵紫色土花生品種耐缺鐵性鑒定與評價[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3, 35 (03): 326-330.
[18]毛金雄, 夏友霖, 漆燕, 廖俊華, 敬昱霖, 曾彥. 高產優質花生新品種天府22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種業, 2013, (05): 72-73.
[19]夏友霖, 李加納, 廖伯壽, 曾孝平, 崔富華, 任小平, 曾彥, 漆燕, 賴明芳. 川渝地區花生品種遺傳多樣性分析[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8, (03): 300-305.
[20]夏友霖, 廖伯壽, 李加納, 雷永, 姜慧芳, 崔富華, 曾孝平. 花生晚斑病抗性AFLP標記[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7, (03): 318-321.
[21]賴明芳, 曾彥, 漆燕, 夏友霖, 崔富華. 花生主要經濟性狀遺傳特點分析[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7, (02): 148-151.
[22]賴明芳, 崔富華, 夏友霖, 曾彥, 漆燕. 花生親本材料遺傳評價研究[J]. 花生學報, 2007, (01): 7-12.
[23]夏友霖, 賴明芳, 曾彥, 漆燕, 崔富華, 曾孝平. 花生產量和品質性狀的配合力及相對遺傳力分析[J]. 西南農業學報, 2006, (02): 260-264.
[24]夏友霖, 賴明芳, 李加納, 崔富華, 曾彥, 漆燕, 曾孝平. 花生F_(4∶5)家系產量性狀配合力分析[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5, (04): 26-30.
[25]夏友霖,賴明芳,曾彥,漆燕. 花生晚斑病抗性與產量性狀的相關研究[J]. 花生學報, 2004, (01): 28-31.
[26]夏友霖,賴明芳,曾彥,漆燕. 花生葉斑病抗性與產量性狀的相關研究[J]. 花生學報, 2003, (S1): 133-137.
[27]夏友霖,賴明芳,崔富華. 花生品種三個未選擇性狀的遺傳變異[J]. 花生科技, 2001, (01): 12-14.
[28]夏友霖,賴明芳,崔富華. 花生品種豐產性、早熟性、耐旱性評價[J].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1999, (02): 26-28+33.
會議論文:
[1]夏友霖,雷永,李棟,王圣玉,姜慧芳,任小平... & 廖伯壽. (2006). 花生葉斑病抗性的AFLP分子標記. (eds.) 湖北省遺傳學會、江西省遺傳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 (p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