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羅瑞萍,女,1964年出生,寧夏銀川人,F任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站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資料更新中……
社會任職: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大豆遺傳育種及大豆栽培方面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大豆新品種寧豆三號 羅瑞萍 【科技成果】寧夏農業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1995-04-01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不同播期對寧夏大豆產量及產量性狀的影響(英文) 趙志剛; 羅瑞萍; 姬月梅; 郝吉兵; 孫文平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大學農學院 【期刊】Chinese Seed 2012-02-15
2 寧夏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和生產實踐 趙志剛; 羅瑞萍; 姬月梅; 曾黎生; 馬獻軍; 陳慶; 郭忠富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寧夏農墾暖泉農業公司; 寧夏中寧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期刊】大豆科技 2012-10-25
3 寧夏春大豆新品種(系)的多元統計評價及聚類分析研究 趙志剛; 羅瑞萍; 姬月梅; 連金番; 郝吉兵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2-10-10
4 寧夏引黃灌區西瓜套種大豆栽培技術 趙志剛; 羅瑞萍; 袁志明; 荀光生; 李建軍; 李金平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墾局暖泉農業開發公司; 寧夏農墾局; 寧夏平羅縣種子管理站 【期刊】作物雜志 2011-04-15
5 寧夏引黃灌區西瓜套種大豆栽培技術探析 趙志剛; 羅瑞萍; 袁志明; 荀光生; 李建軍; 李金平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墾局暖泉農業開發公司; 寧夏農墾局; 寧夏平羅縣種子管理站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11-06-10
6 大豆ms1輪回群體選擇育種研究的探索與實踐 趙志剛; 羅瑞萍; 馬獻軍; 荀光生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暖泉農業公司; 寧夏農墾局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8-20
7 播種時期對大豆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郝吉兵; 孫文平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大學農學院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11-09-10
8 不同播期對寧夏大豆產量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郝吉兵; 孫文平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大學農學院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9-20
9 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評價篩選研究 姬月梅; 羅瑞萍; 趙志剛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11-10
10 寧夏間套復種大豆生產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趙志剛; 羅瑞萍; 荀廣生; 吳斌; 秦良文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墾局; 中衛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期刊】中國種業 2011-06-15
11 大豆新品種比較研究 姬月梅; 趙志剛; 羅瑞萍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12-01-10
12 幾個春大豆新品系的多元統計評價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連金番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2-08-01
13 春大豆新品種(系)的聚類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連金番; 郝吉兵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12-08-20
14 寧夏引黃灌區大豆產業化發展前景及對策 羅瑞萍; 荀光生;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09-04-10
15 寧夏引黃灌區大豆產業化體系發展前景及對策 羅瑞萍; 荀光生;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局 【期刊】大豆科技 2009-05-25
16 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科研院所中發揮作用的新思路 趙志剛; 羅瑞萍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05-20
17 寧夏大豆育種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羅瑞萍; 趙志剛;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局 【期刊】中國種業 2009-07-15
18 寧夏引黃灌區大豆產業化體系發展前景及對策 羅瑞萍; 趙志剛;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事業管理局 【期刊】農業科技通訊 2009-07-17
19 寧夏綠洲灌區夏播復種大豆生產技術 羅瑞萍;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現代農業科技 2009-08-10
20 寧夏綠洲套區大豆種植的幾種主要方式 羅瑞萍; 趙志剛; 李華;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種子管理站; 寧夏農墾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09-08-10
21 寧夏大豆育種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羅瑞萍; 趙志剛;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局 【期刊】農業科技通訊 2009-09-17
22 科研育種單位發展種業企業對策思考 趙志剛; 羅瑞萍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現代農業科技 2009-08-20
23 寧夏大豆育種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羅瑞萍; 趙志剛;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局 【期刊】大豆科技 2009-09-25
24 寧夏綠洲套區大豆種植的幾種主要方式 趙志剛; 羅瑞萍; 李華;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種子管理站; 寧夏農墾局 【期刊】農業科技通訊 2009-11-17
25 寧夏灌區大豆種植的幾種主要方式 趙志剛; 羅瑞萍; 李華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種子管理站 【期刊】大豆科技 2009-11-25
26 寧夏大豆育種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羅瑞萍; 趙志剛; 荀光生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墾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09-12-10
27 寧夏灌區夏播復種大豆生產技術 羅瑞萍; 趙志剛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科技 2010-01-25
28 套種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種主要數量性狀的遺傳多元分析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趙越; 郝吉兵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10-04-10
29 灰色關聯分析在寧夏春大豆數量性狀選擇上的應用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10-02-10
30 套作模式下大豆品種與密度二因素試驗分析 趙志剛; 羅瑞萍; 姬月梅; 趙越; 郝吉兵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科技 2010-05-25
31 大豆產量及其相關數量性狀關系的分析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趙越; 郝吉兵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0-06-10
32 灰色關聯分析在寧夏春大豆育種數量性狀選擇上的應用 羅瑞萍; 趙志剛; 姬月梅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0-06-01
33 套種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種主要數量性狀的遺傳多元分析 趙志剛; 羅瑞萍; 姬月梅; 趙越; 郝吉兵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0-06-20
34 不同種植模式對春大豆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趙志剛; 羅瑞萍; 姬月梅; 趙越; 郝吉兵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0-08-01
35 西北發展套作大豆大有可為——西北馬鈴薯生產考察記實 楊文鈺; 雍太文; 張國宏; 羅瑞萍 四川農業大學; 甘肅農業科學研究院; 寧夏農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大豆科技 2010-09-25
36 高產、優質、抗病春大豆新品種──寧豆4號 趙志剛; 羅瑞萍; 冶金堂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通報 1999-01-25
37 春大豆新品種寧豆4號 趙志剛; 羅瑞萍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通報 1999-03-25
38 春大豆新品種寧豆4號簡介 羅瑞萍;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1999-01-27
39 提高掖單19號制種產量和質量的技術措施 王兆川; 雍瑞華; 羅瑞萍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2000-12-27
40 春大豆新品種寧豆3號簡介 羅瑞萍;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通報 1996-09-25
41 春大豆新品種寧豆3號簡介 羅瑞萍;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寧夏農林科技 1996-09-27
42 春大豆新品種寧豆3號 羅瑞萍;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作物品種資源 1997-01-21
43 寧夏大豆生產的發展方向及栽培途徑 趙志剛; 羅瑞萍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通報 1997-07-25
44 發展寧夏大豆生產的潛力及高產栽培技術 羅瑞萍; 趙志剛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大豆通報 1998-07-25
榮譽獎勵: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羅大豆”與她的“大豆王國”
針對我國農業科技領域存在的資源分散、條塊分割、低水平重復等問題,2007年,農業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我國大豆產業面臨的全局性、基礎性、前瞻性、關鍵性及應急性技術問題開展技術研發和服務;圍繞產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凝聚團隊力量,開展協同攻關,充分發揮體系的多學科優勢;積極探索新的管理和研發模式,建立了學科間、崗位間、崗位和綜合試驗站間以及體系內外的協同運作機制,成為全方位覆蓋大豆產業各個領域、地區和環節的技術研發和服務體系。通過崗站對接、站站互助等方式,開展協同攻關,實現了優勢互補,大大提升了大豆的生產水平。
銀川大豆試驗站指導服務區西瓜套種中黃30大面積示范
銀川大豆試驗站站長羅瑞萍(左二)和示范縣大豆專家調查大豆苗情況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團隊成員田間診斷調查大豆病害
羅瑞萍,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站長、寧夏農科院農作物所副研究員,致力于寧夏引黃灌區大豆培植研究。她在國家大豆研發中心、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的指導下展開工作,成效顯著,目前全區已發展大豆種植近百萬畝。從事大豆科研20多年的她,被當地農民親切地稱為“羅大豆”。羅瑞萍帶領著她的團隊,充分發揮試驗站的作用,在“十一五”期間圓滿完成了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所要求的各項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
首先,圍繞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的基礎性任務,開展了服務區域內大豆生產實際問題和技術需求調研;進行了大豆新品種的評價、篩選、展示與示范,參加了大豆產業技術體系聯合示范與試驗,完成了技術研發與示范網絡;收集、積累了服務區域大豆生產相關基礎數據,建立了寧夏大豆產業發展基礎性平臺,監測報告服務區域大豆病蟲害疫情、災情以及市場行情動態變化;疏通了技術研發成果推廣應用渠道。
第二,圍繞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的重點任務,開展了萬畝大豆高產綜合配套技術試驗與示范,優良品種篩選和配套栽培技術研發、試驗與示范,以及主要病蟲草害預防與控制技術的研發、試驗與示范;培訓了服務區域內的引黃灌區大豆主產縣基層農技人員、管理人員和種植大戶;提供了大豆生產技術咨詢服務,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第三,圍繞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的應急任務,調研了服務區域內大豆生產季節性和突發性問題,完成了農業部和首席科學家交辦的臨時性應急任務,并針對服務區內重大疫情和自然災害提出應急處理辦法,提出了解決突發性生產問題的建議與措施方案。
另外,在大豆培植方面,引育了一批有前景的材料;改變了歷史上人工播種、單種的情況,創新宣傳示范大豆的機械化播種以及大豆與西瓜、葡萄、枸杞、紅棗等特色產業間套種等技術。羅瑞萍在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銀川綜合試驗站2011年工作會議上指出,銀川綜合試驗站在“十二五”期間的主攻方向就是大面積間套復種的研究。
針對目前我國大豆種植面積萎縮、農民普遍不愿種大豆的現象,羅瑞萍認為應從品種突破、樹立樣板、創建高產田幾方面入手,提高大豆產量;同時,通過實行大豆補貼、加強產后深加工研究等,建立當地群眾種植大豆的信心,提高我國大豆的整體生產水平。
試驗站在冬閑時節開展培訓活動,羅瑞萍針對寧夏大豆生產的實際狀況,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講授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及大豆生物學特性等知識;她還帶著為農民提供的大豆晚熟品種,手把手地向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傳授新技術。她說:“在和農民交流時,我感受到他們對科學種植和高產品種的渴求,感受到他們對大地的珍惜和熱愛,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和憨厚,使我深感作為大豆工作者的驕傲、責任、壓力和重擔。”在那片遼闊的土地上,“羅大豆”和她的農民兄弟一起,用心經營著屬于他們的“大豆王國”。
文章來源:《科技創新與品牌》2011年第八期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