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李明順——玉米遺傳育種專家,男,農學博士。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體系遺傳育種室崗位科學家。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6年畢業于河北大學生物系,獲微生物與生化專業理學學士。
2000年畢業于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獲作物遺傳育種專業農學碩士。
2000年至今在中國農科院從事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工作。
2005年畢業于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獲作物遺傳育種專業農學博士。
2007年被農業部聘為玉米產業體系遺傳育種室崗位科學家。
社會任職: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玉米遺傳育種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和參加的課題有項目12項,包括主持9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支撐計劃、農業部“948”項目、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等。
1. 玉米種質資源的抗病性與耐旱性和品質綜合鑒定,參加。
2. 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分析,負責。
3. 玉米群體的接力式改良(光周期、適應性),參加。
4. 玉米半外來群體合成與改良,參加。
5. 種質創新與利用研究,參加。
發明專利:
1. 輔助篩選早熟和/或矮桿和/或高收獲指數玉米的方法 謝傳曉; 李新海; 張世煌; 李明順; 程備久; 李曉輝; 王振華; 朱蘇文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2008-10-08
2. 玉米低氮逆境下高籽粒數目優異等位基因功能分子標記開發與應用 謝傳曉; 李新海; 陳現平; 吳永升; 張世煌; 郝轉芳; 翁建峰; 李明順; 張德貴; 白麗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2011-01-12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
發表英文論文:
1 M.S. Li, X.H. Li, S. Salvi, R. Tuberosa, L.X. Yuan, F. Rotondo, L. Bai, S.H. Zhang.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IMMYT subtropical QPM and Chinese maize inbred lines based on SSRs. Maydica,2006,3/4:543-549
2 M.S. Li, X.H. Li, L.W. Deng, D.G. Zhang, L. Bai, S.H. Zhang. Comparisons of four testers in evaluating 27 CIMMYT and Chinese maize populations. Maydica,2007:173-179.
發表中文論文:
1 利用SSR標記對25個熱帶玉米自交系進行雜種優勢群劃分研究 番興明; 譚靜; 張世煌;李明順; 陳宗龍; 彭澤斌; 李新海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AMBIONE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AMBIONET-中國實驗室 【會議】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 2002-06-01
2 CIMMYT亞熱帶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雜種優勢群分析 李明順; 張世煌; 李新海; 田清震; 白麗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會議】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10-01
3 分子標記技術在優質蛋白玉米改良中的應用 田清震;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會議】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10-01
4 DNA分子標記在玉米品種純度鑒定中的應用 李新海; 李曉輝; 高文偉; 李明順; 田清震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會議】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10-01
5 利用SSR標記分析玉米群體遺傳變異的取樣方法 劉雪; 李明順; 李新海; 田清震; 白麗;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會議】2004全國玉米種質擴增、改良、創新與分子育種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06-30
6 分子標記在優質蛋白玉米(QPM)育種中的應用 宋敏; 田清震; 李新海;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會議】2004全國玉米種質擴增、改良、創新與分子育種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06-30
7 玉米雜交種DNA指紋圖譜及其在親子鑒定中的應用 李曉輝; 李新海; 高文偉; 田清震; 李明順; 馬鳳鳴;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系;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會議】2004全國玉米種質擴增、改良、創新與分子育種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4-06-30
8 玉米品種純度檢驗的方法與技術 李新海; 袁力行;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會議】作物科學研究理論與實踐——'2000作物科學學術研討會文集 2001-06-30
9 不同年代玉米品種苗期耐旱性的比較分析 孫琦; 張世煌; 郝轉芳; 張德貴; 慈曉科; 陳朝輝; 李新海; 謝傳曉; 翁建峰; 白麗;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作物學報 2011-12-01 09:21
10 1970—2000年代玉米單交種的遺傳產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較 慈曉科; 張世煌; 謝振江; 徐家舜; 盧振宇; 茹高林; 張德貴; 李新海; 謝傳曉; 白麗; 李明順; 董樹亭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作物學報 2010-12-12
11 幾個供體對優質蛋白玉米(QPM)近等基因系構建效果的比較 趙剛; 吳子愷; 陳亮; 張德貴; 張世煌; 盧振宇; 白麗; 李明順 廣西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特種玉米研究所 【期刊】玉米科學 2010-12-15
12 不同密度下玉米雌雄穗開花間隔與產量關系研究 慈曉科; 張世煌; 張德貴; 李新海; 白麗; 茹高林; 盧振宇; 董樹亭;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淄博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玉米科學 2010-12-15
13 opaque-2突變基因(o2)對玉米產量和產量配合力的影響 陳亮; 張德貴; 史振聲; 趙剛; 白麗; 張世煌; 李明順 沈陽農業大學特種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廣西大學 【期刊】玉米科學 2011-02-15
14 混合選擇法對玉米群體產量性狀改良效果的比較分析 劉志鵬; 雍洪軍; 李新; 張德貴;李明順; 張世煌; 王振華; 李新海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 【期刊】玉米科學 2011-02-15
15 玉米子粒性狀和子粒賴氨酸含量的相關及通徑分析 趙剛; 吳子愷; 陳亮; 張德貴; 張世煌; 盧振宇; 白麗; 李明順 廣西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特種玉米研究所 【期刊】玉米科學 2011-02-15
16 我國北方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狀的演變及與產量的關系 王曉東; 史振聲; 李明順; 樸琳; 魯俊田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特種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玉米科學 2011-04-15
17 北方玉米品種更替過程中穗部性狀的演變及與產量的關系 王曉東; 史振聲; 李明順; 魯俊田 沈陽農業大學特種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1-09-10
18 利用SSR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構建QPM近等基因系 白鵬飛; 張世煌; 張德貴; 李新海; 趙剛; 陳巖; 李明順; 董金皋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河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毒素實驗室 【期刊】玉米科學 2011-10-15
19 玉米自交系苗期氮敏感基因型差異分析 許振華; 謝傳曉; 吳永升; 李明順; 李新海; 張德貴; 白麗; 郝轉芳;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期刊】玉米科學 2010-02-15
20 華北地區不同年代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演變規律研究 盧振宇; 李明順; 李新海; 李炳華; 謝振江;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山東省淄博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省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中國種業 2010-04-15
21 58份玉米自交系抗絲黑穗病鑒定 王秀元; 張林; 李新海; 李明順; 王振華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玉米科學 2010-06-15
22 海南試驗點不同年代玉米品種產量及農藝性狀增益分析 茹高林; 張德貴; 盧振宇; 張世煌; 曲延英; 李新海;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玉米科學 2010-06-15
23 20個玉米群體農藝性狀表現及對絲黑穗病抗性評價 張林; 張寶石; 李新海; 李明順; 王振華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玉米科學 2010-04-15
24 玉米dbf1基因與耐旱相關性狀的關聯分析 蘇治軍; 郝轉芳; 謝傳曉; 李明順; 石紅良; 吳永升; 張世煌; 李新海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期刊】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0-07-16
25 我國玉米雜交種產量性狀變化趨勢研究 盧振宇; 李明順; 謝振江; 謝傳曉; 李新海; 李炳華;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山東省淄博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省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玉米科學 2010-08-15
26 不同年代主要玉米品種穗部性狀演變研究 李召鋒; 梁曉玲; 阿布來提; 李明順; 胡洺; 韓登旭; 邵紅雨; 李銘東; 曹連莆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石河子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昌吉市分校 【期刊】玉米科學 2010-08-15
27 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玉米種質利用模式的比較 肖木輯; 李明順; 李新海; Maria Luz GEORGE;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亞洲玉米生物技術協作網中國實驗室; 沈陽農業大學; CIMMYT-Asian Maize Biotechnology Network; c/o IRRI; DAPO Box7777;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期刊】玉米科學 2010-10-15
28 廣州地區玉米引種試驗 陳惠陽; 趙榮芳; 馮穎竹; 李明順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中國種業 2010-11-15
29 二十個加拿大玉米群體性狀表現及對絲黑穗病抗性的評價 王霞; 李新海; 李明順; 張林; 王振華 東北農業大學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作物雜志 2009-02-15
30 利用SSR熒光標記分析90個糯玉米地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 雍洪軍; 張世煌; 張德貴; 李明順; 李新海; 郝轉芳; 劉曉鑫; 白麗; 謝傳曉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玉米科學 2009-02-15
31 遺傳改良對中國華北不同年代玉米單交種產量的貢獻 謝振江; 李明順; 徐家舜;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9-03-10
32 玉米回交導入后代群體中耐旱種質的鑒定研究 席章營; 謝傳曉; 張世煌; 李新海; 李明順; 郝轉芳; 張德貴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09-06-15
33 玉米衍生自交系的遺傳相似性及相關概念 張世煌; 謝傳曉; 王春喜; 李新海;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玉米科學 2009-10-15
34 我國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評價 蘇治軍; 郝轉芳; 謝傳曉; 李明順; 張世煌; 李新海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期刊】玉米科學 2009-10-15
35 加拿大玉米群體與黑龍江省部分早熟骨干系雜種優勢分析 王霞; 李新海; 李明順; 張林; 王振華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玉米科學 2009-10-15
36 四個熱帶亞熱帶玉米群體開花期性狀對混合選擇的直接選擇響應 張德貴; 李新海; 李明順; 謝傳曉; 郝轉芳; 白麗; 張世煌; 潘光堂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作物學報 2010-01-12
37 玉米種質改良與相關理論研究進展 張世煌; 田清震; 李新海; 李明順; 謝傳曉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6-02-15
38 遼寧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遺傳多樣性分析 肖木輯; 李明順; 孫有位; 李新海; 張世煌 沈陽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玉米研究中心 沈陽 【期刊】玉米科學 2006-02-15
39 黑龍江省部分常用玉米自交系遺傳多樣性分析 鄭德剛; 李明順; 王振華; 金益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黑龍江哈爾濱 【期刊】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6-02-25
40 一種玉米葉片基因組DNA快速提取新方法的初步研究 雷開榮; 石春焱; 李明順; 李曉輝; 李新海 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重慶市農作物生物工程中心; 內蒙古通遼市農業科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重慶; 內蒙古通遼 【期刊】華北農學報 2006-04-28
41 玉米基因組學研究進展 田清震; 謝傳曉; 李新海;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NE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NE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NET-中國實驗室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6-06-15
42 利用SSR標記分析27個玉米群體的遺傳關系 段運平; 陳衛國; 李明順; 李新海; 劉雪; 田清震; 白麗; 張世煌 山西農業科學院作物遺傳研究所; 山西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與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與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與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太原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6-06-10
43 CIMMYT和我國玉米種質群體的配合力及雜種優勢分析 楊愛國; 張世煌; 李明順; 榮廷昭; 潘光堂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四川雅安; 四川雅安; 作物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農業大學 【期刊】作物學報 2006-09-12
44 玉米抗絲黑穗病的基因效應 高樹仁; 李新海; 王振華;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北京;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大慶; 黑龍江哈爾濱 【期刊】作物學報 2006-10-12
45 東北地區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遺傳多樣性分析 肖木輯;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沈陽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玉米研究中心 遼寧沈陽 【期刊】華北農學報 2006-12-30
46 64份玉米自交系抗粗縮病的遺傳變異分析 陳永坤; 李新海; 肖木輯; 李明順; 苑森行; 王向東;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烏魯木齊; 山西臨汾0; 山西臨汾 【期刊】作物學報 2006-12-12
47 在構建QPM近等基因系過程中對回交群體的SSR標記選擇 雷開榮; 石春焱; 李明順; 張世煌; 李新海; 肖木楫; 張德貴; 郝轉芳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北京; 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重慶市農作物生物工程中心; 內蒙古通遼市農業科學院; 內蒙古通遼 【期刊】玉米科學 2006-12-15
48 對玉米DNA指紋分析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張世煌; 鄭用璉; 謝傳曉; 李新海; 郝轉芳; 張祖新; 王振華; 潘光堂; 陳彥惠;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 河北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 北京 【期刊】種子科技 2007-02-15
49 提高玉米育種效率的技術途徑與策略 李明順; 謝傳曉;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 【期刊】作物雜志 2007-02-15
50 華北地區玉米雜交種農藝性狀演變規律的研究 謝振江;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張寶石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2007-03-16
51 玉米育種發展動態 田清震; 張世煌; 李新海; 李明順; 謝傳曉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7-02-15
52 玉米鐵微營養生物有效性與生物強化的研究進展 謝傳曉; 王康寧; 張德貴; 李明順; 李新海; 潘光堂; 陳潔;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學重點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四川雅安 【期刊】玉米科學 2007-02-15
53 華北地區不同年代玉米雜交種農藝性狀的改良進展 謝振江;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北唐山 【期刊】玉米科學 2007-04-15
54 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武斌; 李新海; 肖木輯; 謝傳曉; 郝轉芳;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新疆農業大學烏魯木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北京; 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7-04-10
55 玉米兩向分群育種策略初探 梁文科; 戚廷香; 李明順; 李新海; 張德貴;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小麥玉米室;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小麥玉米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作物雜志 2007-06-15
56 玉米穗長上位效應和Q×E互作效應分析 路明; 周芳; 謝傳曉; 李明順; 李新海; 楊曉軍; 劉美洲;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沈陽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期刊】作物雜志 2007-08-15
57 密度壓力下玉米雜交種農藝性狀與產量相關性研究 謝振江;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玉米科學 2007-08-15
58 推測187份玉米自交系基因組血統與分子親緣關系(英文) 謝傳曉; 張世煌; 李明順; 李新海; 郝轉芳; 白麗; 張德貴; 梁業紅 國家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 國家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 國家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所 北京 【期刊】遺傳學報 2007-08-15
59 華北地區骨干玉米自交系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 謝振江;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張寶石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沈陽; 唐山市農業科學院; 河北唐山 【期刊】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7-06-15
60 玉米雜交種掖單13號的SSR連鎖圖譜構建與葉夾角和葉向值的QTL定位與分析 路明; 周芳; 謝傳曉; 李明順; 徐云碧; Marilyn Warburton;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中心; 沈陽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中心; 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中心 北京 【期刊】遺傳 2007-09-15
61 利用SSR標記研究85個玉米自交系的遺傳多樣性 孫友位; 李明順; 張德貴; 肖木輯; 謝振江; 李新海; 謝傳曉; 郝轉芳;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沈陽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7-12-15
62 4個CIMMYT玉米群體不同輪次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張前進; 陳彥惠; 王振華; 張新; 張世煌; 李明順; 魏昕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期刊】河南農業科學 2008-11-15
63 玉米育種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張世煌; 徐偉平; 李明順; 李新海; 徐家舜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期刊】玉米科學 2008-12-15
64 廣西地方玉米種質和加拿大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分析 吳永升; 李明順; 李新海; 黃開健; Marilyn Warburton; 劉雪; 陳衛國;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廣西玉米研究所; CIMMYT-Genetic Resources&Enhancement Unit; Mexico; 中國廣西玉米研究所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8-03-10
65 玉米葉片DNA快速提取方法改進研究 盧振宇; 李明順; 謝傳曉; 李新海; 曲延英;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新疆農業大學; 烏魯木齊 【期刊】玉米科學 2008-04-15
66 黃淮海地區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遺傳多樣性分析 肖木輯;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中心;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中心; 沈陽農業大學 【期刊】玉米科學 2008-04-15
67 160個玉米自交系光周期敏感性鑒定 謝傳曉; 王振華; 於琍; 張瑋; 李明順; 李新海; 程備久;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氣象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安徽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8-06-15
68 玉米Gln1-3 gDNA序列分離、基因結構、保守功能域與等位變異分析 吳永升; 李新海; 張征; 李明順; 郝轉芳; 張世煌; 謝傳曉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 北京 【期刊】作物學報 2008-07-12
69 一個新的抗玉米矮花葉病基因的發現及初步定位 席章營; 張書紅; 李新海; 謝傳曉; 李明順; 郝轉芳; 張德貴; 梁業紅; 白麗;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學報 2008-09-12
70 玉米抗甘蔗花葉病毒QTL的初步研究 王鳳格; 劉賢德; 王振華; 張世煌; 李新海; 袁力行; 韓曉清;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河北省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北京; 黑龍江哈爾濱; 河北唐山 【期刊】作物學報 2003-01-20
71 根據SSR標記劃分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雜種優勢群 番興明; 張世煌; 譚靜; 李明順; 李新海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作物學報 2003-01-20
72 利用SSR標記對29個熱帶和溫帶玉米自交系進行雜種優勢群的劃分 番興明; 譚靜; 張世煌; 李明順; 黃云霄; 楊峻蕓; 彭澤斌; 李新海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期刊】作物學報 2003-11-20
73 利用SSR標記劃分70份我國玉米自交系的雜種優勢群 李新海; 袁力行; 李曉輝; 張世煌; 李明順; 李文華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3-06-20
74 玉米雌雄開花間隔天數、結穗率與產量的數量性狀位點(QTL)分析(英文) 李新海; 劉賢德;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期刊】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08-10
75 CIMMYT亞熱帶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雜種優勢群分析 李明順; 張世煌; 潘光堂; 李新海; 夏先春; 田清震; 白麗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5-04-10
76 利用SSR標記分析玉米群體遺傳變異的取樣方法 劉雪; 李明順; 李新海; 田清震; 白麗;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北京 【期刊】作物學報 2005-07-25
77 玉米抗矮花葉病QTL定位 陳旭; 李新海; 郝轉芳; 王振華; 田清震; 李明順; 白麗;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黑龍江哈爾濱 【期刊】作物學報 2005-08-25
78 分子標記在優質蛋白玉米(QPM)育種中的應用 宋敏; 田清震; 李新海;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新疆農業大學; 烏魯木齊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5-09-10
79 玉米抗絲黑穗病QTL分析 石紅良; 姜艷喜; 王振華; 李新海;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北京; 黑龍江哈爾濱 【期刊】作物學報 2005-11-25
80 分子標記在優質蛋白玉米育種中的應用 宋敏; 田清震; 李新海; 李明順; 曲延英;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院; 烏魯木齊 【期刊】新疆農業大學學報 2005-09-30
81 14個熱帶、亞熱帶玉米群體雜交優勢組合模式分析 吳連成; 陳彥惠; 張世煌; 李明順; 王鐵固; 張明友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河南鄭州; 河南鄭州 【期刊】河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3-12-20
82 玉米抗甘蔗花葉病毒的遺傳分析 王振華; 李新海; 李明順; 李文華; 張世煌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黑龍江哈爾濱;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黑龍江哈爾濱 【期刊】作物學報 2004-02-25
83 利用SSR標記快速鑒定玉米雜交種農大108和豫玉27的種子純度 高文偉; 李曉輝; 田清震; 李明順; 李新海; 張世煌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系;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烏魯木齊 【期刊】種子 2004-05-25
84 優質蛋白玉米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田清震; 李新海; 李明順; 姜偉; 張世煌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北京;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ENT-中國實驗室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4-06-25
85 opaque 2基因微衛星標記與玉米籽粒賴氨酸含量的關系 姜偉; 李新海; 李明順; 田清震;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AMBIONET中國實驗室;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作物學報 2004-08-25
86 優質蛋白玉米(QPM)選育方法和發展策略 李明順; 張世煌; 李新海; 田清震; 白麗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北京 【期刊】玉米科學 2004-09-25
87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差異分析 劉賢德; 李曉輝; 李文華; 李明順; 李新海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北京; 黑龍江哈爾濱 【期刊】玉米科學 2004-09-25
88 玉米雜交種DNA指紋圖譜及其在親子鑒定中的應用 李曉輝; 李新海; 高文偉; 田清震;李明順; 馬鳳鳴;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系; 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新疆烏魯木齊 【期刊】作物學報 2005-03-25
89 我國主要玉米自交系開花期耐旱性差異及改良 李新海; 高根來; 梁曉玲; 袁力行; 李明順;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 山西臨汾 【期刊】作物學報 2002-09-20
90 根據產量特殊配合力分析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群 李明順; 張世煌; 李新海; 潘光堂; 白麗; 彭澤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2-06-20
91 輔助選擇優質蛋白玉米種質的ELISA方法 丁占生; 康繼偉; 張世煌; 傅俊驊; 李新海; 袁力行; 李明順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 農業部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AMBIONET中國實驗室;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 中國農科院作? 【期刊】玉米科學 2002-06-25
92 利用SSR標記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遺傳變異 李新海; 傅駿驊; 張世煌; 袁力行;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0-04-20
93 玉米自交系遺傳變異的RFLP分析(英文) 李新海; 傅駿驊; 張世煌; 袁力行;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 【期刊】植物學報 2000-11-30
94 兩種凝膠電泳系統對SSR標記多態性的影響 李新海; 焦少杰; 傅駿驊; 張世煌; 袁力行;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育種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期刊】華北農學報 2001-06-15
95 中國主要玉米改良群體雜種優勢組合模式的初步評價 陳彥惠; 張世煌; 吳連成; 王鐵固; 李明順; 鄧凌偉; 張明友; 白錦雯 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河南省鄭州市農科所; 焦作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河南鄭州; 北京 1 00081?; 河南鄭州; 北京 1 00081; 河南焦作 【期刊】華北農學報 2002-12-15
96 13個玉米群體的配合力和遺傳多樣性分析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 【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 2005-07-01
97 溫帶和亞熱帶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和雜種優勢群的初步研究 李明順 中國農業科學院 【碩士】中國農業科學院 2000-06-01
榮譽獎勵: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