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徐慶國——水稻遺傳育種專家,男,漢族,1960年10月15日出生,湖南省岳陽市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碩士。曾任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生態與遺傳改良校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農業大學作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6月畢業于湖南農學院農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5年6月畢業于湖南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5年留校從事作物遺傳育種教學科研工作。
1987年3月至12月在西南農業大學進修。
1994年晉升副研究員。
1999年至2000年與2003年曾去日本進修、合作科研及進行學術交流。
2001年晉升研究員。
2007年評轉為教授。
社會任職:
1. 湖南省政協委員。
2.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辦公室湖南省自科基金委員會委員。
3. 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南省委委員。
4. 農工黨湖南農業大學支部主委。
5. 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評審專家湖南省自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教學情況:
承擔教學項目情況:
1. 湖南省教育廳:《植物育種學》湖南省級本科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2010年01月-2013年12月,副主持。
2. 湖南農業大學:黑麥草高效再生體系的創建研究,2010年01月-2012年12月,主持。
3. 湖南農業大學:《草業科學研究技術》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2010年01月-2013年12月,主持。
4.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技術》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教學用書建設立項資助項目,2010年01月-2013年12月,主持。
5.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技術,2009年04月-2011年12月,主持。
6. 湖南農業大學:以學位實驗課為載體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01月-2012年12月,主持。
7. 湖南農業大學:《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湖南農業大學校級精品課程,2009年01月-2011年12月,主持。
教學成果:
1. 《草業科學研究技術》,2010年獲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
2. 《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本科生主干課程,2009年獲校級精品課程。
3. 《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技術》,2009年獲研究生精品課程。
4. 《種子檢驗》,2009年獲2008年度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
5. 《兩系雜交水稻的理論與技術》,2002年獲優秀圖書評選特等獎。
6. 加強和改進湖南省農民培訓工作的建議,2006年獲湖南省委優秀建議一等獎。
主講課程:
時間 | 課程名稱 | 周學時 | 班級 | 總人數 |
8屆 | 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 | 4學時 | 草業專業 | 400人 |
8屆 | 牧草與草坪草種子學 | 4學時 | 草業專業 | 400人 |
實踐性教學情況:
時間 | 課程名稱 | 總學時 | 總人數 |
8屆 | 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教學實踐實習 | 4/周 | 400人 |
2屆 | 牧草與飼料作物栽培學教學實習 | 4/周 | 48人 |
8屆 | 牧草與草坪草育種學實驗 | 20學時 | 400人 |
7屆 | 草業科學專業勞動 | 15學時 | 350人 |
6屆 | 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 35人 |
培養研究生情況:
指導培養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7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牧草與草坪草遺傳育種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湖南省科技廳:應用植物分子與細胞育種技術培育優質水稻新品種,2010年01月-2013年12月,主持。
2. 湖南省婁底市科技局:草坪草種海濱雀稗的新品種選育,2010年01月-2012年12月,主持。
3. 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南省委員會:我省農村環境保護問題研究與對策,2009年01月-2010年12月,參與。
4. 湖南省科技廳:中-泰草坪與地被植物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2009年01月-2012年12月,副主持。
5. 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黨外正職與中共黨組(黨委)關系的研究,2008年06月-2011年12月,主持。
6. 湖南省科技廳:應用染色體段雜交新技培育水稻新品種,2008年01月-2010年12月,副主持。
7. 科技部:超級雜交稻兩優293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集成與推廣,2007年01月-2008年12月,參與。
8. 湖南省科技廳:米粉專用稻及稻-鴨共生規范化栽培技術推廣,2006年01月-2009年12月,參與。
9. 國家科技部:超級稻的基礎理論研究,2005年05月-2009年09月,主持。
10. 國家科技部與湖南省科技部:細胞工程在超級稻育種上的應用,2005年01月-2008年12月,主持。
11. 國家外國專家局引智項目:優質專用水稻新品種選育及其基礎研究,2004年01月-2007年12月,主持。
12. 湖南農業大學人才引進項目:湖南省草坪草及牧草引種篩選和牧草養禽高效配套技術研究,2003年01月-2006年12月,副主持。
13. 湖南省教育廳:兩系雜交超級稻的后期根系機能與地上部早衰的關系研究,2003年01月-2006年12月,副主持。
14. 湖南省教育廳:優質專用早稻新品種(組合)選育及其基礎研究,2003年01月-2006年12月,主持。
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水稻反溫敏核不育系的應用基礎研究,2002年01月-2004年12月,參與。
16. 國家科技部:國家早稻品改工程難題招標項目湘早秈28號,1999年01月-2003年12月,主持。
17. 長沙市人民政府:優質早稻新品種選育(引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1998年01月-2008年12月,主持。
18. 中國農業科學院:胎盤乳化液在水稻上的應用,1997年01月-1999年12月,主持。
19. 國家科委:高蛋白飼料稻綜合技術研究,1996年01月-2000年12月,參與。
20. 湖南省科委: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組合)推廣,1996年01月-2000年12月,主持。
21. 湖南省教委:飼用水稻良種選育及稻米型飼料配制研究,1996年01月-2001年12月,主持。
22. 湖南省自科基金委員會:水稻超高產品種“早長快長”特性的研究,1995年01月-2000年12月,主持。
23. 國家科委:水稻等雜種優勢固定方法與新品種選育,1995年01月-2000年12月,副主持。
24. 湖南省科委: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1995年01月-2000年12月,副主持。
25. 湖南省自科基金委員會:飼料用稻米的營養特性和配制技術的研究,1994年01月-1997年12月,副主持。
26. 湖南農業大學自選課題: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1993年01月-1995年12月,主持。
27. 湖南省教委:水稻高產新品種選育及雜種優勢利用研究,1992年01月-1995年12月,副主持。
28. 國家科委“863”項目和省科委項目:長江流域兩系法品種間雜交早稻及亞種間雜交組合選育,1991年01月-2000年12月,參與。
29. 湖南省科委:高產優質多抗早稻新品種(組合)選育,1991年01月-2000年12月,主持。
30. 湖南省科委:商品優質品種(組合)選育及大面積豐產栽培,1991年01月-1995年12月,副主持。
31. 國家科委“863”課題:超高產水稻新品種(組合)選育,1988年01月-1995年12月,參與。
32. 湖南省教委:提高商品米營養品質和食味品質的研究,1988年01月-1990年12月,副主持。
33. 湖南省科委: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轉換及遺傳規律研究,1986年01月-1997年12月,副主持。
34. 湖南省科委:優質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選育,1985年01月-1990年12月,參與。
科研成果:
1. 不同類型雜交早稻品質性狀遺傳分析,2010年獲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2. 加快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的對策與措施探討,2009年獲湖南省優秀論文一等獎。
3. 新型農民的能力培育與職業教育的思考,2009年獲湖南省優秀論文三等獎。
4. 關于推動民主黨派政治交接形式長效機制的探,2009年獲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
5. 優質專用早稻新品種湘早秈33號選育及其基礎研究,2008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 香稻優質高產栽培,2005年獲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二等獎。
7. 早稻品改新品種“湘早秈28號”,2004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8. 早稻新品種湘早秈17號推廣,200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9. 湖南早稻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2000年獲湖南省專題調研成果三等獎。
10.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1999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11. 早稻新品種“岳早秈8號”(92A97)的選育與推廣,1998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2. 水稻育種新技術研究與進展,1998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3. 早稻新品種“湘早秈17號”,1997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4. 光溫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遺傳與育種研究,1997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5. 優質早稻香米新品種香早一號的選育與推廣,1996年獲湖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6. 特種稻新品種紫香糯的選育與推廣,1995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7. 外源DNA導入水稻的研究,1993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18. 特種稻新品種紫香糯,1993年獲湖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 早稻新品種88早317,1992年通過衡陽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 早稻新品種“常早秈3號”,1998年通過常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1. 兩系雜交水稻新組合,2002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2. 長早糯1號,2001年通過長沙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3. 長早秈9號,2001年通過長沙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4. 水稻新品種湘早秈33號,2001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5. 水稻新品種湘早秈28號,1999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6. 早稻新品種“超豐早1號”,1997年通過永州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7. 早稻新品種岳早秈8號,1996年通過岳陽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8. 早稻新品種香早1號,1993年通過岳陽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9. 中熟早新品種“87早592”,1991年通過益陽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30. 特種稻新品種“紫香糯”,1992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31. 早熟早秈新品種“湘早秈17號”,1995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論文專著:
在《中國水稻科學》、《作物學報》、《中國農學通報》等學術刊物與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發表論文11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7部。
出版專著:
1《水稻育種新技術研究與進展》徐慶國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年
2《水稻》徐慶國 海南國際新聞出版社 2001年
3《兩系法雜交水稻的理論與技術》徐慶國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年
4《香稻優質高產栽培》徐慶國 金盾出版社 2003年
5《Hybrid Rice and World Food Security》徐慶國
6《種子檢驗》(全國統編教材)徐慶國
7《種子市場營銷學》(全國統編教材)徐慶國
發表中文論文:
1 關于加快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的思考 徐慶國;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會議】推動新型工業化 促進湖南經濟發展——2007年湖南科技論壇(下) 2007-09-01
2 關于培養新型農民建設新農村的思考 徐慶國;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會議】湖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優秀論文集 2006-10-01
3 暖季型草坪草低溫脅迫抗性差異的研究 徐慶國; 蘇鵬; 梁東鳴; 唐瑤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草業科學系 【會議】中國草學會草坪專業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0-08-19
4 化學誘變對水稻葉綠素相對含量及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陳燦; 黃璜; 徐慶國; 郭偉; 李海林; 彭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會議】中國遺傳學會第十屆全國激光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9-04-01
5 關于加強和改進我國南方草業的思考 徐慶國; 劉紅梅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草業科學系 【會議】2009中國草原發展論壇論文集 2009-10-14
6 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徐慶國;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會議】首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中) 2008-10-25
7 6-BA處理對水稻根系中后期生長的影響 徐慶國; 楊知建; 朱春生; 張瑜; 王旭軍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會議】200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9-11-29
8 苧麻高效再生體系的建立及抗蟲Bt基因的遺傳轉化 伍旭東; 邢虎成; 揭雨成; 徐慶國; 佘瑋; 鐘英麗; 廖瑋瑋 湖南農業大學苧麻研究所 【會議】200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9-11-29
9 低碳農業與可持續發展探討 徐慶國; 劉紅梅;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會議】低碳農業與湖南經濟發展論壇論文集 2010-10-30
10 飼料用稻谷和糙米的營養特性 賀建華; 黃美華; 金宏; 曾淑元;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會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2000-10-01
11 6-BA對不同類型水稻根系形態特性及地上部的影響 徐慶國; 朱春生; 王旭軍; 楊知建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生態與遺傳改良校級重點實驗室;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生態與遺傳改良校級重點實驗室 【會議】2005年全國植物生長物質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5-04-01
12 秈稻成熟胚的組織培養特性研究 徐慶國; 殷緒明; 李海林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會議】中國作物學會2007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09-01
13 化學誘變對水稻生理特性的影響 陳燦; 徐慶國; 李海林; 彭波; 伍旭東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會議】中國作物學會2007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09-01
14 野生稻抗性候選基因篩選和克隆 徐慶國; 楊劍; 曹孟良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會議】第五次全國植物分子育種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8-09-01
15 超級雜交稻的根系形態特征及其與地上部關系的研究 徐慶國; 楊知建; 朱春生; 王旭軍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雜交水稻 2010-09-15
16 雜交稻品質性狀的遺傳育種研究進展 王蔚風;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11-07-15
17 低碳農業與可持續發展探討 徐慶國; 劉紅梅;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期刊】作物研究 2010-10-15
18 黨外正職與中共黨組(黨委)關系的研究 徐慶國; 黃豐; 劉紅梅 湖南農業大學 【期刊】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0-12-15
19 黑麥草高溫脅迫抗性與抗旱性遺傳育種研究進展 謝宏偉; 徐慶國; 李陽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11-01-15
20 高校民主黨派新一代成員特點研究 徐慶國; 黃豐; 龐維真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1-02-15
21 黑麥草生產能力及其抗熱性評價 李陽; 徐慶國; 謝宏偉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11-05-15
22 草坪草海濱雀稗的抗寒機理研究 劉湘林; 陳躍進; 徐慶國; 金晨鐘; 蘇鵬; 張夢成; 肖有鐵; 夏鵬玲; 周雨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6-01
23 轉錄因子DREB在植物抗逆中的應用 張亞洲; 陳芬;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09-12-15
24 中國雜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種研究與發展概況 萬昕; 李海林; 羅斌;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09-12-15
25 雜交水稻機械化種子生產技術的研究進展 徐慶國;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期刊】農業工程學報 2010-10-15
26 集中居住對農民生活的影響——基于湖南長沙郊區農村的調查 徐持平; 劉慶; 徐慶國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10-15
27 播種期對不同雜交中稻組合品質的影響 李祖勝; 徐慶國 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2009-06-28
28 6-BA處理對水稻根系中后期生長的影響 楊知建; 徐慶國; 朱春生; 王旭軍; 張瑜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0-15
29 苧麻葉片組織培養再生植株的研究 伍旭東; 邢虎成; 揭雨成;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苧麻研究所; 湖南省作物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9-12-05
30 超級稻的研究現狀與發展對策探討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6-03-30
31 長江流域雜交早稻品質性狀的表現及配合力研究 鄧華鳳; 何強; 毛友純; 徐慶國; 舒服; 張武漢; 楊飛; 袁隆平 湖南農業大學;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農業大學; 天津市水稻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作物學報 2006-05-12
32 種衣劑及其在水稻上的應用效果綜述 肖國超; 徐慶國; 張海清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6-09-30
33 影響水稻抗寒性的生理因素研究進展 殷緒明; 徐慶國; 李海林; 丁彥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實驗室管理中心;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6-12-30
34 關于新型農民培訓工作的思考 徐慶國;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28
35 論地市級農科所的特殊性和財政支持政策問題——以常德市農科所為例 葛丁綱; 徐慶國 常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常德;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28
36 不同類型雜交早稻品質性狀遺傳分析 李平; 徐慶國; 胡志明; 許瑋; 毛友純 湖南省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省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岳陽; 湖南長沙; 湖南岳陽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7-05-05
37 秈型雜交稻親本成熟胚愈傷組織再生體系的建立 殷緒明; 徐慶國; 李海林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湖南 長沙; 湖南 長沙 【期刊】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07-03-30
38 雜交早稻米質性狀的配合力研究 李平; 徐慶國; 胡志明; 許瑋; 毛友純 湖南省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省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岳陽; 湖南長沙; 湖南岳陽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39 不同三葉草品種的農藝性狀與營養特性比較 劉寧芳; 徐慶國; 楊知建; 郭晶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肯德基有限公司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7-06-15
40 三種化學誘變劑對不同水稻品種的生物學效應研究 彭波; 徐慶國; 陳燦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07-08-15
41 秈稻成熟胚的組織培養特性研究 徐慶國; 殷緒明; 李海林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8-15
42 化學誘變對水稻生理特性的影響 陳燦; 徐慶國; 李海林; 彭波; 伍旭東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8-15
43 農作物化學誘變育種研究進展 彭波; 徐慶國; 李海林; 劉紅梅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7-12-15
44 苧麻再生體系的建立及轉基因研究進展 伍旭東; 揭雨成;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7-12-15
45 mRNA差異顯示技術在水稻育種中的應用 胡文彬; 駱葉青; 徐慶國; 李海林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08-12-15
46 溫度脅迫對草坪草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 蘇鵬;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08-12-15
47 草業科學專業《育種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徐慶國; 羅利華; 王林輝; 金曉馬 湖南農業大學草業科學系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 2008-11-15
48 不同化學誘變劑對水稻種子萌發和生長的影響 陳燦; 徐慶國; 彭波; 李海林; 王林輝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種子 2008-03-25
49 基本苗對超級稻豐源優299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蘇利英; 王建兵; 徐慶國; 雷天問; 尹朝暉 惠州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省韶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湖南省韶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廣東惠州; 廣東惠州; 湖南長沙; 湖南韶山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08-03-20
50 中熟優良早稻新品種湘早秈33號的選育 徐慶國; 黃豐; 李海林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0-30
51 水稻葉片衰老生理的研究進展 王旭軍; 徐慶國; 楊知建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5-03-30
52 不同類型雜交早稻農藝性狀的遺傳分析 毛友純; 徐慶國; 胡志明 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處;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5-08-30
53 湖南優質稻米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對策 陳烈臣; 徐慶國; 陳愛純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3-12-30
54 小麥化學殺雄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與展望 李海林;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生態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3-12-30
55 丸化劑對水稻種子出苗和秧苗生長的影響 余培玉; 熊遠福; 鄒應斌; 徐慶國; 熊海蓉 湖南省農業廳;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4-09-30
56 不同育秧方式對湘晚秈13號良種繁育的影響研究 黃科延; 徐慶國 長沙縣雙新農業示范場;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5-03-30
57 雜交早稻農藝性狀的配合力研究 毛友純; 徐慶國; 胡志明 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工作處;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4-30
58 水稻耐冷性的研究與進展 肖國超;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5-12-30
59 秈稻成熟胚組織培養的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殷緒明;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5-12-30
60 中國草坪植物育種研究與展望 梁平;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5-12-30
61 不同光溫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轉換與花粉發育的比較 徐慶國; 蔣佐升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9-06-30
62 TAM誘導劑誘導作物孤雌生殖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 唐明遠; 張玉華; 徐慶國; 呂敬先 湖南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1999-04-20
63 優質中熟早稻新品種湘早秈28號的選育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9-06-10
64 中國雜交早稻的發展及其研究進展 毛友純; 徐慶國; 白德朗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雜交水稻 2002-11-30
65 優質早熟早稻新品種長早秈9號的選育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2002-02-10
66 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及途徑探討 張臺柱; 徐慶國 湖南省岳陽縣湖洲管理局南洲蘆葦場;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 湖南岳陽; 湖南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2-03-30
67 不同產地香米微量元素含量差異及吸收富集特征研究 胡樹林; 黃啟為; 徐慶國 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2-03-30
68 胎盤乳化液在水稻上的應用研究 徐慶國; 唐仲興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省株洲市種子公司 【期刊】作物研究 1999-06-30
69 水稻玉米間作高產栽培新技術研究 李陽生; 徐慶國 湖南省祁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作物研究 1999-06-30
70 湘早秈28號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 1999-04-15
71 早秈稻飼料營養價值的品種間差異研究 徐慶國; 賀建華; 黃豐; 曾淑元; 唐啟源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0-02-29
72 飼料用稻谷和糙米的營養特性 賀建華; 徐慶國; 黃美華; 金宏; 曾淑元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期刊】中國水稻科學 2000-10-10
73 早稻品種生長發育特性的差異研究 徐慶國; 黃豐; 唐啟源; 毛友純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圖書館;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8-30
74 不同類型早稻干物質積累與農藝特性的比較研究 徐慶國; 毛友純; 唐啟源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雜交水稻 2001-11-30
75 發展湖南創匯農業的思考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期刊】作物研究 2001-03-30
76 香米品質與微量元素含量特征關系的研究 胡樹林; 徐慶國; 黃啟為 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2001-12-30
77 兩系超級雜交稻新組合培兩優559的選育 白德朗; 羅孝和; 徐慶國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6-30
78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 伏軍; 徐慶國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94-02-28
79 外源DNA導入水稻體細胞胚研究初報 劉選明; 周樸華; 洪亞輝; 董延瑜;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業大學生物技術系;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94-12-30
80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Ⅲ.超豐早1號的某些生理特性分析 唐湘如; 伏軍;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4-12-10
81 水稻分子育種的研究現狀 伏軍;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 【期刊】作物研究 1994-03-30
82 岳早秈5號(89早229) 徐慶國 湖南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期刊】湖南農業 1994-02-15
83 稻米品質的品種種性差異研究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5-08-30
84 水稻超高產育種新技術探索 伏軍; 徐慶國; 唐湘如; 程堯楚; 周文新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5-12-30
85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Ⅳ.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后代細胞學研究 程堯楚; 周文新; 伏軍;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5-02-10
86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Ⅴ.超豐早1號高產栽培技術初探 唐湘如; 伏軍; 徐慶國; 肖應輝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5-04-10
87 湖南早稻生產狀況分析及育種技術對策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業大學 【期刊】作物研究 1995-03-30
88 特異稻米育種技術及開發前景探討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期刊】作物研究 1995-06-30
89 稻米品質及其評價指標(1)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期刊】湖南農業 1995-02-15
90 稻米品質概念及評價指標(2)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 【期刊】湖南農業 1995-03-15
91 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管理初探 歐陽加林; 徐慶國 湘潭市岳塘區種子公司;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期刊】作物研究 1996-09-30
92 光溫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遺傳與育種學研究 盛孝邦; 徐慶國; 賈煒; 陳立云; 周國峰; 汪擴軍; 米湘成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理學院; 湖南益陽市農科所; 湖南省氣象科技開發研究中心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7-06-30
93 新型化學誘導劑TAM在水稻育種上的應用 徐慶國; 唐明遠; 伏軍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理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7-10-30
94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新品種超豐早1號的選育 伏軍; 徐慶國; 唐湘如; 周文新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7-10-30
95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若干問題探討 伏軍; 徐慶國; 周文新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7-12-30
96 水稻與高粱遠緣雜交育種研究 Ⅵ.超豐早1號試驗與示范總結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7-08-10
97 稻米品質及測試方法研究 Ⅱ.碾磨精度對稻米品質性狀的影響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作物研究 1997-09-30
98 雜交稻與親本稻米蛋白質及氨基酸含量的關系 徐慶國; 黃豐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雜交水稻 1998-09-15
99 利用RAPD技術對遠緣雜交后代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劉春林; 伏軍; 阮穎;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8-01-27
100 優質中熟早秈新品種常早秈3號的選育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業大學水稻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8-11-27
101 早熟早秈新品種湘早秈17號 徐慶國 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期刊】作物品種資源 1996-01-21
102 外源DNA導入水稻的育種效果研究 伏軍; 徐慶國; 羅弘; 洪亞輝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長沙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92-03-01
103 兩系雜交早稻雜種優勢的初步研究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湖南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期刊】雜交水稻 1993-05-01
104 不同秈稻光(溫)敏不育系配組的優勢比較 徐慶國; 伏軍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長沙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93-05-01
105 秈型兩用核不育系安農S-1育性轉換及育性遺傳的研究 蔣佐升; 徐慶國; 董延瑜; 康春林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長沙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93-06-30
106 稻米品質及測試方法研究——1.粳稻稻米品質的品種間差異及不同季別種植的差異徐慶國 湖南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研究 【期刊】作物研究 1989-12-31
107 稻米營養價值及其食味的研究 郭孔雁; 陳立云; 肖層林; 徐慶國; 馮敏 湖南農學院; 湖南農學院; 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所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89-08-29
108 導入外源DNA引起水稻性狀變異的一種簡便方法 伏軍; 嚴欽泉; 徐慶國 湖南農學院; 湖南農學院 【期刊】湖南農業科學 1990-08-29
109 水稻氨基酸含量的品種間差異及與遺傳密碼數的關系 徐慶國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期刊】湖南農學院學報 1990-06-30
110 秈型兩用不育系衡農S-1育性轉換及育性遺傳的研究 蔣佐升; 徐慶國; 董延瑜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湖南農學院農學系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1992-07-01
111 珍珠粟DNA導入水稻的性狀變異研究 徐慶國; 伏軍; 羅弘; 洪亞輝 湖南農學院; 湖南農學院; 湖南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1992-12-31
112 秈型水稻光溫敏不育系減數分裂行為的觀察 蔣佐升; 徐慶國; 董延瑜 湖南省糧油局; 湖南農學院; 湖南農學院 長沙 【期刊】作物研究 1992-12-31
榮譽獎勵:
1. 2009年獲中國農工民主黨優秀組織工作者榮譽稱號。
2. 2009年獲中國農工黨湖南省優秀黨員獎。
3. 2009年獲湖南農業大學校級優秀班主任獎。
4. 2008年獲湖南省人民政府獎勵二等功。
5. 1991年獲湖南省優秀作物科普工作者榮譽稱號。
媒體報道:
徐慶國: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機制培養新型農民
“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就必須培養出千百萬新型農民!”今天,在湖南省委獻計獻策活動座談會上,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研究員徐慶國建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培養新型農民,建立提高新型農民培訓的長效機制。
所謂新型農民,是指覺悟高、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一代農民。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就必須培養出千百萬新型農民。徐慶國列舉了湖南省近年各種形式的農民教育培訓的特點:從過去的學歷教育為主轉變為非學歷教育為主;從過去掃除青壯年文盲及落實基礎義務教育為主轉為以短期的實用技術教育為主;從過去由受訓農民自主繳費轉變為由政府“買單”;從過去培訓農村基層干部為主轉變為培訓普通農民為主。
徐慶國認為湖南省過去的新型農民培訓工作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缺少綜合協調的新型農民培訓規劃與管理體制;缺少新型農民培訓的合格“雙師型”教師;新型農民培訓基礎設施薄弱等。
徐慶國建議,一要整合培訓資源,提高培訓效果。例如,用于新型農民的遠程教育培訓系統就可由分屬不同部門的農業廣播電視遠程教育系統、組織部門的農村黨員與干部遠程教育系統、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系統等進行“三合一”,提高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二要加強新型農民的科技培訓。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長遠大計考慮,今后有必要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經費投入力度和比重,著重抓好農業技術培訓,使農業勞動力普遍掌握1~2項農業實用技術。特別要抓好目前農村承擔農業生產實際重任的中老年農民的培訓,使他們成為種植業與養殖業致富能手。三要推進新型農民培訓體制和機制創新。整合各種社會教育資源,建立新型農民培訓網絡;拓展農民培訓途徑;加強相關的法律建設,為新型農民培訓提供法律保障;創新新型農民培訓資金投資體制。
文章來源:《紅網》2006-10-23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