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陳紀軍——天然藥物化學專家,男,1965年4月出生,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至1986年:西安醫科大學藥學專業畢業,理學學士。
1986年至1989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專業,理學碩士。
1992年至1995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專業,理學博士。
1996年至1998年:日本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博士后。
1989年至199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1992年至1998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8年至200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2年4月至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社會任職:
1. Org Lett, Bioorg Med Chem, Bioorg Med Chem Lett, Nat Prod Res,J Asian Nat Prod. Res等雜志審稿人。
2. 《中國中藥雜志》編委。
培養研究生情況:
畢業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6名。
在讀博士研究生:7名,碩士研究生:3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藥物化學、抗病毒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主持NSFC-云南省聯合基金重點項目、NSFC面上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專題、科技部863專項、中國科學院-香港求搓基金、云南省新藥專項、企業等20余項。
1.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中藥藥效物質,2011-2014。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云南省聯合基金(重點項目):云南特有中藥青葉膽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與作用機制的研究,2009-20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抗HBV活性化合物HB-103衍生物合成與活性研究,2007-2009。
4.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治療抑郁癥中藥、天然藥物1類新藥奧生樂賽特膠囊的臨床前研究,2009-2010。
5.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抗抑郁藥效學評價及其神經可塑性機理研究關鍵技術(子課題),2009-2010。
6. 973計劃:抑郁癥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發育基礎研究(子項目),2009CB941302,2009-2013。
7. 昆明晶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抗抑郁藥物研究,2007-2012。
8.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新藥專項:治療抑郁癥中藥、天然藥物1類新藥奧生樂賽特膠囊的臨床前研究,2008-2008。
9. 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篩選與新藥研究,2009-2011。
10. 科學院-香港裘搓基金:抗HBV活性等活性化合物作用機制研究,2009-2010。
11. 科學院港臺合作重點項目:抗乙肝、精神病活性化合物研究,2009-2011。
12. 科學院西部之光聯合學者項目:抗HBV活性化合物應用基礎研究,2008-2011。
科研成果:
1. 從30余種中藥和藥用植物中分離鑒定化合物600余個,獲得新化合物100多個,報道5類新奇骨架的環烯醚萜內酯化合物并具有抗HBV活性。
2. 發現澤瀉醇類化合物具有抗HBV活性,系統地開展了其結構修飾與作用機制研究。
3. 揭示2-氫喹啉酮及其衍生物具有抗HBV活性。
4. 發現新型抗抑郁活性化合物已完成其作為1類新藥的臨床前研究,正在進行新藥研究與開發。
5. 發現新類型雙吲哚生物堿、β-硝基烯、烯酰胺類、四氫異喹啉類等化合物對HIV-1具有抑制作用。
發明專利:
1. 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 陳紀軍; 吳穎瑞; 趙友興; 馬云保; 姚淑英; 周俊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7-08-22
2. 一種抗抑郁藥物及其應用 陳紀軍; 徐林; 周俊; 呂俊; 毛蓉蓉; 田孟; 沈勇; 江志勇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昆明晶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8-01-30
3. 抗抑郁藥物及其應用 陳紀軍; 徐林; 周俊; 呂俊; 毛蓉蓉; 田孟; 張雪梅; 沈勇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昆明晶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8-03-05
4. 抗乙型肝炎藥物組合物,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陳紀軍; 張泉; 江志勇; 羅杰; 馬云保; 張雪梅; 周俊; 沈勇; 左愛學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06-02
5. 抗艾滋病藥物及其應用 陳紀軍; 王易芬; 鄭永唐; 羅士德; 曹建新; 唐紹宗; 王惠英; 劉廣杰; 來國防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2001-06-06
6. 抗艾滋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應用 陳紀軍; 王易芬; 鄭永唐; 羅士德; 曹建新; 唐紹宗; 王惠英; 劉廣杰; 來國防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2001-07-25
7. 一種治療艾滋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陳紀軍; 王易芬; 鄭永唐; 羅士德; 曹建新; 唐紹宗; 王惠英; 劉廣杰; 來國防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2001-07-25
8. 5,6-二羥基-2-(4-羥苯基)-4-酮-4H-1-苯并吡喃基-7-羥基-β-D-葡萄糖醛酸在制藥中的應用 陳紀軍; 鄭永唐; 王茜; 張雪梅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2004-04-28
9. 紅厚殼內酯E2的制備方法及其在制備抗SARS的藥物中的應用 陳紀軍; 談學海; 陳聰; 周俊; 汪建; 張雪梅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 2005-01-12
10. 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組合物 陳紀軍; 江志勇; 張奉學; 劉妮; 趙舫; 張雪梅; 周俊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廣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 2006-05-24
11. 豆腐果苷修飾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周俊; 趙友興; 陳紀軍; 尚建華; 劉玉清; 朱兆云; 王京昆; 趙云麗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省藥物研究所 2007-04-25
12. 鹽膚木內酯A,其制備方法和其在制藥中的應用 陳紀軍; 顧瓊; 鄭永唐; 王睿睿; 張雪梅; 周俊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2007-07-11
13. 抗乙型肝炎化合物,其藥物組合物和在制藥中的應用 陳紀軍; 張泉; 江志勇; 張奉學; 馬云保; 羅杰; 周俊; 張雪梅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廣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 2008-09-03
14. 喹啉-2-酮類衍生物,其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陳紀軍; 程辟; 張泉; 江志勇; 張奉學; 馬云保; 羅杰; 周俊; 張雪梅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廣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 2008-09-10
15. 澤瀉醇A衍生物,其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陳紀軍; 張泉; 江志勇; 羅杰; 馬云保; 周俊; 張雪梅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09-12-16
16. 5-甲基-1,3苯二酚或其衍生物用于制備治療或預防抑郁癥的藥物或功能食品中的用途 陳紀軍; 徐林; 周俊; 呂俊; 毛榕榕; 田孟; 周啟心; 張雪梅; 沈勇; 江志勇; 左愛學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昆明晶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0-06-16
17. 澤瀉醇A衍生物,其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陳紀軍; 張泉; 羅杰; 江志勇; 馬云保; 周俊; 張雪梅; 左愛學; 沈勇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06-02
18. 澤瀉醇A衍生物及其藥物組合物和用途 陳紀軍; 張泉; 羅杰; 江志勇; 馬云保; 張雪梅; 周俊; 沈勇; 左愛學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06-02
19. 11,23,24-三-氧-丁酰基澤瀉醇A,其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陳紀軍; 張泉; 羅杰; 江志勇; 馬云保; 張雪梅; 周俊; 左愛學; 沈勇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06-02
20. 2-(1H)喹啉酮衍生物,其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陳紀軍; 郭銳華; 江志勇; 羅杰; 馬云保; 周俊; 張雪梅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0-10-06
21. 喹啉衍生物,其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陳紀軍; 郭銳華; 馬云保; 江志勇; 黃曉燕; 羅杰; 周俊; 張雪梅【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1-05-11
論文專著:
在Org Lett, J Nat Prod, Bioorg Med. Chem Lett, Planta Med, Tetrahadron, Tetrahedon Lett,《中國中藥雜志》等雜志發表論文13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錄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2部。
出版專著:
1《抗艾滋病病毒活性化合物》陳紀軍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2
2《現代天然產物化學》王鋒鵬主編 陳紀軍參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發表英文論文:
1. Chang-An Geng, Xue-Mei Zhang, Yun-Bao Ma, Zhi-Yong Jiang, Jie Luo, Jun Zhou, Hong-Ling Wang, Ji-Jun Chen*. Swerilactones E–G, three unusual lactones from Swertia mileensis.Tetrahedron Lett 2010, 51: 2483–2485
2. Chang-An Geng; Xue-Mei Zhang; Yun-Bao Ma; Zhi-Yong Jiang; Ji-Feng Liu; Jun Zhou; Ji-Jun Chen*.Three new secoiridoid glycoside dimers from Swertia mileensis J Asian Nat Prod Res 2010, 12 ( 6): 542–548
3. Ji-Feng Liu, Zhi-Yong Jiang, Chang-An Geng, Xiao-Bin Zou, Yao Shi, Yun-Bao Ma, Xue-Mei Zhang, Ji-Jun Chen*.Two new phenylpropanoid derivative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Illicium simonsii active against oral microbial organisms. Planta Med 2010,76:1464-1467
4. Ji-Feng Liu, Zhi-Yong Jiang, Quan Zhang, Yao Shi, Yun-Bao Ma1, Ming-Jin Xie, Xue-Mei Zhang, Ji-Jun Chen*. Henrylactones A–E and anti-HBV constituents from Illicium henryi. Planta Med 2010,76:152-158
5. Ai-Xue Zuo, Yong Shena,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Jun Zhou, Jun L, Ji-Jun Chen*.Three new dimeric orcinol glucosides from Curculigo orchioides. Helv Chim Acta 2010, 93: 504-510
6. Ai-Xue Zuo, Yong Shen, Xue-Mei Zhang, Zhi-Yong Jiang, Jun Zhou, Jun Lu¨, Ji-Jun Chen*. Four new trace phenolic glycosides from Curculigo orchioides. J Asian Nat Prod Res 2010, 12, 43–50
7. Ai-Xue Zuo, Yong Shen,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Jun Zhou, Jun Lü, Ji-Jun Chen*.Three new phenolic glycosides from Curculigo orchioides G. Fitoterapia 2010, 81(7):910-913.
8. Yong Shen, Ai-Xue Zuo,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a, Hong-Ling Wang, Ji-Jun Chen*. Five New C19-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conitum hemsleyanum. Helv Chim Acta 2010, 93: 482-489
9. Yong Shen, Ai-Xue Zuo,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Hong-Ling Wang, Ji-Jun Chen*.Four New Nor-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conitum brachypodum. Helv Chim Acta, 2010,93: 863-868
10. Chang-An Geng, Xue-Mei Zhang, Yun-Bao Ma, Yong Shen, Ai-Xue Zuo, Ji-Feng Liu, Jun Zhou, Jie Luo, Zhi-yong Jiang,Ji-Jun Chen*. Swerilactones C and D, anti-HBV new lactones from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wertia mileensis .Org. Lett. 2009, 11 (21), 4838–4841
11. Chang-An Geng, Zhi-Yong Jiang, Yun-Bao Ma, Jie Luo; Xue-Mei Zhang, Hong-Ling Wang, Yong Shen, Ai-Xue Zuo, Jun Zhou, Ji-Jun Chen*. Swerilactones A and B, anti-HBV new lactones from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wertia mileensis as a treatment for viral hepatitis.Org Lett, 2009, 11(18):4120-4123
12. Xin-Liang Chang,Zhi-Yong Jiang, Yun-Bao Ma, Xue-Mei Zhang,Karl W. K. Tsim,Ji-Jun Chen*. Two new compounds from the roots of Ligusticum chuanxiong. J Asian Nat Prod Res, 2009, 11 (9): 805-810
13. Quan Zhang, Zhi-Yong Jiang, Jie Luo, Yun-Bao Ma, Ji-Feng Liu, Rui-Hua Guo, Xue-Mei Zhang, Jun Zhou, Wei Niu, Fei-Fei Du, Li Li, Chuan Li, Ji-Jun Chen*. Anti-HBV agents. Part 3: Preliminary structures-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tetra-acylalisol A derivatives as potent hepatitis B virus inhibitor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 6659-6665
14. Quan Zhang, Zhi-Yong Jiang, Jie Luo, Ji-Feng Liu, Yun-Bao Ma, Rui-Hua Guo, Xue-Mei Zhang, Jun Zhou, Ji-Jun Chen*. Anti-HBV agents. Part 2: synthesis and in vitro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ies of alisol A derivativ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9, 19(8):2148-2153
15. Quan Zhang, Zhi-Yong Jiang, Jie Luo, Yun-Bao Ma, Xue-Mei Zhang, Feng-Xue Zhang, Jun Zhou, Ji-Jun Chen*. Anti-HBV agents. 1. Synthesis of alisol derivatives: a new clas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hibitor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18: 4647-4550
16. Meng-Hong Yan; Pi Cheng; Zhi-Yong Jiang; Yun-Bao Ma; Xue-Mei Zhang; Feng-Xue Zhang; Liu-Meng Yang; Yong-Tang Zheng; Ji-Jun Chen*. Periglaucines A–D, anti-HBV and HIV-1 Constituents from Pericampylus glaucus, J Nat Prod, 2008 71, 760-763
17. Pi Cheng, Quan Zhang, Yun-Bao Ma,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Feng-Xue Zhang, Ji-Jun Chen*, Synthesis and in vitro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ies of 4-aryl-6-chloro-quinolin-2-ones and 5-aryl-7-chloro-1,4- benzodiazepines derivative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3787-3789
18. Pi Cheng, Ning Huang, Zhi-Yong Jiang, Quan Zhang, Yong-Tang Zheng, Xue-Mei Zhang, Yun-Bao Ma, Ji-Jun Chen*.1-Aryl-tetrahydroisoquinoline analogues as active anti-HIV agents in vitro.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2475-2479
19. Qiong Gu, Xue-Mei Zhang, Jun Zhou, Sheng- Xiang Qiu, Ji-Jun Chen*.One new dihydrobenzofuran lignan from Vitex trifolia. J Asian Nat Prod Res, 2008, 10(6); 499-502
20. Xiu-Ming Cui, Zhi-Yong Jiang, Jiang Zeng, Jia Ming Zhou, JJi-Jun Chen*, Xue-Mei Zhang, Luo-Shang Xu, Qiang Wang. Two new damarane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the Rhizomes of Panax notoginseng. J Asian Nat Prod Res, 2008, 10 (9): 845-849
21. Pi Cheng, Yun-Bao Ma, Shu-ying Yao, Quang Zhang, En-jun Wang, Meng-Hong Yan, Xue-Mei Zhang, Feng-Xue, Zhang, Ji-Jun Chen*. Two New Alkaloids and Active Anti-Hepatitis B Virus Constituents from Hypserpa nitida.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 :5315- 5320
22. Pi Cheng, Zhi-Yong Jiang, Rui-Rui Wang, Yong-Tang Zheng, Xue-Mei Zhang ,Ji-Jun Che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s of -aryl-1,2-didehydroethylamines as new HIV-1 RT inhibitors in vitro.b-N-acety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17(16):4476-4480
23. Ji-Feng Liu, Zhi-Yong Jiang, Rui-Rui Wang, Yong-Tang Zheng, Ji-Jun Chen*, Xue-Mei Zhang, Yun-Bao Ma. A novel alkaloid from leaves of Isatis indigotica Fort. Org Lett, 2007, 9(21):4127-4129
24. Ying-Rui Wu, Yun-Bao Ma, You-Xing Zhao, Shu-Ying Yao, Jun Zhou, Ying Zhou,Ji-Jun Chen* Two new quaternary alkaloids and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Corydalis saxicol. Planta Med, 2007, 73 (8):787-791
25. Wen-Yong Song, Yun-Bao Ma, Xue Bai, Xue-Mei Zhang, Qiong Gu, Yong-Tang Zheng, Zhou, Jun,Ji-Jun Chen* Two new compounds and anti-HIV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Illicium verum. Planta Med, 2007, 73:372- 375
26. Qiong Gu, Rui-Rui Wang, Xue-Mei Zhang, Yun-Hua Wang, Yong-Tang Zheng, Jun Zhou, Ji-Jun Chen*. A New Benzoguanolide and anti-HIV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the Stems of Rhus chinensis. Planta Med, 2007, 73: 279-282
27.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Jun Zhou, Feng-Xue Zhang, Ji-Jun Chen*,Yang LÜ, Li Wu, and Qi-Tai Zheng. Two new sesquiterpenes from Alisma orientalis. Chem. Pharm. Bull, 2007, 55: 905-907
28.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Feng-Xue Zhang, Ni Liu, Fang Zhao, Jun Zhou,Ji-Jun Chen*. A new triterpene and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e compounds from Alisma orientalis , Panta Med, 2006, 72:951-954
29. Ning Li, Ji-Jun Chen, Jun Zhou. Two New Phenolic Glycosides from Rhizomes of Curculigo crassifolia. Z. Naturforrsch, 2006, 61b: 611-614
30. Rui-Rui Wang, Qiong Gu, Liu-Meng Yang, Ji-Jun Chen, Shun-Ying Li, Yong-Tang Zheng,. Anti-HIV 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Rhus chinensis, J Ethnopharmcology, 2006, 105 269- 273
31.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Jun Zhou,Sheng-xiang Qiu, Ji-Jun Chen*, Two new triterpenoid glycoside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 J Asia Nat Prod Res,2006, 8:93-98
32. Ning Li, Kai-Jin Wang, Ji-Jun Chen, Jun Zhou. Two novel glucosyl-fused compounds from Curculigo crassifolia (Hypoxidaceae).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38): 6445-6447
33. Zhi-Yong Jiang, Xue-Mei Zhang, Jun Zhou, Ji-Jun Chen*. New triterpenoid glycoside from Centella asiatica, Helv Chim Acta, 2005, 88, 297-303
34. Ning LI, Ji-Jun Chen, You-XIing Zhao, Zhou Jun, Three new norlignans from Curculigo capitulate, J Asia Nat Prod Res, 2005, 7(3).189-195
35. Ning Li, Ji-Jun Chen, Jun Zhou. CapitulatinB, a new eudesmane derivative from Curculigo capitulate, and revised assignment of 13C NMR data of 6a, 15a- epoxy - 1b, 14b- dihydroxyeudesmane, J Asia Nat Prod Res, 2005, 7(3). 279 – 282
發表中文論文:
1 奧生樂賽特導致動物糖尿的相關研究 霍艷; 沈連忠; 陳紀軍; 徐林; 李波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測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 2011-05-17
2 云南特有抗肝炎中藥青葉膽中系列新奇骨架內酯成分與抗乙肝病毒活性 陳紀軍; 耿長安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全國第9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0-07-18
3 三七中抗血小板凝集活性部位篩選(英文) 江志勇; 董婷霞; 李紹平; 段然; 陳紀軍; 詹華強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所 【會議】2006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七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09-21
4 藥用植物鹽膚木抗HIV-1活性成分研究 王睿睿; 顧瓊; 楊柳萌; 陳紀軍; 鄭永唐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模型和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分子免疫藥理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華中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分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 2008-11-14
5 鹽膚木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抗HIV-1活性成分追蹤 王云華; 顧瓊; 王睿睿; 楊柳萌; 陳紀軍; 鄭永唐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模型和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分子免疫藥理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華中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 2006-12-15
6 鹽膚木莖提取物具體外抗HIV-1活性 王睿睿; 陳紀軍; 楊柳萌; 鄭永唐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藥理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藥理學實驗室 【會議】中醫藥發展與人類健康——慶祝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50周年論文集(下冊) 2005-11-01
7 毛萼獐牙菜化學成分的研究 蔣富強; 張雪梅; 馬云保; 耿長安; 江志勇;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11-08-15
8 橢圓葉花錨的化學成分研究 王洪玲; 陳浩; 耿長安; 張雪梅;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9-10
9 大籽獐牙菜化學成分的研究 王洪玲; 耿長安; 張雪梅; 馬云保; 江志勇;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10-12-01
10 中藥有效部位復方奇士樂體外抗HIV-1活性研究 楊柳萌; 王睿睿; 張高紅; 張興杰; 陳紀軍; 鄭永唐 中國科學院和云南省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1-04-20
11 野八角的化學成分 柳繼鋒; 張雪梅; 施瑤; 張泉; 馬云保;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好來化工(中山)有限公司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11-05-15
12 橢圓葉花錨的化學成分研究 王洪玲; 陳浩; 耿長安; 張雪梅; 馬云保; 江志勇;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11-06-01
13 三七種子脂溶性化學成分研究 宋建平; 崔秀明; 曾江; 陳紀軍; 張學梅; 馬云寶 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時珍國醫國藥 2010-03-20
14 桑白皮中1個新的異戊二烯基取代黃酮(英文) 耿長安; 姚淑英; 薛多清; 左愛學; 張雪梅; 江志勇; 馬云保;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10-06-15
15 構樹皮化學成分鑒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李知敏; 陳紀軍; 閆孟紅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藥學院;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0-05-10
16 奇士樂對免疫性肝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 姜輝; 吳芙蓉; 夏倫祝; 陳紀軍; 李俊 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 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中國中醫急癥 2010-06-15
17 紅茴香根莖的化學成分研究 柳繼鋒; 張雪梅; 施瑤; 江志勇; 馬云保;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好來化工(中山)有限公司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10-09-01
18 藤苦參的化學成分(英文) 周勁松; 張婷婷; 陳紀軍; 王強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分析教研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天然藥物 2009-03-20
19 蓽茇三氯甲烷部位化學成分研究 劉文峰; 江志勇; 陳紀軍; 張雪梅; 馬云保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9-05-01
20 奇士樂對免疫性肝損傷小鼠的影響 姜輝; 吳芙蓉; 夏倫祝; 陳紀軍; 李俊 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 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9-08-15
21 八角茴香根的化學成分研究 宋文雍; 馬云保; 陳紀軍; 周俊; 江志勇; 常新亮; 張雪梅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期刊】中草藥 2009-08-12
22 蓽茇氯仿部位化學成分研究 劉文峰; 江志勇; 陳紀軍; 張雪梅; 馬云保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9-11-15
23 合蕊五味子中兩個新的三萜內酯及其在生物合成途徑中的意義(英文) 雷春; 普建新; 肖偉烈; 楊黎彬; 劉靖平; 陳紀軍; 孫漢董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天然藥物 2010-01-20
24 澤瀉提取物中萜類單體V-54對小RNA病毒增殖的抑制效應 王麗春; 廖蕓; 龍潤鄉; 王晶晶; 劉龍丁; 陳紀軍; 李琦涵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學研究所 【期刊】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 2010-01-20
25 人參皂苷Rb_3對照品的制備研究 饒高雄; 張維明; 王梅; 范亞剛; 陳紀軍 云南中醫學院中藥學院; 云南省藥品檢驗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6-04-20
26 山竺果殼的化學成分(英文) 胡江苗; 陳紀軍; 趙友興; 王睿睿; 鄭永唐;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藥理學實驗室;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6-06-30
27 板藍根的化學成分研究 薛多清; 柳繼鋒; 張雪梅; 顧瓊; 江志勇; 陳紀軍; 王強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分析教研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云南昆明; 江蘇南京; 云南昆明 【期刊】中草藥 2006-09-12
28 大青葉的化學成分研究 柳繼鋒; 張雪梅; 薛多清; 江志勇; 顧瓊;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分析教研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江蘇南京;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6-12-01
29 魔鬼爪化學成分的研究 戚進; 周家宏; 陳露; 陳紀軍; 余伯陽; 邱聲祥 中國藥科大學現代中藥重點實驗室; 南京師范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學研究室; 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學系 南京; 圣路易斯63130 【期刊】中國藥學雜志 2006-11-08
30 非洲植物藥魔鬼爪的化學成分 戚進; 陳紀軍; 屠瑩; 陳露; 余伯陽 中國藥科大學現代中藥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學研究室; 中國藥科大學現代中藥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中國天然藥物 2007-03-20
31 三七根莖的化學成分研究Ⅰ 周家明; 曾江; 崔秀明; 陳紀軍; 張雪梅; 江志勇 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文山; 云南文山三七科技創新中心; 云南文山; 云南昆明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7-02-15
32 三七根莖的化學成分研究(Ⅱ) 宋建平; 曾江; 崔秀明; 戴云; 江志勇; 張雪梅; 周家明; 馬云保; 陳紀軍 云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文山州三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文山; 云南昆明 【期刊】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5-15
33 奇士樂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的免疫調節作用 姜輝; 李俊; 胡成穆; 陳紀軍 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合肥 【期刊】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07-06-23
34 蔓荊的化學成分研究 顧瓊; 張雪梅; 江志勇; 陳紀軍;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云南昆明;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云南昆明 【期刊】中草藥 2007-05-21
35 川芎化學成分研究 常新亮; 馬云保; 張雪梅; 江志勇;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昆明;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云南昆明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7-08-01
36 輪葉棘豆的化學成分研究 姚淑英; 馬云保; 唐亞; 陳紀軍; 張雪梅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四川成都;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7-08-15
37 中華獼猴桃根的化學成分研究 崔瑩; 張雪梅; 陳紀軍; 張彥; 林秀坤; 周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昆明醫學院生物學教研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陜西楊陵; 云南昆明; 山東青島; 陜西楊陵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7-08-15
38 藤三七中一個新黃烷醇和抗HIV活性成分 顧瓊; 馬云保; 張雪梅; 王睿睿; 周俊; 鄭永唐;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分子免疫藥理學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昆明;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 【期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7-08-10
39 三七根莖的化學成分研究 曾江; 崔秀明; 周家明; 江志勇; 張雪梅; 陳紀軍 文山三七研究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文山; 文山三七科技創新中心; 云南文山; 云南昆明 【期刊】中藥材 2007-11-25
40 廣東桑枝的化學成分研究 許延蘭; 李續娥; 鄒宇曉; 陳紀軍 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省植物發育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8-11-01
41 秤鉤風中的生物堿成分 王恩軍; 馬云保; 張雪梅; 江志勇;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8-11-01
42 青葉膽化學成分研究 李旭山; 江志勇; 王福生; 馬云保; 張雪梅; 陳紀軍 大理學院藥學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8-12-01
43 法落海的化學成分及抗HIV活性(英文) 顧瓊; 張雪梅; 王睿睿; 劉清明; 鄭永; 周俊; 陳紀軍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藥理實驗室; 云南省宇斯制藥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昆明;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動物模型和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天然藥物抗病毒聯合實驗室昆明分部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08-04-15
44 鐮形棘豆的化學成分研究 姚淑英; 馬云保; 唐亞; 陳紀軍; 張雪梅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環境科學系;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四川成都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8-06-15
45 三七根莖的微量成分研究 周家明; 崔秀明; 曾江; 陳紀軍; 趙愛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科學技術研究所; 云南文山三七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中成藥 2008-10-20
46 滇黃精化學成分研究 王易芬; 穆天慧; 陳紀軍;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3-06-25
47 通光藤甙F,G ,H和I結構(英文) 陳紀軍; 張壯鑫;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9-08-23
48 德欽紅景天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陳金素; 陳泗英;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9-11-23
49 萬丈深的化學成分 鐘海軍; 羅士德; 王惠英; 陳紀軍; 李雪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9-11-23
50 杜莖山屬植物的研究進展 來國防; 陳紀軍; 王易芬; 曹建新; 王慧英;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 【期刊】中草藥 2002-06-25
51 干崖子橐吾的萜類成分研究 李云森; 王崢濤; 張勉; 羅士德; 陳紀軍 中國藥科大學生藥學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化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化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云南昆明 【期刊】中國藥學雜志 2002-01-15
52 黃酮類化合物抗HIV活性研究進展 來國防; 陳紀軍; 王易芬; 曹建新;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 【期刊】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2-10-30
53 紫菀屬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 來國防; 陳紀軍;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02-10-30
54 干崖子橐吾的萜類成分研究(英文) 李云森; 王崢濤; 張勉; 羅士德; 陳紀軍 中國藥科大學生藥學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學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學研究室 南京 【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2-09-30
55 慈溪麥冬甙A和B的結構(英文) 陳紀軍; 朱禎祿;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重慶市中醫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0-02-23
56 翻白葉的化學成分 鐘海軍; 陳紀軍; 王惠英;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期刊】中草藥 2000-07-25
57 滇南紅厚殼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許敏; 羅士德; 王惠英; 許建初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云南中醫學院98屆畢業實習生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2001-11-23
58 雪山芪的化學成分研究 李云森; 陳紀軍; 廖心榮; 王惠英; 羅士德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期刊】中草藥 2001-06-25
59 干崖子橐吾的化學成分研究 李云森; 王崢濤; 羅士德; 陳紀軍; 張勉 中國藥科大學生藥學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藥科大學生藥學研究室 南京 【期刊】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01-10-30
60 棉毛橐吾的化學成分 李云森; 羅士德; 張勉; 陳紀軍; 王崢濤 中國藥科大學生藥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 中國藥科大學生藥研究室 江蘇南京; 云南昆明; 江蘇南京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1-12-25
61 晶態下氯化氨甲酰膽堿結構研究 呂揚; 陳紀軍; 盧多; 吳楠; 周俊; 鄭啟泰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 北京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1997-12-30
62 著名中藥白首烏中的新C_(21)甾體甙(英文) 陳紀軍; 張壯鑫;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8-12-30
63 云南匙羹藤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邱聲祥; 張壯鑫;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9-07-02
64 白首烏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張壯鑫;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9-10-01
65 大理白前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張壯鑫;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89-12-31
66 裂冠牛奶菜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張壯鑫; 張潤珍;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基礎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0-04-02
67 白首烏甙A、B和C的結構 陳紀軍; 張壯鑫;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室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0-07-02
68 云南匙羮藤甙A和B的結構 張壯鑫; 陳紀軍;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實驗室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1-04-02
69 大白藥的新三萜化合物 何敏; 陳紀軍; 周俊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昆明 【期刊】云南植物研究 1992-09-30
榮譽獎勵:
1. 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2. 獲中國科學院王寬誠西部學者突出貢獻獎。
3. 獲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榮譽稱號。
4. 獲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類三等獎。
5.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和聯合學者入選者。
6. 獲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7. 獲云南省防治非典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媒體報道:
陳紀軍博士:追夢彩云之南
采訪陳紀軍博士,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所長劉吉開研究員的安排。陳博士多次推托無效后,只好勉為其難地與記者見了面。
落座后,陳博士的第一句話還是說,我沒有什么可寫的,我們重點實驗室有很多可寫的人,比如我的老師周俊院士,比如孫漢董院士,還有……
記者告訴他,其實我們想了解的正是這個群體,只是想通過他,了解為什么一代代的科學家們能夠始終如一執著地在實驗室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探索著、默默地奉獻著。
打開話匣,陳博士是個心直口快、富有感染力的人。
陳紀軍是陜西人,1986年大學畢業后,考取了研究生來到了云南。“我是學藥學的,云南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吸引著我,我就來到了這個植物王國。”
一晃20多年,在導師的培養下,他從本科生成為了研究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在,陳紀軍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創新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化學研究組組長和中國科學院西南基地抗病毒天然藥物聯合實驗室副主任。一直以來,他圍繞天然藥物特別是抗病毒藥物在做著不懈地努力。
“說實在的,造福人類是我們這個學科的宗旨,也是我的理想。病毒性疾病對人類產生了極大的威脅,比如肝炎、艾滋病的泛濫等等,化學藥物在治療疾病方面確有療效,但也存在著一定的毒副作用,臨床上也需要不同類型的藥物作為后選。從天然植物來源尋找戰勝這些疾病的活性化合物和藥物,是當今國內外研究的熱點。我國豐富的植物資源,以及悠久的傳統中醫藥知識,為我們尋找天然新藥源造福人類提供了可能。”
每天面對實驗室,是否會枯燥?
陳紀軍一邊帶記者在實驗室中穿行,一邊說:“你別看實驗室里只是擺滿了瓶瓶罐罐和儀器設備,但我們的工作卻很有意思。植物是千差萬別的,在中國僅高等植物就有3萬多種,我們要從這些植物中分離、篩選,尋找到有效成分非常的不易,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的探索,力爭從中發現有價值的結果。”
“每天都有挑戰,但從事藥物開發是個漫長而艱辛的工作,能否出成績、能否發現新藥卻是未知的。有的人努力一輩子也未能如愿以償。但為什么一代代的科學家都能甘于寂寞地在這里努力地造福人類呢?那就是為人類造福的信念。”陳紀軍說。
“爭取用10年時間,聯合國內外有關單位,采集10000余種植物,獲得30000余份提取物,建立中草藥和植物提取物庫,分離獲得千余個單體化合物,利用我們研究組建立的抗乙型肝炎(HBV)、抗單純皰疹(HSV-1)篩選模型,開展活性跟蹤,發現活性化合物,進行新藥研究與開發,造福人類!目前在這些方面和抗抑郁天然藥物方面顯示了良好的前景,我將努力與期待著……”陳紀軍對他的事業充滿信心。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2007-5-11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