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渠——細胞生物學專家,男,1949年5月出生,上海人,博士。現任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所長,東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3年至1976年東北師范大學生物系,學士學位。
1976年至1978年遼源礦務局第四中學,教師。
1978年至1981年東北師范大學生物系遺傳學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1年至1982年東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教師。
1982年至1986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植物學系,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Ph.D.) 。
1986年至1992年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副所長。
1989年任副教授。
1991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1992年至1994年美國密西根癌癥研究基金會,博士后。
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生導師。
1994年至今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所長。
1999年被聘為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社會任職:
1. 1993年被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 1998年被選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3. 2003年被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4. 1997年起任第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5. 2010年起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參事。
6. 第七屆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常務理事、兼染色體和基因組專業委員會主任。
7. 中國遺傳學會常務理事。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9. 教育部生物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細胞生物學”、“現代生命科學系列講座”(其中之一)。
博士生:“分子生物學”、“動物基因工程”、“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培養研究生情況:
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20余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科研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國家“863”計劃、 國家“攀登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及吉林省近二十項科研任務。
1.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細胞周期中染色體結構和功能的動態變化及與蛋白質關系的研究,1999-2004。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真核染色質和基因轉錄中的分子作用及構象研究,1999-2002。
3. “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組蛋白與DNA相互作用及染色質調整在基因轉錄的影響,2000-2004。
4. 吉林省計劃委員會生物技術產業化專項重點項目:基因工程生產啤酒工業用α-乙酰乳酸脫羧酶(α-ALDC)制劑,2001-2004。
5. 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重點項目:中藥有效成分篩選、配伍理論的物質基礎及中藥化學組學研究,2002-2004。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中藥配伍理論的物質基礎研究,2003-2005。
7. 吉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抗SARS病毒天然藥物的篩選,2003-2004。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Elongator復合物在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中功能研究,2003-2006。
9. 國家轉基因植物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專項課題:大豆蜜腺組織特異表達啟動子的獲得及功能研究,2004-2005。
10.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染色質重塑與腫瘤發生發展,2005-2009。
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染色質重塑和可逆乙酰化修飾在白細胞介素5(IL-5)基因轉錄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研究,2005-2008。
12. 國家教育部重大項目:禽流感快速檢測技術的建立及H5、H7亞型禽流感二價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2006-2008。
13.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組蛋白的表觀修飾在多基因遺傳性腫瘤發生和細胞分化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2006-2009。
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過表達BMP4促進腫瘤細胞過早性衰老及機制研究,2007-2010。
15. 吉林省科技廳重大項目:抗腫瘤中藥有效成分的篩選及新藥創制,2007-2009。
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前列腺癌細胞中HOXB13基因沉默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2010-2012。
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中VDR 及其靶基因參與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的研究,2011-2013。
科研成果:
1. 應用染色體工程把天藍冰草有重要育種價值的基因轉移給小麥。1997,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排名第三)。
2. 用染色體工程把天藍冰草有重要育種價值的基因轉移給小麥的研究。1996,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三)。
3. 植物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高質量研究生的培養。1996,吉林省高等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三)。
4. 高等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和機理研究。1996,吉林省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5. 重要植物組織、細胞和原生質體培養再生植株及無性系變異。1992,吉林省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三)。
6. 高等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誘導的調控機理研究。1998,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7. 單子葉植物體外形態發生的激素調節和機理。2001,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二)。
8. 立足東北輻射全國的新型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2005,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第二)。
9. 組蛋白修飾在細胞重大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2010,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
10. 基因工程生產α-乙酰乳酸脫羧酶中試工藝的研究。2001年吉林省科技廳,吉科鑒字[2000]第234號。
11. 小麥抗性基因工程育種的探索。1998年吉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12. 基因工程生產α-乙酰乳酸脫羧酶的實驗室研制。1997年吉科鑒字[1997]第109號。
13. 中藥有效成分的篩選、配伍理論的物質基礎及中藥化學組學研究。2006年吉林省科技廳,鑒字[2006]第179號。
14. 禽流感快速檢測技術建立及H5、H7亞型禽流感二價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2009年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項目結題驗收,教育部科技司,教技司便[2009]51號。
教學成果:
1. 植物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高質量研究生的培養,1996吉林省高等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三)
2. 立足東北輻射全國的新型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2005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排名第二)
3. “細胞生物學”課程,2006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排名第一)
1.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有機錫多酸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劉術俠; 黃百渠; 張春丹; 陸軍; 王春玲; 陳玉麗 【中國專利】東北師范大學 2008-03-12
2. 小冰麥異附加系列及易位系的培育方法 何孟元; 郝水; 卜秀玲; 陳大偉; 鄒明謙; 徐宗堯; 黃百渠; 韓方普 【中國專利】東北師范大學 2002-12-18
3. 重組人血管抑素K1-3的制備工藝及其制品在腫瘤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李玉新; 烏垠; 鮑永利; 王秀紅; 孟祥穎; 易靜雯; 黃百渠; 郝水 【中國專利】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2006-08-30
4. p21啟動子去乙酰化酶抑制劑篩選模型的構建及其應用 陸軍; 黃百渠 【中國專利】東北師范大學 2008-10-01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150篇,出版專著一部,編著三部,主編教材二部。
出版專著:
1《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成果叢書》(生命科學分卷)黃百渠 馬煒梁 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2年
2《細胞生物學簡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黃百渠 曾憲錄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10年
資料更新中……
發表英文論文:
2011年:
1. Yu Zhang, Yanyan Gao, Guoping Zhang, Shuyan Huang, Zhixiong Dong, Chenfei Kong, Dongmei Su, Juan Du, Shan Zhu, Qian Liang, Jianchao Zhang, Jun Lu and Baiqu Huang, 2011, DNMT3a plays a role in switches between doxorubicin-induced senescence and apopt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28:551-561(SCI收錄)
2. Zhixiong Dong, Ruikang Tan, Jian Cao, Yang Yang, Chenfei Kong, Juan Du, Shan Zhu, Yu Zhang, Jun Lu, Baiqu Huang*, Shuxia Liu*, 2011, Discovery of polyoxometalate-based HDAC inhibitors with profound anticancer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46(6):2477-2484 (SCI收錄)
3. Chenfei Kong, Changqing Wang, Liping Wang, Musong Ma, Chunbo Niu, Xiaoqian Sun, Juan Du, Zhixiong Dong, Shan Zhu, Jun Lu, Baiqu Huang*, 2011, NEDD9 i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promotes invasion in aggressive breast cancer. PLoS ONE 6(7): e22666 (July, 28th, 2011)(SCI收錄)
4. Juan Du, Lin Li, Zhouluo Ou, Chenfei Kong, Yu Zhang, Zhixiong Dong, Shan Zhu, Hao Jiang, Zhimin Shao, Baiqu Huang*, Jun Lu*, 2011, FOXC1, a target of polycomb, inhibits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in press, DOI 10.1007/s10549-011-1396-3) (SCI收錄)
5. Matloob Ammar, Pan Lina, Pan Hong, Lu Jun, Huang Baiqu*, 2011, SMAD-4 cooperates with TGF-β to enhance PTEN expression upon the inhibition of RAS/ERK pathway i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38(6):543-550 (SCI收錄)
2010年:
6. Dongmei Su, Xiue Peng, Shan Zhu, Ying Huang, Zhixiong Dong, Yu Zhang, Jianchao Zhang, Qian Liang, Jun Lu*, Baiqu Huang*, 2010, Role of p38 MAPK pathway in BMP4-mediated Smad-dependent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lung caner cells. Biochemical Journal 433(2):333-343(SCI收錄)
7. L. Pan, J. Du, H. Pan, Ammar F. Matloob, Z. Dong, J. Zhao, Y. Feng, . Zhong, B. Huang, J. Lu, 2010, Vitamin D stimulates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in synergy with TSA/NaBu- and 5-Aza-induced PTEN upregulation. FEBS Journal 277: 989-999 (SCI收錄)
8. Xiuli Wang, Yunpeng Feng, Jing Zhao, Hong Pan, Baiqu Huang, Jun Lu, 2010, The expression of p16 is regulated by the reversible histone acetylation.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36(6):600-606 (SCI收錄)
9. Lina Pan, Hong Pan, Hao Jiang, Juan Du, Xiuli Wang, Baiqu Huang, Jun Lu, 2010, HDAC4 inhibits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mda-7/IL-24 induced by Sp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7(3):221-226 (SCI收錄)
10. Hanqing Shi, Hui Huang, Xitao Zhang, Jianchao Zhang, Xiutan Luo, Xiue Peng,Baiqu Huang, Jun Lu, 2010, c-Myc attenuates the ability of doxorubicin to reduce the colony formation partially through regulating Nbs1 in U2OS cells.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37(8):855-863 (SCI收錄)
2009年:
11. Dongmei Su, Shan Zhu, Xuefang Han, Yunpeng Feng, Hui Huang, Guoling Ren, Lina Pan, Yu Zhang, Jun Lu*, Baiqu Huang*, 2009, BMP4-Smad signal pathway mediates Adriamycin-induced premature senescence in lung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4(18): 12153-12164 (SCI收錄)
12. Jiang Tan, Jun Lu, Wei Huang, Zhixiong Dong, Chenfei Kong, Lin Li, Lina Gao, Jianhua Guo*, Baiqu Huang*, 2009, Genome-wide Analysis of Histone H3 Lysine9 Modifications in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PLoS One 4(8):e6792 (SCI收錄)
13. Guoling Ren, Guocui Zhang, Zhixiong Dong, Zhiwei Liu, Lin Li, Yunpeng Feng, Dongmei Su, Yu Zhang, Baiqu Huang, Jun Lu, 2009, Recruitment of HDAC4 by transcription factor YY1 represses HOXB13 to affect cell growth in AR-negative prostate cancer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41(5):1094-1101 (SCI收錄)
14. Yu Zhang, Shuyan Huang, Wei Dong, Lin Li, Yunpeng Feng, Lina Pan, Zhenkun Han, Xiuli Wang, Guoling Ren, DongmeiI Su, Baiqu Huang, Jun Lu, 2009, SOX7 is down-regula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induces apoptosis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Cancer Letters 277(1):29-37 (SCI收錄)
15. Tian Li, Hui Huang, Binlu Huang, Baiqu Huang, Jun Lu, 2009,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p300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hPTT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36(6):335-342(SCIE收錄)
16. Feng Y, Wang X, Xu L, Pan H, Zhu S, Liang Q, Huang B, Lu J., 2009,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ZBP-89 suppresses p16 expression through a histon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to affect cell senescence. FEBS Journal 276(15):4197-206 (SCI, IF=3.139)
2008年:
17. Xiuli Wang, Lina Pan, Yunpeng Feng, Yanle Wang, Qiuju Han, Liping Han,Songyan Han, Jianhua Guo, Baiqu Huang, Jun Lu, 2008, p300 plays a role in p16INK4a expression and cell cycle arrest. Oncogene 27:1894-1904 (SCI收錄)
18. Qiuju Han, Jun Lu, Jizhou Duan, Dongmei Su, Xiaozhe Hou, Fen Li, Xiuli Wang,Baiqu Huang, 2008, Gcn5- and Elp3-induced histone H3 acetylation regulates hsp70 gene transcription in yeast. Biochemical Journal 409(3):779-788 (SCI收錄)
19. Xiuli Wang, Yunpeng Feng, Liang Xu, Yuli Chen, Yu Zhang, Dongmei Su, Guoling Ren, Jun Lu, Baiqu Huang, 2008, YY1 restrained cell senescence through repress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p16.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Mol. Cell Res. 1783(10):1876-83 (SCI收錄)
20. Liping Han, Yun Zhong, Binlu Huang, Limei Han, Lina Pan, Xin Xu, Xiuli Wang,Baiqu Huang, Jun Lu, 2008, Sodium butyrate activates erythroid-specific 5-aminolevulinate synthase gene through Sp1 elements at its promoter. Blood Cells, Molecules, and Diseases 41(2):148-153 (SCI收錄)
21. Lin Li, Guoping Zhang, Ye Zhang, Jiang Tan, Hui Huang, Baiqu Huang, Jun Lu, 2008, Sodium butyrate-induced upregulation of p18INK4C gene affects K562 cell G0/G1 arrest and differentiatio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319(1-2):9-15 (SCI收錄)
22. Xin Xu, Yan Hong, Chenfei Kong, Liang Xu, Jiang Tan, Qian Liang, Baiqu Huang, Jun Lu, 2008,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type O (PTPRO) is co-regulated by E2F1 and miR-17-92. FEBS Lett. 582(19):2850-2856 (SCI收錄)
23. Jiang Tan, Hui Huang, Wei Huang, Lin Li, Jianhua Guo, Baiqu Huang, Jun Lu, 2008, The genomic landscapes of histone H3-Lys9 modifications of gene promoter regions and expression profiles in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35:585-593 (SCIE收錄)
24. Yichun Liu, Mingya Zhong, Guiye Shan, Yajun Li, Baiqu Huang and Guoliang Yang, 2008, Biocompatible ZnO/Au Nanocomposites for Ultrasensitive DNA Detection Using Resonance Raman Scattering. J. Phys. Chem. B 112:6484-6489 (SCI收錄)
2007年:
25. Songyan Han, Jun Lu, Yu Zhang, Cao Cheng, Lin Li, Liping Han, Baiqu Huang, 2007, HDAC inhibitors TSA and sodium butyrate enhanced the human IL-5 expression by altering histone acetylation status at its promoter region. Immunology Letters 108:143-150 (SCI收錄)
26. Lina Pan, Jun Lu, Xiuli Wang, Liping Han, Yu Zhang, Songyan Han, Baiqu Huang, 2007,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Trichostatin A potentiates doxorubicin-induced apoptosis by up-regulating PTEN expression. Cancer 109(8):1676-1688 (SCI收錄)
27. Xiuli Wang, Yunpeng Feng, Lina Pan, Yanle Wang, Xin Xu, Jun Lu, Haiqu Huang, 2007, The proximal GC-rich region of p16INK4a gene promoter plays a role in its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301(1-2):259-266 (SCI收錄)
28. Qiuju HAN, Xiaozhe HOU, Dongmei SU, Lina PAN, Jizhou DUAN, Liguo CUI,Baiqu Huang, and Jun LU, 2007, hELP3 Subunit of the Elongator Complex Regulates the Transcription of HSP70 Gene in Human Cells. Acta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39(6):453-461 (SCIE收錄)
29. Xiaojuan Zhu, Baiqu Huang, Xingzhi Wang, Shui Hao, Xianlu Zeng, 2007, Actin and myosin I are associated with RNAP II and function in gene transcrip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6):766-770 (SCI收錄)
30. Yanmei Zhao, Jun Lu, Hui Sun, Xia Chen, Baiqu Huang, 2007, Roles of histone 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in basal and inducible expression of hsp26 gene in D. melanogaster.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306(1-2):1-8 (SCI收錄)
31. Lina Pan, Jun Lu, Baiqu Huang, 2007, HDAC inhibitors: A new category of anti-tumor agents.(invited review)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4(5):337-343 (SCI收錄)
32. Yangguang SHAO, Jun LU, Cao CHENG, Liguo CUI,Guoping ZHANG, andBaiqu Huang, 2007, Reversible histone acetylation is involved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WT1 gene. Acta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39(12):931-938 (SCIE收錄)
2006年:
33. Weifeng Huang, Dapeng Tan, Xiuli Wang, Songyan Han, Jiang Tan, Yanmei Zhao, Jun Lu, Baiqu Huang, 2006, Histone deacetylase 3 represses p15INK4b and p21WAF1/cip1 transcrip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Sp1.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39:165-171 (SCI收錄)
34. Haijing Sun, Xin Xu, XiuLi Wang, Liang Wei, Fen Li, Jun Lu, Baiqu Huang, 2006, Transcription factors Ets2 and Sp1 act synergistically with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p300 in activating human Interleukin-12 p40 promoter. Acta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38(3):194-200(SCIE收錄)
35. Yanmei Zhao, Jun Lu, Xia Chen, Hui Sun, Zhigen Yuan, Guoling Ren, Xiaoxue Li,Baiqu Huang, 2006, Effects of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o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hsp70 gene in Drosophila. Cell Research 16(6):566-576(SCI收錄)
36. Liping Han,Jun Lu,Lina Pan,Xiuli Wang,Yangguang Shao,Songyan Han,Baiqu Huang,2006,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p300 regulates the transcription of human erythroid-specific 5-aminolevulinate synthase gen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48:799-806 (SCI收錄)
37. Songyan Han, Jun Lu, Yu Zhang, Cao Cheng, Liping Han, Xiuli Wang, Lin Li, Chunyan Liu , Baiqu Huang, 2006, Recruitment of Histone Deacetylase 4 by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presses Interleukin-5 Transcription. Biochemical Journal 400(3):439-448 (SCI收錄)
2005年:
38. Yanmei Zhao, Jun Lu, Hui Sun, Xia Chen, Weifeng Huang, Dan Tao, Baiqu Huang, 2005, Histone acetylation regulates both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and elongation of hsp22 gene in Drosophila.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26:811-816 (SCI收錄)
39. Haijing Sun, Jun Lu, Xin Xu, Shunzi Jin, Xiuli Wang, Liang Wei, Mei Dong, Baiqu Huang, 2005,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of p300 enhances the activation of IL-18 promoter.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94(3):566-572 (SCI收錄)
40. Yanmei Zhao, Hui Sun, Jun Lu, Xiaoxue Li, Xia Chen, Dan Tao, Weifeng Huang,Baiqu Huang, 2005, Lifespan extension and elevated hsp gene expression in Drosophila caused by 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8(4):697-705 (SCI收錄)
41. Yangguang Shao, Jun Lu, Guoping Zhang, Chunyan Liu, and Baiqu Huang , 2005,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p300 promotes the activation of human WT1 promoter and intronic enhancer.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436(1):62-68 (SCI收錄)
42. Fen Li, Jun Lu, Qiuju Han, Guoping Zhang, and Baiqu Huang, 2005, The Elp3 subunit of human Elongator complex is functionally similar to its counterpart in yeast.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73(3):264-272 (SCI收錄)
43. Jun Lu, Haijing Sun, Xiuli Wang, Chunyan Liu, Xin Xu, Fen Li, Baiqu Huang, 2005, Interleukin-12 p40 promoter activity is regulated by the reversible acetylation mediated by HDAC1 and p300. Cytokine 3(1):46-51(SCI收錄)
44. Xiaoxue Li, Jun Lu, Yanmei Zhao, Baiqu Huang, 2005, Ras protein participated in histone acetylation-mediated cell cycle control in Physarum polycephalu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0(16):1721-1725(SCI收錄)
45. Xiaoxue Li, Jun Lu, Hui Sun, Yanmei Zhao, Xiuli Wang, Dan Tao, Baiqu Huang, 2005, Function of c-Fos-like and c-Jun-like proteins on TSA-induced G2/M arrest in Physarum polycephalum. Acta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37(11):767-772(SCIE收錄)
2004年:
46. Chunyan LIU, Jun LU, Lin LI, Jiang TAN, Yangguang SHAO, Baiqu Huang, 2004, Coactivator CBP/p300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C/EBP-mediated human interleukin-5 gene promot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6):574-578 (SCI收錄)
47. Min Wei, Guihua Tai, Yanguang Gao, Na Li, Baiqu Huang, Yifa Zhou, Shui Hao, and Xianlu Zeng, 2004, Modified heparin inhibit P-selectin- mediated cell adhesion of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s to immobilized platelets under dynamic flow condition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9(28): 29202–29210(SCI收錄)
48. Haijing Sun, Jun Lu, Xin Xu, Liang Wei, Baiqu Huang, 2004, Reversible histone acetylation/de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by p300 and HDAC3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IL-18 promoter activit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11):1151-1156 (SCI收錄)
49. Chunyan Liu, Jun Lu, Jiang Tan, Lin Li, Baiqu Huang, 2004, Human Interleukin-5 Expression is Synergistically Regulated by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CBP/p300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s C/EBP, NF-AT and AP-1. Cytokine 27:93-100 (SCI收錄)
50. Haijing Sun, Jun Lu, Liang Wei, Xiuli Wang, Xin Xu, Mei Dong, Baiqu Huang, 2004,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activity of p300 enhances the activation of IL-12 p40 promoter. Molecular Immunology 41:1241-1246 (SCI收錄)
51. Xiaojuan Zhu, Xianlu Zeng , Baiqu Huang, Shui Hao , 2004, Acti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NA polymerase II and involved in activation of gene transcriptio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21: 623-630(SCI收錄)
52. Zhaoxia Song, Xianlu Zeng, Min Wang, Wenguang Liu, Baiqu Huang, Shui Hao, 2004, Unpolymerized nuclear actin is involved in the activation of CSF-1 gene transcription.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28:511-516(SCI收錄)
53. Dan TAO, Jun LU, Hui SUN, Yan-Mei ZHAO, Zhi-Gen YUAN, Xiao-Xue LI, andBai-Qu HUANG, 2004, Trichrostatin A Extends the Lifespan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by Elevating hsp22 Expression. Acta Bioche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36(9):618-622 (SCIE收錄)
54. SHAO Yangguang, ZHANG Guoping, LU Jun & HUANG Baiqu , 2004,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s p300/CBP and their roles in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 gene express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24):2555-2562 (SCI收錄)
2003年:
55. Tao Wei, Huang Baiqu, Liu Chunxiang and Zhai Zhonghe, 2003, In situ visualization of rDNA arrang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bnucleolar structural regions in Allium sativum cell nucleolus.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116 (6):1117-1124 (SCI收錄)
2002年:
56. Chen Ting, Sun Hui, Lu Jun, Zhao Yanmei, Tao Dan, Li Xiaoxue and Huang Baiqu, 2002, Histone acetylation is involved in hsp70 gene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408:171-176 (SCI收錄)
57. Dong Yuzhu, Liu Zhenlan, Liu Bao, Bu Xiuling, He Mengyuan, Huang Baiqu and Hao Shui, 2002, Microdissection of individual chromosomes of Thinopyrum intermedium and isol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that are useful in detecting Th. intermedium chromatin introgressed into wheat. 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0: 253-260(SCI收錄)
發表中文論文:
1 西洋參等幾種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的蛋白質標記 鄭曉峰; 黃百渠 東北師大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大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五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 1992-11-01
2 組蛋白和轉錄因子在hAMRF基因啟動子上的相互作用及對轉錄的影響 黃百渠; 曾慶華; 呂延成; 孫迎春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 1999-10-01
3 重組人血管抑素和內皮抑素 李玉新; 烏垠; 楊紅; 麻彤暉;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UCSF; CA94143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 1999-10-01
4 牛天然纖溶酶原環狀結構域K1-3的獲得 楊紅; 馮學超; 李玉新;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1-09-01
5 向普通小麥導入天藍冰草優良品質基因的研究 何孟元; 卜秀玲; 鄒明謙; 鮑曉明; 黃百渠; 韓方普;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會議】21世紀小麥遺傳育種展望——小麥遺傳育種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2001-05-01
6 多倍體小麥中迅速的基因組進化(英文) 劉寶; 劉振蘭; 董玉柱; 何孟元; 黃百渠; 郝水; Moshe Feldman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Weizmann科學院 【會議】Advances in Chromosome Sciences Volume1 2001-09-01
7 肌動蛋白與RNA聚合酶Ⅱ結合并參與基因轉錄激活 朱筱娟; 曾憲錄; 黃百渠;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3-11-01
8 非抗凝血肝素可以抑制腫瘤轉移過程中P-選擇素介導的細胞粘附 魏民; 高艷光; 李娜;黃百渠; 郝水; 曾憲錄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3-11-01
9 轉錄輔激活子p300增強人ALAS2基因啟動子的轉錄活性 漢麗萍; 陸軍; 潘麗娜; 邵陽光;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0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抑制293T細胞中C/EBPβ和NFAT介導的人IL-5基因的啟動子活性 韓松巖; 陸軍; 程操; 張瑜; 李琳; 劉春艷;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1 化學修飾的肝素抑制P-選擇素介導的腫瘤細胞粘附和轉移的研究 魏民; 臺桂花; 高艷光; 李鈉; 黃百渠; 郝水; 曾憲錄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2 p300參與Sp1對p16基因的轉錄調控 王秀莉; 陸軍; 孫海晶; 王艷樂; 馮云鵬; 黃百渠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3 可逆性組蛋白乙酰化修飾參與了人WT1基因的轉錄調控 邵陽光; 陸軍; 程操; 崔立國; 張國平;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4 人Elongator復合體Elp3亞基在基因轉錄中功能的研究 李芬; 陸軍; 韓秋菊; 張國平;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5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處理提高了果蠅衰老過程中hsp基因的表達并延長其壽命 趙艷梅; 孫暉; 陸軍; 李曉雪; 陳霞; 陶丹; 黃衛鋒;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6 組蛋白乙酰化對多頭絨泡菌細胞周期調控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的研究 李曉雪;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7 組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果蠅hsp基因轉錄的分子機制 趙艷梅; 陸軍; 孫暉; 陳霞; 袁志根; 任國領;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5-10-01
18 p300通過上調p16的表達抑制細胞周期的進行 王秀莉; 馮云鵬; 王艷樂; 潘麗娜;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19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Trichostatin A(TSA)通過上調PTEN基因表達,增強Doxorubicin的誘導凋亡作用 潘麗娜; 陸軍; 王秀莉; 漢麗萍; 張瑜; 韓松巖;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0 組蛋白乙酰轉移酶P300參與RASSF2A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 李曉雪;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1 ZBP-89通過下調p16~(INK4a)的表達影響細胞的衰老 馮云鵬; 王秀莉; 徐亮;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2 可逆乙酰化修飾對mda-7/IL-24基因的表達調控 潘麗娜; 杜娟; 王秀莉;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3 前列腺癌中HOXB13基因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任國領; 張國翠; 李琳;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4 轉錄因子SOX7在結腸癌抑癌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張瑜; 黃淑艷; 潘麗娜; 韓振坤;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5 BMP4促進肺癌細胞過早性衰老分子機制研究 蘇冬梅; 朱珊; 韓雪芳;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26 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及其成骨分化過程組蛋白H3K9位賴氨酸表觀修飾和基因表達的基因組水平分析 譚江; 黃慧; 孔晨飛; 李琳; 徐鑫; 董智雄;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27 受體型酪氨酸磷酸酯酶PTPRO表達調控機制的研究 徐鑫; 洪妍; 孔晨飛; 徐亮; 譚江; 梁千;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28 PcG靶基因FOXC1抑制乳腺癌轉移及相關機制研究 李琳; 張曄; 杜娟; 梁千; 任國領; 張瑜; 徐鑫;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29 SOX7在結腸癌中低表達,過表達SOX7促進結腸癌調亡,抑制結腸癌增殖 張瑜; 黃淑艷;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30 YY1通過招募HDAC4阻遏HOXB13表達影響AR陰性的前列腺癌細胞生長 任國領; 張國翠; 董智雄; 劉志偉; 馮云鵬; 蘇冬梅; 張瑜;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31 胃癌細胞中Vitamin D與TSA/NaBu及5-Aza協同上調PTEN表達,誘導細胞凋亡 潘麗娜; 杜娟; 潘虹; 董智雄; 趙晶; 馮昱; 鐘赟;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32 BMP4-Smad信號途徑調節化療藥物阿霉素誘導肺癌細胞的過早性衰老 蘇冬梅; 朱珊; 韓雪芳; 馮云鵬; 黃慧; 任國領; 潘麗娜;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分子表觀遺傳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會議】吉林省第六屆生命科學大型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2008-12-01
33 胃癌細胞中SMAD-4與TGF-β通過抑制RAS/ERK途徑促進PTEN表達 MATLOOB Ammar; 潘麗娜; 潘虹;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天津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1-06-24 15:41
34 管窺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教學改革 段曉剛 ; 黃百渠 ; 曾憲錄 ; 王麗 ; 劉睿智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 【期刊】中國大學教學 2005-05-10
35 胃癌細胞中SMAD-4與TGF-β通過抑制RAS/ERK途徑促進PTEN表達(英文) MATLOOB Ammar; 潘麗娜; 潘虹;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天津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1-06-15
36 可逆的組蛋白乙酰化調控p16的表達(英文) 王秀莉; 馮云鵬; 趙靜; 張國平; 潘虹;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廣東醫學院生物學教研室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0-06-15
37 c-Myc部分通過調控Nbs1減弱阿霉素降低U2OS細胞集落形成的能力(英文) 施寒清; 黃慧; 張璽濤; 張建超; 雒秀坦; 彭秀娥; 黃百渠; 陸軍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教育部表觀遺傳重點實驗室; 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學院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0-08-15
38 人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早期HOX家族基因轉錄的表觀遺傳調控 黃珍東; 譚江; 陸軍;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20
39 應加快立法規范民間融資渠道 黃百渠 東北師大 教授 全國人大代表 【期刊】吉林人大工作 2007-07-15
40 β-K_4H_3[SiW_9O_(37)(CpTi)_3]•11H_2O環戊二烯鈦多酸衍生物與DNA作用研究 李建新; 王英; 王曉紅; 劉巨濤; 李玉新; 黃百渠; 劉景福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長春 【期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3-03-15
41 組蛋白乙酰化與癌癥 劉春艷; 孫海晶;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3-02-25
42 載脂蛋白E3的克隆及原核表達 李會成; 李玉新; 金萍; 張聰; 烏垠; 陸軍; 楊紅; 麻彤暉;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細胞與遺傳學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細胞與遺傳學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細胞與遺傳學研究所 長春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3-02-15
43 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2與染色質沉默 李曉雪; 陸軍; 羅巔輝;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遺傳 2003-07-28
44 酵母組蛋白乙酰基轉移酶GCN5和去乙酰化酶RPD3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 陳婷; 陸軍; 孫暉; 董梅; 韓松巖;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遺傳 2003-09-28
45 人Elongator復合物Elp3亞基基因可顯著補償酵母elp3缺失菌株的生長缺陷 李芬; 韓秋菊;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實驗生物學報 2005-10-15
46 Elongator復合物:一種新的參與轉錄延伸的組蛋白乙酰轉移酶 李芬; 陸軍; 黃百渠 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5-12-20
47 Ras蛋白在組蛋白乙酰化修飾介導的多頭絨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細胞周期調控中的作用 李曉雪; 陸軍; 趙艷梅; 王秀麗;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科學通報 2005-08-15
48 轉錄輔因子CBP/p300提高轉錄因子C/EBP介導的人白細胞介素5(IL-5)基因啟動子活性 劉春艷; 陸軍; 李琳; 譚江; 邵陽光;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科學通報 2004-02-29
49 p300和HDAC3介導的可逆的乙酰化作用參與調控IL-18p1啟動子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活性 孫海晶; 陸軍; 徐鑫; 魏亮;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科學通報 2004-05-15
50 人Elongator復合物Elp4亞基基因可部分補償酵母ELP4缺失菌株的生長缺陷 李芬; 韓秋菊; 羅巔輝;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遺傳學報 2004-07-10
51 RNA聚合酶Ⅱ轉錄延伸因子 李芬; 陸軍; 黃百渠 河南師范大學生科院;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新鄉 【期刊】細胞生物學雜志 2004-04-20
52 轉錄輔激活子p300/CBP的結構、功能及其在白細胞介素基因表達調控中的作用 邵陽光; 張國平; 陸軍;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科學通報 2004-12-15
53 多頭絨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中期染色體結構的AFM成像研究 孫迎春; 王宏達; 裴瑾; 李壯;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細胞與遺傳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細胞與遺傳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細胞與遺傳研究所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分子科學學報 2005-02-15
54 應盡快建立農民經濟協作組織 黃百渠 全國人大 代表、東北師大遺傳與細胞研究所所長 【期刊】吉林人大 2004-12-15
55 普通小麥7B染色體的顯微分離和低拷貝專化DNA序列的克隆 劉寶; 戎均康; 董英山; 韓方普; 劉振蘭; 何孟元; 黃百渠;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DepartmentofPlantGenetics; The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 Israel;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 【期刊】科學通報 1999-02-23
56 產氣腸桿菌α-乙酰乳酸脫羧酶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及影響重組酶活性的因素 尹東; 曾慶華; 盧大寧; 黃百渠; 李彥舫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 【期刊】生物工程學報 1999-10-23
57 醋酸桿菌α-乙酰乳酸脫羧酶基因克隆、表達及在啤酒發酵中的作用 尹東; 盧大寧; 曾慶華; 黃百渠; 李彥舫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1999-02-10
58 二種重組α-乙酰乳酸脫羧酶在啤酒生產中降低雙乙酰的作用 尹東; 曾慶華; 盧大寧; 欒恒淳; 黃百渠; 李彥舫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 【期刊】微生物學通報 1999-12-27
59 組蛋白與轉錄因子在hAMFR基因啟動子序列上的結合及相互作用 曾慶華; 尹東; 孫迎春; 黃百渠; 呂延成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解放軍一七七中心醫院 【期刊】遺傳學報 1999-08-10
60 組蛋白與hAMFR基因啟動子的結合對體外轉錄活性的影響 曾慶華; 尹東; 孫迎春; 黃百渠; 呂延成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廣州解放軍一七七中心醫院 【期刊】遺傳學報 1999-10-10
61 用SSR探針進行番茄品種的DNA指紋分析 欒雨時; 安利佳; 黃百渠; 張文俊; 何孟元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大連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期刊】園藝學報 1999-02-28
62 TNF基因治療腫瘤的研究進展 趙顯玲; 曾慶華;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3-23
63 組蛋白和核小體在基因轉錄中的作用 黃百渠; 曾慶華; 畢曉輝; 王玉紅; 李玉新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科學通報 2000-10-15
64 血管抑素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進展 楊紅; 烏垠; 李玉新; 麻彤暉;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科學通報 2000-11-15
65 牛天然纖溶酶原環狀結構域K1-3的獲得 楊紅; 烏垠; 馮學超; 錢俊杰; 金萍; 王英; 李玉新; 麻彤暉;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分子科學學報 2000-12-23
66 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性質 康振輝; 王恩波; 王軼博; 由萬勝; 胡長文;黃百渠; 烏垠; 歷錫亮; 焦明大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9-23
67 核內肌動蛋白的研究進展 陳婷;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9-23
68 膠原ⅩⅤ的研究進展 陳婷; 陸軍; 張晶; 李玉新;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1-12-10
69 多頭絨泡菌G_2期細胞核仁中DNA的分布及轉錄位點的研究 畢曉輝; 焦明大; 陶偉;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自然科學進展 2001-05-25
70 洋蔥細胞核仁內DNA的結構變化及排布過程(英文) 陶偉; 張立勇; 黃百渠; 焦明大; 何孟元; 郝水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 【期刊】植物學報 2001-02-10
71 牛天然纖溶酶原Kringles結構域片段的獲得及其抑制內皮細胞增殖作用研究 楊紅; 許為; 烏垠; 馮學超; 李玉新; 麻彤暉;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吉林大學第二臨床醫院;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分子科學學報 2001-03-23
72 TNFa在血管內皮細胞ECV304中的靶向表達研究 趙顯玲;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吉林長春; 吉林長春 【期刊】分子科學學報 2001-09-23
73 鎳鄰菲繞啉對DNA固定作用的原子力顯微鏡表征 于力華; 李壯; 吳愛國; 王宏達; 索全伶; 畢曉輝; 黃百渠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化學系; 東北師范大學遺 【期刊】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2-02-15
74 細葉黃芪葉肉原生質體發育早期細胞壁再生的研究 李喜文; 安利佳; 佟德娟; 黃百渠;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植物學報 1994-01-01
75 西洋參胚性細胞和胚狀體細胞中的核內含體與細胞質內含體 鄭曉峰;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植物學報 1994-01-01
76 幾種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標記蛋白的研究 鄭曉峰;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植物學報 1994-03-01
77 細葉黃芪葉肉原生質體發育早期幾種細胞器的變化 李喜文; 安利佳; 黃百渠;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實驗生物學報 1994-02-15
78 細葉黃芪葉肉原生質體發育早期細胞核的變化 李喜文; 安利佳; 黃百渠;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實驗生物學報 1994-02-15
79 虎眼萬年青的快速繁殖 尹東;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植物生理學通訊 1995-08-20
80 遺傳多樣性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學方法 黃百渠; 曾慶華; 尹東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09-23
81 羥基磷灰石層析法分離染色質中組蛋白的改進方法 呂延成; 曾慶華; 盧興武; 黃百渠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06-23
82 虎眼萬年青的直接體細胞胚胎發生和植株再生 尹東; 黃百渠; 李彥舫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 長春 【期刊】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01-01
83 重組α-乙酰乳酸脫羧酶的表達及部分酶學特性 尹東; 盧大寧; 黃百渠; 李彥舫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1998-07-25
84 香雪蘭外植體形態學極性決定的體細胞胚胎發生 王麗; 鮑曉明; 黃百渠;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期刊】植物學報 1998-02-25
85 應用FISH技術鑒定一個小冰麥易位系 韓方普; 何孟元; 卜秀玲; 黃百渠; 郝水; 馬有志; 辛志勇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期刊】植物學報 1998-06-25
86 用RAPD技術鑒定兩個小冰麥易位系 鮑曉明; 黃百渠; 李松濤; 張忠廷; 王斌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長春 【期刊】遺傳學報 1993-03-02
87 小麥-冰草異附加系種子醇溶蛋白基因表達的分析 鮑曉明;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作物學報 1993-06-30
88 小麥幼胚懸浮細胞原生質體培養再生植株 張根發; 黃百渠; 羅希明; 李風霞; 鮑曉明 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新鄉 【期刊】植物生理學通訊 1993-10-28
89 大賴草懸浮細胞原生質體再生植株 張根發; 黃百渠; 王麗; 羅希明; 鄭曉峰; 何孟元; 郝水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06-15
90 蠶豆有絲分裂前期染色線的研究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2-03-15
91 擬南芥菜(Arabidopsis thaliana)子葉中蛋白體形成的超微結構和免疫電鏡定位研究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實驗生物學報 1989-10-01
92 擬南芥菜種子貯藏蛋白性質的鑒定 黃百渠 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長春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0-01-15
榮譽獎勵:
1. 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 1994年獲吉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英才獎章。
3. 1996年獲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教委授予的“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榮譽稱號。
4. 1997年獲華為優秀教師獎。
5. 1998年獲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6. 1998年獲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榮譽稱號。
7. 1998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并獲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
8. 2000年獲吉林省“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9. 2002年獲長春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10. 2002年獲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媒體報道一:
細胞生物學的領頭人——記長江學者、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黃百渠
1949年,伴著隆隆的炮聲,黃百渠和新中國一起誕生,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經歷了知識青年插隊落戶,在東北農村鍛煉10多個春秋,1973年又被推薦為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祖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黃百渠真正走進他所鐘愛并為之奮斗半生的生命科學領域。他考取了我國著名細胞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郝水的研究生。1982年他又遠渡重洋,來到英倫三島上的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留學,并出席了一些國際頂尖級的學術討論會,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學術刊物發表3篇論文,多年來一直為外國學者壟斷的論壇,終于有了中國學者的聲音。
1986年,黃百渠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被考官們稱為“這是我們見到的最好的博士論文之一”。美國的普度大學Larkins教授的實驗室當即同意他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這對一個有志于生命科學研究的學者來說是太難得了,在國外生命科學的頂尖領域再干10年,對黃百渠個人來說會有更大的機遇。
然而,此時黃百渠的恩師郝水先生給他寫了一封信,真誠地邀請他回東北師范大學,共同創建遺傳與細胞研究所。
我國是農業大國,可是生產的小麥卻不能做高檔面包和點心。許多人探索培育優質小麥,但幾十來年人們都是在已有的小麥品種中雜交、選育,跳不出常規小麥基因,結果都是無功而返。轉基因的研究,可以解決將來人們面臨的食品來源問題,這對我國發展是何等重要啊,不抓緊這方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就要被人家遠遠地甩在后頭,遺恨百年。黃百渠心動了,因為他忘不了養育他的那塊黑土地……
創業真是舉步維艱。當時黃百渠很少有休息日,有時半夜一個電話打來,他就得趕到研究所去。創業的艱難在時光交替中也給黃百渠帶來了快樂。黃百渠同恩師郝水、何孟元夫婦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用天藍冰草有重要育種價值的基因轉移給小麥,選育出優質的小麥品種,徹底解決了中國自己的小麥不能生產高檔面粉的問題。
經過10年的建設,遺傳與細胞研究所現已發展成為一個科研力量雄厚、研究方向比較齊全、成為國內主要的生物學和遺傳學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1997年被列為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該所現有細胞生物學和植物學兩個博士點,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兩個碩士點,以及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并于2000年獲得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黃百渠是我國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他充分發揮“長江學者”的核心和帶頭作用,使細胞和生物學科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此期間他圓滿完成了細胞生物學科“211工程”首期重點建設的全部內容;作為第一學科帶頭人申報獲得了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申報成立了“教育部農業與醫藥基因工程中心”;成功申報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在科學研究方面黃百渠先后主持承擔了國家“863”高科技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國家“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和地方的一系列科研課題;開辟了“組蛋白修飾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作用”的新研究方向;在植物細胞和基因工程、抗腫瘤新藥的研制及其作用機制等領域開展了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獲得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黃百渠還是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在肩負科學研究重擔的同時,又擔負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重任。
文章來源:《團結報》2006-10-7
媒體報道二:
黃百渠:作為一名科學家,我要盡到自己的責任
新華網吉林頻道3月1日電(記者杜學靜)初次見到黃百渠教授,是在2月27日的午后,他剛在辦公室處理完事情,正趕著要去開會;再次見到他,是在28日的上午,他正在指導學生做實驗。等著他指導完了,這才坐下來接受記者的采訪,黃教授一再解釋自己太忙,記者也覺得要從他這里擠出點時間來,還真不太容易呢!
全國人大代表黃百渠
問:有句話說“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人大代表就要反映人民的愿望、基層的心聲。您是一位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專家,您覺得現在您所在的行業面臨著什么樣的問題呢?
答:我是一個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研究人員,基礎理論研究與社會生活聯系不大,容易被人忽略,因此很難引起人們甚至有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現在一般比較看重的是應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這種想法很好,但它是以基礎理論研究為底子的,忽視基礎理論研究、單純重視應用技術研究從短期效益來看可能效果很好,但從長遠來看則對整體發展是嚴重的制約。
我們過去不重視基礎理論研究,過分追求眼前利益,現在關注的程度加大了,但是我認為仍遠遠不夠。不愿意給基礎理論研究增加投入、不愿意進行基礎理論研究是不行的,入世后知識產權保護成為擺在國人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許多科技我們自己就能夠進行研究,只要我們去做。
我認為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對科教的投入也要加大。我國現在的投入比例還不如一些在我們看來很落后的國家,尤其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當然,我們國家還處在發展階段,資金還很有限,但要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對一些領域的基礎研究要給予較大的支持,如生物、中藥、能源等。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科”“技”并不是一回事,“科”是科學,“技”是技術,而人們常常過于看重實用技術,而忽略了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這是人們首先要澄清的認識。
問:除了科學家的身份以外,您還是一位教育者,您是博士生導師,指導著十余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您對現在的人才培養有什么意見?
答:或許是因為我是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吧,我一直在倡導為基礎理論研究培養人才。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都是通過實驗研究的過程來完成的,但現在科研項目的目標大多都是面向一個應用的前景,在立項的時候都要問你這個項目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即使是有些宣稱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的項目,最后通過考察的也多是些應用技術的研究。
現代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是怎么來的?他并不是憑空出現的,需要一點點去培養。我認為人才培養計劃應該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已有成就的學者的,一種是針對一些還在深造階段的年輕人的。前一種我國有很多,如“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而后一種正是我們缺少的。我國的本科教育水平是相當高的,但為什么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階段就不如外國了呢?原因也就在此,這也是許多理工類的本科生畢業后紛紛去外國學習的緣故。
目前國內不但本科、碩士和博士都在擴招,可是保證教育質量的措施卻太少,所以數量上去了,可是整體的教育質量卻下來了。擴大人才培養數量對我國來說是必要的,但不能只是盲目地追求文憑,切實地提高教育水平才是關鍵所在。
問:我聽說您一直在為生態保護而奔走呼吁,作為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專家,您對此是怎么想的呢?
答:我對我國目前的生態環境狀況非常擔憂。我國的生態環境惡化,許多地方都缺水,亂砍亂伐屢禁不止,草地退化現象嚴重,沙塵暴對人們來說也不再陌生,我們必須為此做點什么。
我是在一次會議上聽到有關農業和生態方面的專家談到這個問題,他們一直在呼吁但反響不大,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常常會出席一些會議,由我去反映問題,可能效果會大一些,此后我就一直在關注生態保護,我要盡我之力去倡導,這不僅是作為一位人大代表的責任、一名科學家的良知,也是身為一個普通人應盡的義務。
我認為進行生態保護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要加強宣傳,讓大家都有生態保護意識,自覺地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一是要加強法制建設,對破壞生態的行為要依法嚴懲。雙管齊下,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完)
黃百渠簡介:
黃百渠,男,1949年出生,上海市人。1986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攀登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及吉林省近二十項科研任務。
他是第八屆、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92年起享受國家特殊津貼,1994年獲吉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英才獎章,1996年獲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教委授予的“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1997年獲“華為”優秀教師獎,1998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并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1998年和2000年分別被評為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1998年被評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1999年被聘為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此外,他還兼任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遺傳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遺傳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生物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文章來源:《新華網》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