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徐安龍——分子免疫學專家,男,1963年6月出生于江西波陽,現任中山大學副校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973首席科學家,國家“十一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專家。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1年9月-1985年7月中山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學位。
1986年9月-1992年7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獲免疫遺傳學碩士學位,分子免疫學博士學位。
1992年7月-1994年7月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同時兼職于美國加州圣迭戈,拉荷亞癌癥研究中心,美國加州圣迭戈聯合制藥公司。
1994年7月-1996年7月美國加州圣迭戈聯合制藥公司,任研究員。
1996年7月-今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導師。
2000年起任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2003年起任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起任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8年3月起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社會兼職:
1、 第九屆藥典委員會委員。
2、 BMC Genomics的Associated Editor和Animal Biotechnology編委。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資料更新中……
培養學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分子免疫學的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863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歐盟第六框架合作項目等40多個項目。
1.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項,2007DFA30840,“基于文昌魚的免疫起源與進化研究”,2007.7-2010.6。
2. 973計劃項目,S200708032,“免疫系統起源的億年超前追溯”,2007.7-2011.8。
3. 863高新技術項目,2007AA091401,“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工程產品關鍵技術研究”,2007.7-2010.12。
4. 863高新技術合作項目,2007330004104505,“重要生產性狀關鍵基因的發掘與應用技術“,2006.12- 2010.10。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30730089 ,“中國人HLA全區域序列分析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定位中的應用”,2008.01-2011.12。
6. 國家級其他項目,2008330004107699,“深海(微)生物來源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發現”,2007.11-2010.12。
科研成果:
1、2005年“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的遺傳多態性及其疾病相關性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2005年“海洋生物特有功能基因的高效表達及應用”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發明獎一等獎。
3、2008年“脊椎動物免疫系統的起源與進化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發明專利:
1 中國南海線紋芋螺毒素S4.3的制備及應用 徐安龍;王菲菲;王磊;陳尚武;任政華;吳壽海;朱威;齊麟 中山大學 2011-02-23
2 文昌魚糖類模式識別分子Bjfcn1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黃盛豐;黃慧清;余英才;李銳;王昕;元少春;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10-12-15
3 文昌魚富含亮氨酸蛋白ALM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黃功華;鄭婷婷;韓燕;元少春;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10-12-15
4 β-咔啉釕配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徐安龍;彭文烈;譚彩萍;王旻谞;朱一平;吳壽海;賴森森;連武 中山大學 2010-09-29
5 一種ELP融合蛋白及其應用 徐安龍;藍東明;黃光瑞;王磊;陳尚武 中山大學 2010-01-27
6 對A型流感病毒復制有抑制作用的siRNA及其編碼序列 徐安龍;任政華;謝征;周亮;周俊祺;李榮輝;鄔明月 中山大學 2010-06-30
7 一種具有抗血小板性栓塞活性的蛋白質及生產方法和應用 徐安龍;禹艷紅;黃盛豐;黃慧清;余英才;潘岷溟 中山大學 2008-12-24
8 一種高效的ELP融合蛋白酶及其制備和應用 徐安龍;藍東明;黃光瑞;王磊;陳尚武 中山大學 2009-04-29
9 一種信號芋螺毒素突變體多肽化合物lt14a-7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徐安龍;任政華;尤馭文;王磊;潘武廣;孫丹丹;官景慈;周茂軍;吳赟;曾夏蕓;周亮 中山大學 2009-02-25
10 一種新的具有翻譯后修飾的信號芋螺P-超家族毒素及其用途 徐安龍;周茂軍;王磊;任政華;劉君梁;吳赟 中山大學 2008-11-19
11 一種新的信號芋螺M-超家族毒素序列、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徐安龍;周茂軍;王磊;任政華;劉君梁;吳赟 中山大學 2008-10-15
12 一種新的信號芋螺P-超家族毒素及其序列和用途 徐安龍;周茂軍;王磊;任政華;劉君梁;吳赟 中山大學 2008-10-15
13 對A型流感病毒復制有抑制作用的siRNA及其編碼序列 徐安龍;任政華;謝征;周亮;周俊祺;李榮輝;鄔明月 中山大學 2008-10-01
14 文昌魚半乳糖凝集素AmphiGAL13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禹艷紅;余英才;元少春;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7-06-20
15 一種新的線紋芋螺毒素序列、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徐安龍;劉蕓;王磊;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7-06-20
16 中國文昌魚肽聚糖識別蛋白B.b.PGRP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徐安龍;顏慶瑜;于萃玲;周琴;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7-06-20
17 奧曲肽變構肽分子及其藥物 謝文林;徐安龍;袁建成;姚志勇;楊大成;曾少貴;彭文烈;王宇恩;劉建;劉劍;劉艷紅 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山大學 2007-01-24
18 一種繁育蝠蛾幼蟲的方法 劉昕;王江海;古德祥;張古忍;徐安龍;袁建平;張文慶;黃曉霓 中山大學 2007-01-03
19 人源性胰腺分泌型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基因工程生產方法 徐安龍;任宇鋒;賴春娥;區景行;王磊 中山大學 2006-07-26
20 一種新的類凝血酶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劉鈺山;王磊;任宇鋒;賴春娥;陳尚武 中山大學 2006-06-07
21 中國南海信號芋螺神經毒素及其編碼序列和用途 徐安龍;彭燦;王磊;陳尚武 中山大學 2006-06-07
22 HBV的RNA干擾靶點序列及其應用 徐安龍;任向榮;周玲君;羅廣彬;謝珍慧;林斌;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9-14
23 重組胸腺素α1的制備方法 徐安龍;姜孝玉;李靖;于琳;王妍;陳尚武;王磊;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8-31
24 GP-胸腺素α1及其制備方法 徐安龍;姜孝玉;李靖;于琳;陳尚武;王磊;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8-31
25 一種干擾素聚乳酸-羥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備方法 徐安龍;楊帆;高建萍;趙耀明;王磊;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8-31
26 一種新的天然抗菌肽HKABF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徐安龍;張寧;孫孜孜;楊文利;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8-17
27 文昌魚雙甲基精氨酸水解酶AmphiDDAH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徐斌;曹寶華;崔彩媚;謝珍慧;張文獻;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8-17
28 一種新的天然抗菌肽Hippocampusin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徐安龍;張寧;徐斌;楊文利;彭文烈;姜孝玉;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8-17
29 魚類基因原位修飾育種的方法 吳玉萍;朱作言;胡煒;徐安龍 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08-03
30 中國青島文昌魚硫氧還蛋白過氧化物酶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廖劍;孫孜孜;王磊;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7-27
31 一種海馬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孫孜孜;張寧;廖劍;董美玲 中山大學 2005-07-27
32 一種海葵神經毒素基因Sr3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3 一種?窠浂舅鼗騍r4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4 一種海葵神經毒素基因Sr5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5 一種海葵神經毒素基因Sr6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6 一種?窠浂舅鼗騍r2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7 一種海葵神經毒素基因Sr1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8 一種?窠浂舅鼗騍r7及其應用 徐安龍;陳慧萍;王磊;董美玲;楊文利;姜孝玉;涂洪斌 中山大學 2005-03-16
39 一種改善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劉昕;徐安龍;王江海;魯佳慧;陳漢聰;黃曉霓 中山大學 2005-03-16
40 一種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劉昕;徐安龍;袁建平;王江海;黃曉霓;陳漢聰;王德濤 中山大學 2005-03-16
41 一種改良棒酸生產菌的新方法及高產棒酸生產菌 徐安龍;王永華;荊琛峰;梁東 中山大學 2005-03-02
42 重組米曲霉單寧酶及其表達和純化方法 徐安龍;董美玲;鄭穗蘭;彭立勝;孫孜孜;任宇峰 中山大學 2005-02-23
43 一種紅曲降脂茶的生產方法 劉昕;徐安龍;王江海;袁建平 中山大學;深圳學者生物有限公司 2004-12-29
44 一種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降脂茶的生產方法 劉昕;徐安龍;王江海;魯佳慧 中山大學 2004-12-29
45 ?麩晒獾鞍仔禄蚣捌淇寺 ⒈磉_與應用 徐安龍;涂洪斌;熊茜 中山大學 2003-12-31
46 一種水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基因及其表達與應用 徐安龍;楊彥臻;彭立勝;于萃玲;衛劍文 中山大學 2003-10-29
47 一種?窠浂舅鼗蚣捌鋺 徐安龍;劉文華;彭文烈;王義良;彭立勝 中山大學 2003-07-30
48 一種海葵神經毒素基因及其應用 徐安龍;劉文華;彭文烈;王義良;彭立勝 中山大學 2003-07-30
49 一種?窠浂舅鼗蚣捌鋺 徐安龍;劉文華;彭文烈;王義良;彭立勝 中山大學 2003-07-30
50 一種?窠浂舅鼗蚣捌鋺 徐安龍;劉文華;彭文烈;王義良;彭立勝 中山大學 2003-07-30
51 一種平頦海蛇長鏈神經毒素基因及其表達、應用 徐安龍;鐘肖芬;彭立勝;衛劍文;楊文利 中山大學 2003-07-30
52 一種人白細胞介素-10基因序列及含該基因序列的大腸桿菌 徐安龍;吳文言;楊紅;彭立勝 中山大學 2003-04-09
53 一種?毎舅鼗蚣捌浔磉_、應用 徐安龍;姜孝玉;彭立勝;涂洪斌;陳慧萍 中山大學 2003-03-26
54 一種高效原核表達載體 徐安龍;彭立勝;鐘肖芬;吳文言;衛劍文 中山大學 2002-04-10
55 一種新的平頦海蛇磷脂酶A2以及編碼它的基因 徐安龍;楊文利;衛劍文;吳文言;彭立勝;鐘肖芬 中山大學 2002-04-10
56 平頦海蛇短鏈神經毒素以及編碼該毒素的基因 徐安龍;鐘肖芬;彭立勝;衛劍文;吳文言;楊文利 中山大學 2002-04-10
57 中國南海信號芋螺神經毒素基因Lt3.1及其應用 徐安龍;曾夏蕓;王磊;皮燦輝;任政華;劉君梁;孫丹丹;周茂軍 中山大學 2008-07-16
58 中國南海信號芋螺神經毒素基因Lt3.2及其應用 徐安龍;王磊;曾夏蕓;皮燦輝;任政華;劉君梁;孫丹丹;周茂軍 中山大學 2008-06-25
59 新的信號芋螺O-超家族毒素序列、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徐安龍;周茂軍;皮燦輝;王磊;任政華;劉君梁;孫丹丹;曾夏蕓 中山大學 2008-03-12
60 一種新的信號芋螺毒素序列、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徐安龍;孫丹丹;王磊;蔣秀華;任政華;劉君梁;曾夏蕓;周茂軍 中山大學 2008-02-27
61 中國南海信號芋螺神經毒素基因1t5.4及其應用 徐安龍;劉君梁;王磊;陳尚武 中山大學 2007-09-26
論文專著:
在國際SCI刊物上發表100多篇論文。
發表論文:
英文:
1.Yuan S, Yu Y, Huang S, Liu T, Wu T, Dong M, Chen S, Yu Y, Xu A*. Bbt-TNFR1 and Bbt-TNFR2, two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 from Chinese amphioxus involve in host defense. Mol Immunol. Feb 2007; 44(5):756-62. (IF=3.742)
2. Huang G, Xie X, Han Y, Fan L, Chen J, Mou C, Guo L, Liu H, Zhang Q, Chen S, Dong M, Liu J, Xu A*. The identification of lymphocyte-like cells and lymphoid-related genes in amphioxus indicates the twilight for the emergency of adaptive immune system. PLoS ONE. 2007; 2(2):e206.
3. Li G*, Chen X, Xu A. Profile of specific antibodies to the 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N Engl J Med. Jul 2003; 349(5):508-9. (IF=34.833)
4. Yu Y, Yu Y, Huang H, Feng K, Pan M, Yuan S, Huang S, Wu T, Guo L, Dong M, Chen S, Xu A*. A short-form C-type lectin from amphioxus acts as a direct microbial killing protein via interaction with peptidoglycan and glucan. J Immunol. Dec 2007; 179(12):8425-34. (IF=6.068)
5. Huang S, Yuan S, Guo L, Yu Y, Li J, Wu T, Liu T, Yang M, Wu K, Liu H, Ge J, Yu Y, Dong M, Yu C, Huang G, Chen S, Xu A*. Genomic Analysis of the Immune Gene Repertoire of Amphioxus Reveals Unparalleled Innat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Genome Res. Jul 2008; 18(7):1112-26. (IF=11.224)
6. Fan S, Chen S, Liu Y, Lin Y, Liu H, Guo L, Lin B, Huang S, Xu A*. Zebrafish TRIF, a Golgi-localized protein, participates in IFN induction and NFkappaB activation. J Immunol. Apr 2008; 180(8):5373-5383. (IF=6.068)
7. Yu Y, Huang H, Wang Y, Yu Y, Yuan S, Huang S, Pan M, Feng K, Xu A*. A novel C1q family member of amphioxus was revealed to have a partial function of vertebrate C1q molecule. J Immunol. Nov 2008; 181(10):7024-32. (IF=6.068)
8. Yu C, G?tz R.A. Ehrhardt, Matthew N. Alder, Max D. Cooper, Xu A*. Inhibitory signaling potential of A T cell receptor-like molecule inlamprey. Eur J Immunol. Feb 2009; 39(2):571-9. (IF=4.662)
9. Liu X, Fu Y, Liu Z, Lin B, Xie Y, Liu Y, Xu Y, Lin J, Fan X, Dong M, Zeng K, Wu CI,Xu A*. An ancient balanced polymorphism in a regulatory region of human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s retained in Chinese minorities but lost worldwide. Am J Hum Genet. Mar 2006; 78(3):393-400. (IF=12.629)
10. Lin B, Chen S, Cao Z, Lin Y, Mo D, Zhang H, Gu J, Dong M, Liu Z, Xu A*. Acute phase response in zebrafish upon Aeromonas salmonicid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striking similarities and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mammals. Mol Immunol. Jan 2007; 44(4):295-301. (IF=3.742)
中文:
1 斜紋夜蛾NPV p74基因的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 陳尚武; 魏永杰; 龍綮新;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9-25
2 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張文慶; 賀竹梅; 徐安龍 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會議】昆蟲與環境——中國昆蟲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1-10-01
3 文昌魚AmphiHMG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圖式 劉振輝; 張士璀; 劉梅; 王勇軍; 徐安龍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會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醫學細胞生物學、免疫細胞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2-12-01
4 云南普米族HLA-DRB1基因多態性研究 徐安龍; 賈宗劍; 付永貴; 潘德京; 陳為民; 劉澤寰; 林蔣海; 陳榮祥; 李安素; 朱玉芳; 周大鳴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醫藥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醫藥中心; 云南省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云南省麗江地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會議】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 2002-12-01
5 我國云南少數民族HLAⅡ類分子多態性研究 徐安龍; 劉澤寰; 賈宗劍; 陳為民; 潘德京; 林海海; 付永貴; 張華; 范新蘭; 劉小意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會議】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 2002-12-01
6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誘導K562細胞凋亡與紅系分化的研究 杜慶鋒; 周淑蕓; 鄭維揚; 易正山; 張嵩; 姜孝玉;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室 【會議】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 2003-11-01
7 南方漢族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與HLA-DPB1基因的相關性研究 田紅; 周淑蕓; 劉則寰; 付永貴; 呂鳳娟; 林蔣海;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會議】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 2003-11-01
8 聚乳酸-乙醇酸的直接合成及其在蛋白質傳輸系統中的應用(英文) 楊帆; 張永明; 宋鳳蘭; 潘育芳; 趙耀明; 汪朝陽; 梁世中;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會議】“以嶺醫藥杯”第八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 2006-04-01
9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 i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mphioxus 徐安龍 中山大學 【會議】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8-10-01
10 廣東漢族鼻咽癌與DPB1-3'調控區多態性相關研究 王培; 鄒華; 丁琳; 陳秋堅; 鄭億慶; 吳玉萍; 徐安龍; 劉宜敏; 孔月萍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0-03-20
11 廣東應敢為天下先 徐安龍 中山大學 【期刊】新經濟雜志 2009-02-20
12 海洋多肽毒素的研究進展 王磊;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藥用功能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天然藥物 2009-05-20
13 柿葉黃酮對淋巴細胞與神經元粘附作用的影響 貝偉劍; 徐安龍; 李楚源; Peter Cabot; Siobhan Hermanussen 廣東藥學院中醫藥研究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 School of Pharmacy;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期刊】中藥材 2009-05-25
14 腦心清及其黃酮成分對海馬神經元L型鈣通道電流的影響 貝偉劍; 李楚源; 王德勤; 胡德輝; 彭文烈; 徐安龍 廣東藥學院中醫藥研究院; 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現代中藥研究院; 南方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廣東藥學院學報 2009-06-15
15 文昌魚AmphiSmad1/5/8和AmphiSmad4的克隆和表達 余雪松; 李建偉; 劉輝; 李曉丹; 陳尚武; 張紅衛;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高技術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藥用功能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期刊】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 2009-12-15
16 白氏文昌魚單個體基因組BAC文庫的構建 張巨永; 黃盛豐; 王蔚; 徐安龍; 王義權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三所 【期刊】遺傳 2010-01-15
17 DNA序列分析鑒定HLA-DRB1~*新等位基因DRB1~*1449 繆扣榮; 潘芹芹; 薛敏; 旭日; 周小玉; 費小明; 趙星; 徐安龍; 汪承亞; KuKuruga D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HLA實驗室; 山東魯能臍血庫;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American Red Cross National Histocompatibility Laboratory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中國輸血雜志 2006-04-20
18 穿膜肽修飾胸腺五肽類似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謝文林; 楊大成; 范莉;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湖南湘潭; 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期刊】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6-15
19 廣東應敢為天下先 徐安龍 中山大學 【期刊】新經濟雜志 2008-07-20
20 重組平頦海蛇磷脂酶A_2抑制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 歐陽平; 許頂立; 楊文利; 賴文巖;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3-03-30
21 金錢魚凋亡相關基因SaAR對NIH-3T3細胞凋亡的影響 歐陽平; 陳慧萍; 賴文巖; 楊文利;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3-11-30
22 重組人白介素-10抑制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和血管新生內膜的增殖(英文) 歐陽平; 彭立勝; 楊紅; 彭文烈;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州 【期刊】生理學報 2003-04-25
23 家蠶質多角體病毒片段IV的全序列測定 林偉; 楊文利; 徐安龍; 梁玉堯; 陳森雄; 戴偉君; 張景強 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州 【期刊】微生物學通報 2003-02-27
24 76種細菌DNA雙鏈堿基使用頻率的比較及其意義 鐘東; 趙貴軍; 張振書; 林蔣海; 秦棠妮;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疾病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州 【期刊】遺傳學報 2003-02-10
25 白介素10抑制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 歐陽平; 許頂立; 曾平; 彭立勝; 徐安龍 廣州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51051;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3-09-30
26 長柄梭羅細胞毒活性部位的化學成分研究 朱慧; 屠鵬飛1; 陳琪; 徐安龍 北京大學藥學院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北京; 廣東廣州 【期刊】中草藥 2003-11-25
27 人白細胞介素10對血管緊張素II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作用 歐陽平; 彭立勝; 楊紅;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州市現在510515廣州市;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期刊】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03-05-15
28 CCR5-894ΔC等位基因在普通人群和艾滋病病毒亞型感染者中的分布 洪衛國 ; 徐安龍 ; 劉明旭 ; 王福生 ; 侯靜 ; 金磊 ; 雷周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解放軍第三○二醫院傳染病研究所 【期刊】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3-02-10
29 鹽酸氮?斯汀的合成 曹日暉; 鐘慶華;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深圳清華源興藥業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廣東廣州; 廣東深圳;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03-01-20
30 坎地沙坦酯的合成 曹日暉; 鐘慶華;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深圳清華源興藥業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廣東廣州; 廣東深圳;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03-09-20
31 聚乳酸-乙醇酸的合成及在藥物緩釋微球中的應用 楊帆; 汪朝陽; 潘育方; 洪慧; 趙耀明;徐安龍 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5-05-28
32 ?芗毎氐难芯窟M展 劉偉; 王娟; 姜孝玉; 楊文利;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海洋科學 2005-04-09
33 環丙沙星聚乳酸微球的制備、性狀和體外釋藥性能的研究(英文) 楊帆; 梁仁; 潘育方; 趙耀明; 旺朝陽; 徐安龍 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5-06-30
34 棒狀鏈霉菌lat基因的中斷對棒酸產量的影響 王永華; 荊琛峰; 陶美鳳; 楊博; 徐安龍 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武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廣州 【期刊】微生物學報 2005-08-04
35 綠茶多酚對大鼠頸動脈損傷后血管新生內膜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彭文烈; 謝晉國; 屠燕; 劉伊麗; 徐安龍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藥材 2005-07-25
36 PCR-SBT法分析內蒙古地區鄂溫克族人群HLA-DPB1等位基因型別 海榮; 畢力夫; 徐安龍; 蘇秀蘭 內蒙古醫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內蒙古醫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 【期刊】中國免疫學雜志 2005-08-20
37 巨型輻花?麩晒獾鞍最愃莆锘虻脑吮磉_比較 涂洪斌; 朱俊杰; 楊文利; 姜孝玉; 陳慧萍; 徐安龍 廣州醫學院實驗醫學研究中心腫瘤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廣州醫學院學報 2005-06-25
38 綠茶多酚對晚期氧化蛋白產物誘導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劉尚喜; 馬彥; 彭文烈; 侯凡凡;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腎臟病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期刊】中國藥學雜志 2005-07-22
39 干擾素-α微球的制備及其體外釋藥性能研究 楊帆; 張永明; 趙耀明; 李丹濤; 宋鳳蘭;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期刊】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05-09-28
40 SARS相關冠狀病毒基因工程重組蛋白質疫苗的研制 廣東省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關專題組;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廣州 【期刊】廣東醫學 2003-12-30
41 基因技術與中藥現代化 吳文言; 楊曉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世界科學技術 2003-04-30
42 南方漢族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與HLA-DPB1等位基因的相關性研究 田紅; 周淑蕓; 劉澤寰; 付永貴; 呂鳳娟; 林蔣海;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廣州 【期刊】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03-06-20
43 62種細菌基因組中密碼子堿基位置上堿基分布的差異性及相關性 鐘東; 趙貴軍; 劉宇虎; 楊興龍; 徐安龍; 張振書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疾病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疾病研究所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03-06-30
44 廣西京族硫嘌呤甲基轉移酶突變基因研究 張建萍; 黃民; 關永源; 徐安龍; 吳玨珩 中山大學藥學院臨床藥理研究所; 中山大學藥學院臨床藥理研究所;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藥理教研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2003-08-26
45 綠茶多酚抑制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 歐陽平; 彭文烈; 賴文巖;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州 【期刊】中國藥理學通報 2004-02-29
46 rhIL-10對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的血管外膜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孟素榮; 劉彥波; 許頂立; 賴文巖; 彭立勝; 徐安龍 廣州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1-30
47 重組海葵溶細胞素及平頦海蛇磷脂酶A_2對血管外膜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姜孝玉; 楊文利; 賴文巖;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2-29
48 初步建立真核基因調控元件模塊的搜索方法 鐘東; 張振書; 劉宇虎; 鄭國清; 劉小意; 盧陽; 趙貴軍;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2-29
49 綠茶多酚抑制晚期糖基化終產物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英文) 歐陽平; 彭文烈; 許頂立; 賴文巖;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3-30
50 重組海葵肽類毒素hk2a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新西蘭兔左心功能的影響 劉彥波; 王鵬; 歐陽平; 許頂立; 王磊; 王永華; 梁東; 吳平生;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3-30
51 金錢魚毒腺cDNA表達文庫的構建及EST序列分析 陳慧萍; 姜孝玉; 涂洪斌; 杜晶春; 衛劍文; 楊文利;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高新技術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國家高新技術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4-04-15
52 柿葉黃酮對晚期氧化蛋白產物誘導的血管外膜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劉尚喜; 貝偉劍; 賴文巖; 侯凡凡;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藥材 2004-03-25
53 新型重組?舅豩k2a對大鼠心室肌細胞離子通道的影響(英文) 歐陽平; 鄧春玉; 劉文華; 王磊; 梁東; 錢衛民;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廣東省人民醫院電生理研究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海洋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海洋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海洋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6-30
54 毛細管參考鏈介導的構象分析法在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中的應用 畢颎; 陳規劃; 劉澤寰; 徐安龍; 黃麗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診斷中心 廣州 【期刊】中國免疫學雜志 2004-05-20
55 綠茶多酚抑制LDL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英文) 歐陽平; 彭文烈; 賴文巖; 徐安龍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4-09-30
56 斑馬魚基因工程的研究進展 吳玉萍; 熊茜; 張廣獻;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863”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國家“863”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期刊】遺傳學報 2004-10-10
57 DNA序列作為信息隱藏載體的研究 鄭國清; 劉九芬; 黃達人;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信息研究系; 中山大學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州; 河南鄭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1-25
58 重組?念惗舅豩k2a對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影響 歐陽平; 謝晉國; 劉儉; 肖文星; 劉彥波; 王磊; 梁東; 王永華; 許頂立; 劉伊麗; 徐安龍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5-01-30
59 基于DNA序列的信息隱藏 鄭國清; 劉九芬; 黃達人;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信息研究系; 中山大學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州; 河南鄭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3-25
60 應用毛細管參考鏈介導的構象分析法進行HLA-DR4等位基因分型 畢颎; 陳規劃; 劉澤寰; 黃麗英; 徐安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實驗室;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移植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診斷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廣州 【期刊】免疫學雜志 2005-03-25
61 多羥基甾醇的合成及抗腫瘤細胞活性構效關系研究 崔建國; 曾隴梅; 蘇鏡娛; 彭文烈;徐安龍 廣西師范學院化學系;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12-30
62 HLA DQ位點多樣性模擬分析及其PCR RFLP分型 陳尚武; 馮炳健; 潘德京; 陳榮祥;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云南瀾淪縣第一人民醫院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9-25
63 Sinularia tenella Li中的西松烯二萜內酯的抗腫瘤活性(英文) 戚穗堅; 陳琪;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熱帶海洋學報 2002-03-30
64 日本鬼鲉毒腺cDNA表達文庫的構建和初步分析 姜孝玉; 涂洪斌; 陳慧萍; 衛劍文; 楊文利;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國家高新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國家高新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2-06-25
65 玫瑰紅綠海葵觸手cDNA表達文庫的構建和初步分析 劉文華; 王義良; 陳慧萍; 姜孝玉; 涂洪斌; 衛劍文;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國家863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國家863計劃 【期刊】生物工程學報 2002-11-23
66 白介素-10抑制TNF-α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 歐陽平; 彭立勝; 楊紅;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生理學報 2002-02-25
67 錐疣星蔓蛇尾的化學成分 林翠梧; 蘇鏡娛; 曾隴梅; 閆素君; 陳琪;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西大學化學系; 廣西南寧;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51 【期刊】分析測試學報 2002-08-25
68 微生物基因組的生物信息學研究平臺的建立 趙貴軍; 何智良; 盧陽; 葉蘭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廣州生物信息中心 廣州; 廣州生物信息中心 廣州 【期刊】微生物學通報 2002-08-27
69 平頦海蛇PLA_2在大腸桿菌中的融合表達 楊文利; 葉蘭汀; 鄒蘭; 汪楓;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廣州;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廣州 【期刊】微生物學報 2002-08-04
70 重組人白介素-10對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的影響 歐陽平; 彭立勝; 彭文烈; 賴文巖; 楊紅;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國藥理學通報 2002-04-30
71 云南瀾滄拉祜族HLA-DRB1基因多態性研究 賈宗劍; 付永貴; 潘德京; 劉澤寰; 陳為民; 林蔣海; 陳榮祥; 李安素; 朱玉芳; 周大鳴;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中心; 云南省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云南省瀾滄縣第 【期刊】遺傳 2002-03-28
72 基因組內堿基分布整體均衡與局部不均衡的研究進展 鐘東; 趙貴軍; 張振書; 徐安龍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疾病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州 【期刊】遺傳 2002-05-28
73 廣州地區漢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HLA-DPB1基因的相關性研究 劉澤寰; 范新蘭; 林蔣海; 符志彥; 潘德京; 付永貴; 賈宗劍;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廣? 【期刊】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2-08-30
74 南方人群HBV感染與HLA-DQB1基因的相關性研究 陳為民; 黃洪蓮; 潘德京; 劉澤寰; 林蔣海; 賈宗劍; 付永貴;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 【期刊】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2-09-30
75 茶多酚對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彭文烈; 賴文巖;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草藥 2002-12-25
76 中國廣州人群中HBV感染與HLA-DRB1基因的相關性研究 賈宗劍; 潘德京; 付永貴; 黃洪蓮; 劉澤寰; 陳為民; 林蔣海;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 【期刊】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 2002-01-30
77 白介素-10對TNF-α介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楊紅; 彭立勝;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藥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1-25
78 基于unix的cDNA序列自動分析系統的構建和應用 符志彥; 盧陽; 葉蘭汀; 何智良;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9-25
79 重組平頦海蛇磷脂酶A_2對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楊文利; 衛劍文;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2-04-30
80 新世紀中藥現代化的發展前瞻 李楚源; 貝偉劍; 彭文烈; 徐安龍 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藥廠;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世界科學技術 2002-06-10
81 HLA-DQA1、-DRB1等位基因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的比較性研究 宗利麗; 潘德京; 陳為明; 何援利; 劉澤寰; 林江海;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室 【期刊】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2002-02-26
82 綠茶多酚抑制LDL刺激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研究 歐陽平;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博士后流動站;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博士后流動站;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博士后流動站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醫藥學刊 2002-06-15
83 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現狀與前景 鄭海濤; 徐安龍 廣州生物工程中心;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期刊】廣東科技 1999-11-15
84 生物醫藥產業呼喚風險投資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化系 【期刊】中國科技信息 1999-05-23
85 藥物誘導細胞凋亡時DNA檢測技術的探討 馬靖; 龐大本; 池旭生;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期刊】癌癥 2000-08-05
86 多羥基甾醇的合成及其結構與抗腫瘤細胞活性關系研究 崔建國; 曾隴梅; 蘇鏡娛;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高等學;瘜W學報 2000-09-15
87 新的醚鏈雙生物堿尖葉唐松草阿原堿的結構測定 林翠梧; 蘇鏡娛; 曾隴梅; 李紅; 彭文烈; 徐安龍 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高等學;瘜W學報 2000-12-15
88 甘草水溶物誘導MGC-803細胞凋亡中胞內Ca~(2+)、pH與線粒體△ψ_m的變化 馬靖; 李玉梅; 龐大本;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0-08-10
89 鉑類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Ⅰ) 戚穗堅; 陳琪;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12-30
90 鉑類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Ⅱ) 戚穗堅; 陳琪;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12-30
91 甘草提取物誘導胃癌MGC-803細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馬靖; 彭文烈; 梁東; 龐大本;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期刊】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0-12-20
92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 衛劍文; 吳文言; 鐘肖芬; 楊文利; 趙貴軍; 彭立勝;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0-10-28
93 白細胞介素-11研究和開發進展 吉坤美; 徐安龍; 龍綮新; 王珣章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生物工程進展 2000-02-25
94 Fas-FasL凋亡途徑和白血病 陳永樂; 郭坤元;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血液科;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系 【期刊】國外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 2000-04-30
95 生物信息學中的馬爾可夫模型 曹曉燕;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0-02-29
96 甘草提取物體外選擇性誘導幾種人腫瘤細胞凋亡 馬靖; 符乃陽; 李玉梅;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生物醫藥中心;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生物醫藥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生物醫藥中心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癌癥 2001-08-25
97 信息時代動物學研究及信息管理的現狀與展望 李繼東; 何淼;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動物學雜志 2001-04-20
98 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與HLA-DQA1、DRB1的相關性 宗利麗; 何援利; 潘得京; 劉澤寰; 林江海; 周宇風; 陳為民;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1-03-20
99 廣東地區婦女子宮平滑肌瘤遺傳易感性與HLA-DRB1、DQA1、DQB1相關性的研究 宗利麗; 何援利; 林江海; 劉澤寰; 陳為民; 潘得京;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1-06-20
100 重組人白介素10對離體大鼠胸主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歐陽平; 劉煜; 賴文巖; 彭立勝; 楊紅; 吳文言;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1-11-20
101 白介素10受體及其信號傳導 歐陽平; 黃洪蓮;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1-12-30
102 海洋肽類活性物質的研究概況 陳慧萍;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州 【期刊】海洋科學 2001-11-29
103 以大腸桿菌為參照基因組的比較基因組學系統的建立 趙貴軍; 何智良; 盧陽; 葉蘭汀; 王珣章;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 【期刊】科學通報 2001-02-28
104 環孢菌素A和Bcl-2高表達對EGTA誘導HL-60細胞凋亡的影響 馬靖; 符乃陽; 徐安龍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2001-03-15
105 平頦海蛇毒磷脂酶A_2基因的多樣性 楊文利; 衛劍文; 鐘肖芬; 趙貴軍; 彭立勝;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系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2001-05-15
106 平頦海蛇3種短鏈神經毒素的基因克隆與功能比較 鐘肖芬; 彭立勝; 吳文言; 衛劍文; 楊紅; 楊彥臻;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 2001-07-15
107 鈣池排空操縱的外鈣內流決定甘草誘導MGC-803細胞凋亡 馬靖; 符乃陽; 龐大本;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1-04-10
108 平頦海蛇堿性磷脂酶A_2的融合表達、純化及活性特征 楊文利; 鐘肖芬; 彭立勝; 衛劍文; 姜孝玉; 葉蘭汀;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1-08-10
109 海葵神經毒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劉文華; 王義良; 衛劍文; 彭文烈;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國家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1-10-10
110 用PCR-SSO方法研究云南西部彝族HLA-DQB1基因的多態性 陳為民; 黃洪蓮; 劉澤寰; 陶洪; 潘德京; 林蔣海;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云南省衛生防疫站 【期刊】遺傳學報 2001-02-10
111 云南納西族HLA-DRB1基因多態性研究及其族源分析 賈宗劍; 潘德京; 付永貴; 陳為民; 劉澤寰; 林蔣海; 朱玉芳; 陳榮祥; 符志彥; 周大鳴;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藥中心; 云南省麗江地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云南省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檢驗 【期刊】遺傳學報 2001-12-10
112 柔弱短指軟珊瑚Sinularia Tenella Li.中西松烯二萜內酯成分研究 林翠梧; 蘇鏡娛; 曾隴梅; 戚穗堅;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有機化學 2001-01-28
113 赤魟尾刺cDNA表達文庫的構建 涂洪斌; 衛劍文; 姜孝玉; 陳慧萍; 鐘肖芬;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新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新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新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 【期刊】藥學學報 2001-12-28
114 中國南方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與人類白細胞抗原-DQA1等位基因相關性的研究 宗利麗; 何援利; 潘德京;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1-07-18
115 云南西部彝族HLA-DQA1基因構成及中華民族19個華人群體DQA1基因頻率的比較分析 潘德京; 黃洪蓮; 劉澤寰; 陳為民; 林蔣海; 陶洪; 陳榮祥;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云南省衛生防疫站寄防科; 云南瀾滄縣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期刊】中國免疫學雜志 2001-01-25
116 中國南方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與HLA-DQB1關聯性的研究 宗利麗; 陳為民; 何援利; 林蔣海;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中國免疫學雜志 2001-07-25
117 六氮雜大環希夫堿與銀(Ⅰ)系列配合物的抗腫瘤活性研究 陳琪; 朱海亮; 戚穗堅;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3-25
118 一種新的cDNA克隆的分析及可能功能推測 趙貴軍; 黃玉珊; 向孟清; 鐘肖芬; 徐安龍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美國新澤西州州立大學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3-25
119 平頦海蛇毒腺cDNA表達文庫的構建 鐘肖芬; 衛劍文; 趙貴軍;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5-25
120 平頦海蛇CRVP基因全長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衛劍文; 鐘肖芬; 彭立勝;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新技術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新技術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7-25
121 新型植物來源生物堿──唐松草阿原堿對人體腫瘤細胞株的細胞毒性研究(英文) 陳琪; 戚穗堅;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7-25
122 一種以測序為基礎的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劉澤寰; 林蔣海; 符志彥; 潘德京; 徐安龍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9-25
123 人基質細胞中新基因的獲得及目的基因的克隆 黃玉珊; 趙貴軍;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9-25
124 細胞凋亡中的鈣調節 馬靖; 符乃陽;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廣州 【期刊】國外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 2001-10-15
125 中國蛋白、肽類毒素海洋動物名錄及其分布 廖永巖; 徐安龍; 衛劍文; 楊文利; 鐘肖芬; 吳文言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養殖系; 中山大學生物醫學中心; 中山大學生物醫學中心; 中山大學生物醫學中心 湛江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1-10-30
126 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篩選中藥創新藥物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世界科學技術 2001-06-25
127 藥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 涂洪斌; 衛劍文; 彭立勝; 鐘肖芬; 楊文利; 吳文言;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863)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863)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世界科學技術 2001-08-25
128 正確理解“人類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 洪衛國; 王福生; 徐安龍 解放軍302醫院傳染病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北京; 廣東廣州 【期刊】醫學與哲學 2001-09-08
129 胞外環境Ca~(2+)變化誘導人腫瘤細胞凋亡 馬靖; 符乃陽; 李玉梅;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廣東省藥品檢定所;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系與生物醫藥研究中心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國癌癥雜志 2001-04-30
130 卡鉑的空間結構類似物丙二酸銀 (Ⅰ)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英文) 陳琪; 戚穗堅; 朱海亮; 彭文烈;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期刊】中國藥物化學雜志 2001-02-20
131 中國南方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與HLA-DRB1相關性的研究 宗利麗; 何援利; 劉澤寰; 林蔣海; 潘德京;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期刊】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2001-08-26
132 改革創新 爭創一流——中山大學生物化學名牌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葉克難; 蘇應娟;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1-10-30
133 線粒體PT孔參與甘草誘導MGC-803細胞凋亡的調控 馬靖; 龐大本; 彭文烈; 李玉梅;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化系與新藥開發中心 廣州 【期刊】實驗生物學報 2001-05-15
134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關人體基因研究的策略 洪衛國; 王福生; 徐安龍 中國人民解放軍302醫院傳染病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 廣州市 【期刊】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1-12-15
135 家蠶質多角體病毒(BmCPV)基因組dsRNA片段V的全序列測定 林偉; 徐安龍; 楊文利; 孫京臣; 盧火斤英; 張景強 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州 【期刊】病毒學報 2002-12-30
136 中國廣東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與HLA-DPB1的相關性研究 何援利; 宗利麗; 彭冬先; 劉澤寰; 林蔣海;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教研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教研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教研室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5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2-05-30
137 重組?芗毎貙Υ笫笱芷交〖毎鲋车挠绊 歐陽平; 姜孝玉; 楊文利; 徐安龍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高技術計劃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開放實驗室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2002-11-30
138 唐松草屬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研究進展 陳琪;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版) 2000-07-15
139 腫瘤疫苗的研究概況及進展 陳琪;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版) 2000-07-15
140 生化藥物的研究進展 戚穗堅; 徐安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州 【期刊】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版) 2000-07-15
榮譽獎勵:
1、199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
2、1998年獲廣東省青年科技獎。
3、2000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4、2001年入選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
5、2003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杰出獎。
6、2004年入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7、2008年獲得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競賽全國優秀指導老師獎。
媒體報道:
中山大學
吳綺峰
徐安龍教授(1963.6-), 1992年獲美國伊利諾斯(UIUC)大學分子免疫學博士學位,1992.7~1994.7,在世界著名的血液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Helen M. Ranney教授指導下,從事博士后的研究。1994.7~1996.7任美國加州圣地亞哥聯合制藥公司(Alliance Pharmaceutical Corp)研究員。現任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國家“十一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專家,"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獲廣東省青年科技獎、2000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杰出獎。2004年入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徐安龍教授長期從事分子免疫學的研究,回國后先后主持了多項國家的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點項目、973項目、863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國家發改委國家工程中心項目以及歐盟第六框架項目。徐安龍教授主要學術成就集中在適應性免疫研究的兩個方面,一是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多樣性的鑒定、進化分析及其與疾病的關系;二是適應性免疫的起源與進化。自1996年回國后在國際SCI刊物上發表100多篇論文。論文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Genomic Researc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PloS ONE,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Molecular Immu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Development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 Genomics等國際學術刊物上,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學術報告,同時多次應邀在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做學術報告。徐教授共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4項以及美國和歐盟的國際(PCT)發明專利5項,其中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這幾年發展迅速,我校的學者近年來在學術和應用的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生命科學學院注重師資和科研隊伍建設:注重學術梯隊建設,發揮學術帶頭人的作用,促進優秀中青年人才成長是生科院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這樣的策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立起了一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A類7人、B類3人,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4人,珠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幾十名教授,數百名副教授和講師組成的一個學術團隊。
這個團隊做出的成績也令外界所高度肯定,2007年以中山大學生科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發表學術文章一百余篇,其中影響因子10分以上的數篇,徐安龍教授注重發揮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選派優秀學生出國進修,最近幾年,生科院先后與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西北大學等著名學府簽訂了學術與學生聯合培養協議。例如這些學生回國后結合中大優勢相繼發表10分以上文章多篇:黃盛豐博士從法國公派回國后在徐安龍教授的指導下在Genomic Research上發表了關于文昌魚這種進化樹上有脊椎動物起始位點的研究成果,付永貴博士在美國公派回國后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發表了對于苗族的HLA魚疾病相關性方面的重要成果。另外徐教授還指導生命科學院的本科生利用多學科交叉通過課外研究一中新型腫瘤抑制基因獲得了第十屆全國學術挑戰杯特等獎,這也是中山大學首次獲得這一獎項。
雖然我們中大生科院科研水平高,但是也沒有忽視本科生的教育,我們通過認真對待本科生教學,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未來之星,而且還獲得了許多榮譽:03級本科生黃曉琳等以潲水油為原料制備生物柴油的成果獲得全國金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05級博士生吳文碧同學獲國際無脊椎動物病理學和微生物防治大會暨39屆年會(SIP大會)學生論文評比第一名,實現中國大陸學生39年來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與廣東十地簽約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代表中山大學首次獲得全國挑戰杯特等獎……
正是由于徐安龍教授這種高瞻遠矚的決策,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學術科研隊伍,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強大的學生培養體制為將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徐安龍教授的辦公室,你可以看到書架上堆滿了從這里畢業的博士論文,還有最新的Nature、Science、Cell雜志,這些雜志雖然是最近幾周才出版的,但是卻已經翻得有點舊了。當問到為什么徐教授能一方面做出來這么好的研究成果的同時又把學院領導者這么好的時候,徐教授一語道破玄機:“磨刀不誤砍柴功”!的確,徐老師雖然擔子很重但是我們卻經?梢钥匆娦旖淌谠谥笇W生,和學生談論研究計劃和討論研究結果,而且徐教授經常選派和資助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國內國際的學術會議,讓他們了解國際的研究動向,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同時徐安龍教授也會在百忙之中抽空應邀去國際一流大學、研究所或者會議去作報告,例如徐安龍教授07年首次發現了適應性免疫的黎明是從文昌魚開始的,這一免疫系統億年追溯項目很好的解釋了免疫系統的進化,這一成果受到了國際免疫學界許多權威一致高度評價。雖然這一可以改變免疫學教科書體系的成果沒有在世界最頂尖的雜志上發表,但是這一貢獻是要比許多在頂級雜志上面發表的文章對人類的貢獻要大得多。“SCI,不要成為阻礙我國基礎學科研究的“Stupid Chinese Idea”(中國怪事)。我們井蓋創造條件使其成為“Smart Chinese Idea”(中國妙招)”徐安龍教授認為,SCI刊物的國際評估標準較為客觀,在此發表論文,知識厚度、獨立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英語能力、寫作能力等,都可得到“硬”的檢驗。所以徐老師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要求很高,我想這也就是為什么徐教授培育出那么多優秀學者的原因所在吧。在徐老師的臺面上有很多重大成果正在或即將在世界頂級雜志(CNS, Cell, Nature, Science)上發表,在這些手稿中上是徐老師的修改,但是我卻看到了這是一個愛國的大師級學者的心血結晶,是徐教授在90年代初世界反華風潮正盛的時候義無反顧的回到了祖國,是徐老師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為祖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大計貢獻畢生心血的縮影。
最后徐老師還利用空閑時間講了一個故事來激勵我們:“老鷹、鴨子、雞、鵝這些動物在胚胎期的解剖學性狀都很相似,在免疫方面收到的教育也很相似,但是當他們成為幼禽的時候由于后天的練習不同,小鷹通過與老鷹的學習不斷的從懸崖跳下去,最終展翅高飛,成為一只真正的鷹,所以希望同學們可以在未來和雄鷹學習,成為一只雄鷹!”
2008-07-05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