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中國鳥類特有種 作者: 雷富民 盧汰春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2006
發表論文:
1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鳥的多樣性及分布 侯元生; 何玉邦; 星智; 崔鵬; 尹祚華;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09-01-15
2 我國2006-2007年人禽流感病毒H5N1亞型HA特征分析 張繼榮; 姚青; 魏登邦; 雷富民; 寧夏醫學雜志 2009-03-15
3 中國鳥類的DNA分類及系統發育研究概述 雷富民; 楊嵐; 動物分類學報 2009-04-15
4 鳥類宏觀分類和區系地理學研究概述 楊嵐;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09-04-15
5 畫眉科鳥類系統發育及分類地位商榷 羅旭; 屈延華; 尹祚華;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09-07-15
6 環青海湖斑頭雁種群數量動態模擬及趨勢分析 張耀南; 郝美玉; 雷富民 ; 星智; 侯元生; 羅澤; 動物學研究 2009-10-15
7 中國動物地理亞區繁殖鳥類地理分布格局與時空變化 王開鋒; 張繼榮;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10-01-15
8 基于數字地形模型的斑頭雁潛在生境分析 郝美玉; 張耀南; 雷富民; 閻保平; 星智; 動物學雜志 2010-02-20
9 基于細胞色素b的鶇亞科部分鳥類的系統進化 潘巧娃; 雷富民; 楊淑娟; 尹祚華; 黃原; 邰發道; Anton KRISTIN; 動物學報 2006-02- 28
10 青藏高原常見雀形目鳥類的筑巢特征 張曉愛; 劉澤華; 趙亮; 王愛真; 雷富民; 動物學研究 2006-04-30
11 野生鳥類對禽流感爆發與傳播的影響 雷富民; 趙德龍; 生物學通報 2006-01-20
12 朱雀類和朱鹀的分子系統發生分析(英文) 楊淑娟; 雷富民; 尹祚華; 動物分類學報 2006-07-30
13 青海省鳥類新紀錄——白頭鵯 李東明; 王愛真;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2006-08- 20
14 基于核基因c-mos的鶇亞科部分鳥類系統發生關系 潘巧娃; 雷富民; 尹祚華; 趙洪峰; 高學斌; 王洪建; Anton Kristin; 動物分類學報 2006-10-30
15 基于線粒體基因cyt b的鹟亞科部分鳥類系統發育 雷忻; 廉振民; 雷富民; 尹祚華; 趙洪峰; 動物學報 2007-02-15
16 基于鳥類特有種亞種分化的保護優先性(英文 ) 趙洪峰; 雷富民; 屈延華; 盧建利; 動物學報 2007-04-15
17 基于線粒體COI基因探討鹟亞科部分屬和種的分類地位 雷忻; 廉振民; 雷富民; 尹祚華; 趙洪峰; 動物學研究 2007-06- 28
18 雀形目15種鳥類CoⅠ與Cyt b基因序列的比較 梁剛; 張衛; 雷富民; 尹祚華; 黃原; 李天憲; 動物分類學報 2007-07-15
19 中國大陸地區白頭鵯兩個亞種的表型特征分析 楊曉菁; 尹祚華;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07-07-15
20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及生態問題 張繼榮; 趙德龍; 尹祚華;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2007-12-20
21 一株H5N1亞型禽流感毒的分離鑒定與基因組序列分析 寇錚; 李永東; 雷富民; 周艷紅; 陳繩亮; 李天憲;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 2007-12-24
22 我國部分禽流感病毒H5N1之HA序列變異演化分析 張繼榮;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2008-12-20
23 禽流感的傳播與風險 雷富民; 崔鵬; 尹祚華; 自然雜志 2008-04-15
24 A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模式 寇錚; 雷富民; 王升躍; 周艷紅; 李天憲; 科學通報 2008-05-15
25 白頭鵯的鳴唱結構及其鳴唱微地理變異 楊曉菁; 雷富民; 動物學報 2008-08-15
26 利用CoI基因序列對雀科鳥類的分子系統發育關系初探 梁剛; 李濤; 尹祚華; 雷富民; 動物學研究 2008-10-15
27 廣西十萬大山地區鳥類區系考察初報 尹祚華; 雷富民; 黃乘明; 李漢華 動物學雜志 2003-02- 20
28 鳥類鳴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雷富民; 王鋼; 尹祚華 動物分類學報 2003-03- 30
29 青藏高原褐背擬地鴉表型特征的性別差異與地理變異 王鋼; 雷富民; 唐運富; 易飛 動物分類學報 2003-06-30
30 中國側棘斑蚜屬(蚜科,角斑蚜亞科)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喬格俠; 屈延華; 張廣學; 雷富民動物分類學報 2003-06-30
31 中國斑蚜科物種多樣性及地理分布格局 喬格俠; 徐曉群; 屈延華; 張廣學;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03-09-30
32 “褐背擬地鴉”是“地山雀” 雷富民; 盧健利; 尹祚華; 趙洪峰 動物分類學報 2003-09-30
33 雌性選擇與雄鳥鳴唱的進化 王愛真; 雷富民; 賈志云 動物學研究 2003-08-22
34 森林認證在昌化林場的影響分析 王亞明; 張蕾; 孫玉軍; 余志飛; 雷富民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30
35 野生鳥類對禽流感爆發與傳播的影響 雷富民; 趙德龍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5-11-25
36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于中國大陸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間分布及環境因素分析 方立群; 曹春香; 陳國勝; 雷富民; 劉亞嵐; 李承毅; 楊紅; 韓曉娜; 閆磊; 閆磊; 李小文; 曹務春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5-11-10
37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態系統鳥類物種多樣性的初步研究 趙洪峰; 雷富民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03-02-28
38 白腰雪雀分類地位的商榷 屈延華; 雷富民; 尹祚華 動物分類學報 2004-03-30
39 禽流感與野鳥 李鋒; 丁長青;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2004-04-20
40 禽流感的發生及其防治 雷富民; 魏國安; 趙洪峰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4-03-25
41 雀形目高級階元分類與起源研究概況 趙洪峰;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2004-06-30
42 青藏高原白腰雪雀鳴聲結構的復雜性 雷富民; 王愛真; 王鋼; 尹祚華 動物學報 2004-06-15
43 鳥類鳴唱曲目與復雜性 雷富民; 王愛真; 尹祚華; 王萬云 動物分類學報 2004-09-30
44 一株 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的分離與鑒定 寇錚; 唐利軍; 雷富民; 安學芳; 范兆軍; 李天憲 中國病毒學 2004-10-30
45 青藏高原:鳥類演化的“高地” 鄒星; 雷富民; 生命世界 2004-08- 15
46 誰在傳播禽流感?——我國首次大規模禽流感溯源野鳥調查紀實 趙洪峰; 尹祚華; 雷富民; 楊奇森; 尹祚華; 孫悅華; 賈陳喜; 生命世界 2004-12-15
47 中國受脅鳥類的分布與現狀分析 趙洪峰; 高學斌; 雷富民; 劉昕揚; 鄭寧; 尹祚華 生物多樣性 2005-01-25
48 中國大杜鵑的鳴聲(英文) 雷富民; 趙洪峰; 王愛真; 尹祚華; Robert B. PAYNE 動物學報 2005-02-15
49 鵰鸮、縱紋腹小鸮和紅隼視器的比較形態學研究 雷富民; 張育輝; 尹祚華 動物學報 1999-12-20
50 中國首次發現黑臉琵鷺的繁殖地 尹祚華; 雷富民; 丁文寧; 丁長青 動物學雜志 1999-12-20
51 鳥類鳴聲結構地理變異及其分類學意義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1999-04-24
52 鳥類鳴聲在鳥類系統學研究中的作用初探 雷富民 動物分類學報 1999-10-24
53 長山列島發現黃嘴白鷺的繁殖種群 尹祚華; 雷富民; 丁長青; 丁文寧 動物學雜志 2000-10-20
54 試用聚類方法探討中國雪雀的分類地位 雷富民; 屈延華; 馮祚建; 冉成中 動物分類學報 2000-12- 30
55 雪雀屬系統發育關系的研究(雀形目:文鳥科) 雷富民; 屈延華; 尹祚華 動物分類學報 2001-03-30
56 雪雀屬鳥類棲息地在中國的分布 屈延華; 雷富民; 尹祚華 動物學報 2002-08-15
57 中國鳥類特有種及其分布格局 雷富民; 盧建利; 劉耀; 屈延華; 尹祚華 動物學報 2002-10-15
58 黃嘴白鷺的繁殖生物學 尹祚華; 雷富民 動物學報 2002-12- 15
59 縱紋腹小鸮DNA指紋譜探針的篩選和初步應用 凌樺; 楊紹清;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2002-02-20
60 鳥類用于環境監測的意義及研究進展 趙洪峰;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2002-12-20
61 鳥類鳴聲行為對其物種分化和新種形成影響 雷富民; 王鋼 動物分類學報 2002-09-30
62 關于中國鳥類特有種名錄的核定 雷富民; 屈延華; 盧建利; 尹祚華; 盧汰春 動物分類學報 2002-12-30
63 縱紋腹小鸮的繁殖生態學 雷富民 生態學報 1994-05-15
64 縱紋腹小鴞Athene noctua plumipes 的繁殖及越冬生態、數量分布、 捕食行為及其機理(英文) 雷富民 動物學報 1995-12-20
65 陜西省歧山地區縱紋腹小鸮的食性研究 雷富民 武夷科學 1995-06-15
66 白冠長尾雉的現狀及保護對策 徐延恭; 尹祚華; 雷富民; 丁文寧; 劉如筍; 俞清 動物學報 1996-12-30
67 縱紋腹小鴞的換羽研究 雷富民 動物學雜志 1996-04-20
68 縱紋腹小?、鵰?及長耳?的卵殼超微結構研究(?形目:鴟?科) 雷富民; 甘雅玲 動物分類學報 1996-10-24
69 雪?及其不同組織乳酸脫氨酶研究 劉如筍; 雷富民; 俞清 動物學研究 1996-09-30
70 縱紋腹小?(Athene noctua plumipes)的種群密度及生態分布格局研究 雷富民生態學報 1996-05-30
71 縱紋腹小鸮在中國的分布、棲息地及各亞種的梯度變異(鸮形目:鴟鸮科) 雷富民; 鄭作新; 尹祚華 動物分類學報 1997-07-24
72 鳥類的祖先 徐照輝; 雷富民; 尹祚華; 潘云唐 野生動物 1998-04-15
73 中國蝗鶯屬種類的數值分類初探 雷富民; 王旭; 屈延華; 中國動物科學研究——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動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 1999-06-30
74 縱紋腹小鸮在新疆的分布及生態習性 馬鳴; 尹祚華; 雷富民; 魏順德; 中國動物科學研究——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動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 1999-06-30
75 Lei FM, Qu YH, Tang QQ and An SC. 2003. Prioriti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vian biodiversity in China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ndemic bird genera.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2(12):2487-2501. (IF2002:1.060)
76 Lei FM, Wang AZ, Wang G and Yin ZH. 2005. Vocalizations of red-necked snow finch, Pyrgilauda ruficolli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 a syllable taxonomic signal ? Folia Zool. 54(1-2):135-146. (IF2004:0.536)
77 Kou Z, Lei FM#, Yu J, Fan ZJ, Yin ZH, Jia CX, Xiong KJ, Sun YH, Zhang XW, Wu XM, Gao XB and Li TX#. 2005. New genotype avian influenza H5N1 viruses were isolated from tree sparrows in China. Journal of Virology 79(24):15460-15466. (IF2004:5.398)
78 Liu JH, Xiao HX, Lei F(co-first author), Zhu Q, Zhang XW, Zhang XL, Zhao D, Wang G, Feng Y, Ma J, Liu W, Wang J, Gao GF. 2005. Highly pathogenic H5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gratory birds. Science 309:1206. (IF2004:31.853)
79 Qu YH, Ericson PG, Lei FM and Li SH. 2005. Postglacial colonizat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inferred from the matrilineal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endemic red-necked snow finch, Pyrgilauda ruficollis. Molecular Ecology 14:1767-1781. (IF2004:4.375)
80 Qu YH, Ericson PGP, Lei FM#, Gebauer A, Kaiser M and Helbig A. 2006. Molecula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now finch complex (genera Montifringilla, Pyrgilauda and Onychostruthu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0:218-226. (IF2005:3.431)
81 Yang SJ, Lei FM#, Qu YH and Yin ZH. 2006. Intraspecific phylogeography of the white-rumped snowfinch (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 endemic to the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mtDNA sequences. Journal of Zoology 268:187-192. (IF2005:1.386)
82 Yang SJ, Yin ZH, Ma XM and Lei FM#. 2006. Phylogeography of Ground Tit (Pseudopodoces humilis) based on mtDNA: evidence of past fragment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1:257-265. (IF2005:3.431)
83 Lei FM, Wei GA, Zhao HF, Yin ZH and Lu JL. 2007. China subregional avian endemism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6:1119-1130. (IF2006:1.423)
84 Pan QW, Lei FM#, Yin ZH, Kristín A and Kaňuch P. 2007.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urdus species: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 analysis. Ornis Fennica 84:1-11. (IF2006:0.737)
85 Yang XJ, Lei FM#,Wang G and Jesse AJ. 2007. Syllable sharing and inter-individual syllable variation in Anna's hummingbird Calypte anna songs,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Folia Zool. 56(3): 307-318. (IF2006:0.529)
86 Huang XL, Lei FM and Qiao GX. 2008. Areas of endemism and patterns of diversity for aphid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the Himalayas.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35:230-240. (IF2006:2.878)
87 Li DM, Wang G, Wingfiezd JC, Zhang Z, Ding CQ and Lei FM#. 2008. Seasonal changes in adrenocortical responses to acute stress in Eurasiam Tree Sparrow (Passer montanus) from Tibetan Plateau: comparison with House Sparrow (P. domesticus) in North America and with the migratory P. domesticus bactrianus in Qinghai Province. General Comparatice Endocrinology (IF 2006: 2.487) . DOI: 10.1016/j.ygcen.2008.06.002.
88 Lei FM, Li XT and Zhang ZW. 2002. The key to species of birds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340.
89 Lei FM and Lu TC (eds). 2006. China Endemic Birds. Science Press. Beijing: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