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武志杰,男,1962年6月出生,中國共產黨員。現任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土壤生態與農業生態工程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領域方向項目“新型肥料研制”首席科學家,遼寧省“十五”重大項目“新型肥料研制及其產業化”首席科學家。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0.9-1984. 7 沈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獲學士學位。
1984.7-1989.9 中科院沈陽生態所研究實習員。
1989.9-1995.9 中科院沈陽生態所助理研究員。
1995.9-1999.9 中科院沈陽生態所副研究員、農業中心副主任。
1999.9-至今 中科院沈陽生態所研究員、農業中心主任、副所長。
2007.6 德國 所級領導職業培訓班。
2008.7.20-8.3 美國/加拿大肥料研究科學考察。
學術兼職:
1、國家863現代農業主題評審專家。
2、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評審專家。
3、國家綠色食品環境與食品檢測中心(沈陽)主任。
4、遼寧省土壤學會理事。
5、遼寧省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
6、遼寧省農業及農村科學技術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7、沈陽市農業綜合開發專家組副組長。
8、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9、遼寧省昌圖縣副縣長。
10、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
11、中國綠色食品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2、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3、863農業主題專家組副組長。
14、《生態學雜志》副主編。
15、《土壤通報》編委。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土壤植物營養與新型肥料;農業生態工程與農產品清潔生產主要研究課題:新型肥料研制與高效利用研究;農產品安全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1、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新型高效肥料創制”。項目召集人。
2、國家農業部課題“松遼平原綠色農業發展模式研究與示范”。主持。
3、中國科學院協作課題“東北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主持。
4、中國科學院農業辦公室項目“東北綠色農業清潔規范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主持。
科研成果:
1 轉Bt基因玉米的生態安全性研究進展 孫彩霞;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
2 Bt殺蟲晶體蛋白的土壤殘留及其對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孫彩霞;陳利軍;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
3 轉基因作物毒素土壤存活特性及與土壤生物學活性的關系 陳利軍;孫彩霞;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
4 三江平原崗平地農林牧結合綜合治理及開發試驗研究 高子勤;丁慶堂;葉仕生;趙德林;武志杰;關熙銘;于德清;宮玉芝;張國范;孫作則;李文采;金榮萬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0
5 長效復合肥添加劑(NAM) 石元亮;張旭東;何興元;武志杰;李忠;孫桂芳;史奕;劉世彬;何隨成;王晶;孫愛文;盧宗云;趙忠良;孫毅;李金鳳;何秋香;鄭福麗;魯新蕊;陳衛東;張德生;陳利軍;李彬;李小云;張啟發;姜桂敏;郭愛民;唐樹梅;廖忠文;尹鴻斌;曲春麗;聶宏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6
6 脲酶/硝化抑制劑對尿素氮行為的協同作用機理及其在緩釋肥料研制中的應用 武志杰;李榮華;石元亮;崔桂霞;陳利軍;張玉華;張志明;劉子江;何隨成;于德清;史奕;徐星凱;李忠;郭愛民;夏冬云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2
7 遼河平原持續農業生態模式專家系統設計 梁文舉;聞大中;武志杰;張偉東;劉丹;侯艷華;尹功成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0
8 新型高效肥料研制與產業化 梁文舉;王正銀;趙秉強;武志杰;周健民;張福鎖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4
9 長效復合肥添加劑 石元亮;張旭東;何興元;武志杰;李忠;孫桂芳;史奕;劉世彬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5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1 一種綠色玉米生產專用肥料及制備與施用方法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6-23
2 一種綠色南果梨果品生產專用肥料及制備與施用方法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6-23
3 一種生物降解包膜尿素及其制備方法 武志杰;劉興斌;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6-09
4 一種生物降解包膜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 武志杰;劉興斌;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6-09
5 一種長效包膜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武志杰;劉興斌;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6-09
6 一種檢測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張玉蘭;陳利軍;武志杰;陳振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1-13
7 一種檢測土壤酸性磷酸單酯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張玉蘭;武志杰;陳利軍;陳振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1-13
8 一種檢測土壤木聚糖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張麗莉;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11-25
9 一種檢測土壤纖維素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張麗莉;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11-25
10 氮素肥料復合增效劑及制備方法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06-10
11 一種增效緩釋氮素肥料及制備方法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05-20
12 增效緩釋尿素肥料及制備方法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05-20
13 增效緩釋氮素肥料及制備方法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9-05-20
14 一種檢測土壤中銨氧化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雋英華;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10-29
15 一種檢測土壤中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陳利軍;雋英華;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10-29
16 一種檢測土壤脫氫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武志杰;雋英華;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10-29
17 一種檢測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陳利軍;雋英華;武志杰;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9-24
18 一種檢測土壤脲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武志杰;雋英華;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9-24
19 一種檢測土壤硝酸還原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武志杰;雋英華;陳利軍;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9-24
20 一種用于生產包膜肥料的膜材料及其制備工藝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6-18
21 醋酸酯淀粉包膜控釋尿素肥料及制備工藝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6-18
22 一種樹脂包膜控釋肥料及制備方法 武志杰;李東坡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6-18
23 一種硝化抑制劑及其應用 武志杰;史云峰;陳利軍;雋英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6-04
24 吡唑合金屬鹽配合物的合成 武志杰;史云峰;陳利軍;劉耀鵬;雋英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6-04
25 一種土壤羥胺還原酶活性檢測時的顯色方法 武志杰;史云峰;陳利軍;王殳屹;雋英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6-04
26 一種硝化抑制劑及其在穩定肥料中的應用 武志杰;史云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3-05
27 1-甲胺酰基-3,5-二甲基吡唑作為硝化抑制劑的應用 武志杰;史云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3-05
28 一種緩釋、長效尿素肥料及其制備工藝 李東坡;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1-23
29 一種檢測土壤中羥胺還原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武志杰;史云峰;陳利軍;王殳屹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7-12-05
30 一種檢測土壤亞硝酸還原酶活性的分析方法 武志杰;孫志梅;張麗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7-06-13
31 一種緩控釋含氮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武志杰;孫志梅;梁文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6-12-06
32 一種生產雙孢菇的培養基及其應用 李東坡;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6-06-21
33 一種食用菌菌糠綠色肥料 李東坡;武志杰;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6-06-14
34 一種控效肥料及其生產工藝 武志杰;張海軍;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5-09-14
35 一種控效尿素及制備方法 武志杰;張海軍;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5-09-14
36 一種腐殖酸長效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 張海軍;武志杰;陳利軍;梁文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4-04-28
37 復方長效尿素生產工藝及專用設備 李榮華;武志杰;陳利軍;梁文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3-07-02
38 食用菌專用有機營養液及其制備和應用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3-05-21
39 食用菌栽培專用肥及其制備和應用 李東坡;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3-05-21
40 一種新型控釋肥料及制備方法 武志杰;張海軍;梁文舉;陳利軍;李榮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3-05-14
41 一種精制有機肥 李榮華;梁文舉;武志杰;解宏圖;劉春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2-07-24
42 一種多功能氮肥長效劑 李榮華;朱振林;解宏圖;武志杰;劉春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2-07-24
43 一種供生產長效專用復合肥的增效劑 劉子江;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0-05-10
44 無公害長效花卉專用肥及其生產工藝 武志杰;劉子江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0-01-12
45 一種長效玉米、水稻專用復混肥 武志杰;劉正義;張淑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9-03-31
46 長效硝酸銨及其制備方法 李榮華;劉子江;張玉華;武志杰;劉春萍;史奕;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9-01-13
47 長效硫銨及其制備方法 李榮華;劉子江;張玉華;武志杰;劉春萍;史奕;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9-01-13
48 一種小麥、大豆專用肥料 武志杰;丁慶堂;于德清;高子勤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6-09-11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多部,發表論文100余篇。
出版專著:
1、《區域農業生態設計-理論、方法、實踐》 東北大學出版社 1998
2、《緩釋/控釋肥料:原理與應用》 科學出版社 2002
3、《東北區域農業綜合發展研究》 科學出版社 2002
4、《中國東北鹽漬土》 科學出版社 2003
5、《農產品安全生產原理與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
6、《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 河海大學出版社 2007
7、《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
發表論文:
英文:
1. ZHANG Hai-jun, WU Zhi-jie, CHEN Li-jun, LIANG Wen-ju. 2003. Release kinetics of urea from polymer coated ure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oating penetrabil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a, 2(11): 1232-1238
2. CHEN Lijun, WU Zhijie, JIANG Yong, ZHOU Likai, XIAO Shisheng and CHEN Li. 2003. Mechanism of soil enzymological regulation of urea-N transformation through inhibitors application. Fertilization in the Third Millenium-Fertilizer,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2th World Fertilizer Congress of CIEC. pp 984-997
3. C. X. Sun, L. J. Chen, Z. J. Wu, L. K. Zhou, H. Shimizu. 2007. Soil persistence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toxin from transgenic Bt cotton tissues and its effect on soil enzyme activitie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43(5):417-420
4. Y. H. Juan, L. J. Chen, Z. J. Wu, R. Wang. 2009. Kinetics of soil urease affected by urease inhibitors at contrasting moisture regimes.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9(2): 125-133
5. Lili Zhang, Zhijie Wu, Lijun Chen, Yong Jiang, Dongpo Li. 2009. Kinetics of catalase and dehydrogenase in main soils of Northeast China unde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Agricultural Journal, 4(2): 113-120
中文:
1 長期定位施肥對黑土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劉耀鵬; 武志杰; 陳利軍; 張麗莉; 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0-02-06
2 自然光和土培條件下膜材紅外吸收光譜變化 劉興斌; 陳利軍; 武志杰; 王月; 張玉蘭; 李東坡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10-02-15
3 膜材及噴膜工藝對尿素包膜效果的影響 劉興斌; 武志杰; 陳利軍; 王月; 李東坡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10-04-30
4 緩/控釋尿素在稻田土壤中養分釋放與轉化特點及脲酶響應 王薇; 李東坡; 王術; 武志杰; 張玉蘭 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10-04-15
5 紅外光譜法測定肥料施用26年土壤的腐殖質組分特征 張玉蘭; 孫彩霞; 陳振華; 李東坡; 劉興斌; 陳利軍; 武志杰; 杜劍雄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應用土壤生物化學組;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工程與環境研究所; 東北大學理學院 2010-05-15
6 東北4種典型土壤粘粒礦物的初步表征 雋英華; 武志杰; 陳利軍; 汪仁; 宮亮; 包紅靜; 劉艷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環境資源與農村能源研究所 2010-07-15
7 堆肥原位保氮技術研究進展 張玉蘭; 孫彩霞; 段爭虎; 陳利軍; 武志杰; 馬星竹; 王俊宇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工程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陸地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東北大學理學院;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 2010-08-06
8 同位素質譜法對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測定研究 張麗莉; 武志杰; 宋玉超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10-07-15
9 吡唑和1-甲胺酰基吡唑類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及其應用 史云峰; 武志杰; 陳利軍; 陳光; 劉耀鵬; 張麗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沈陽化工研究院 2009-03-15
10 不同種植制度土壤氧化還原酶活性和動力學特征 張麗莉; 武志杰; 陳利軍; 陳振華; 張玉蘭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9-01-18
11 微孔板熒光法對土壤糖酶活性的測定研究 張麗莉; 武志杰; 陳利軍; 李東坡; 馬星竹; 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9-05-15
12 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水中養分溶出特征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09-06-15
13 基于紫外吸收光譜的酚類衍生物含量檢測研究 雋英華; 武志杰;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9-08-15
14 包膜與氫醌結合對尿素釋放及水解的影響 張麗莉; 武志杰; 陳利軍; 馬星竹; 張玉蘭; 陳振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 2009-05-18
15 三種膜材噴涂尿素前后紅外吸收的研究 劉興斌; 陳利軍; 武志杰; 張廣娜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9-09-15
16 雙氰胺與尿素共包被對NH_4~+硝化及NO_3~-淋溶的影響 張麗莉; 武志杰; 陳利軍; 張海軍; 張玉蘭; 陳振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9-07-18
17 幾種化合物對東北主要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影響的比較 張玉蘭; 孫彩霞; 王俊宇; 陳振華;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陸地生態重點實驗室; 東北大學理學院 2009-10-10
18 土壤酶活性對大田單季種植轉Bt基因及轉雙價棉花的響應 陳振華; 孫彩霞; 郝建軍;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東北大學理學院 2009-09-25
19 溫度和脲酶抑制劑影響下的土壤脲酶動力學行為 雋英華;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9-12-15
20 包膜及其與生化抑制劑結合型尿素在草甸棕壤中尿素態氮溶出特征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10-01-25
21 光譜法分析固沙工程對土壤腐殖質及組分的影響 張玉蘭; 孫彩霞; 段爭虎; 陳利軍; 武志杰; 陳曉紅; 張艾明; 劉興斌; 王俊宇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工程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陸地生態重點實驗室; 東北大學理學院 2010-01-15
22 下遼河平原潮棕壤稻田的無機態氮淋溶 陳振華; 陳利軍; 武志杰; 張麗莉; 雋英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6-02-28
23 新型吡唑類化合物DL-1的硝化抑制效應初探 孫志梅; 梁文舉; 武志杰; 左秀錦; 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大連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6-02-28
24 施用緩/控釋氮肥對玉米苗期土壤生物學活性的影響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2006-04-25
25 玉米苗期施用緩/控釋氮素肥料養分釋放特點與土壤生物活性研究 李東坡; 梁成華; 武志杰; 陳利軍; 張麗莉; 馮慧敏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6-02-25
26 轉Bt基因作物種植對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 孫彩霞; 張玉蘭; 繆璐; 陳利軍; 武志杰 東北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6-05-30
27 現代農業與新型農業類型與模式特點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馬芳; 李勇; 周汝忠; 張寶寧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 沈陽 2006-06-30
28 緩/控釋氮素肥料玉米苗期養分釋放特點 李東坡; 梁成華; 武志杰; 陳利軍; 張麗莉; 馮慧敏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6-06-28
29 蔬菜中硝酸鹽的積累機制及其調控措施 劉永剛;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遼寧沈陽 2006-06-06
30 緩/控釋氮素肥料對土壤生物學活性的影響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馮慧敏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6-05-20
31 農業生產中的氮肥施用現狀及其環境效應研究進展 孫志梅; 武志杰; 陳利軍; 劉永剛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河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 河北保定;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遼寧沈陽 2006-08-06
32 施用緩/控釋尿素對玉米苗期土壤生物學活性的影響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梁成華; 張麗莉; 王偉承; 楊德福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沈陽;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2006-06-30
33 抑制劑尿素施用對芹菜生長和品質的影響 劉永剛; 武志杰; 陳利軍; 張麗莉; 孫志梅; 史云峰; 雋英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6-09-30
34 循環經濟——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 武志杰; 張麗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6-10-30
35 轉基因棉種植對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影響 張麗莉; 武志杰; 陳利軍; 孫彩霞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東北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沈陽 2006-11-30
36 3,5-二甲基吡唑對銨態氮硝化及作物生長的影響 孫志梅; 武志杰; 梁文舉; 陳利軍; 左秀錦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大連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河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 河北保定; 遼寧沈陽; 遼寧大連 2006-11-25
37 緩/控釋肥料研究進展 于立芝; 李東坡; 俞守能; 鄒積華; 馬濤;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6-12-30
38 不同緩/控釋氮肥在玉米苗期的養分釋放與轉化研究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張麗莉; 馮慧敏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6-12-06
39 3,5-二甲基吡唑(DMP)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潛勢及微生物群落動態變化研究 孫志梅; 武志杰; 陳利軍; 張笑歸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河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 遼寧沈陽; 河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 河北保定; 遼寧沈陽 2006-11-20
40 3,5-二甲基吡唑對尿素氮轉化及NO_3~--N淋溶的影響 孫志梅; 武志杰; 陳利軍; 于德清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7-01-15
41 緩釋尿素氮肥在玉米苗期的養分釋放特點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張麗莉; 王偉承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7-02-10
42 轉基因棉種植對土壤氧化還原酶活性的影響 張麗莉; 武志杰; 陳利軍; 孫彩霞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東北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7-04-06
43 3,5-二甲基吡唑磷酸鹽(DMPZP)對土壤硝化作用的影響 史云峰; 武志杰; 陳利軍; 孫志梅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7-05-15
44 土壤羥胺還原酶活性測定方法的改進 史云峰; 武志杰; 史奕; 陳利軍; 王殳屹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7-07-15
45 1-羥甲基-3,5-二甲基吡唑(DMHMP)的硝化抑制效應初探 史云峰; 武志杰; 陳利軍; 孫志梅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遼寧沈陽 2007-08-06
46 脲酶/硝化抑制劑在土壤N轉化過程中的作用 雋英華; 陳利軍; 武志杰; 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遼寧沈陽 2007-08-06
47 遼河下游平原不同水分條件下稻田氨揮發 陳振華; 陳利軍; 武志杰; 張玉蘭; 雋英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7-12-15
48 丙烯酸樹脂包膜尿素肥料研制及其控釋效果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張世強; 王君山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沈陽 2007-12-15
49 土壤中硝化抑制劑DMPP含量的氣相色譜測定法 房娜娜; 武志杰; 陳利軍; 陳光; 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沈陽化工研究院 2008-12-06
50 硫代硫酸銨對尿素氮形態轉化的影響 雋英華;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8-12-06
51 氮轉化的生化調控對蔬菜生長及土壤質量的影響 孫志梅; 武志杰; 陳利軍; 于德清; 張麗莉; 張玉蘭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河北保定; 遼寧沈陽 2008-02-15
52 緩釋尿素中硝化抑制劑DMPP的氣相色譜法測定 史云峰; 武志杰; 陳利軍; 左秀錦; 房娜娜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大連大學;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8-05-01
53 化學肥料的土壤生態環境效應 李東坡;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8-05-15
54 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劑調控及其機理 孫志梅; 武志杰; 陳利軍; 賈立斌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河北保定 2008-06-15
55 硝化抑制劑的施用效果、影響因素及其評價 孫志梅; 武志杰; 陳利軍; 馬星竹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河北保定;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8-07-15
56 醋酸酯淀粉膜材料及其包膜尿素肥料制備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張世強; 王君山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遼寧葫蘆島 2008-06-15
57 還原型谷胱苷肽(GSH)作用下土壤磷酸酶動力學特性研究 房娜娜; 武志杰;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8-06
58 長期施肥對棕壤氧化還原酶活性和動力學特征的影響 張麗莉; 陳利軍; 武志杰; 朱平; 高洪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 2008-08-06
59 NBPT與DMPP不同劑量組合對尿素氮轉化的影響 邢衛; 陳利軍; 陳振華; 武志杰; 雋英華; 史云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8-06
60 硝化抑制作用機理研究進展 武志杰; 史云峰;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8-06
61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陳振華;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8-06
62 苯基磷酰二胺對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動力學研究 雋英華; 陳利軍; 武志杰; 馬星竹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7-15
63 土壤環境污染與農產品質量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08-08-15
64 長期施肥對黑土糖苷酶和磷酸單酯酶活性的影響 馬星竹; 陳利軍; 武志杰; 張麗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9-15
65 長期施肥土壤β-葡糖苷酶動力學特性研究 馬星竹; 陳利軍; 武志杰; 張玉蘭; 房娜娜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8-09-15
66 土壤生物學活性對施入有機肥料的響應——Ⅰ 土壤酶活性的響應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3-12-06
67 有機農業施肥方式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響研究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5-04-01
68 長期定位培肥黑土土壤蔗糖酶活性動態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朱平; 任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沈陽 2005-04-01
69 Bt毒素在轉基因棉花與土壤系統中的分布 孫彩霞;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東北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2005-09-18
70 替代農業模式及其特點 談克儉; 李東坡; 武志杰 遼寧省葫蘆島市農村經濟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葫蘆島 2005-09-30
71 長期培肥黑土脫氫酶活性動態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梁成華; 朱平; 任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吉林公主嶺 2005-10-06
72 新型脲酶抑制劑LNS與雙氰胺配合施用對菜田土壤尿素氮轉化及蔬菜生長的影響 孫志梅; 劉艷軍; 梁文舉; 于德清;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遼寧沈陽 2005-10-06
73 外源硒對大豆產量、植株氮磷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董廣輝; 陳利軍; 武志杰; 肖世盛; 陳利; 雷恩春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省朝陽市土肥站;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沈陽 2003-05-30
74 長期培肥黑土脲酶活性動態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楊杰; 朱平; 任軍; 彭暢; 高紅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師范大學;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沈陽 2003-12-30
75 種植轉Bt基因水稻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孫彩霞; 陳利軍; 武志杰; 張玉蘭; 張麗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12-30
76 土壤水解酶類催化動力學研究進展 張玉蘭; 陳利軍; 劉桂芬;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校;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大興安嶺 2003-12-30
77 包膜肥料養分控釋機理研究進展 張海軍; 武志杰; 梁文舉; 解宏圖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3-12-30
78 污染土壤的酶學修復研究進展 張麗莉; 陳利軍; 劉桂芬;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校;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11001 2003-12-30
79 聚合物包膜尿素溶出動力學特征及其與包膜層通透性的關系 張海軍; 武志杰; 陳利軍; 梁文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3-10-20
80 玉米抗旱性評價指標的系統分析 孫彩霞; 武志杰; 張振平;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4-02-01
81 轉Bt基因玉米的生態安全性研究進展 孫彩霞; 武志杰;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4-04-25
82 控釋氮肥對土壤NH_4~+-N、NO_3~--N及番茄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張海軍; 武志杰; 李榮華; 劉春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4-02-06
83 棕壤地區玉米和水稻施用聚合物包膜尿素效應初報 張海軍; 武志杰; 李榮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4-04-06
84 長期不同培肥生態環境下黑土磷酸酶活性動態變化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梁成華; 朱平; 任軍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吉林公主嶺 2004-02-25
85 稻-麥輪作系統土壤水解酶及氧化還原酶活性對開放式空氣CO_2濃度增高的響應 張玉蘭; 張麗莉;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4-06-18
86 稻-麥輪作系統土壤糖酶活性對開放式CO_2濃度增高的響應 張麗莉; 張玉蘭;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4-06-18
87 長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碳動態變化及影響因素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朱平; 任軍; 彭暢; 梁成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沈陽;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04-08-18
88 設施土壤生態環境特點與調控 李東坡; 武志杰; 梁成華; 陳利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04-10-11
89 轉Bt基因棉花殺蟲晶體蛋白的表達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孫彩霞; 陳利軍; 武志杰; 吳瓊; 陳翠薇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省經濟作物研究所; 東北大學理學院 2004-10-18
90 不同施肥黑土微生物量氮變化特征及相關因素 李東坡; 陳利軍; 武志杰; 朱平; 任軍; 梁成華; 彭暢; 高紅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04-10-18
91 長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磷動態變化及影響因素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朱平; 任軍; 梁成華; 彭暢; 高紅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 2004-10-18
92 中國東北地區的鹽漬土資源 王春裕; 武志杰; 石元亮; 王汝鏞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4-10-06
93 Bt殺蟲晶體蛋白的土壤殘留及其對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孫彩霞;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4-10-30
94 長期不同培肥黑土磷酸酶活性動態變化及其影響因素 李東坡; 武志杰; 陳利軍; 朱平; 任軍; 梁成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沈陽農業大學 遼寧 沈陽; 沈陽農業大學; 遼寧 沈陽; 吉林 公主嶺 2004-09-25
95 脲酶-硝化抑制劑對減緩尿素轉化產物氧化及淋溶的作用 陳振華;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5-02-18
96 土壤氧化還原酶催化動力學研究進展 張麗莉; 陳利軍; 張玉蘭;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5-02-18
97 土壤-植物生態系統中硒的循環和調節 董廣輝; 武志杰; 陳利軍; 解宏圖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02-01
98 旱稻田苗后雜草化學防除技術研究 李東坡;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2002-12-30
99 玉米秸稈還田培肥土壤的效果 武志杰; 張海軍; 許廣山; 張玉華; 劉春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05-30
100 21世紀初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研究方向 梁文舉; 武志杰; 聞大中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08-30
101 與氮轉化有關的土壤酶活性對抑制劑施用的響應 陳利軍; 武志杰; 姜勇; 周禮愷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09-30
102 大氣CO_2增加對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陳利軍; 武志杰; 黃國宏; 周禮愷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10-30
103 轉Bt基因作物毒素土壤存活特性及與土壤性質的關系研究進展 孫彩霞;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11-30
104 植物硒素營養及其機理研究進展 董廣輝;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2002-11-30
105 玉米施用長效肥料增產效果研究 張玉華; 武志杰; 劉子江; 劉喜萍; 劉漢豐; 李國志; 崔建壽; 蘭景春; 閻濤; 王立謙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省昌圖金葉復合肥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省昌圖金葉復合肥有限責任公 2000-02-18
106 MB-97海洋放線菌在大豆田應用技術研究 劉曉英; 王雁娥; 武志杰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0-10-30
107 玉米長效專用復合肥不同施肥量對玉米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張玉華; 武志杰; 劉子江; 蘭井春; 閻濤; 王立謙; 蘇君偉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省昌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遼寧省花卉苗木 2000-06-25
108 生態農業對土壤質量變化的響應 董廣輝; 武志杰; 陳利軍; 解宏圖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所 沈陽 2001-08-01
109 近代黃河三角洲的濱海鹽漬土及其開發利用 王春裕; 武志杰; 王汝鏞; 劉永恩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 沈陽; 遼寧 沈陽 2001-12-30
110 近代黃河三角洲東營農業綜合試驗區的濱海鹽漬土及其改良利用的研究 Ⅰ.土壤類型與性質 王汝鏞; 武志杰; 曹承綿; 劉永恩; 張素君; 張岫嵐; 王春裕; 田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 寧 沈陽 2001-12-30
111 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蘇打鹽漬土 王春裕; 武志杰; 王汝鏞; 張素君; 張岫嵐; 龍顯助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遼寧 沈陽; 遼寧 沈陽 2001-12-30
112 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后旗的泥炭資源及其改良蘇打鹽漬土的研究 王春裕; 武志杰; 尹懷寧; 鄭應順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遼寧 沈陽; 遼寧 大連 2001-12-30
113 近代黃河三角洲東營農業綜合試驗區的濱海鹽漬土及其改良利用的研究 Ⅲ.稻草還田的培肥改土效應 王汝鏞; 武志杰; 曹承綿; 劉永恩; 張素君; 張岫嵐; 王春裕; 田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2001-12-30
114 近代黃河三角洲東營農業綜合試驗區的濱海鹽漬土及其改良利用的研究 Ⅱ.鹽漬土小麥高產栽培 王汝鏞; 武志杰; 曹承綿; 劉永恩; 張素君; 張岫嵐; 王春裕; 田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沈陽 2001-12-30
115 近代黃河三角洲東營農業綜合試驗區濱海鹽漬土改良利用的研究 Ⅳ.鹽漬土種植蓮藕 王汝鏞; 武志杰; 劉永恩; 張素君; 張岫嵐; 曹承綿; 王春裕; 田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 沈陽 2001-12-30
116 我國無公害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武志杰; 梁文舉; 李培軍; 李法云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遼寧大學 2001-02-20
117 我國緩釋、控釋肥料發展現狀、趨勢及對策 武志杰; 周健民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01-02-15
118 玉米和小麥間作農田水分動態變化的研究 武志杰; 王仕新; 張玉華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001-06-25
119 玉米專用復合肥肥效試驗研究 張玉華; 武志杰; 王仕新; 劉春萍; 齊漢豐; 李國志; 崔建春; 蘭景春; 閆濤; 王立謙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昌圖金葉復合肥有限公司 2001-09-25
120 化學肥料與生物圈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4-12-20
121 施用有機物料與深松對改良白漿土白漿層效應的研究 武志杰; 丁慶堂; 于德清; 尹衍利; 于振富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二分場 1995-12-06
122 區域綜合治理與農業持續發展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6-12-10
123 東北大平原商品糧基地的農業資源開發對策 武志杰; 晁岳俠; 曾麗娟; 王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 1996-12-20
124 我國化肥生產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7-09-10
125 磁化肥在三江平原白漿土上的應用效果 武志杰; 尹衍利; 于振富; 周光宇; 陳年仁; 梁桂林; 劉曉云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 1997-04-15
126 腐植酸復合肥在春小麥上的增產效果 武志杰; 孫風敏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黑龍江八五二天華腐植酸復合肥廠 沈陽 1997-08-15
127 東北地區糧食生產潛力的分析與預測 劉興土; 佟連軍; 武志杰; 梁文舉; 邴印忠; 王建國 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研究所 長春 1998-12-30
128 白漿土農牧綜合治理生態、經濟效益研究 李法云; 武志杰 遼寧大學生物系;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8-12-15
129 玉米施用長效碳酸氫銨增產效應研究 張玉華; 武志杰; 許廣山; 張淑華; 吳世清; 薄曉東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昌圖縣寶力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1998-12-18
130 人類生產活動對土壤生態系統的影響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993-08-29
131 種植牧草在白漿土改良中的作用 于德清; 丁慶堂; 關熙銘; 武志杰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沈陽 1993-04-02
132 試論農田生態系統健康與農產品安全生產 梁文舉; 武志杰; 聞大中 生態安全與生態建設——中國科協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2-06-30
133 芻議遼寧省西北部荒漠化土地之宏觀生態防治 王春裕; 武志杰 中國地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文集(面向農業與環境的土壤科學專題篇) 2004-07-01
134 土壤酶學研究的新近進展 周禮愷; 陳冠雄; 陳利軍; 武志杰 中國土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面向農業與環境的土壤科學綜述篇) 2004-07-01
135 21世紀我國肥料科學展望 武志杰; 張海軍; 陳利軍 中國土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面向農業與環境的土壤科學綜述篇) 2004-07-01
136 新型包膜肥料研制及其控釋效果 武志杰; 李東坡 第六屆全國綠色環保肥料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論文集 2006-12-01
137 第七章 21世紀的肥料科學 武志杰; 李東坡; 張海軍; 張麗莉 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 2005-05-01
138 第三章 中國土壤酶學研究:成就、問題及建議 陳利軍; 武志杰; 張麗莉; 周禮愷 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 2005-05-01
榮譽獎勵:
1、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2、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訪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所副所長武志杰研究員
資源型工業地區的資源供給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因資源利用而造成的環境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技術界,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切地關注自身及后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資源的利用與環境相容協調問題已成為備受人們關注的重大科學問題。日前,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所副所長武志杰研究員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的全局,要切實加強東北地區資源環境研究,保障老工業基地經濟全面振興。
武志杰認為,東北地區作為獨立的自然—經濟—社會地理單元,在我國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地位,是我國近百年來,特別是近50年來以耗竭大量自然資源和嚴重生態赤字為代價的外延型經濟發展的典型地區,是資源高度依存型的工業基地,不僅對我國5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而且在我國未來的現代化建設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然而,在這些重要貢獻的背后,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極其沉重的:資源急劇消耗,環境日益惡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下降,經濟難以可持續發展。
資源是一切生產和整個區域經濟的基礎。資源供給不足與人口、經濟發展的資源需求的矛盾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矛盾。資源問題不僅制約區域經濟發展,而且還會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因此,武志杰研究員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摸清現存資源家底,獲悉環境惡化現狀,掌握未來30年東北資源對振興戰略的保障程度。
有關東北地區資源與環境的背景與演變狀況,各個省區或不同部門都有一些資料,但這些資料或時過境遷,或殘缺不全,或掛一漏萬,或口徑不一,無法對區域整體狀況進行全面的描述,也就不能據此制定科學的戰略發展規劃和振興措施。
為此,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會同遼、吉、黑三省共同組織有關專家,對東北地區的資源環境問題進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重點圍繞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以獲悉準確的現狀,掌握未來30年或更長時間,區域資源環境對振興戰略的保障程度,以便從全國的大局與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角度出發,并根據區域的經濟和資源特點,高效、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同時避免對區域環境造成破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探討東北資源、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產業結構、資源開發利用合理布局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與運營機制,從而制定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振興戰略與對策。
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要從東北地區各種資源的聯系、組合關系來評價區域資源,也要從整個資源系統的角度全面評價區域資源,要從人地系統整體協調的角度,統一考慮區域資源與人口、環境、發展等子系統的關系,堅持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原則以及開放和動態觀。建議優先啟動“資源高效利用與替代技術”科技工程、“黑土保護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把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成“生產清潔、生態優美、生活富裕”的新型綠色工業基地和綠色農林牧基地。
三、建議通過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等科學計劃,重點支持東北地區有關資源環境和相關產業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
通過國家科技計劃的支持,重點開展資源保育和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尋找提高資源再生能力和產業最大可持續生產力的途徑,提供產業健康發展技術與樣板,進一步發揮東北地區的資源優勢,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四、把東北地區資源環境問題作為首要問題,納入不同層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計劃之中,統籌考慮,并提供政策、資金和其他相關條件保障。
來源:《科學網》2004年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