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徐安凱,男,1959年3月生,吉林省蛟河市人,碩士,東北師范大學在讀博士,中共黨員,研究員。農業部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牧草育種與良種繁育研究室崗位專家。現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科學分院院長;吉林省農科院黨委委員; 吉林吉農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術兼職:
中國草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草學會草坪學術委員會理事;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草原學會原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草原生態建設專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進步獎專業組評審專家。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耐鹽堿牧草新品種選育、草地生態、牧草栽培等方面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科研課題40余項。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主持選育出“吉農朝鮮堿茅”、“白城小花堿茅”、“白城朝鮮堿茅”三個優良牧草品種。
發明專利:
1、一種優質肉羊雜交繁育方法 王大廣; 徐安凱; 趙玉民; 呂禮良; 王曉陽; 劉海燕; 于永生; 王浩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2008-08-06
2、一種高活性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 楊華明; 徐安凱; 孫祎龍; 王洪君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2006-08-16
3、一種粗飼料產品及其加工工藝流程 蘇秀俠; 劉海燕; 于維; 徐安凱; 陳群; 于秀芳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2009-11-04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3部,參編著作5部。
出版專著:
1. 《耐鹽堿優質牧草—堿茅》。
2. 《東北地區優良牧草栽培與生產利用技術》。
3. 《優質牧草與飼料作物栽培技術 》。
發表論文:
1 紫花苜蓿無菌苗培養前的種子消毒技術研究 欒博宇; 王洪君; 于洪柱; 徐安凱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09-10-30
2 吉林省牧草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 王志鋒; 徐安凱 草業與畜牧 2010-02-15
3 國內外苜蓿品比試驗研究 耿慧; 徐安凱; 劉卓; 金春花; 龐建國; 王志鋒 安徽農業科學 2010-02-20
4 不同苜蓿品種種子萌發期耐鹽性的研究 劉卓; 王志鋒; 于洪柱; 耿慧; 周艷春; 龐建國; 金春花; 徐安凱; 王君芳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5-15
5 不同種植密度與不同肥料施用量及其配比組合對青貯玉米生物產量的影響 王志鋒; 高國臣; 于洪柱; 徐安凱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0-04-10
6 沙棗枝條提取物的制備及活性成分分析研究 馬訓駿; 楊華明; 陶晶; 李林; 崔秀艷; 徐安凱 飼料研究 2009-07-07
7 初次刈割象草青貯發酵品質動態 榮輝; 徐安凱; 下條雅敬; 邵濤 草地學報 2009-07-15
8 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葉生產量研究 王志鋒; 徐安凱; 于洪柱; 周艷春; 楊允菲 安徽農業科學 2009-09-01
9 8個紫花苜蓿品種比較試驗 劉卓; 徐安凱; 耿慧; 龐建國; 金春花; 王志鋒 草業科學 2009-08-15
10 羊草種群各類地下芽的發生、輸出與地上植株的形成、維持動態 張繼濤; 徐安凱; 穆春生; 王俊峰 草業學報 2009-08-20
11 接種根瘤菌和施磷肥對公農1號紫花苜蓿的影響 朱鐵霞; 徐安凱; 胡自治; 高凱; 張永亮 中國草地學報 2009-09-25
12 國內外苜蓿品種主要性狀間的灰色關聯度分析 耿慧; 王志鋒; 劉卓; 金春花; 龐建國; 徐安凱 草業科學 2009-10-15
13 國內外苜蓿品種性狀分析與評價研究 耿慧; 徐安凱; 劉卓; 金春花; 龐建國; 王志鋒 安徽農業科學 2009-11-20
14 15個紫花苜蓿品種抗旱性評價 劉卓; 王志鋒; 耿慧; 于洪柱; 徐安凱 安徽農業科學 2009-12-10
15 青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高國臣; 王志鋒; 劉卓; 趙明清; 齊寶林; 徐安凱 吉林畜牧獸醫 2009-11-01
16 不同施氮水平對朝鮮堿茅生產性能的影響 趙明清; 李淑香; 齊寶林; 周艷春; 高國臣; 徐安凱 吉林農業科學 2006-06-25
17 34份苜蓿品種產草量和品質動態研究 王志鋒; 徐安凱; 周艷春; 于洪柱 吉林農業科學 2006-12-25
18 我國苜蓿種子豐產研究現狀 王志鋒; 徐安凱; 楊允菲 草業科學 2007-07-15
19 不同施氮肥時期對朝鮮堿茅種子和干草產量的影響 趙明清; 齊寶林; 高國臣; 徐安凱; 周艷春 農業與技術 2007-06-01
20 苜蓿種子生物學研究概況 于洪柱; 王志鋒; 徐安凱; 周艷春; 樸慶林; 王洪君 草原與草坪 2008-02-20
21 苜蓿的營養、飼喂方式及其在畜牧業中的應用 楊麗; 徐安凱 吉林農業科學 2008-04-25
22 13個苜蓿品種耐鹽性的鑒定 劉卓; 徐安凱; 王志鋒 草業科學 2008-06-15
23 不同根瘤菌接種量對紫花苜蓿的影響 朱鐵霞; 高凱; 張永亮; 胡自治; 徐安凱 作物雜志 2008-08-15
24 朝鮮堿茅刈割時期和留茬高度的研究 趙明清; 許立軍; 劉穎; 李雨晨; 徐安凱 農業與技術 2008-06-15
25 利用紫花苜蓿生產保健滋補酒的研制 楊華明; 徐安凱; 王志鋒; 馬訓駿; 安輝; 李林 食品工業 2008-10-15
26 國外紫花苜蓿品種主要產量性狀及品質特性比較研究 周艷春; 徐安凱; 樊奮成; 劉卓 吉林農業科學 2008-10-25
27 吉林省苜蓿產業發展途徑分析 徐安凱; 王志鋒 吉林農業科學 2004-10-25
28 牧草種質資源保護意義及其方法 王志鋒; 徐安凱; 于洪柱 吉林畜牧獸醫 2004-08-15
29 種植紫花苜蓿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探討 徐安凱; 王志鋒; 于洪柱 吉林畜牧獸醫 2004-08-15
30 吉林省中西部地區優良牧草引種試驗 王志鋒; 徐安凱; 于洪柱 草業科學 2005-01-15
31 野生小花堿茅種子發芽生理研究 徐安凱; 姜健; 趙明清; 齊寶林; 王志鋒; 李樹生; 趙云鵬; 馬鍇 國外畜牧學(草原與牧草) 1996-06-20
32 草坪建植與管理技術要點 胡金龍; 徐安凱; 高峰 國外畜牧學(草原與牧草) 1997-09-20
33 堿茅草改良堿斑草場綜合技術 吳青年; 徐安凱 中國農業科學 1987-01-31
34 潛心研究結碩果 改良鹼斑有良策 吳青年; 徐安凱 草與畜雜志 1987-12-27
35 吉林西部地區的朝鮮堿茅和小花堿茅及其利用 徐安凱 中國草地 1990-05-01
36 吉林省牧草種質資源研究與利用 王志鋒; 徐安凱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10-01
37 15個紫花苜蓿品種抗旱性評價 劉卓; 王志鋒; 耿慧; 于洪柱; 徐安凱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38 苜蓿雄性不育材料的新成員——MS-GN 于洪柱; 王志鋒; 金春花; 徐安凱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39 國內外苜蓿品種主要性狀的分析研究 耿慧; 徐安凱; 劉卓; 金春花; 龐建國; 王志鋒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40 苜蓿雜交育種研究進展 于洪柱; 王志鋒; 金春花; 徐安凱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41 糧食安全與東北地區牧草用地的思考 徐安凱 2009中國草原發展論壇論文集 2009-10-14
42 國內外17個苜蓿品種品比試驗研究 耿慧; 徐安凱; 劉卓; 金春花; 龐建國; 王志鋒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論文集 2010-05-11
43 不同苜蓿品種種子萌發期耐鹽性的研究 劉卓; 王志鋒; 于洪柱; 耿慧; 周艷春; 龐建國; 金春花; 徐安凱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論文集 2010-05-11
44 吉林省西部草原的逆向演替與治理對策 徐安凱; 陳自勝 全國半農半牧區草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文集 2000-06-01
45 論“吉農朝鮮堿茅”與“三北”地區鹽堿地的改良 徐安凱; 王志鋒; 齊寶林 21世紀草業科學展望——國際草業(草地)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1-07-01
46 吉林省種植苜蓿品種選擇研究 徐安凱; 王志鋒; 于洪柱 中國草學會第六屆二次會議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7-01
47 吉林省苜蓿產業發展途徑分析 徐安凱; 王志鋒 中國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論壇論文集 2004-09-01
48 吉林省苜蓿產業發展途徑分析 徐安凱; 王志鋒 中國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論壇論文集 2004-09-01
49 吉林省苜蓿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徐安凱; 王志鋒; 于洪柱; 周艷春 2006中國草業發展論壇論文集 2006-09-01
50 公農二號苜蓿品種鑒定與性能比較 徐安凱; 陳自勝; 孫祎龍 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委員會2007年會暨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04-01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 1991年榮獲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頒發的“青年科技獎”。
2.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3. 1998年榮獲中國農學會頒發的“優秀青年科技獎”。
4. 1999年榮獲科技部頒發的“振華科技扶貧獎”。
5. 2000年為農業部跨越計劃首席專家。
6. 2005年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吉林省高級專家”。
7. 2005年被吉林省人事廳評為“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并獲得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生態省建設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8 “堿茅改良鹽堿地綜合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9. “全國多年生草種區劃研究” 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0.“堿茅適應區域試驗”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