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女,漢族,1960年1月生,九三學社社員。現任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副所長,牧草育種與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齊齊哈爾綜合試驗站站長; “十一五”被黑龍江省科技廳任命為草業項目首席專家;黑龍江省第五批優秀中青年專家; 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中,創新意識強、學術造詣深,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科研生產實踐經驗,在國內學術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已成為國內較有名望的牧草專家。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0年畢業于內蒙古扎蘭屯農牧學校草原專業。
1987年畢業于齊齊哈爾師范學院生物系本科。
現任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副所長。
學術兼職:
1、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2、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學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3、中國草學會牧草飼料生產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4、中國草學會草業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
5、中國草學會理事;
6、黑龍江省草原學會理事;
7、黑龍江省草學會理事;
8、黑龍江省苜蓿協會副理事長;
9、黑龍江省畜牧協會常務理事;
10、黑龍江省草業首席專家;
11、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
12、齊齊哈爾市草原學領軍人才學術帶頭人;
13、齊齊哈爾市政協委員,
14、九三學社齊齊哈爾市委員會常委。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牧草育種、栽培、草原改良恢復治理等研究和新技術、新成果示范推廣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完成了國家、省科技廳重點攻關項目、“十五”國家科技部奶業重大專項項目、國家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等課題40多項。
1、 奶牛優質安全飼草供應模式的研究,2014年,第一主持人。
2、 優良牧草良種繁育技術的研究,2013年,第一主持人 。
3、適宜松嫩三江平原種植的優質苜蓿篩選及水毀草原恢復試驗研究,2013年,第一主持人 。
4、 苜蓿良種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 ,2013年,第一主持人。
5、俄羅斯優質牧草引進與利用,2012年,第一主持人。
6、中國苜蓿種質資源搜集保存、遺傳評價及種質創新利用,2011年,第五主持人。
7、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2011年,第一主持人。
8、東方山羊豆引進及其種子繁殖利用的研究,2011年,第四主持人。
9、苜蓿良種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2011年,第一主持人。
10、現代奶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2011年,第十三完成人 。
11、黑龍江省“十一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優質牧草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的研究,2010年,第一主持人。
12、 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的研究,2010年。
13、飼草、飼料種質資源利用的研究,2009年,第四主持人。
14、寒區高產、優質苜蓿和青貯玉米品種選育及篩選,2008年,第一主持人。
15、國內外苜蓿引種篩選及優化栽培技術研究,2008年,第六主持人。
16、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選育及種子生產性能的研究,2007年,第一主持人。
17、早熟苦荬菜提純復壯的研究,2007年,第一主持人。
18、寒區優質牧草、飼料作物品種篩選及應用技術研究,第二主持人。
19、早熟苦荬菜提純復壯的研究,2007年,第一主持人。
20、野生治沙植物資源收集與利用,2006年,第六完成人。
21、黑龍江省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與推廣,2005年,第一主持人。
22、牧草種子生產技術的研究,2005年,第一主持人。
23、西部干旱區牧草與草坪草引種篩選與建植技術的研究,2004年,第一主持人。
24、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2002年,第一主持人。
25、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2001年,第一主持人。
26、 遠源雜種苜蓿細胞學及生產性能的研究,2000年,第二主持人。
27、草地農業生態經濟效益模式的研究,1997年,第三主持人。
28、抗寒苜蓿育種,1993年,第二主持人。
29、 沙打旺早熟品種的培育,1988年,第五主持人。
30、國家開發辦項目:“龍牧808苜蓿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31、國家農業部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優質、高產苜蓿新品種中試與示范”。
科研成果:
主持和參加完成的科研項目其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獲獎36項,其中,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國家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省科技進步 二等獎1項、 省科技進步 三等獎9項;市長特別獎1項,市、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項;省畜牧業豐收獎一等獎1項。發表相關研究論文 134篇,編著和譯著書6部。
1980年至今工作30多年來,一直從事牧草育種、草原改良治理等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新成果示范推廣工作。在全面系統的分析國內外草地科學研究現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結合我省畜牧業、草業發展現存實際問題,獨立地、有創造性地提出對我省發展草業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項目。在牧草育種研究中,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和高新技術手段,解決遠緣雜交不孕難關,其育種方法在國內外都屬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高蛋白、抗寒、抗旱、耐鹽堿“龍牧801、803、806、807、808”苜蓿、肇東苜蓿、杜爾伯特扁穗冰草、龍牧2號沙打旺等16個牧草新品種。同時對牧草良種繁育、高產栽培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研究,研制出最佳綜合配套技術,制定省級地方標準7項,在苜蓿新品種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廣作用,建立優良牧草原種、良種繁育基地,解決了我省優良苜蓿品種缺乏和繁育生產技術難題。為我國、我省及東北地區發展畜牧業、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草、生態環境建設提供苜蓿良種和生產配套技術。苜蓿良種推廣面積達數十萬公頃,創造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2005年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黑龍江省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第一完成人)
2、2007年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選育及種子生產性能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3、2011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苜蓿種質資源搜集保存、遺傳評價及種質創新利用(第五完成人)
4、2010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優質牧草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5、2002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第一完成人)
6、1993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抗寒苜蓿育種(第二完成人)
7、2004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西部干旱區牧草與草坪草引種篩選與建植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8、2007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早熟苦荬菜提純復壯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9、2007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寒區優質牧草、飼料作物品種篩選及應用技術研究(第二完成人)
10、2008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寒區高產、優質苜蓿和青貯玉米品種選育及篩選 (第一完成人)
11、2009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飼草、飼料種質資源利用的研究(第四完成人)
12、2011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13、2013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適宜松嫩三江平原種植的優質苜蓿篩選及水毀草原恢復試驗研究(第一完成人)
14、2014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奶牛優質安全飼草供應模式的研究 (第一完成人)
15、2004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西部干旱區牧草與草坪草引種篩選與建植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16、2007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早熟苦荬菜提純復壯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17、2011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18、2013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適宜松嫩三江平原種植的優質苜蓿篩選及水毀草原恢復試驗研究(第一完成人)
19、2014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奶牛優質安全飼草供應模式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20、2005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牧草種子生產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21、2006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野生治沙植物資源收集與利用(第六完成人)
22、2000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遠源雜種苜蓿細胞學及生產性能的研究(第二完成人)
23、2013年齊齊哈爾市長特別獎 苜蓿良種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 (第一完成人)
24、2008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寒區優質高產苜蓿和青貯玉米品種選育與篩選(第一完成人)
25、2010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優質牧草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26、2001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第一完成人)
27、1993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抗寒苜蓿育種(第二完成人)
28、2007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寒區優質牧草、飼料作物品種篩選及應用技術研究(第二完成人)
29、2012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俄羅斯優質牧草引進與利用(第一完成人)
30、2013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優良牧草良種繁育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31、1988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沙打旺早熟品種的培育(第五完成人)
32、1997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草地農業生態經濟效益模式的研究(第三完成人)
33、2008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內外苜蓿引種篩選及優化栽培技術研究(第六完成人)
34、2011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三等獎 東方山羊豆引進及其種子繁殖利用的研究(第四完成人)
35、2011年省畜牧豐收獎一等獎 苜蓿良種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第一完成人)
36、2011年省農墾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代奶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第十三完成人)
選育牧草新品種:
1、龍牧2號早熟沙打旺 1989年(國審)。
2、肇東苜蓿 1989年(國審)。
3、龍牧801苜蓿 1993年(國審)。
4、龍牧803苜蓿 1993年(國審)。
5、龍牧806苜蓿 2002年(國審)。
6、龍牧808紫花苜蓿 2010年(國審)。
7、杜爾伯特扁穗冰草 2009年(國審)。
8、松嫩秣食豆 2013年(國審)。
9、龍江無芒雀麥 2014年(國審)。
10、龍牧807苜蓿 2010年(省審)。
11、龍牧10號苦荬菜 2012年(省審)。
12、龍牧11扁穗冰草 2012年(省審)。
13、龍牧12燕麥 2013年(省審)。
14、龍牧13秣食豆 2013年(省審)。
15、龍牧14雜花苜蓿 2014年(省審)。
16、龍牧15羊草 2014年(省審)。
發明專利:
專利名稱 | 發明人 | 申請人 | 來源數據 | 申請日 | 公開日 | |
1 | 牧草飼料作物小區試驗用劃行器 | 楊曌;李紅;吳忠海;黃新育;楊偉光;柴華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 | 中國專利 | 2013-12-18 | 2014-05-14 |
2 | 一種適用于紫花苜蓿雜交過程中收集花粉裝置 | 王曉龍;李紅;楊曌;楊偉光;柴華;黃新育;高海娟;徐艷霞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 | 中國專利 | 2015-12-16 | 2016-05-04 |
3 | 鈷60輻照誘變牧草種子的裝置 | 楊偉光;李紅;徐艷霞;楊曌;柴華;王曉龍;尤海洋;高海娟;李旭業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 | 中國專利 | 2015-11-27 | 2016-03-30 |
4 | 一種牧草蟲害調查捕捉網 | 楊偉光;李紅;黃新育;楊曌;柴華;徐艷霞;尤海洋;高海娟;李旭業;劉澤東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 | 中國專利 | 2013-11-08 | 2014-04-02 |
在國家和省級專業技術期刊和論文集上發表論文130余篇。編著和譯著書3本。
發表期刊論文:
2016年
1 苜蓿葉片表面蠟質與不同來源苜蓿品種抗旱性的關系 優先出版 李波; 于海龍; 馬赫; 趙宇佳; 李祥莉;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6/19
2 松嫩平原西部鹽堿地生物治理與產業化開發芻議 優先出版 楊曌;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6/17
3 5種禾本科牧草種子萌發及幼苗耐鹽性鑒定 王曉龍; 李紅; 閆利軍; 米福貴; 于潔; 賈振宇; 楊曌; 楊偉光 種子 2016/08
4 模擬干旱脅迫對苜蓿幼苗抗氧化酶系統的影響 李紅; 李波; 馬赫; 李祥利 草原與草坪 2016/04
5 衛星搭載和PEG脅迫對苜蓿愈傷組織兩種抗氧化酶的影響 優先出版 李紅; 李波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6/13
6 干旱脅迫下4種禾本科牧草根系抗旱性比較 王曉龍; 李紅; 楊曌; 楊偉光; 柴華 中國飼料 2016/13
7 縮節胺對紫花苜蓿種子產量的影響 王曉龍; 李紅; 楊曌; 楊偉光; 柴華 現代畜牧科技 2016/04
8 PEG脅迫對冰草幼苗POD、CAT和EST同工酶的影響 李紅; 李波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6/03
2015年
9 14份冰草種質材料的抗旱性綜合評價 李波; 高云鵬; 李紅 草原與草坪 2015/06
10 五種苜蓿染色體核型分析 黃新育; 李波; 李紅; 柴華; 楊偉光; 楊曌; 高海娟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21
11 衛星搭載苜蓿種子葉片愈傷組織對逆境脅迫的響應 李波; 徐婉玉; 彭丹; 李紅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5/06
12 2種不同抗旱性冰草葉片解剖結構的比較 李波; 陳雪梅; 李鐵緣; 高云鵬; 李紅 江蘇農業科學 2015/09
13 混合鹽堿脅迫對苜蓿種子萌發特性的影響 李波; 陳雪梅; 于海龍; 李紅; 李雪婷; 楊曌; 楊偉光 江蘇農業科學 2015/08
14 我國牧草及草坪草輻射誘變育種研究進展 王曉龍; 李紅; 楊偉光; 楊曌; 柴華 飼料博覽 2015/08
15 ‘松嫩'秣食豆新品種選育報告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柴華 草地學報 2015/04
16 苜蓿愈傷組織細胞學觀察及芽分化的研究 李紅; 李波; 陳雪梅; 徐婉玉; 王燁 江蘇農業科學 2015/06
17 PEG脅迫對2種冰草葉片顯微和超微結構的影響 李紅; 李波; 丁文超; 石善亮; 李鐵緣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11
18 苜蓿鮮草中提取葉蛋白最佳工藝研究 黃新育; 許英一; 李紅; 柴華; 楊偉光; 楊曌; 高海娟; 徐婷婷 現代畜牧科技 2015/04
19 胡枝子屬植物遺傳多樣性與應用研究進展 優先出版 張楊; 楊曌; 李紅; 王銳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5/02
20 大田條件下不同處理對多葉型苜蓿扦插效果的影響 黃新育; 柴華; 李紅; 楊偉光; 楊曌; 木黑提•托里別根; 木熱力•巴格孜 現代畜牧科技 2015/03
21 苦荬菜新品種選育研究 李紅; 楊偉光; 黃新育; 楊曌; 柴華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05
22 呼倫貝爾黃花苜蓿與紫花苜蓿雜交及優異單株選育研究 楊偉光; 李紅; 毛小桃; 黃新育; 楊曌; 柴華 草原與草坪 2015/01
23 干旱脅迫對不同品種苜蓿POD同工酶的影響 李波; 丁文超; 劉欣鑫; 白雨佳; 石善亮; 李紅; 馬赫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03
24 大田條件下紫花苜蓿扦插繁殖技術 黃新育; 柴華; 楊偉光; 楊曌; 高海娟;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02
25 氯化鈣對氯化鈉脅迫下苜蓿幼苗葉片脂質過氧化的影響 優先出版 李紅; 李波; 孫天穎; 樊書宏; 祁宏英; 毛小濤; 孫嬰寧; 王英博; 王飛鶴 高師理科學刊 2015/01
26 俄羅斯豆科牧草引種試驗研究 黃新育; 李紅; 楊偉光; 楊曌; 高海娟; 柴華; 毛小濤 現代畜牧科技 2015/01
27 應用灰色關聯度綜合評價16個引進苜蓿品種的生產性能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柴華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5/01
2014年
28 20個青貯玉米品種農藝性狀與產量分析 吳忠海; 楊曌;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4/19
29 黑龍江省苜蓿育種及苜蓿產業現狀與對策 李紅; 楊偉光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4/17
30 影響苜蓿田化學除草劑施用效果的因素 楊曌;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14/08
31 觀賞草在園林中的應用 徐玉霞; 李紅; 高海娟; 黃新育; 楊偉光; 楊曌; 柴華 現代園藝 2014/13
32 沙棘的價值與開發利用 徐玉霞; 李紅; 高海娟; 黃新育; 楊偉光; 楊曌; 柴華 現代園藝 2014/13
33 龍牧11扁穗冰草生物學特性及生產性能研究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柴華 草業與畜牧 2014/03
34 黑龍江地區苜蓿田雜草綜合防治技術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柴華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4/07
35 能源植物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吳忠海; 楊曌; 李紅 安徽農業科學 2014/06
36 淺談紫花苜蓿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柴華; 楊偉光; 黃新育; 楊曌; 李紅 飼料博覽 2014/01
37 貓尾草栽培與利用 吳忠海; 楊曌;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14/01
2013年
38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紫花苜蓿主要蟲害及其發生規律 楊偉光; 柴華; 黃新育; 楊曌; 高海娟; 李紅 飼料博覽 2013/12
39 不同生長年限紫花苜蓿種子生產性能及其效益研究 楊偉光; 李紅; 黃新育; 楊曌; 柴華 中國草地學報 2013/06
40 衛星搭載對苜蓿突變株蛋白表達的影響 李紅; 李波; 李雪婷; 王燁; 楊蔚然; 楊偉光; 楊曌 草業科學 2013/11
41 空間環境對蒙農雜種冰草的細胞生物學效應影響 李波; 張弘睿; 韓雪光; 董揚;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3/19
42 衛星搭載對蒙農雜種冰草生物學特性和潛在產量的影響 李波; 李雪婷; 祁宏英; 李紅; 孫嬰寧; 董揚 種子 2013/04
43 衛星搭載苜蓿葉片愈傷組織對鹽堿脅迫的響應 李紅; 李波; 王燁; 王晨; 楊偉光; 楊曌 北方園藝 2013/05
44 白三葉草種質的優良特性及利用價值 柴華;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楊曌 養殖技術顧問 2013/01
2012年
45 17份冰草的同工酶分析 李波; 李鐵緣; 高健;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2/23
46 白三葉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柴華;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楊曌 養殖技術顧問 2012/12
47 黑龍江省牧草產業化發展戰略探討 楊偉光; 李紅; 劉昭明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2/20
48 纖維素酶法提取紫花苜蓿葉蛋白的工藝研究 許英一; 江成英; 吳紅艷; 李紅; 楊勇; 王拓一 食品工業 2012/09
49 黑龍江省草業發展現存問題與對策 李紅; 楊曌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2/18
50 不同苜蓿品種過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李紅; 楊曌; 李波; 趙洪波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2/15
51 正交設計優化苜蓿ISSR-PCR反應體系的研究 優先出版 李波; 王海軍; 李雪婷; 李紅; 潘林; 趙洪波 高師理科學刊 2012/04
52 17份冰草醇溶蛋白遺傳多樣性的分析 高健; 李波; 李紅 高師理科學刊 2012/03
53 衛星搭載苜蓿抗性突變株初步篩選 楊蔚然; 李波; 李紅 高師理科學刊 2012/02
54 堿熱法提取紫花苜蓿葉蛋白的工藝研究 許英一; 李紅; 楊偉光; 吳紅艷; 任健; 王曉杰 江蘇農業科學 2012/03
55 衛星搭載冰草的抗旱性分析 李波; 董楊; 李紅; 計沈斌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2/03
56 苜蓿種質資源遺傳關系的ISSR分析 李紅; 李波; 趙洪波; 楊蔚然; 楊曌 草地學報 2012/01
2011年
57 苦荬菜研究進展 毛小濤; 李紅; 楊偉光; 黃新育; 楊曌 青海草業 2011/04
58 早熟苦荬菜與晚熟苦荬菜性狀比較 楊偉光; 李紅; 毛小濤; 黃新育; 楊曌 草業科學 2011/12
59 黑龍江西部地區無芒雀麥引種試驗 于化英; 李紅; 毛小濤; 黃新育; 楊偉光; 楊曌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1/11
60 黑龍江省牧草種子產業現狀 楊偉光; 李紅; 劉昭明 草業科學 2011/11
61 冰草種子的發芽率及核型分析 李波; 董楊; 李紅; 于越麗 種子 2011/07
62 PEG脅迫下蒙古冰草抗旱性的研究 李紅; 李波; 高健; 董楊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1/11
63 堿提酸沉法提取紫花苜蓿干草葉蛋白初探 許英一; 李紅; 楊偉光; 任健; 王曉杰 食品工業科技 2011/06
64 龍牧808紫花苜蓿新品種選育報告 李紅; 楊曌; 黃新育; 楊偉光; 毛小濤 中國草地學報 2011/03
65 龍牧807苜蓿選育報告 李紅; 楊偉光; 黃新育; 楊曌; 毛小濤 草地學報 2011/03
66 保證紫花苜蓿高產的幾項措施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毛小濤 養殖技術顧問 2011/05
67 黑龍江省西部干旱區小黑麥引種試驗 楊偉光; 李紅; 黃新育; 高海娟; 楊曌; 毛小濤 草原與草坪 2011/02
2010年
68 苜蓿秋眠性的研究進展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高海娟; 毛小濤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0/21
69 冰草形態學與細胞學的研究 高海娟; 云錦鳳; 李紅 草業科學 2010/10
70 串葉松香草的栽培與利用 楊曌; 高萬英;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毛小濤 養殖技術顧問 2010/10
71 苜蓿種子生產技術要點 黃新育; 李紅; 楊偉光; 楊曌; 毛小濤; 馬志剛 養殖技術顧問 2010/10
72 苜蓿愈傷組織再分化及抗旱性生理研究 李波; 李紅; 楊蔚然; 王元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0/13
73 秣食豆的栽培 黃新育; 李紅; 楊偉光; 楊曌; 毛小濤; 高海娟 養殖技術顧問 2010/06
74 三種苜蓿幼苗對PEG脅迫的響應及其抗旱性研究 李波; 李紅; 趙洪波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0/09
75 紫花苜蓿新品系區域試驗研究 李紅; 楊偉光; 黃新育; 高海娟 中國草地學報 2010/02
76 NaHCO_3脅迫對苜蓿苗期適應性的影響 李波; 趙洪波; 楊蔚然; 李紅 種子 2010/02
77 杜爾伯特扁穗冰草生產性能試驗研究 李紅; 羅新義; 楊偉光; 高海娟; 黃新育; 楊曌; 毛小濤 草地學報 2010/01
2009年
78 NaN3誘變苜蓿愈傷組織抗堿生理研究 李紅; 李波; 趙紅波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9/23
79 誘變處理苜蓿愈傷組織抗堿性的研究 李紅; 李波; 趙洪波; 王影 草業科學 2009/07
80 磷、鉀、硼肥料配施對紫花苜蓿種子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楊偉光,李紅,黃新育,高海娟. 《牧草與飼料》,2009-01
2008年
81 紫花苜蓿耐羥脯氨酸變異體的篩選及抗性研究 李紅; 李波; 王麗玲; 揚偉光 草業科學 2008/10
82 扁蓿豆與紫花苜蓿雜交育種研究 王殿魁; 李紅; 羅新義 草地學報 2008/05
2007年
83 黑龍江省西部干旱區草坪草引種篩選研究 李紅; 楊偉光 草原與草坪 2007/02
2006年
84 黑龍江省干旱半干旱地區紫花苜蓿保苗種植技術 楊偉光;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06/09
2005年
85 黑龍江省牧草育種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5/11
86 干旱脅迫下外源鈣對苜蓿抗旱相關生理指標的影響 姜義寶; 崔國文; 李紅 草業學報 2005/05
87 黑龍江省西部半干旱區苜蓿引種篩選試驗初報 柴鳳久; 羅新義; 李紅; 王鳳國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5/08
88 苜蓿引種篩選試驗初報 柴鳳久; 劉崇生; 羅新義; 李紅; 王鳳國 草業科學 2005/04
2004年
89 黑龍江省牧草育種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李紅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4/S2
90 低溫脅迫篩選苜蓿抗寒突變體細胞 楊志宏; 李波; 賈秀峰; 李紅; 付園園 現代化農業 2004/07
91 低溫脅迫下肇東苜蓿SOD、脯氨酸活性變化初報 羅新義; 馮昌軍; 李紅; 沙偉 中國草地 2004/04
92 高丹草的栽培與利用 李紅; 王學會; 王德香 養殖技術顧問 2004/06
93 紫花苜蓿施肥試驗研究 柴鳳久; 許金玲; 李紅; 劉崇生 中國草地 2004/02
2003年
94 畜禽的優質飼料“美國籽粒莧” 李紅; 王增法; 劉巖 養殖技術顧問 2003/04
95 苜蓿抗性愈傷組織誘導的初步研究 李波; 李紅; 王秀麗; 于非 草地學報 2003/01
96 龍牧801號、龍牧803號苜蓿品種簡介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03/03
2002年
97 黑龍江省西部半干旱區牧草引種篩選研究初報 李紅; 羅新義; 柴鳳久 中國草地 2002/03
98 高產高蛋白質高抗性苜蓿品種選育 李紅; 羅新義; 王玉林; 柴鳳久; 王鳳國 草地學報 2002/01
99 羊草栽培技術與利用 李紅; 羅新義; 劉立秋; 柴鳳久 養殖技術顧問 2002/03
2001年
100 牧草、飼料作物生產在三元種植結構生產體系中的作用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1/09
101 用微貯玉米秸稈喂飼高產奶牛效果好 張力軍;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01/08
102 寒冷區草坪的養護管理 羅新義;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01/06
103 寒冷區草坪的建植 羅新義; 李紅 養殖技術顧問 2001/05
104 早熟苦荬菜栽培技術與利用 李紅; 羅新義; 張力軍 養殖技術顧問 2001/04
105 畜禽的優質飼料──“美國籽粒莧” 李紅; 羅新義; 柴鳳久 養殖技術顧問 2001/02
2000年
106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選育”總結報告 王玉林; 李紅; 羅新義; 柴鳳久; 武廣才; 吳德利; 李芝; 王樹瑜 黑龍江畜牧科技 2000/03
107 21世紀我國草地科學研究展望 李紅 黑龍江畜牧科技 2000/03
108 北方草坪綠地的建植與管理 李紅; 羅新義; 柴風久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0/05
109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 李紅; 羅新義; 柴鳳久; 王桂娟 黑龍江畜牧科技 2000/01
2000年以前的
110 苜蓿的種群及遠緣雜交 羅新義;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1999/11
111 扁蓿豆與肇東苜蓿遠緣雜種的特征、特性及生產性能 羅新義; 李紅; 柏占臣; 洪寶榮; 李敬蘭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9/04
112 低濕草場翻耙改良試驗效果的研究 柴鳳久; 田培育; 殷元虎; 李紅; 王齊; 李長勝 飼料博覽 1999-05-25
113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系選育總結報告 王玉林; 李紅; 羅新義; 柴鳳久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8/04
114 松嫩草原現存問題與對策 柴鳳久; 羅新義; 李紅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8/03
115 低濕地青刈豆的栽培及調制技術 柴鳳久; 田培育; 李紅; 王齊; 黃玉賢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8/02
116 小葉章的蒸騰特點 柴鳳久; 李紅; 王玉林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8/01
117 扁蓿豆與肇東苜蓿遠緣雜交品系的產草量穩定性 羅新義; 李紅 草地學報 1997/03
118 誘變育成沙打旺早熟品種的研究 李紅 黑龍江畜牧獸醫 1997/06
119 草地農業生態經濟模式的研究 王玉林; 羅新義; 李紅; 車啟華; 李高平; 吳德利; 武廣才; 劉占鈞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7/02
120 多年生牧草的抗寒性 羅新義; 李紅; 劉學峰; 張少敏 黑龍江畜牧獸醫 1996/11
121 育成龍牧801號遠緣苜蓿新品種 李紅; 羅新義; 王殿魁 黑龍江畜牧獸醫 1996/05
122 一年三次刈割苜蓿高度生長動態模型的研究 多立安; 羅新義; 李紅; 王殿魁 天津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01
123 “龍牧801號”與“龍牧803號”苜蓿新品種選育報告 李紅; 羅新義; 王殿魁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6/01
124 龍牧801和龍牧803號苜蓿新品種 李紅; 羅新義; 王殿魁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5/02
125 羊草雜類草草場噴施碧泉、ABT、2.4-D丁酯提高羊草產量的初探 羅新義; 車啟華; 蔡曉強; 王增法; 王軍華; 任長學; 吳德利; 李紅; 馮長榮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5/02
126 龍牧801、803號苜蓿新品種生產性能及適應性 羅新義; 李紅; 多立安; 王殿魁; 李敬蘭; 才風娟; 佟振寧; 趙彬; 殿廣澤; 康純德; 毛文顏; 秦英民; 呂殿華; 鄒麗波; 劉奇緯; 張景偉 黑龍江畜牧獸醫 1995/01
127 苜蓿在節糧畜牧業中的地位與作用 羅新義; 李紅; 董衛民; 王軍華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4/01
128 “抗寒苜蓿育種”多點試驗報告 羅新義; 李紅; 多立安; 王殿魁; 李敬蘭; 佟振宇; 金相久; 馬風臣; 展廣澤; 康純德; 毛文顏; 秦英民; 呂殿華; 劉奇緯; 鄒麗波; 張景偉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2/01
129 “抗寒苜蓿育種”品種比較試驗報告 李紅; 多立安; 羅新義; 王殿魁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92/01
130 扁蓄豆與肇東苜蓿遠緣雜交育種的研究 Ⅱ.F_2~F_3代雜種形態性狀的變異動向 羅新義; 李紅; 袁有福; 王殿魁 中國草地 1991/02
131 扁蓄豆與肇東苜蓿遠緣雜交育種的研究Ⅱ.F_1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的檢查 李紅; 羅新義; 王殿魁 中國草地 1990/06
132 萹蓄豆與肇東苜蓿雜交育種的研究——Ⅰ.以誘發突變體作雜交親本,獲得屬間遠緣雜交成功 王殿魁; 李紅; 羅新義 中國草地 1990/01
133 扁蓄豆與紫花苜蓿遠緣雜交育種的研究 王殿魁; 李紅; 羅新義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88/02
134 扁蓄豆染色體數目的檢定 李紅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87/01
135 扁蓄豆同紫花苜蓿遠緣雜交育種的研究——利用誘發突變體增加了屬間遠緣雜交的可能性(摘要) 王殿魁; 郭寶華; 李紅; 曾昭惠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84/02
136 紫花苜蓿莖段培養繁殖試驗 曾昭惠; 李紅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82/01
137 扁蓄豆 王殿魁; 曾昭惠; 李紅 黑龍江畜牧科技 1982/01
會議論文:
1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紫花苜蓿主要蟲害及其發生規律 楊偉光; 柴華; 黃新育; 楊曌; 高海娟; 李紅 第六屆(2015)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國際苜蓿會議 國際會議 2015-10-25
2 太陽能殺蟲燈防控技術在苜蓿生產中應用初探 楊偉光; 柴華; 楊曌; 李紅; Huang Xin-yu 第六屆(2015)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國際苜蓿會議 國際會議 2015-10-25
3 空間環境對苜蓿葉片過氧化物同工酶的影響 李紅; 李波; 楊曌; LI Xue-ting; YANG Wei-ran 第六屆(2015)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國際苜蓿會議 國際會議 2015-10-25
4 苜蓿愈傷組織細胞學觀察及芽分化的研究 李紅; 李波; 楊曌 第六屆(2015)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國際苜蓿會議 國際會議 2015-10-25
5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紫花苜蓿主要蟲害及其發生規律 楊偉光; 柴華; 黃新育; 楊曌; 高海娟; 李紅 第三屆(2014)中國草業大會 中國會議 2014-07-18
6 呼倫貝爾黃花苜蓿與兩種紫花苜蓿雜交及優異單株選育初步研究 楊偉光; 李紅; 毛小桃; 黃新育; 楊曌; 柴華 第三屆(2014)中國草業大會 中國會議 2014-07-18
7 應用灰色關聯度綜合評價16個苜蓿引進品種的生產性能 楊曌; 李紅; 黃新育; 楊偉光; 柴華 第五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3-08-23
8 龍牧808紫花苜蓿新品種選育報告 李紅; 楊曌; 黃新育; 楊偉光; 毛小濤 第五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3-08-23
9 衛星搭載對苜蓿突變株系差異蛋白表達的影響 李紅; 李波; 李雪婷; 楊蔚然; 楊曌 第五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3-08-23
10 酸熱法提取紫花苜蓿葉蛋白的工藝研究 許英一; 李紅; 楊偉光; 吳紅艷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九屆年會 國際會議 2012-10-15
11 寒地苜蓿品種繁育現狀與發展建議 李紅; 楊偉光 第四屆(2011)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1-06-05
12 龍牧808紫花苜蓿新品種選育報告 李紅; 楊曌; 黃新育; 楊偉光; 毛小濤 第四屆(2011)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1-06-05
13 30個苜蓿品種的過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李紅; 李波; 趙洪波 第四屆(2011)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1-06-05
14 湘西南濕熱地區不同秋眠級紫花苜蓿根系形態和生理生化性狀綜合評價 楊曌; 李紅; 張新全; 李向林; 萬里強 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專業委員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1-04-26
15 黑龍江省草業發展現存問題與對策 李紅; 楊曌 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專業委員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1-04-26
16 黑龍江省西部干旱區小黑麥引種試驗初報 楊偉光; 李紅; 黃新育; 高海娟; 楊曌; 毛小濤 中國草學會青年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0-09-11
17 苜蓿良種繁育關鍵技術的研究 李紅; 楊偉光; 黃新育 中國草學會青年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0-09-11
18 苜蓿抗性愈傷組織誘導的初步研究 李波; 李紅; 王秀麗; 于非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5-11
19 NaN_3誘變苜蓿愈傷組織抗堿生理的研究 李紅; 李波; 趙紅波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5-11
20 苜蓿耐羥脯氨酸變異體的篩選及抗性研究 李紅; 李波; 王麗玲; 揚偉光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5-11
21 誘變處理苜蓿愈傷組織抗堿性的研究 李紅; 李波; 趙紅波; 王影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5-11
22 龍牧808苜蓿新品種選育報告 李紅; 楊曌; 黃新育; 毛小濤; 楊偉光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5-11
23 苜蓿草對黑龍江省發展節糧型畜牧業的戰略意義 李紅; 楊偉光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5-11
24 誘變處理苜蓿愈傷組織抗堿性的研究 李紅; 李波; 趙紅波; 王影 2009中國草原發展論壇 中國會議 2009-10-14
25 苜蓿耐羥脯氨酸變異體的篩選及抗性研究 李紅; 李波; 王麗玲; 揚偉光 2009中國草原發展論壇 中國會議 2009-10-14
26 苜蓿草對黑龍江省發展節糧型畜牧業的戰略意義 李紅; 楊偉光 2009中國草原發展論壇 中國會議 2009-10-14
27 杜爾伯特扁穗冰草生產性能試驗研究 李紅; 羅新義; 楊偉光; 高海娟; 黃新育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暨第九次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09-01
28 苜蓿草對黑龍江省發展節糧型畜牧業的戰略意義 李紅; 楊偉光 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委員會第15次飼草生產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04-01
29 誘變處理苜蓿愈傷組織抗堿性的研究 李紅; 李波; 趙紅波; 王影 農區草業論壇 中國會議 2008-11
30 苜蓿耐羥脯氨酸變異體的篩選及抗性研究 李紅; 李波; 王麗玲; 揚偉光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7-10-01
31 苜蓿良種繁育關鍵技術的研究 李紅; 羅新義; 楊偉光 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委員會2007年會暨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7-04
32 不同苜蓿品種POD同工酶分析 李紅; 馮昌軍; 沙偉 中國草學會第六屆二次會議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際會議 2004-07
33 苜蓿愈傷組織的誘導與抗逆性突變體的篩選 李波; 李紅; 白慶武; 王秀麗; 付園園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03-10-17
34 苜蓿愈傷組織的誘導與抗逆性突變體的篩選 李波; 李紅; 白慶武; 王秀麗; 付園園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牧草種子、機械、產品展示會 中國會議 2003-10
35 紫花苜蓿施肥試驗研究 柴鳳久; 許金玲; 李紅; 劉崇生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牧草種子、機械、產品展示會 中國會議 2003-10
36 黑龍江省西部半干旱區牧草引種篩選的研究初報 李紅; 羅新義; 柴鳳久 中國國際草業發展大會暨中國草原學會第六屆代表大會 國際會議 2002-05-01
37 苜蓿不同環境條件、不同年份的產量相關及通徑分析 羅新義; 李紅; 王鳳國 國際草業(草地)學術大會 國際會議 2001-07
所獲榮譽:
1. 1999年度被評為齊市富拉爾基區優秀政協委員。
2. 2000年黑龍江省總工會全省職工自學成才獎。
3. 2001~2002年度九三學社齊齊哈爾市委員會社務工作先進個人。
4. 2005年日本國際合作計劃優秀專家。
5. 2005年黑龍江省草原工作先進個人。
6. 2006年國際JICA中日奶牛乳品合作項目科技先進個人。
7. 2002~2006年連續被評為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先進工作者。
8. 2006年被評為全國農林水利行業“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9. 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10. 2005~2006年度九三學社齊齊哈爾市委員會社務工作先進個人。
11. 2008年九三學社齊齊哈爾市委員會“九三女楷模”。
12. 2008年齊齊哈爾市第四批優秀中青年專家。
13. 2008年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
14. 2008年齊齊哈爾市第七屆優秀科技工作者。
15. 2009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6. 2011年齊齊哈爾市第八屆優秀科技工作者。
17. 2012年黑龍江省三八紅旗手。
18. 2012年黑龍江省 “千名專家下基層行動”專家。
19. 2012年度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員會社會服務先進個人。
20. 2012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21. 2013年齊齊哈爾市第五批優秀中青年專家。
22. 201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萬名科學使者進校園(社區)” 專家。
23. 2013年黑龍江省畜牧業協會第三屆專家服務團特聘專家。
24. 2013年度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員會先進個人。
25. 2012~2013年度《草地學報》優秀評稿專家。
26. 黑龍江省草業學科帶頭人。
所獲獎勵:
1、2014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奶牛優質安全飼草供應模式的研究 (第一完成人)。
2、2014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奶牛優質安全飼草供應模式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3、2013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優良牧草良種繁育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4、2013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適宜松嫩三江平原種植的優質苜蓿篩選及水毀草原恢復試驗研究(第一完成人)。
5、2013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適宜松嫩三江平原種植的優質苜蓿篩選及水毀草原恢復試驗研究(第一完成人)。
6、2013年齊齊哈爾市長特別獎 苜蓿良種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 (第一完成人)。
7、2012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俄羅斯優質牧草引進與利用(第一完成人)。
8、2011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苜蓿種質資源搜集保存、遺傳評價及種質創新利用(第五完成人)。
9、2011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10、2011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良種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11、2011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三等獎 東方山羊豆引進及其種子繁殖利用的研究(第四完成人)。
12、2011年省畜牧豐收獎一等獎 苜蓿良種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第一完成人)。
13、2011年省農墾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代奶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第十三完成人)。
14、2010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優質牧草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15、2010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優質牧草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研究(第一完成人)。
16、2010年獲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及生產配套技術的研究 。
17、2009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飼草、飼料種質資源利用的研究(第四完成人)。
18、2008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寒區高產、優質苜蓿和青貯玉米品種選育及篩選 (第一完成人)。
19、2008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內外苜蓿引種篩選及優化栽培技術研究(第六完成人)。
20、2008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寒區優質高產苜蓿和青貯玉米品種選育與篩選(第一完成人)。
21、2007年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選育及種子生產性能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22、2007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早熟苦荬菜提純復壯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23、2007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寒區優質牧草、飼料作物品種篩選及應用技術研究(第二完成人)。
24、2007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早熟苦荬菜提純復壯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25、2007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寒區優質牧草、飼料作物品種篩選及應用技術研究(第二完成人)。
26、2006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野生治沙植物資源收集與利用(第六完成人)。
27、2005年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黑龍江省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第一完成人)。
28、2005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牧草種子生產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29、2004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西部干旱區牧草與草坪草引種篩選與建植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30、2004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西部干旱區牧草與草坪草引種篩選與建植技術的研究(第一完成人)。
31、2002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第一完成人)。
32、2001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品種的選育(第一完成人)。
33、2000年齊齊哈爾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遠源雜種苜蓿細胞學及生產性能的研究(第二完成人)。
34、1997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草地農業生態經濟效益模式的研究(第三完成人)。
35、1993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一等獎 抗寒苜蓿育種(第二完成人)。
36、1993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抗寒苜蓿育種(第二完成人)。
37、1988年省畜牧科技進步二等獎 沙打旺早熟品種的培育(第五完成人)。
李紅,女,1960年生,山東萊蕪人,研究員,九三學社社員,1980年畢業于內幕古扎蘭屯農牧學校,同年分配到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從事牧草育種和栽培研究工作,1987年畢業于齊齊哈大學生物系,現任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牧草育種與栽培研究室主任;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草學會牧草飼料生產委員會理事;黑龍江省草原學會理事;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十一五”黑龍江省草業首席專家;黑龍江省、市優秀中青年專家、草業科學學科帶頭人;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齊齊哈爾市第十屆政協委員;全國農林水利產(行)業“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黑龍江省草原先進工作者;齊齊哈爾市優秀科技工作者;齊齊哈爾市九三女楷模、先進工作者。
李紅研究員致力于草業研究30余年,一直從事牧草育種、草原改良治理建設等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新成果示范推廣工作。先后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和省、市等科技攻關項目30 余項,共獲獎20項:其中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1項;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市、局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編著和譯著學術專著4部。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80余篇。制定龍牧801、803苜蓿神級地方標準,苜蓿生產管理技術規程4項,制定了黑龍江省農業主導品種6個主推技術1套。
李紅研究員長期堅持在生產第一線辛勤工作,在全面系統的分析國內外草地科學研究現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結合黑龍江省畜牧業、草業發展現存問題,獨立地、有創造性地提出發展草業,治理草原“三化”具有現實意義的科研項目。目前主持承擔國家科技部:“東北寒帶地區抗寒耐鹽堿牧草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示范”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黃花苜蓿耐寒分子機理研究”子課題;“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優質高產抗逆苜蓿和飼料作物新品種選育”子專題“優質高產抗逆苜蓿新品種選育”和省、市科技重點攻關項目10多項。
在牧草育種研究中,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和高新技術手段,解決遠緣雜交不育難關。歷經幾十年為我國培育出抗寒、抗旱、耐鹽堿的龍牧801苜蓿、龍牧803苜蓿和高產、龍牧803苜蓿和高產、高蛋白、高抗性龍牧806苜蓿,龍牧2號早熟沙打旺,肇東苜蓿、杜爾伯特扁穗冰草6個新品種,均通過全草品種審定委員審定登記,獲得了自主知識產權。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其育種方法在國內外都屬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解決了我省草食家畜蛋白質飼料短缺的難題。
在科學研究的實踐中攻克了許多制約草業發展的技術難關,研制創造出多項具有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建立優良牧草繁育基地、在良種繁、種子生產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方面,研制出適宜黑龍江省寒冷干旱區的苜蓿良種繁育綜合配套技術,解決了黑龍江省優良苜蓿品種缺乏和繁育生產技術難題。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黑龍江省高產、高蛋白、高抗性苜蓿新品種選育與推廣”項目獲得了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來源:《牧草與飼料》2010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