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李聰,男,1958年5月生,廣東省梅縣人,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科技創新一級崗位,牧草遺傳育種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杰出人才。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在河北農大獲學士學位。在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于1986年獲碩士學位,1996年獲博士學位。1992年被評聘為副研究員。1996年至今,兼任全國牧草育種研究會副理事長。現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飼料牧草室從事飼料作物與牧草的生物技術和常規育種研究。在國內外共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學術兼職:
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農業部草原科技咨詢專家組成員、全國牧草育種研究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牧草遺傳資源委員會理事、《分子植物育種》和《中國水土保持科學》編委、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牧草、草坪草育種學”課程、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安徽省農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導師。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飼料、牧草及草坪草的育種及生物技術研究。包括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體細胞融合雜交、基因克隆及遺傳轉化、田間常規方法育種、飼草根際固氮菌作用及草種良種生產技術等。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九五”國家科技攻關的“北方草地多抗、高抗新品種選育”專題;
2、“九五”863計劃的“苜蓿耐鹽抗旱基因工程育種”課題;
3、“十五”863計劃的“飼料、飼草作物新品種選育”課題;
4、“十五”國家轉基因林草專項的“苜蓿耐鹽抗旱基因工程育種”課題;
5、“十五”國家科技攻關的“牧草良種繁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課題;
6、“十五”國家發改委“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撐”專項的“山西懷仁縣草地農業綜合技術示范”課題;
7、“十五”國家發改委“寧夏天然草原保護與建設工程的科技支撐”課題;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苜蓿種間體細胞融合”課題。
9、“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專項的“優質抗逆專用草新品種選育”課題;
10、“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草業專項的“牧草與生態草草種擴繁關鍵技術研究”課題;
11、農業部保種專項“苜蓿屬種質資源專項搜集與評價研究”;
12、新疆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轉化外源基因改良豆科牧草營養品質的研究”;
13、中意國際合作項目“轉基因苜蓿表達外源蛋白質研究”;
14、農業部標準專項“牧草與草坪草抗旱耐鹽鑒定”課題。
科研成果:
從1984年開始至今,一直采用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牧草遺傳育種研究,先后建立了紫花苜蓿、百脈根、菊苣和草地早熟禾等草種的高效組培再生技術體系和基因轉化技術體系,分別獲得了轉CMO、BADH、NTHK1、DREB和γ-zein等抗逆和品質改良基因的再生植株,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提高牧草、飼料作物和草坪草的抗逆性和改善品質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同時,還開展了苜蓿等草種的抗病相關基因、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分析研究,是國內最早從事牧草生物技術的單位之一。先后參與育成登記了“無棣苜蓿”、“中苜一號苜蓿”、“保定苜蓿”、“中沙一號沙打旺”和“中沙二號沙打旺”五個品種。其中主持育成的“中沙一號沙打旺”是國內首個以品質改良為育種目標、利用空間誘變與雜交育種技術相結合育成的新品種;“中沙二號沙打旺”是飼用和水土保持與觀賞綠化兼用型新品種。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先后發表論文、著作60多篇。
出版專著:
(1)李聰主編,《飼料作物栽培與利用》,2007,(金盾出版社);
(2)李聰主編,《牧草良種繁育與種子生產技術》,2007,(化學工業出版社);
(3)李聰等,“轉基因及DNA分子標記技術在牧草育種中的應用”,2004,《牧草育種技術》第九章,(化工出版社);
(4)李聰等,“草畜平衡制度研究---草畜平衡管理關鍵措施研究報告”,2005,《新時期畜牧業經濟問題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
發表論文:
1 三種不同消毒劑對飼草菊苣種子萌發和生長的影響 張玉; 李聰; 白史且; 王涌鑫; 李達旭 草業學報 2010-02-20
2 紫花苜蓿幾丁質酶ClassⅢ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張文娟; 李聰; 王涌鑫; 苗麗宏 分子植物育種 2010-03-28
3 磷、鉀肥對蒙農紅豆草種子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張銀敏; 李聰; 苗麗宏 草原與草坪 2010-04-20
4 施氮對老芒麥種子產量及其構成因子和種子活力的影響 高朋; 李聰; 陳本建; 王涌鑫; 苗麗宏; 張銀敏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6-20
5 毛偃麥草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李聰等 分子植物育種 2009
6 毛偃麥草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關寧; 李聰; 王涌鑫; 苗麗宏 分子植物育種 2009-02-15
7 紫花苜蓿幾丁質酶基因MsChiⅣ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步云; 李聰; 王涌鑫; 關寧; 苗麗宏 分子植物育種 2009-03-28
8 含硫氨基酸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對百脈根的轉化 關寧; 王涌鑫; 李聰; 苗麗宏; 張博 分子植物育種 2009-03-28
9 含硫氨基酸蛋白與GFP融合基因的表達分析 關寧; 王涌鑫; 李聰; 苗麗宏; 張博 草地學報 2009-11-15
10 U-box基因的研究進展 李聰等 分子植物育種 2008
11高效的苜蓿組織培養再生體系的建立 李聰等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12 雙酯靈的除草活性及對草坪草的安全性研究 曹坳程; 郭美霞; 李聰; 呂平香; 田宇; 焦文沁 農藥 2003-08-25
13 飼用植物改良的分子遺傳操作 李聰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3-10-15
14 生物技術在牧草育種中的應用 李聰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4-12-30
15 鹽脅迫下植物的分子信號傳導 劉雨坤; 李聰; 韓建國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4-12-30
16野生與栽培沙打旺品質性狀比較 李聰等, 草地學報 2001
17空間誘變對沙打旺消化率的遺傳改良效應研究 李聰等,草業科學 2002
18 異交植物沙打旺遺傳多樣性的研究——種子貯藏蛋白和RAPD標記 李瑞芬; 李聰; 蘇加楷 自然科學進展 2001-12-25
19 沙打旺與鷹咀紫云英種間雜交不親和性研究 李瑞芬; 李聰; 蘇加楷 草地學報 2001-03-30
20 野生與栽培型沙打旺品質性狀比較 王兆卿; 李聰; 蘇加楷 草地學報 2001-06-30
21 沙打旺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RAPD分析 李瑞芬; 李聰; 蘇加楷 草地學報 2001-09-30
22 山菠菜甜菜堿醛脫氫酶基因研究 肖崗; 張耕耘; 劉鳳華; 王軍; 陳受宜; 李聰; 耿華珠 科學通報 1995-04-23
23 根癌農桿菌介導的1─磷酸甘露醇脫氫酶基因轉化百脈根的研究 陳燕; 李聰; 蘇加楷; 黃文惠; 陳受宜; 劉風華 草地學報 1996-02-15
24 發根農桿菌介導的百脈根的基因轉化 陳燕; 李聰; 蘇加楷; 黃文惠; 呂德楊; 趙廣宇 草地學報 1996-05-15
25 γ-zein基因改良紫花苜蓿品質的研究初報 關寧; 李聰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10-01
26 用于紫花苜蓿遺傳轉化的DREB-GFP融合蛋白基因表達載體構建 王涌鑫; 李聰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10-01
27 沙打旺品質改良育種研究報告 李聰; 苗麗宏; 李蕾蕾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10-01
28 農桿菌介導的γ-zein基因導入菊苣的研究 張玉; 李聰; 白史且; 關寧; 王涌鑫; 張文娟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29 行距對蒙農紅豆草種子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 張銀敏; 李聰; 苗麗宏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30 幾丁質酶與苜蓿抗病性研究 張文娟; 李聰; 王步云 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 2009-09-01
31 磷肥對紫花苜蓿種子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張銀敏; 李聰; 苗麗宏 第三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論文集 2010-05-11
32 苜蓿中酶制劑的開發研究——轉基因苜蓿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工業酶制劑的前景 李聰 首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論文集 2001-05-01
33 保定苜蓿等五個品種在北京地區的品種比較試驗 李聰; 方唯; 張文淑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牧草種子、機械、產品展示會論文集 2003-10-01
34 中國草種子生產現狀及需求分析調研報告 李聰; 張智山; 王曉斌; 李維薇; 羅健; 苗麗宏; 李蕾蕾 2006中國草業發展論壇論文集 2006-09-01
35 柱花草和苜蓿抗氧化系統及光合作用的季節性變化 王繼華; 譚嘉力; 郭振飛; 莫億偉; 李聰 草地學報 2007-09-15
36 施肥對沙打旺種子產量構成因素及種子產量的影響 李蕾蕾; 李聰; 王永辰; 苗麗宏 中國草地學報 2007-11-25
37 灌溉與密度對沙打旺種子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李蕾蕾; 李聰; 王永辰; 苗麗宏 草地學報 2008-01-15
38 DREB1C-GFP融合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 王涌鑫; 李聰 分子植物育種 2008-06-15
39 高效的苜蓿組織培養再生體系的建立 王涌鑫; 關寧; 李聰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9-20
40 擬南芥U-box蛋白的研究進展 魯玉清; 關寧; 李聰 分子植物育種 2008-09-15
41 苜蓿愈傷組織再生植株的研究 李聰; 熊德邵; 耿華珠 中國草地 1989-06-30
42 紫花苜蓿愈傷組織耐NaCl變異體的誘變篩選與初步鑒定 李聰 草業科學 1989-12-27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1995年,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成果名稱:“苜蓿地方品種整理鑒定”(排名第8);
(2)2002年,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成果名稱:“耐鹽苜蓿新品種選育”(排名第4);
(3)2004年,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成果名稱:“中苜一號耐鹽苜蓿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排名第3)。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