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李希臣,男,1968年10月,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7.7~ 1991.7 東北農業大學生物工程系學習
1991.7~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工作
期間:1996.9 晉升為助理研究員
2001.9 晉升為副研究員
2000.1~2005.6 基因工程研究室主任、辦公室主任、業務秘書
2005.7 省農科院生物中心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
2005.12~2009.3 掛職任黑龍江省訥河市科技副市長
2009.3 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2009.9 晉升為研究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大豆分子生物學、轉基因及生物安全研究。
承擔的科研情況:
參與研究項目:
1991-1995年 省“八五”攻關:外源DNA直接導入大豆的方法與應用研究
1991-1995年 省“九五”攻關項目:基因工程技術及其育種應用研究
1996-2000年 省“九五”攻關:外源DNA直接導入技術在農作物與種上的應用研究
期間參與育成高蛋白大豆品種“黑生101”,亞麻新品種“黑亞14號”,抗孢囊線蟲大豆品種“抗線蟲6號”
1996-2000年 國家“九五”攻關:利用外源DNA直接導入技術進行大豆分子育種
1999-2001年 黑龍江省省農業現代化創新工程項目:主要農作物生物技術育種成果示范
2003-2003年 院級課題:應用RAPD技術進行大豆高油分子標記
2009-2010年 國家轉基因專項重點項目:磷高效利用轉基因大豆新種質創制
主持研究項目:
1994-1996年 國家基金共同主持人:外源DNA直接導入大豆及分子驗證研究
1996-1998年 主持省基金項目:外源DNA導入農作物及RAPD分子驗證研究
1999-2000年 院級課題:小麥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及其遺傳轉化體的獲得
2001-2003年 省“十五”生物技術重大項目:基因工程技術在大豆、馬鈴薯抗病蟲育種上的應用
2004-2006年 省青年基金:高油大豆分子標記及其輔助育種研究
2009-2010年 國家轉基因專項重點項目:抗鹽堿轉基因大豆(SRTS)對大豆- 土壤系統生物安全性影響研究
科研成果:
1 大豆外源DNA 導入方法的建立與應用研究 1994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 外源DNA直接導入農作物的技術研究 1996年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3 用同工酶電泳技術鑒定大豆變異后代的研究 1996年獲省農業進步三等獎
4 省農科院生物技術培育大豆新品種“黑生101” 2000年獲省農業進步二等獎
5大豆品質改良高效分子育種技術及成果高蛋白黑生101示范推廣” 2005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 “抗病抗蟲轉基因大豆新品系分子育種的研究” 2007年獲省科技獎三等獎。
國家發明專利(主要參與者):
改良大豆品種的外源DNA直接導入大豆的方法 專利號:ZL 98 1 21507.6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20余篇。
發表論文:
1 基于phy基因的雙邊界植物表達載體構建 趙鄢鵬; 李杰; 劉琦; 夏善勇; 吳立成; 王秀君; 李希臣 大豆科學 2010-06-25
2 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態系統種植的安全性研究 呂曉波; 王宏燕; 劉琦; 趙光; 李希臣; 徐廣惠; 張俐俐; 劉佳; 劉昭軍; 李寧; 李鐵; 雷勃鈞 大豆科學 2009-04-25
3 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基因漂移的研究Ⅰ大豆風媒介傳粉的基因漂移研究 劉琦; 李希臣; 劉昭軍; 李鐵; 雷勃鈞 黑龍江農業科學 2008-01-10
4 訥河市馬鈴薯產業化問題的思考 李希臣 黑龍江農業科學 2008-09-10
5 一種應用luxAB基因標記大豆根瘤菌的新方法 李杰; 陳麗華; 李希臣; 朱延明 大豆科學 2003-08-25
6 外源DNA導入的大豆品種“黑生101”的RAPD初探 李希臣;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周思君; 韓玉琴; 劉昭軍 大豆科學 1999-08-25
7 亞麻外源DNA導入后代的遺傳與變異研究 王玉富; 劉燕; 楊學; 康慶華; 周思君; 盧翠華; 李希臣 中國麻作 1999-09-30
8 蕓豆和玉米總DNA導入大豆及后代同工酶酶譜分析 盧翠華; 雷勃鈞; 韓玉琴; 劉昭軍; 李希臣; 周思君; 錢華 大豆科學 2000-05-25
9 通過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產、優質、高蛋白大豆新品種黑生101 雷勃鈞; 錢華; 李希臣; 盧翠華; 周思君; 韓玉琴; 劉昭軍; 劉廣陽; 楊興勇; 董全中; 趙凱; 赫世濤 作物學報 2000-11-20
10 亞麻轉基因植株的再生及生根培養的研究 王玉富; 周思君; 劉燕; 李希臣; 康慶華; 王國英 中國麻作 2000-07-30
11 通過農桿菌介導法將Bt(cryIA)基因導入大豆 周思軍; 李希臣; 劉昭軍; 劉麗艷; 楊慶凱 大豆科學 2001-08-25
12 輻照外源DNA直接導入大豆誘變效果的研究 韓玉琴; 盧翠華; 李希臣; 周思軍; 劉昭軍; 雷勃均; 錢華 大豆科學 2001-11-25
13 早熟大豆外源DNA導入的RAPD分子驗證 李希臣;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周思君; 呂云波; 謝緯武; 王斌 大豆科學 1994-05-25
14 外源野生大豆DNA導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驗證 雷勃鈞; 李希臣; 盧翠華; 錢華; 周思君; 謝緯武; 王斌 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命科學 地學) 1994-06-15
15 高效的植物DNA提取方法 李希臣;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呂云波 生物技術 1994-06-20
16 導入外源總DNA獲得優質高蛋白和雙高大豆新品系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李希臣; 呂云波; 趙凱; 劉廣陽; 楊興勇 大豆科學 1995-08-25
17 大豆外源DNA導入后代的異檸檬酸脫氫酶酶譜分析 盧翠華; 雷勃鈞; 李希臣; 錢華; 呂云波 中國油料 1995-09-30
18 利用淀粉凝膠電泳技術鑒定外源DNA導入后代 李希臣; 盧翠華; 雷勃鈞; 錢華; 呂云波 大豆科學 1996-05-25
19 外源總DNA導入培育大豆新品系D89—9822及其育種價值初探 劉廣陽; 楊興勇; 宋麗娟; 赫世濤;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李希臣; 呂云波 大豆科學 1996-11-25
20 導入外源總DNA獲得大豆早熟新品系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李希臣; 周思君; 呂云波; 趙鎧; 劉廣陽; 楊興勇; 謝緯武; 王斌 作物學報 1996-04-15
21 外源DNA導入創造大豆高蛋白種質資源的研究 劉廣陽; 楊興勇; 宋麗娟; 雷勃鈞; 盧翠華; 錢華; 李希臣; 呂云波 中國油料 1996-09-30
22 亞麻總DNA快速提取方法的研究 王玉富; 周思君; 劉燕; 李希臣; 關鳳芝; 雷勃鈞; 王殿奎; 盧翠華; 路穎; 錢華; 張福修; 韓玉琴 中國麻作 1997-03-30
23 外源DNA直接導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種成效 雷勃鈞; 錢華; 李希臣; 劉昭軍; 呂曉波 植物分子育種——第四屆全國植物分子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9-01
24 外源DNA直接導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種成效 雷勃鈞; 錢華; 李希臣; 劉昭軍 中國作物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09-01
25 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基因漂移的研究 劉琦; 李希臣; 劉昭軍; 雷勃鈞 第五次全國植物分子育種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8-09-01
26 外源DNA直接導入農作物分子育種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副主編
27 基于phy基因的雙邊界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 趙鄢鵬;……;李希臣(通訊作者) 大豆科學 2010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