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国**毛片|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软件,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欧美性动态图

| 加入桌面
科技創新網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編輯專家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新人物 » 基礎科學 » 海洋科學 »

張志南——海洋底棲生態學專家 張志南——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7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免費注冊為會員后,您可以...
發布專家信息 推廣科研成果
建立專家網頁 在線洽談生意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還不是會員,立即免費注冊
 
 
 張志南——海洋底棲生態學專家 張志南——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專家信息:

張志南,男,1937年11月出生,山東青島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海洋生物國家級重點學科海洋生態方向學科帶頭人,中國海洋小型底棲生物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1年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畢業。

1961年至今中國海洋大學工作。

1979年11月至1982年4月赴英國阿伯丁海洋研究所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專攻底棲生態學,生態系功能和海洋線蟲的系統分類學。

1984年4月至1997年7月中國海洋大學生物系主任。

1989年11月至1990年5月應邀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系和南卡州查爾斯敦學院生物系任訪問教授。

1991年6月至1991年10月赴美國華盛頓(D.C)史密森研究院任訪問教授,進行海洋小型底棲生物的合作研究。

1993年至1997年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

1994年至1997年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部主任。

1995年11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社會任職:

1. 國際海洋生命普查(CoML)中國委員會委員。

2.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生態學理事。

3. 山東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

4. 山東海洋湖沼學會理事。

5. 國際小型底棲生物學會會員兼中國聯絡員。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環境海洋科學”。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30余名。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底棲生態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完成20余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科研項目,包括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渤海中南部底棲生物生產過程與生物多樣性集成研究,2007,負責。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底棲生物多樣性對物理和人類擾動的功能響應,2005,負責。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養殖水域沉積物-海水界面的關鍵生態學過程的研究,2001,負責。

4. 國家973項目:東、黃海生態系統動力學及生物資源持續利用,1999-2004,負責。

5. 國家科技部項目:養殖水域生物沉降對底棲生物群落的影響,2000-2003,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典型養殖水域沉積物、海水界面關鍵生態學過程的研究,2002-2004,主持。

國際合作項目:

1. “中-美”黃河口水下三角洲沉積動力學聯合研究,1985年-1988年,生物海洋學方面主持人。

2. “中-英”淺海生態系統動力學,1995年-1997年,中方首席科學家

3. “中-英”渤海底棲生物多樣性,1997年-2000年,中方首席科學家。

4. “中-日”據點大學交流項目:筏式養殖生態系統與底棲養殖系統的相互作用,1997年-2006年,中國海洋大學項目負責人。

5. “中-英”國際合作:東、黃海底棲生物次級生產力及沉積物、海水界面關健生態學過程和研究,2002年-2004年,中方首席科學家。

科研成果:

1. 我國北方海域小型底棲生物的生態學,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 國家攀“B”海洋優抗研究,2000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3. 海洋學術語 郭小勇; 秦嗣仁; 鄧景耀; 姬泓巍; 范文靜; 梁捷; 李銅基; 張志南; 張培軍; 鈕因義; 周紅; 趙秀筠; 相文璽; 范振華; 王玉紅; 湯海榮; 許莉莉; 李芳; 袁玲玲; 王愛軍; 王聰; 高占科; 索利利; 胡波; 尹昭姝; 于小焱; 劉士棟 【科技成果】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2008-12-16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30余篇,譯著1部,參編專著4部。

出版專著:

1《生物海洋學導論》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0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膠州灣北部浮游動物各功能群的季節變化 劉光興;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會議】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甲殼動物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生態學分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0-11-01

2 南黃海兩種生境底棲動物粒徑譜的研究 張志南; 鄧可; 周紅; 范士亮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生命學院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文氣象分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潮汐及海平面專業委員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計算海洋物理專業委員會、山東(暨青島市)海洋湖沼學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08-01

3 青島巖礁海藻附植動物的區系組成和季節動態 陳海燕; 周紅; 張志南; 叢冰清; 王家寧; 許書會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7-15

4 秋季萊州灣及鄰近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的研究 周紅; 華爾;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8-15

5 膠州灣大型底棲動物的豐度、生物量和生產量研究 田勝艷; 張文亮; 于子山; 張志南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海洋資源與化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期刊】海洋科學 2010-06-09

6 踩踏對砂質灘小型底棲動物的影響——現場擾動實驗初步結果 華爾; 林佳寧; 馮頌; 王楠; 李光福; 李華龍;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15

7 利用小型底棲動物對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的評估 華爾; 張志南; 范士亮; 劉海濱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聊城農業局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5-15

8 南黃海小型底棲動物分布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張艷; 張志南; 華爾 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9-10-05

9 黃河口鄰近海域底棲動物粒徑譜研究 華爾;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9-15

10 豐度生物量比較法應用局限性 曲方圓; 于子山; 隋吉星; 劉衛霞;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6-09

11 北黃海冬季大型底棲動物種類組成和數量分布 劉衛霞; 于子山; 曲方圓; 隋吉星;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8-15

12 北黃海春季大型底棲生物群落結構 曲方圓; 于子山; 劉衛霞; 隋吉星;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8-15

13 中國黃海與中國東海管咽線蟲屬(線蟲動物門)一新種與一新紀錄(英文) 張艷; 張志南 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動物分類學報 2010-01-15

14 豐度/生物量比較曲線法監測大型底棲動物群落受污染擾動的研究 田勝艷; 于子山; 劉曉收; 張志南; 林巋璇; 劉廷志 天津科技大學海洋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化工學院 天津;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通報 2006-02-15

15 膠州灣西北部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研究 袁偉; 張志南; 于子山; 鄧可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2-30

16 青島太平灣砂質潮間帶小型底棲生物豐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范士亮; 劉海濱; 張志南; 鄧可; 袁偉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聊城農業局; 山東聊城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2-30

17 三門灣浮游動物的季節變動及微型浮游動物攝食影響 劉鎮盛; 王春生; 張志南; 劉誠剛; 楊關銘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青島;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生態學報 2006-12-30

18 海水養殖環境細菌耐藥性的危害 黨宏月; 宋林生; 張志南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6-06-15

19 膠州灣西部海域大型底棲動物次級生產力初步研究 袁偉; 張志南; 于子山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山東青島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7-01-30

20 南黃海冬季小型底棲生物豐度和生物量 張艷; 張志南; 黃勇; 華爾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聊城大學生命學院; 山東聊城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7-02-28

21 南黃海冬季自由生活海洋線蟲群落結構的研究 黃勇; 張志南; 劉曉收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聊城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7-05-30

22 膠州灣西部海域大型底棲動物多樣性的研究 袁偉; 張志南; 于子山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期刊】生物多樣性 2007-01-30

23 南黃海自由生活線蟲的分類學研究 黃勇; 張志南 聊城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 聊城; 山東 青島 【期刊】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25

24 潮間帶小型底棲生物生態學研究的某些進展 劉海濱; 張志南; 范士亮; 鄧可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青島; 聊城市農業局; 山東聊城;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9-15

25 南黃海自由生活海洋線蟲的多樣性研究 黃勇; 張志南 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12-25

26 大型多元統計軟件PRIMER的方法原理及其在底棲群落生態學中的應用 周紅;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2-28

27 南麂列島海洋自然保護區潮間帶小型生物初步研究 林巋璇; 張志南; 韓潔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4-30

28 異養細菌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張志南; 田勝艷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6-30

29 自由生活海洋線蟲的系統分類學 張志南; 周紅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30 渤海自由生活海洋線蟲多樣性的研究 郭玉清; 張志南; 慕芳紅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 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3-03-13

31 灤河口青島文昌魚分布與棲息地底質特征 馬明輝; 張志南; 馮志權; 王真良; 段新玉; 宋云香; 吳之慶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遼寧大連; 山東青島; 遼寧大連; 河北昌黎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5-06-10

32 樂清灣浮游動物的季節變動及攝食率 劉鎮盛; 王春生; 張志南; 蔡昱明; 張東聲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青島; 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生態學報 2005-08-25

33 青島巖礁附植小型底棲動物ATP含量的研究 張艷; 張志南; 鄧可; 華爾; 黃勇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聊城大學農學院; 山東聊城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9-30

34 長江口及鄰近海域小型底棲生物豐度和生物量 華爾; 張志南; 張艷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部; 生命科學與技術部 【期刊】生態學報 2005-09-25

35 南黃海典型站位底棲動物粒徑譜及其應用 鄧可; 張志南; 黃勇; 于子山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聊城大學農學院; 山東聊城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1-30

36 海洋底棲生物粒徑譜的研究 王睿照;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2003-12-30

37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棲動物物種多樣性的研究 韓潔; 張志南;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生態學研究所 【期刊】生物多樣性 2003-01-25

38 水體及沉積物中堿性磷酸酶的研究進展 桑青; 魏西蓮; 張志南 聊城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青島; 山東 聊城 【期刊】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25

39 東、黃海典型站位底棲動物粒徑譜研究 林巋璇; 張志南; 王睿照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生態學報 2004-02-25

40 海洋生態預報的復雜性與研究方法的討論 吳增茂; 謝紅琴; 張志南; 萬小芳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山東 青島; 山東 青島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2004-02-01

41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棲動物的群落結構 韓潔; 張志南; 于子山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生態學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北京; 山東青島 【期刊】生態學報 2004-03-25

42 東、黃海春秋季小型底棲生物豐度和生物量研究 張志南; 林巋旋; 周紅; 韓潔; 王睿照; 田勝艷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生態學報 2004-05-25

43 國際小型底棲生物研究的某些進展 張志南; 周紅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9-30

44 菲律賓蛤仔的生物擾動對沉積物顆粒垂直分布的影響 杜永芬; 張志南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1-30

45 底棲生物生產力現場測試系統(BCSPM)的建立及其初步實驗結果 張志南; 劉曉收; Guy BOUCHER; 鄧可; 黃勇; 袁偉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Mus?um National d′ 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France 75231;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聊城大學農學院; 山東聊城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3-30

46 生物擾動實驗系統(AFS)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張志南; 周宇; 韓潔;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期刊】海洋科學 1999-12-30

47 蝦池生態系浮游生物亞模型 翟雪梅;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1-15

48 紫彩血蛤的生物擾動對沉積物顆粒垂直分布的影響 于子山; 王詩紅; 張志南; 周宇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4-15

49 膠州灣北部水層生態動力學模型與模擬 Ⅰ.膠州灣北部水層生態動力學模型 俞光耀; 吳增茂; 張志南; 陸賢昆; 奚盤根; 婁安剛; 張新玲 青島海洋大學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7-15

50 膠州灣北部水層生態動力學模型與模擬 Ⅱ.膠州灣北部水層生態動力學的模擬研究 吳增茂; 俞光耀; 張志南; 陸賢昆; 高山紅; 張新玲 青島海洋大學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7-15

51 南黃海鳀魚產卵場小型底棲生物的豐度和生物量 張志南; 慕芳紅; 于子山; 韓潔; 周紅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4-30

52 丁字灣潮間帶日本刺沙蠶幼體對底棲微藻的攝食率 王詩紅; 張志南; 呂瑞華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6-30

53 渤海小型底棲動物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郭玉清; 張志南; 慕芳紅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2-11-13

54 渤海小型底棲動物豐度的分布格局 郭玉清; 張志南; 慕芳紅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02-09-25

55 不同采樣時期渤海自由生活海洋線蟲種類組成的比較 郭玉清; 張志南; 慕芳紅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福建廈門; 山東青島 【期刊】生態學報 2002-10-25

56 水層—底棲耦合生態動力學研究的某些進展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1-15

57 應用生物擾動實驗系統(Annular Flux System)研究雙殼類生物沉降作用 張志南; 周宇; 韓潔;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15

58 中國渤海的微口線蟲屬(線蟲動物門)一新種(英文) 郭玉清;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7-15

59 膠州灣小型底棲生物的豐度和生物量 張志南; 周紅; 于子山; 韓潔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香港大學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系;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03-30

60 黃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鄰近水域線蟲群落結構的比較研究 張志南; 周紅; 郭玉清; 慕芳紅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香港大學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系;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07-30

61 膠州灣北部水層-底棲耦合生態系統的動力數值模擬分析 吳增茂; 翟雪梅; 張志南; 俞光耀; 張新玲; 高山紅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11-30

62 即墨養蝦池蝦病暴發前期浮游動物動態的研究 劉光興;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6-30

63 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對潮間帶水層-沉積物界面顆粒通量影響的研究 韓潔; 張志南;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0-30

64 渤海大型底棲動物次級生產力的初步研究 于子山; 張志南; 韓潔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2-30

65 渤海大型底棲動物豐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韓潔; 張志南;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2-30

66 渤海小型底棲生物的豐度和生物量 慕芳紅; 張志南; 郭玉清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2-30

67 渤海底棲橈足類群落結構的研究 慕芳紅; 張志南; 郭玉清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1-11-13

68 渤海線蟲群落的多樣性及中性模型分析 張志南; 周紅; 慕芳紅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香港大學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系;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 【期刊】生態學報 2001-11-25

69 渤海海洋線蟲與底棲橈足類數量之比的應用研究 郭玉清; 張志南; 慕芳紅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2-12-29

70 蝦池納潮期日本刺沙蠶幼蟲數量及其沉降的研究 張志南; 于子山; 段榕琦; 孫文林; 王連華; 王道本 青島海洋大學生物系; 青島海洋大學生物系; 文登市高島鹽場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4-06-15

71 青島灣有機質污染潮間帶底棲生物研究 Ⅱ.小型底棲動物生態特點 黨宏月; 黃勃; 張志南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海洋大學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1996-06-15

72 鯉魚神經垂體的超微結構研究 賈翠紅; 車軼; 李世美;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蘇州大學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7-07-15

73 中國對蝦對日本刺沙蠶的攝食率研究 王詩紅;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8-10-15

74 全球浮游生物記錄系統——I.連續浮游生物記錄儀(CPR)的歷史和現狀 劉光興;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1998-02-15

75 蝦池生態系能流結構分析 翟雪梅;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8-04-15

76 蝦病暴發前蝦池中一些環境因子的變化 劉暉; 吳以平; 高尚德;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7-15

77 日本刺沙蠶攝食沉積物的實驗研究 王詩紅;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10-15

78 即墨養蝦場蝦病暴發前期底質中葉綠素的變化 劉暉; 吳以平; 高尚德;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1998-02-15

79 舟山的水螅水母類 高哲生; 張志南 山東海洋學院生物系動物教研組; 山東海洋學院生物系動物教研組 【期刊】山東海洋學院學報 1962-06-15

80 日本刺沙蠶大規模移植的生態學研究 張志南; 孫文林; 于子山; 王連華; 王道本 青島海洋大學; 文登市高島鹽場; 青島海洋大學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3-10-28

81 青島灣有機質污染帶小型底棲生物群落的研究 張志南; 黨宏月;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3-04-02

82 黃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鄰近水域小型底棲動物的初步研究 張志南; 李永貴; 圖立紅;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水產局; 北京師范學院生物系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89-06-30

83 黃河口水下三角洲海洋線蟲空間分布的研究 張志南; 谷峰;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天津市環保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0-03-02

84 黃河口及其鄰近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的初步研究 (一)生物量 張志南; 圖立紅; 于子山 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 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 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 北京師范學院生物系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0-04-02

85 黃河口及其鄰近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的初步研究——(二)生物與沉積環境的關系 張志南; 圖立紅; 于子山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北京師范學院生物系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0-07-02

86 渤海中部海線蟲屬(線蟲綱:嘴刺線蟲目,烙線蟲科)一新種(英文)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0-10-01

87 小型底棲生物取樣方法的研究 張志南; 錢國珍 青島海洋大學; 青島第二中學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1990-12-31

88 秦皇島砂灘海洋線蟲的數量研究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1-04-02

89 渤海自由生活海洋線蟲兩個新種(英文) 張志南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 1991-07-02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先后獲省(部委)級一、二等獎多項;獲教育部211高校優秀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1. 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 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3. 1997年獲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榮譽稱號。

4. 2000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我國海洋小型底棲生物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中國海洋大學張志南教授

 

 

張志南,男,山東青島人,1937年11月生,中共黨員,1961年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現任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國家級重點學科海洋生態方向學科帶頭人,教育部211高校優秀學術帶頭人。國際小型底棲生物學會會員,國際海洋生命普查(CoML)中國委員會委員。

 

張志南教授是我國海洋小型底棲生物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建立了從潮間帶至陸架淺海的取樣、室內分選、數據處理和集成的一整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小型底棲生物研究方法,已編入新的海洋調查規范GB-國家標準(2007)并被列入國家908項目的技術操作規程,自2006年以來開展了全國性的調查;已鑒定自由生活海洋線蟲近400種,其中包括新種40個、新屬3個,填補我國該領域的空白;論證了水深、沉積物粒級特征、葉綠素(Chl-a)和脫鎂葉綠酸(Pha-a)含量是控制小型底棲生物數量的關鍵因子;在黃河口水下三角洲高沉積速率環境下,發現海洋線蟲的微尺度(cm級)的分布并論證了食物的可獲性和幼體的大量補充是影響和控制關鍵因子;開展了海洋線蟲的實驗室培養、生活史及用同位素示蹤技術進行的底棲食物網動力學研究,論證了小型生物是該食物網的中心環節。

 

他首次在我國海域開展了大型、小型和微型底棲生物的綜合集成研究,并率先在我國海域開展了底棲生物粒徑譜的研究,建立了標準化的粒徑譜和能量譜,為大尺度底棲生物生產力的計算,為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的健康評估和食物網結構的分析比較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

 

張教授在我國率先開展了養蝦池生態系能流和物流的研究,建立了養蝦池生態系統模型;開展了養蝦池日本刺沙蠶大規模移植的現場實驗,為生態系養蝦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并且作為國家“攀B”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他主持建立了建立了我國第一代生物擾動實驗系統(AFS)和底棲生物群落生產力現場測試系統(BCPTS),開創了我國底棲生物沉積物-海水界面過程現場實驗研究的新階段。

 

在我國率先提出了水層-底棲耦合的思路并開展了多學科交叉,與合作者一起先后建立了膠州灣、渤海和南黃海冷水團的水層-底棲耦合模式并進行了預測分析,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的建立、國家重大基金和國家973項目的參與以及國家重點基金的獲得創造了條件。

 

張教授組建和領導的中國海洋大學底棲生物實驗室已成為我國底棲生物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已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30余名,其中,絕大部分已成為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術帶頭人和重要骨干。

 

張教授還多次作為中國海洋大學中方首席科學家或主要參與者,開展國際合作項目,包括“中-美”(1985-1987),“中-英”(1995-1997;1998-2000),“中-法”(2004-2006),“中-日”(1997-2006)等。通過這些國際合作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加速了實驗室的建設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擴大了我國的科研影響力。

 

多年來,張志南教授先后主持完成20余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科研項目,包括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中國海洋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項目1項,指導博士生2名。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30余篇。先后獲省(部委)級一、二等獎多項。

 

目前,張教授帶領其團隊立足于國家資源環境需求和全球變化等國際前沿,繼續開展有實效的國際合作,在宏觀生態系統和微觀分子水平上,開展多學科交叉,開展我國近海底棲生物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的集成研究,力爭把我國海洋生態系統水層-底棲耦合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文章來源:《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10年06月25日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同類創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購物車(0)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