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旋志儀,男,上海市人,漢族, 1954年7月15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物理專業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任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水產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站長。上海海洋大學教授。
社會兼職:
1.《上海水產大學學報》編委。
2.上海市教委科專家組成員。
3.上海水產大學學報編委。
5.農業部水生生物遺傳育種和養殖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6.鹽城工學院兼職教授。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牙鲆變態發育的基因表達及其調控,育珠蚌外套膜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目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和上海市教委自然科學重點項目等課題,課題研究內容主要是牙鲆仔魚變態發育機理和河蚌育珠細胞分子生物學。
1、牙鲆仔魚右眼移位變態過程的基因表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2、堿性磷酸酶在牙鲆變態發育中的表達及其與甲狀腺激素的關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3、牙鲆仔魚右眼移位變態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
4、牙鲆仔魚變態發育中甲狀腺激素對堿性磷酸酶基因表達的作用 上海市教委自然科學重點項目。
5、河蚌外套膜表皮細胞的建株及人工體外育珠 上海市屬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6、健腦益智活性肽的研究 光明乳液科學研究基金項目。
7、現代漁業推廣理論與技術 上海市研究生教學用書建設項目。
8、高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
1. 優勢互補 共同發展上海水產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培養研究生 施志儀 高等農業教育 1999年 第11期
2. 三角帆蚌外套膜細胞培養與組織培養的比較 施志儀 李巍 李松榮 樓允東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2年 第01 期
3. 海帶褐藻糖膠的藥理活性 施志儀 郭亞貞 王慥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0年 第03期
4. 細小病毒H-1非結構蛋白NS1在人肝癌細胞內的超顯微結構定位 施志儀 林萬敏 李健宏 羅祖玉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1年 第05期
5. 牙鲆早期階段的變態發育及其機制 張俊玲 施志儀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3年 第04期
6. 牙鲆早期發育和變態期間Pitx2基因的表達(英文) 張俊玲 施志儀 鮑寶龍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3年 第S1 期
7. 研究生學位論文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黃金玲 施志儀 中國研究生 2004年 第06期
8. 甲狀腺激素受體TRαA基因在牙鲆不同變態發育階段中的表達差異 施志儀 劉華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5年 第04期
9. 抑制差減雜交法克隆牙鲆變態早期差異表達的基因 鮑寶龍 楊桂梅 施志儀 任大明 水產學報 2006年 第 02期
10. 鹽度對石磺胚胎發育的影響 沈和定 陳漢春 陳賢龍 冉福 施志儀 熊柳平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6年 第03 期
11. 三角帆蚌alpha-2巨球蛋白活性測定及不同組織的表達 施志儀 楊顯祥 生物技術通報 2006年 第04期
12. 幾種DNA分子標記技術及其在水產動物中的應用 張俊玲 施志儀 現代漁業信息 2006年 第08期
13. 牙鲆消化道組織學觀察及內分泌細胞分布 施志儀 陳曉武 顧一峰 中國水產科學 2006年 第05期
14. 石磺繁殖生物學的實驗研究 沈和定 陳漢春 陳賢龍 代欣欣 施志儀 冉福 水產學報 2006年 第06期
15. 牙鲆Ⅰ型甲腺原氨酸脫碘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劉華 施志儀 生物技術通報 2006年 第06期
16. 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實踐探索 王艷 施志儀 中國高等教育評估 2006年 第04期
17. 體外培養三角帆蚌外套膜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及有核珍珠培育 施志儀 楊顯祥 李勇 李巍 中國水產科學 2007 年 第01期
18. 牙鲆消化道發育的組織學觀察 陳曉武 施志儀 顧一峰 水產學報 2007年 第03期
19. 牙鲆堿性磷酸酶cDNA序列分析與蛋白質高級結構預測 陳曉武 施志儀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7年 第06期
20. 牙鲆發育中ALP基因表達圖式及功能分析 陳曉武 施志儀 顧一峰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年 第06期
21. 研究生在聯合培養單位適應狀況的調查研究 許巍 施志儀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8年 第26期
22. 牙鲆堿性磷酸酶基因5'調控區的克隆及其功能檢測 施志儀 顧一峰 陳曉武 胡燕林 生物技術通報 2008年 第02期
23. 三角帆蚌外套膜堿性磷酸酶與鈣代謝的關系 施志儀 李勇 謝先中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8年 第03期
24. 三角帆蚌內臟團珍珠培育部位的生物性狀研究 施志儀 謝先中 何秀娟 生物技術通報 2008年 第03期
25. 三角帆蚌alpha-2巨球蛋白cDNA全長的克隆及表達特征 施志儀 楊顯祥 陳曉武 李勇 水產學報 2008年 第04期
26. 中華鱘YY肽基因電子克隆表達與生物信息學分析 陳曉武 施志儀 生物技術通報 2008年 第05期
27. 中華鱘鐵蛋白基因cDNA全長克隆與組織表達分析(英文) 陳曉武 施志儀 程千千 動物學研究 2009年 第02期
28. 牙鲆甲狀腺激素受體TRαA的原核表達和多克隆抗體的制備及應用 賈亮 施志儀 張俊玲 生物工程學報 2009年 第07期
29.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parvovirus H-1 non- structural protein 1 in human hepatoma QGY-9204 1997 VII ème Colloque International surles Parvoviru(Pragramme et Rés-umé), Heidelberg,Allemagne
30. Gene expression of Pitx2 in early development and metamorphosis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2003 Jouranl of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