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師光祿,男,1958.03出生,博士 。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農學院生物技術學院院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3年本科畢業。
198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
1996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7-1998年在新西蘭梅西大學留學。
199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1999-2001年理學博士畢業。
2002-2003年在加拿大國家自然資源研究所做博士后。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資料更新中……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多項。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1 河蒴芫花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師光祿; 曹揮;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 2007-12-05
2 核桃葉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師光祿; 王有年; 曹揮 北京農學院 2007-12-12
3 地膚子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師光祿; 王有年; 曹揮 北京農學院 2008-02-13
4 地膚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師光祿; 曹揮;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 2008-02-13
5 核桃青皮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師光祿; 王有年; 曹揮 北京農學院 2008-02-13
6 一種立體苗盤 王有年; 谷繼成;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 2008-12-17
7 一種立體苗盤及壓草板塊 王有年; 谷繼成;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 2009-01-14
8 龍葵、烏頭或艾蒿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杜艷麗; 王海香 北京農學院 2009-02-04
9 鴉膽子、豬牙皂或紫穗槐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王海香; 申照靜 北京農學院 2009-02-04
10 檸檬薄荷、胡椒薄荷或木本香薷植物性殺螨劑及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杜艷麗; 任建軍 北京農學院 2009-02-04
11 百部或老鸛草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任建軍 北京農學院 2009-02-04
12 棕櫚酸甲酯的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王海香; 申照靜; 蘇學友; 溫哲屹 北京農學院 2009-02-11
13 一種節水型生態草坪及其生產方法 王有年; 谷繼成 ;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 2009-02-18
14 一種適用于擬南芥根系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無菌水培方法 王有年; 胡昊; 花寶光; 姚山;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 2009-02-25
15 牽牛子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張鐵強; 師光祿 ; 王燕 北京農學院 2009-04-15
16 一種問荊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杜鵑; 趙磊 北京農學院 2009-04-22
17 一種凍綠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趙磊; 杜鵑 北京農學院 2009-04-22
18 一種商陸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趙磊; 杜鵑 北京農學院 2009-04-22
19 一種瑞香狼毒提取物制劑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溫哲屹 北京農學院 2009-04-29
20 一種核桃青皮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蘇學友 北京農學院 2009-04-29
21 一種牛皮消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劉素琪; 師光祿; 趙磊; 杜鵑 北京農學院 2009-04-29
22 一種升麻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劉素琪; 曹揮; 師光祿; 杜鵑; 趙磊 北京農學院 2009-04-29
23 一種地膚子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吳靜 北京農學院 2009-04-29
24 蒼耳子、紅藤或貫眾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王燕; 蘇學友 北京農學院 2009-06-10
25 馬錢子或白鮮皮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王燕; 蘇學友 北京農學院 2009- 06-10
26 一種營養缽 王有年; 谷繼成; 師光祿; 王建文; 梁為; 白雪娜 北京農學院 2009-05-20
27 一種治療面部痤瘡的植物洗面油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谷繼成; 師光祿; 楊恒穎; 程秋生; 王淑英; 王建文; 溫哲屹; 梁為 北京農學院 2009-07-01
28 一種益母草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姚山 北京農學院 2009-09-02
29 一種唐松草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姚山; 任建軍; 趙磊; 杜娟 北京農學院 2009-09-02
30 一種檳榔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姚山 北京農學院 2009-09-02
31 一種雞血藤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 2009-11-18
32 一種藿香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 2009-11-18
33 一種萹蓄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段碧華 北京農學院 2009-11-18
34 一種常山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段丹丹; 谷繼成 北京農學院 2009-11-25
35 一種旋覆花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靳永勝; 賈海洋 北京農學院 2009-11-25
36 一種蓖麻子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成軍; 張鐵強 北京農學院 2009-11-25
37 百部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任建軍 北京農學院 2009-11-25
38 紫穗槐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王海香; 申照靜 北京農學院 2009-12-09
39 豬牙皂植物性殺螨劑及其制備方法 王有年; 師光祿; 王海香; 申照靜 北京農學院 2009-12-09
40 一種附子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李青; 馬蘭青 北京農學院 2009-12-16
41 β-谷甾醇的新用途 王有年; 師光祿 ; 任建軍; 卜春亞 北京農學院 2009-12-23
42 一種基于PDA的農事通及其使用方法 段碧華; 韓寶平; 師光祿 ; 王有年; 姚山; 周斌 北京農學院 2009-12-23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現代桃產業優質生態安全技術體系研究》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
《優質鮮棗無公害生產關鍵技術問答》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8
發表論文:
1 棕櫚油酸甲酯對朱砂葉螨生物活性的影響 杜娟; 趙磊; 師光祿;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0-04-15
2 棉鈴蟲氨肽酶N基因片段克隆、表達和內源蛋白檢測 劉京國; 趙曉萌; 楊愛珍; 于同泉; 路蘋;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0-01-15
3 亞油酸甲酯對朱砂葉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杜娟; 趙磊;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3-20
4 瑞香狼毒提取物對3種病原菌的離體抑菌活性 趙磊; 杜娟; 王有年; 師光祿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3-20
5 超臨界CO_2流體萃取瑞香狼毒根部油脂工藝條件的優化 白雪娜; 仝寶勝; 梁為; 靳永勝;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5-20
6 棗園節肢動物群落時間格局研究 王有年; 趙愛玲; 段丹丹; 杜學梅; 王海香; 李登科; 師光祿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4-20
7 鹿蹄草素對采后蘋果輪紋病菌的抑制作用 吳振宇; 師光祿; 艾啟俊; 王燕; 張偉 林業科學 2010-04-15
8 瑞香狼毒粗提物對朱砂葉螨的生物活性 王偉; 仝寶勝;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農學通報 2010-06-05
9 地膚子提取物抑菌機理和超微結構觀察 吳靜; 師光祿; 蘇學友; 吳磊; 王有年 植物保護 2009-02-08
10 間作牧草棗林蚧蟲群落及其天敵功能團的組成與時空動態 王有年; 趙莉藺; 苗振旺; 李登科; 師光祿 生態學報 2009-01-15
11 試論農村、農業、農民與高等農業教育改革 師光祿; 何忠偉; 王有年 調研世界 2009-01-10
12 牽牛子提取物對朱砂葉螨的生物活性 王燕; 師光祿; 吳振宇; 王有年 林業科學 2009-03-15
13 觀光桃園昆蟲群落結構與優勢種生態位 王有年; 邢彥峰; 周士龍; 孟海玲; 關偉; 師光祿 林業科學 2009-04-15
14 薄荷中殺螨活性物質的分離與鑒定 任建軍; 師光祿; 王建文; 谷繼成; 王有年 林業科學 2009-06-15
15 有機觀光桃園節肢動物群落多樣性季節動態 王有年; 邢彥峰; 周士龍; 關偉; 孟海玲; 師光祿 林業科學 2009-06-15
16 牽牛子種子提取物對朱砂葉螨觸殺活性的測定 王燕; 吳振宇; 杜艷麗; 師光祿; 陳梅; 王海香; 王有年 中國農業科學 2009-08-10
17 華北地區31種植物粗提物對朱砂葉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觸殺活性 任建軍; 師光祿; 谷繼成; 王建文; 鄭軼;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9-04-15
18 中草藥提取物對朱砂葉螨的觸殺活性測定 李青; 李照會; 王有年; 師光祿; 宋會娥 中國農學通報 2009-11-20
19 中草藥提取物對朱砂葉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生物活性的研究 段丹丹; 王有年; 楊愛珍; 葛秀秀; 王議; 宋會娥; 師光祿 中國農學通報 2009-11-05
20 間種牧草棗林刈草對樹上昆蟲群落結構及動態的影響 師光祿; 張鐵強; 劉素琪; 苗振旺; 李登科; 路蘋; 于同泉; 王有年 生態學報 2007-01-30
21 萬壽菊根提取物對山楂葉螨谷胱甘肽S-轉移酶和蛋白酶及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師光祿 ; 王有年; 王鴻雷; 趙莉藺; 劉素琪; 曹揮; 于同泉; 路蘋 應用生態學報 2007-02-28
22 外源甜菜堿對水分脅迫下桃樹生理響應的影響 王一鳴; 王有年; 師光祿; 杜棟; 劉瑞東; 楊愛珍; 葛水蓮; 孟海玲 應用生態學報 2007-03-30
23 間種牧草棗園害蟲與天敵群落優勢種的演替與IPM決策 王有年; 邢廣宏; 張鐵強; 苗振旺; 杜學梅; 于同泉; 路蘋; 師光祿 生態學報 2007- 04-30
24 兩個桃樹品種對土壤中不同鎘水平的響應 關偉; 王有年; 師光祿; 李奕松; 王建立; 孟海玲; 葛水蓮 生態學雜志 2007-06-15
25 桃樹子房發育初期山梨醇含量及其相關酶活性的變化 孟海玲; 王有年; 師光祿; 王一鳴; 葛水蓮 植物生理學通訊 2007-04-15
26 核桃葉提取物對朱砂葉螨體內幾種酶活性的影響 王有年; 苗沛芳; 曹揮; 劉素琪; 師光祿 園藝學報 2007-10-25
27 地膚子甲醇萃取物殺菌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吳靜; 蘇學友;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農學通報 2008-12-05
28 植物源殺蟲劑作用機理研究進展 王燕; 師光祿; 吳振宇;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10-15
29 試論高校系級科研管理的工作要點 趙曉萌; 趙洪娥; 李奕松; 劉宇博; 師光祿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12-15
30 不同管理棗林棗粘蟲(Ancylis sativa)天敵功能團的組成及動態 王有年; 苗振旺; 李登科; 師光祿 生態學報 2008- 03-15
31 中草藥提取物對朱砂葉螨殺螨活性的篩選 王燕; 師光祿; 王有年; 吳振宇 中國農學通報 2008-05-05
32 核桃青皮提取物對6種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蘇學友; 李疆; 師光祿; 吳靜; 溫哲屹;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1-15
33 瑞香狼毒提取物對病原菌及桃酶的生物活性研究 溫哲屹; 師光祿; 蘇學友; 吳靜;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1-15
34 三種植物提取物對朱砂葉螨生物活性的影響 申照靜; 王海香; 師光祿;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1-15
35 核桃青皮提取物對朱砂葉螨的毒力及相關酶活性的測定 王海香; 申照靜; 杜娟; 王有年; 師光祿 林業科學 2008-05-15
36 “艷豐6號”桃品種的選育研究初報 杜相堂; 邢彥峰; 王有年; 許躍東; 周士龍; 師光祿; 關偉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 04-15
37 地膚子提取物對山楂葉螨體內幾種酶活性的影響 曹揮; 王有年; 劉素琪; 李向花; 師光祿 林業科學 2008- 08-15
38 地膚子提取物對幾種植物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影響 吳靜; 師光祿; 蘇學友; 溫哲屹; 王有年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 07-15
39 瑞香狼毒的CO_2超臨界提取工藝及其殺螨活性的研究 陳梅; 師光祿; 李照會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8-07-15
40 核桃青皮甲醇提取物對八種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蘇學友; 師光祿; 吳靜; 溫哲屹; 王有年 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41 十種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對朱砂葉螨的殺螨活性研究 王燕; 王海香; 杜艷麗;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42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溫哲屹; 杜艷麗 ; 蘇學友; 吳靜; 王海香; 申照靜;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43 鎘積累對桃葉片膜脂過氧化和SOD活性的影響 曹愛娟; 關偉; 胡昊;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44 桃樹花期蔗糖含量及其相關酶活性的變化 楊愛珍; 孟海玲; 王一鳴; 師光祿; 王有年 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45 有機觀光桃園昆蟲群落結構與優勢種生態位 王有年; 張鐵強; 師光祿; 邢彥峰; 周士龍; 王一鳴; 孟海玲; 關偉 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05-01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授予校級優秀教師與“三育人”先進個人。
2.獲省級優秀教師和“三育人”先進個人。
3.獲省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
4.獲省科技先進工作者。
5.獲省優秀回國留學人員稱號、省模范教師。
6.獲2004年被評為省勞動模范。
7.確定為省青年學科帶頭人。
8.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9.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0.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