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舉,男,1956年6月出生于湖南湘潭市,,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工學博士。 現為廣西大學林學院木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廣西大學木材學國家精品課程、木材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和廣西自治區級木材學教學團隊負責人,兼任國際木材保護研究會會員、中國木材保護研究會副會長和廣西木材工業專業委員會主任,教育部林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3-1982.1 大學本科 中南林學院木材加工專業 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2.3-1985.1 碩士研究生 中南林學院木材學專業 獲林學碩士學位。
1985.1-1987.7 助教 中南林學院。
1987.8-1993.10 講師 中南林學院。
此間:1990.3-1990.7 英語培訓 上海外國語學院。
1990.10-1991.10 出國進修 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
1993.11-1995.7 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南林學院實驗室室主任。
1995.8-2000.4 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林業部桉樹研究中心木材研究室 主任。
此間:1996.9-1999.8 博士研究生 中國林科院木材科學與技術 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0.5-2000.12 廣西大學林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
2000.12-2002.8 教授(研究生導師 廣西大學林學院 院長助理(主管教學)。
2002.8-2003.8 教授(研究生導師)廣西大學林學院 副院長(主持學院工作)。
2003.8-2008.8 教授(研究生導師) 廣西大學林學院 院長。
2008.8-現在 廣西大學林學院教授。
此間:2004.4-2005.4 博士后研究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
學術兼職:
1.國際木材保護研究會會員。
2.中國木材保護研究會副會長。
3.廣西木材工業專業委員會主任。
4.教育部林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講課程:
《木材學(雙語) 》、《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林學專業英語》、《木材保護與改性工藝學》、《木材工業環境保護》和《木材美學 》等。
培養研究生情況:
作為研究生導師,已經培養研究生20多人,他們畢業后在北京、上海和長沙等地從事教學、科研與生產,成為所在單位的技術骨干,有的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
教學成果:
1.廣西大學教改項目“木質材料學實驗”獨立設課課程建設,已結題,并在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林學專業使用4屆,學生反映良好。
2.木材科學實驗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研究與實踐,(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桂教高教[2002]88號),已結題,應用效果顯著,專業實驗課程體系更加科學、合理。
3.廣西大學教改項目“木材學雙語教學”教材建設,已結題,已應用于2004、2005級林學專業、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堂教學,效果好。
4.廣西大學實驗教學改革項目“室內裝飾與家具材料應用技術”,已結題。
5. “木材學網絡課件建設”,廣西大學第三批多媒體精品課件立項建設項目(A類),西大教字〔2007〕9號,2007~2009年。建設成果獲得國家級大賽特等獎。
6. “木材學”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8-2012,主持。
7. “木材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2012,主持。
8. “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 廣西教育廳,2011-2015。
教學成果:
1.負責廣西大學木材科學工程專業建設,2008年獲“木材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排名第1。
2.負責木材學網絡課程建設,2008年獲得教育部中央電教館組織的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特等獎,此是全國近三年來唯一的一個特等獎,是廣西高校歷史性突破。排名第1。
3.主持“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建設與研究”教學改革項目,2008年獲得廣西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4.主持“圍繞核心課程開展專業建設與實踐”教學改革項目,2008年獲得廣西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5.負責廣西大學木材學課程建設,2007年獲《木材學》國家精品課程,排名第1。
6.主持“木質材料學實驗課程建設”,2006年獲廣西大學實驗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排名第1。
7.參加“室內裝飾和家具材料技術實驗課程建設”,2006年獲廣西大學實驗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排名第2。
8.廣西大學2003—2005年度“三育人”先進個人。
研究方向:
木材科學與技術;木材美學。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自1985年1月大學本科畢業留校任教以來,先后參加或主持了國家科技攻關、國家“948”、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和廣西林業重大招標等項目研究。
1、木材美學圖案裝飾人造板生產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2、速生桉層積材家具的造型和結構設計研究。
3、桉木單板重組裝飾材非垂直力一次性熱壓技術研究。
4、毛竹深加工產品(工程及裝飾新材料)關鍵技術研究。
5、改性粘土在熱處理木材表面構建超疏水結構的新型裝修材料研發。
6、輕質阻燃纖維板的開發與應用。
7、朗姆酒(RUM)陳釀用橡木桶生產工藝研究和產業化。
8、木制品檢測標準差異分析與檢測設備研發。
9、幾種商用材高溫熱處理后理化性能變化研究。
10、主要速生人工林樹種材性改良與深加工利用研究。
11、基于“荷花效應”的木材超疏水結構研究。
12、室內裝飾與家具用阻燃中纖板研發與產業化。
13、速生人工林桉木層積材家具研發與產業化。
14、示范 木材剩余物緩/控釋肥料殼體的肥料釋放機理研究。
15、毛竹深加工產品(工程及裝飾新材料和熱解利用)關鍵技術應用示范。
16、竹材界面構建超疏水結構的新材料開發。
17、1988-1990,作為主要成員參加《湖南木材志》的研究與編著。
18、“醛糖酸內酯形成與水解反應動力學特性” 和“紙漿黑液中木聚糖利用”兩課題研究,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木材化學實驗室,1990-1991,參加。
19、“栽培措施對短周期工業材材性影響規律的研究”,國家八五攻關子專題,1992-1995,副主持。
20、“桉樹紙漿材樹種良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究”,負責其中材性部分,國家九五攻關專題,1996-2000,參加。
21、“人工林木材性質及生物形成與功能性改良機理的研究”,承擔第一課題中第四專題,國家九五攀登計劃項目,1998-2002,參加。
22、“蔗渣纖維增強輕質墻板中試生產”,廣西區教育廳課題,2001-2003,主持。
23、“桉樹實木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廣西林業廳課題,2001-2005,主持。
24、“廣西鄉土樹種材性與高效利用研究”,廣西自然基金項目,2001-2005,主持。
25、“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博士后研究”,2004-2005。
26、“木材藍變色控制機理與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6-2008,主持。
27、“南非桉樹新品種、材性及耐寒技術引進”,國家948項目。
28、“相思人工林材性及木材利用研究”,廣西區林業廳,2002~2007,主持。
29、“竹材纖維復合結構建筑模板”,廣西南寧億方建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2005—2008,主持。
30、“纖維原料增白提高中纖板顏色效果”,廣西高峰容洲人造板有限公司,2005-2008,主持。
31、“人工林材性改良與深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廣西林業招標項目,2009-2011,主持。
32、 “木材美學裝飾人造板研發與產業化”,廣西科技廳重大項目,2010-2012,主持。
科研成果: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和外觀設計專利2項,參與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級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和市級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發表研究論文100多篇,參加完成的研究專著《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主編出版的研究專著《木材美學引論》和《木材木材宏觀構造美學》為該領域創始之作。主持建設的“木材學網絡課程”獲得國家級特等獎,主持完成的教研成果“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廣西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1.1998年,科研成果“中國主要人工林木材性質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完成人之一。
2.1999年,研究專著《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主要作者之一。
3.2004年,研究成果“桉樹紙漿用材林樹種良種選育與培育技術”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6。
4. 參加完成“耐寒桉樹新品種引進及材性測試”,2003年獲湛江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5.2008年,獲得兩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一項國家發明專利。
6.2008年,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木材藍變色控制機理與技術研究”。
7.2007年,副主編研究專著《木材鑒定圖譜》,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受到同行好評。
8.2008年,主編研究專著《木材美學引論》,由廣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屬國內外首創。
發明專利:
專利名稱 | 發明人 | 申請人 | 來源數據庫 | 申請日 | 公開日 | |
1 | 一種木質3D打印粉末的制備方法 | 高偉;覃卓凱;張嘉盛;楊玉田;羅建舉;何拓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5-12-31 | 2016-06-01 |
2 | 一種超疏水碳酸鈣涂料助劑的制備方法、應用和使用方法 | 高偉;駱惠生;覃卓凱;駱藝丹;羅建舉;李宏杰;甘永華;陸月月;何拓 | 南寧市富誠家私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5-06-09 | 2015-10-07 |
3 | 一種竹木材表面構建碳酸鈣超疏水結構的方法 | 高偉;駱惠生;何拓;駱藝丹;羅建舉;李宏杰;甘永華;廖學強;覃卓凱 | 南寧市富誠家私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5-06-05 | 2015-09-30 |
4 | 一種陶瓷地板 | 何拓;羅建舉;張峰;周一宇;朱雪萍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5-04-29 | 2015-09-16 |
5 | 利用硅藻土在木材表面構建超疏水結構的方法 | 高偉;甘永華;陸月月;廖學強;何拓;羅建舉;覃卓凱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5-06-05 | 2015-09-02 |
6 | 一種卡扣式組合陳列架 | 何拓;周一宇;張峰;潘俊霖;盧勇深;高偉;羅建舉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4-04-30 | 2014-09-03 |
7 | 一種卡扣式組合陳列架及其制造方法 | 何拓;周一宇;張峰;潘俊霖;盧勇深;高偉;羅建舉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4-04-30 | 2014-07-16 |
8 | 一種具有膠合與阻燃雙重功能的化學劑及其制備方法 | 羅建舉;葛浙東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3-07-26 | 2013-12-11 |
9 | 一種可以任意伸縮和曲直擺放的陳列架 | 羅建舉;馬思遠;何拓;覃卓凱;韓鵬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3-04-10 | 2013-10-02 |
10 | 一種可以任意伸縮和曲直擺放的陳列架 | 羅建舉;馬思遠;何拓;覃卓凱;韓鵬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3-04-10 | 2013-06-26 |
11 | 一種木材細胞構造圖案裝飾人造板 | 羅建舉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2-04-12 | 2013-03-27 |
12 | 用天然植物染色木材的方法 | 孫靜;羅建舉;房文靜;符韻林;蘇初旺;李寧;駱強;羅運生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2-08-23 | 2012-11-21 |
13 | 馬尾松木材的防藍變防霉的處理方法 | 劉媛;項東云;羅建舉;陳健波;盧翠香;任世奇;周維;李昌榮;葉露 |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 中國專利 | 2012-05-08 | 2012-09-19 |
14 | 單板條雙向定向重組木板,專利號: ZL201020182923.0 | 李寧;唐賢明;羅建舉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0-05-07 | 2010-11-24 |
15 | 單板條雙向定向重組木板及其制造方法 | 李寧;唐賢明;羅建舉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10-05-07 | 2010-09-15 |
16 | 布(二),ZL200730304567.9 | 羅建舉;葉萍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07-12-05 | 2008-12-24 |
17 | 布(一), ZL200730304566.4 | 羅建舉;葉萍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07-12-05 | 2008-12-24 |
18 | 木材膠粘劑在線控制多釜連續式生產方法,專利號:ZL200410060862.X | 甘衛星;羅建舉;唐賢明;賴煉;蘇初旺;李寧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07-03-17 | 2008-09-10 |
19 | 木材或竹材顯微構造印刷圖案的制作方法,專利號:ZL200710051047.0 | 羅建舉 | 廣西大學 | 中國專利 | 2007-12-20 | 2008-06-25 |
20 | 一種木材特征防偽商標的制作方法,專利號: ZL96119171.6 | 羅建舉 | 林業部桉樹研究開發中心 | 中國專利 | 1996-10-18 | 1998-05-06 |
21 | 薄木編織的裝飾卷材,專利號:ZL93233898.4 | 羅建舉 | 羅建舉 | 中國專利 | 1993-05-10 | 1994-11-02 |
22 | 木材變性方法 | 羅建舉 | 中南林學院 | 中國專利 | 1992-05-30 | 1993-12-15 |
出版專著:
1.《木與人類文明》,羅建舉主編,科學出版社,2015年6月。
2.《木材學實驗教程》,徐峰,羅建舉,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年8月。
3.《廣西主要樹種木材基礎材性》,徐峰 羅建舉 等著,廣西科學技術出版,2013年7月。
4. 《木材宏觀構造美學》,羅建舉主編,科學出版社,2011年6月。
5. 《木材美學引論》,羅建舉主編,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9月。
6. 《木材鑒定圖譜》,羅建舉副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7. 《木材檢驗理論與技術》,羅建舉副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8. 《木材檢驗基礎知識》,羅建舉副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英文論文:
1. Effect of borate on uptake and efficacy of an anti-sapstain treatment,The 36th Annual Meeting of IRG/WP 24-28 April, 2005 (IRG/WP 05-30380).
2. Study on hyphal attack strategies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against sapstain fungi,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io-based Materials,Dec. 2-4, 2005.
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Acacia crassicarpa Bark.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io-based Materials.
4. Study on the Wood Anatom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Variations of Mytilaria laosensis Plantation.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Bio-based Materials.
5. Fertilization effect on fiber dimension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ood Anatomy:1995.10.
6. A study on the manufacture of water-resistant matched flooring from thinned wood of pine forest.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ast-growing Tree Species:1994.10.
7. Stabilities of 1,4- and 1,5-lactones and structure-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their hydrolysis. The 1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rbohydrates:1992.7.
8. The Influence of Inbreeding Depression and Hybrid Superiority on Wood property and Tree Growth of Eucalypts, Forestry Study in China, 2002:4(2).
中文期刊論文
1 交趾黃檀及其相似樹種木材構造的比較分析 優先出版 何拓; 羅建舉 林業工程學報 2016/04
2 紅酸枝木顯微構造美學應用研究 何拓; 羅建舉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16/04
3 20種紅木類木材顏色和光澤度研究 優先出版 何拓; 羅建舉 林業工程學報 2016/02
4 MUF膠黏劑制備輕質阻燃纖維板技術的初步探討 黃精明; 韋淇峰; 林立省; 羅建舉; 潘紅日 中國人造板 2015/11
5 定向排列裝飾板結構性能 李寧; 陶穎; 黃炳喜; 羅建舉; 蔣匯川 木材加工機械 2015/04
6 木薯莖稈纖維形態和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 優先出版 蔣匯川; 韋鵬練; 李寧; 羅建舉 熱帶作物學報 2015/06
7 水浸時效對紅錐鋸材性能的影響 刁海林; 蔡道雄; 唐繼新; 李開成; 羅建舉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5/06
8 闊葉樹材橫切面構造的漲落譜分析 優先出版 龍濤; 羅建舉; 孫建平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5/06
9 水浸時效對紅錐木材蠕變特性的影響 刁海林; 羅建舉; 蔡道雄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5/02
10 單板條雙向定向重組裝飾板材研制 李寧; 陶穎; 唐賢明; 羅建舉 林產工業 2015/02
11 粉狀改性脲醛膠的膠合工藝及性能研究 秦理哲; 林蘭英; 傅峰; 羅建舉 林產工業 2014/06
12 柳杉實木膠合工藝及性能研究 秦理哲; 林蘭英; 傅峰; 羅建舉 木材工業 2014/06
13 馬尾松木材防藍變藥劑實驗室篩選試驗 劉媛; 羅建舉; 項東云; 陳健波; 符韻林 木材工業 2014/04
14 單板層積材側面貼面裝飾工藝研究 李寧; 陶穎; 孫靜; 楊楠桂; 羅建舉 中國人造板 2014/07
15 掃描電鏡下降香黃檀木材構造的研究 優先出版 呂金陽; 羅建舉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4/04
16 基于分形幾何的木材超微構造美學圖案設計與應用 優先出版 鄭義海; 羅建舉 福建林學院學報 2014/02
17 毛白楊木材蒸汽熱處理后的疏水性能分析 優先出版 高偉; 李鎮; 羅建舉 西北農業學報 2014/03
18 蒸汽熱處理對杉木表面接觸角的影響(英文) 高偉; 羅建舉; 石世亨; 李榮冊; 盧佩; 郭璽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01
19 木材膠合界面性能表征技術研究進展 秦理哲; 林蘭英; 羅建舉; 傅峰 世界林業研究 2013/05
20 西南樺木包裝材料在熱處理后的潤濕性能研究 高偉; 羅建舉; 李榮冊; 石世亨; 郭璽; 盧佩 包裝工程 2013/13
21 熱處理對三種松木木材疏水性能的影響 高偉; 羅建舉; 盧佩; 郭璽; 石世亨; 李榮冊 湖北農業科學 2013/11
22 紅錐鋸材中試干燥工藝 刁海林; 白靈海; 唐賢明; 莫理; 唐繼新; 羅建舉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3/02
23 高溫熱處理速生桉木材的疏水性能研究 高偉; 羅建舉; 王冠玉; 盧佩; 郭璽; 石世亨; 李榮冊 南方農業學報 2013/04
24 蒸汽熱處理對杉木表面接觸角的影響 高偉; 羅建舉; 石世亨; 李榮冊; 盧佩; 郭璽 廣東農業科學 2013/06
25 紅錐木材蠕變特性研究 刁海林; 羅建舉; 蔡道雄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3/02
26 有機膨脹型阻燃劑在桉樹中纖板中的應用 葛浙東; 李寧; 羅建舉 木材工業 2013/02
27 銀杉木材構造美學價值 呂金陽; 覃卓凱; 舒輝; 韓鵬; 羅建舉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3/01
28 甲醛捕捉劑在膠合板涂飾中的應用 高偉; 羅建舉; 屈春意 林業科技開發 2013/01
29 速生桉木材高溫熱處理的物理力學性能研究 高偉; 羅建舉; 李曲恩 南方農業學報 2013/01
30 香樟木材美學圖案在主題酒店客房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韋曉丹; 羅建舉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13/01
31 馬尾松鋸材干燥中試研究 白靈海; 刁海林; 唐賢明; 唐繼新; 賴玉海; 羅建舉 林業實用技術 2012/12
32 木材變色菌防治藥劑的初步篩選 劉媛; 羅建舉; 鄧力; 陳健波; 任世奇 安徽農業科學 2012/34
33 米老排鋸材干燥中試研究 刁海林; 唐繼新; 唐賢明; 鄭華庭; 白靈海; 羅建舉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2/06
34 千億元產業建設背景下的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探索 蘇初旺; 羅建舉; 李寧; 符韻林; 刁海林 教育教學論壇 2012/30
35 樹木髓心構造及其美學應用 羅建舉; 呂金陽 南方農業學報 2012/09
36 馬占相思木材蠕變特性的研究 優先出版 刁海林; 羅建舉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2/06
37 桉樹單板化學著色研究 羅建舉; 于潁欣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2/02
38 單板層積材的生產與應用現狀分析 黃彬; 羅建舉 綠色科技 2012/03
39 馬尾松邊材防藍變的試驗研究 劉媛; 項東云; 陳健波; 羅建舉; 盧翠香 福建林業科技 2012/01
40 藝術設計中設計創意與手繪表達 呂金陽; 羅建舉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12/02
41 木材美學在家具設計上的應用 劉齊梅; 羅建舉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12/02
42 酚醛樹脂桉木單板層積材生產工藝研究 李寧; 蔣匯川; 唐賢明; 羅建舉 中國人造板 2012/02
43 紅錐3向彈性常數研究 刁海林; 蔡道雄; 羅建舉; 程仁春; 唐繼新 中國農學通報 2012/04
44 馬尾松干燥特性研究 刁海林; 白靈海; 羅建舉; 余天華; 唐繼新; 高偉 湖北農業科學 2012/03
45 米老排三向彈性常數研究 刁海林; 姜金英; 蔡道雄; 唐繼新; 羅建舉 中國農學通報 2012/01
46 17種植物醇提物體外抗松木藍變菌活性的研究 李在留; 徐凡珍; 李福黨; 鄧洪金; 符韻林; 羅建舉 廣東農業科學 2011/22
47 米老排干燥特性研究 刁海林; 蔡道雄; 羅建舉; 莫玉嬋; 唐繼新; 高偉 湖北農業科學 2011/21
48 巨尾桉干燥特性研究 刁海林; 陳健波; 羅建舉; 朱定強; 盧翠香; 魏國余 中國農學通報 2011/28
49 米老排人工林木材機械加工性能研究 蘇初旺; 袁全平; 熊經波; 羅建舉 安徽農業科學 2011/31
50 桉木單板層積材生產工藝的優化 羅建舉; 蔣匯川; 李寧; 唐賢明 林業科技開發 2011/04
51 響應面法在桉木LVL生產中的應用 蔣匯川; 李寧; 唐賢明; 羅建舉 桉樹科技 2011/01
52 木材藍變生物控制菌康氏木霉胞外幾丁質酶的純化及特性 劉媛; 羅建舉 廣西林業科學 2011/01
53 輕質竹絲裝飾板材制造技術 李權; 張惠敏; 羅建舉 林業科技開發 2010/06
54 竹絲模壓刨花板的工藝優化 李權; 唐賢明; 李寧; 項舟洋; 張惠敏; 羅建舉 農村新技術 2010/20
55 薄型竹絲刨花板生產工藝初探 李寧; 蔣匯川; 李童; 羅建舉 林產工業 2010/03
56 壯族傳統裝飾紋樣對建筑空間設計的影響 吳延; 黃凱旗; 羅建舉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10/04
57 樹脂含量對相思樹皮模壓制品的影響 廖曉梅; 唐賢明; 羅建舉; 廖立榮 廣西林業科學 2010/01
58 21例明式家具造型的比例網絡 黃凱旗; 羅建舉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0/01
59 木薯粗根纖維形態、組織比量及化學成分分析 蔣匯川; 韋鵬練; 李寧; 羅建舉 廣西林業科學 2009/04
60 紅樹植物白骨壤木材解剖特性及其變異性研究 楊天平; 羅建舉 廣西林業科學 2009/04
61 竹絲模壓刨花板的工藝優化研究 李權; 唐賢明; 李寧; 項舟洋; 張惠敏; 羅建舉 廣西林業科學 2009/01
62 竹絲模壓刨花板生產工藝初探 梁敏; 黃加文; 李童; 陸啟亮; 李權; 唐賢明; 李寧; 羅建舉 林業科技 2008/06
63 展廳照明對紅木家具視覺特性的影響 黃凱旗; 羅建舉 林產工業 2008/05
64 特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蘇初旺; 羅建舉; 徐峰; 李寧; 彭瓊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S2
65 廣西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羅建舉; 蘇初旺; 徐峰 高教論壇 2008/04
66 開展木材美學研究 拓寬木材解剖學的應用 羅建舉 中國林業教育 2008/04
67 深化“木材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課程帶動專業建設 符韻林; 徐峰; 羅建舉; 蘇初旺; 喬夢吉; 李寧; 刁海林; 唐賢明; 牟繼平 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S1
68 海南香枝木與越南香枝木木材構造特征比較解剖研究 李桂蘭; 徐峰; 羅建舉; 李英健; 藍方敏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 2008/02
69 發揮網絡作用,增進木材學教學效率 符韻林; 徐峰; 羅建舉; 李寧; 喬夢吉; 蘇初旺; 牟繼平; 唐賢明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 2008/S1
70 噴霧法提高中纖板表面白度的試驗研究 王紅芬; 羅建舉 廣東林業科技 2008/02
71 文萊蘇丹龍輦復制品木構件及涂膜修復 徐峰; 李權; 黃凱旗; 羅建舉; 李寧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8/01
72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 梁善慶; 羅建舉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07/05
73 木材學精品課程建設與木材學教學團隊構建的實踐體會 徐峰; 符韻林; 羅建舉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S2
74 厚莢相思樹皮解剖構造初探 郭東升; 羅建舉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 2007/02
75 木材藍變色生物控制研究的現狀 張雨; 徐峰; 羅建舉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 2007/S1
76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解剖性質及其變異性研究 梁善慶; 羅建舉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7/03
77 《木質材料學實驗》獨立設課的教學實踐 牟繼平; 羅建舉; 梁宏溫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S1
78 我國木材膠粘劑的發展現狀 甘衛星; 羅建舉 國際木業 2006/12
79 加強學科專業建設 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林科人才 黃壽先; 廖秋玲; 羅建舉; 陳炮祥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S1
80 桉樹人工林木材皺縮型特性研究-Ⅰ.基本密度和一些構造指標與收縮和皺縮性質的相關性(英文) 吳義強; 林和男; 劉元; 蔡英春; 杉森正敏; 羅建舉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5/02
81 廣西木材工業現狀與對策 羅建舉; 甘衛星; 萬業靖 林產工業 2005/02
82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學成分及其在樹干高度上的變異 梁善慶; 羅建舉 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4/05
83 桉樹紙漿材生長、材性指標近交退化和雜種優勢分析(英文) 鮑甫成; 羅建舉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2/02
84 木材染色處理工藝參數對顏色堅牢度的影響 李寧; 羅建舉; 牟繼平; 鄭 白; 溫琳林 林產工業 2002/05
85 桉樹紙漿材生長、材性指標近交退化和雜種優勢分析 鮑甫成; 羅建舉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2/03
86 尾葉桉×巨桉F1子代生長和材質性狀遺傳變異性研究 鮑甫成; 羅建舉 林業科學 2002/03
87 巨桉無性系株內、株間解剖性質變異的研究 吳義強; 羅建舉 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0/03
88 巨桉無性系間生長性狀、材性變異規律及優良無性系選擇 吳義強; 羅建舉 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0/03
89 防火耐水型桉樹復合板材生產工藝研究 羅建舉; 彭彥; 羅建中 木材工業 2000/03
90 防火耐水型桉樹復合板材的木片處理 彭彥; 羅建舉 木材工業 2000/02
91 我國桉樹人工林材性和加工利用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彭彥; 羅建舉 桉樹科技 1999/02
92 尾葉桉材性指標在株內、株間和無性系間的變異性研究 羅建舉; 鮑甫成; 吳義強 桉樹科技 1999/01
93 尾葉桉紙漿材化學成分等在樹干高度上的變異 羅建舉; 楊建林; 韋善華; 曹琳 中南林學院學報 1998/03
94 施肥處理對尾葉桉木材化學成分含量的影響 羅建舉; 曹琳; 楊建林; 韋善華 林業科學 1998/05
95 21世紀木材改性技術展望 羅建舉; 曹琳; 楊建林; 韋善華 世界林業研究 1998/03
96 用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眼光看廣東省桉樹人工林生產 羅建舉 桉樹科技 1998/01
97 栽培措施對短周期工業材材性影響規律的研究 方文彬; 徐永吉; 羅建舉 中南林學院學報 1997/04
98 木材藍變色的防治處理技術 羅建舉 木材工業 1996/05
99 火炬松速生材構造變異規律的研究 方文彬; 林云; 羅建舉; 龍應忠; 童方平 中南林學院學報 1995/01
100 脲醛樹脂改性木材的研究 羅建舉; 向仕龍; 方文彬 木材工業 1993/02
101 針葉材管胞徑壁與弦壁纖絲角的差異分析 方文彬; 羅建舉 中南林學院學報 1992/01
102 木材材性與構造關系的研究 羅建舉 中南林學院學報 1990/01
會議論文:
1 木薯粗根纖維形態、組織比量及化學成分的研究 蔣匯川; 韋鵬練; 李寧; 羅建舉 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 中國會議 2009-11-07
2 木材美學原理與技術研究 羅建舉; 葉萍; 羅帆 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 中國會議 2009-11-07
3 紅樹植物白骨壤木材解剖特性及其變異性研究 楊天平; 羅建舉 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 中國會議 2009-11-07
4 檀香紫檀木材構造特點及其美學價值的研究 梁敏; 羅帆; 羅建舉 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 中國會議 2009-11-07
教學類獎勵:
1. 2009,獲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
2. 2007,獲國家精品課程,第1名。
3. 2008,獲國家特色專業,第1名。
4. 2008,獲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特等獎,第1名。
5. 2009,獲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6. 2009,獲廣西自治區“優秀教師”并記二等功。
7. 2009,獲廣西高校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第1名。
8. 2009,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1名。
9. 2008,獲中國教育工作者協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第1名。
10. 2007,獲廣西高校教學軟件大賽一等獎,第1名。
11. 2009,獲廣西高校教育技術應用大賽一等獎,第2名。
12. 2003,獲廣西高校教學軟件大賽三等獎,第2名。
13. 2008,獲得廣西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1名。
14. 2006,獲廣西大學實驗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名。
15. 2006,獲廣西大學實驗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名。
16. 2008,獲廣西大學實驗教學成果二等獎,第2名。
17. 2009,獲廣西大學“師德標兵”。
18. 2009,獲廣西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
19. 2007、2010,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獲優秀論文獎。
科研類獎勵:
1. 1999,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
2. 1999,研究專著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主要作者。
3. 2004,科研成果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第6名。
4. 2003,科研成果獲湛江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第7名。
5. 2009,全國林業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第1名。
其他獎勵:
1. 2007,獲“助殘、扶貧、助學、濟困、獻愛心捐款活動”先進個人。
2. 2007,獲九三學社(廣西區委會)優秀社員。
3. 2010,獲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優秀社員。
4. 2010,獲廣西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學術交流:
1 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11 木材及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利用與木材安全 中國會議 2009-11-07
2 中國林學會木材科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暨“生物質材料科學研究與高效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5年12月。
3 桉樹在亞洲國際學術會議,2003-04-10
木材美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和開發木材美學屬性的學科,它所研發出來的產品,可供人們欣賞和享受木材美學屬性,故稱為木材美學產品。木材美學產品可以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畫作類、布藝類、陶藝類和家居類,••••••
一、 木美畫作
木美畫作:完全由木材美學元素所構成,作品中人為影響僅限于對木美元素的認識、發掘、取舍和調色處理。
· 原始松林
該作品源于廣西南寧金絲楠木博物館中一張頂箱柜(1)的柜門面板上的一幅圖像(2),這里作者僅對原圖進行了水墨化處理。
· 雪嶺蒼松
這幅作品出于一件金絲楠木制品上的天然圖像(右圖),這里作者僅對原圖作了局部取舍和水墨化處理。
· 火狐獻藝
該作品來源于在廣州中山大學校園的桉樹樹干上拍攝的一幅圖像(右圖),這里作者僅對原圖作了局部取舍和配色處理。
· 狗熊憨態•偶露猙獰
這里兩幅作品同出于一件黃花梨木器上的天然圖像(右圖),其構型和顏色都是由樹木天然生長而成,這里作者只是對原圖作了些取舍處理。
· 花山壁畫•民俗樂禮
這兩幅作品同出于在廣西大學校園的桉樹樹干上拍攝的一幅圖像。前者只是對原圖做了配色處理,后者是對原圖進行分形而得。
· 木刻天書
這里兩幅作品出于在四川九寨溝原始森林中一棵倒地朽木上拍攝的兩幅圖像,它們系大自然神來之筆的書法作品,故稱天書。
· 樹影婆娑
這幅作品出于白蘭木材橫切面在顯微鏡底下的一幅顯微構造圖像(右圖),這里作者只是對原圖作了必要的色彩處理。
· 烈焰火山
該作品源于油丹木材徑切面在電子顯微鏡底下的一幅超微構造圖像(右圖),展示部位為木材導管與木射線相交區域的紋孔結構。這里作者只是對原圖作了必要色彩處理。
二、木美布藝
木美布藝:以木材美學元素為主來進行布面美飾的布料稱為木材美學布料,用這種木材美學布料制作的布料制品即為木材美學布藝產品。
· 木美領帶
這款領帶布料為100%桑蠶絲,其布面圖案來自山龍眼木材橫切面在光學顯微鏡底下的拍攝的圖像(右圖)。美飾圖案中的美學元素全部由來源于山龍眼木材組織和細胞。
· 木美絲巾
這一款絲巾布料為100%桑蠶絲,其美飾圖案由黃金榕樹皮橫切面在顯微鏡底下的圖像,經過一系列分形處理而得。美飾圖案中的美學元素全部由出于黃金榕樹皮組織和細胞。
· 木美長裙
這款長裙的布料為絲綿,其美飾圖案來自黃花梨木材導管內壁紋孔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圖像(左圖)。
· 木美旗袍
這款旗袍布料為真絲,其美飾圖案來源于銀杉木材管胞內壁的螺紋加厚和紋孔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圖像(左圖)。
· 木美男衫
這款襯衫布料為100%棉料,其美飾圖案來源于雞翅木的宏觀木紋圖像(右圖)。布料上的圖紋與原圖完全相同,作者只是進行了必要的配色處理。
一個專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到目前已建設成為自治區優質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只花了不到十年時間,令人矚目。
這個在業內聲譽鵲起的優質專業,就是廣西大學林學院的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該專業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整個專業團隊的力量,更是傾注了學科帶頭人——廣西大學林學院院長,2009年全國模范教師羅建舉教授十年來的心血和努力。
重辦伊始
2000年4月,羅建舉教授從廣東調入廣西大學,作為專業建設負責人,上任伊始他面臨的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重辦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
上世紀50年代末,廣西林學院(廣西大學林學院前身)曾創辦過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但在六十年代以后長期停辦。1998年水災后,國家禁止砍伐天然林,這給廣西人工林業、木材工業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至本世紀初,廣西人工林業和木材工業發展迅猛,人工林面積居全國第一位,木材生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木材工業規模也在全國名列前茅。林業和木材工業的大規模發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才,于是,重辦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呼聲越來越高,已成大勢所趨。
然而,重辦一個專業談何容易!在當時人才隊伍不齊、教材教具缺乏、教學實習基地全無、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等都要重新編寫的條件下,羅建舉教授克服重重了困難,團結帶領教研室全體老師積極工作,常常夜以繼日地進行實驗條件改造,挑燈熬夜起草教學文件,加班加點編寫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以保證專業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但重辦之初,問題和困難總是接踵而來。一次,木材保護和改性處理課程的教學實驗環節需要一個實驗設備——真空高壓木材處理系統。當時學院沒有這個設備,社會上也無現成的可以購買。羅建舉教授利用暑假時間,只身來到柳州壓力容器廠,與工廠師傅一起設計、制造,直到設備做好運回學校,光來來回回就跑了5、6次柳州,保證學生開學后的實驗課程能夠正常開展。
又一次,該專業2000級學生暑期開學后將安排有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英語課程,但當時課程教材脫銷,也找不到其他教材代用。于是,羅建舉教授利用暑假休息時間,翻譯、編寫,一個假期過去了,最終按時、按質、按量趕印出了所需的教材。
回憶重辦之初走過的路,羅建舉教授非常謙虛,把功勞歸功于大家的努力。他說:“專業重辦之初是相當艱辛的,但好在有整個專業團隊的齊心協力,我們才得以克服一個個難關,順利走到今天。”
漸入佳境
2004年,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第一屆40余名畢業生順利畢業了,當時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還得到了社會及用人單位的好評,這是該專業重辦以來受到的一次重要肯定,木材人大受鼓舞,個個信心百倍,斗志昂揚,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建設發展也開始步入正軌,漸入佳境。
作為學科帶頭人,羅建舉教授深知,要搞好專業建設,首先必須要有正確的建設目標和清晰的建設思路。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他和其專業團隊結合廣西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確立了把本專業建設成為林產工業的創新人才培養與創新技術研發基地的目標,并從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強化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完善實驗教學條件、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積極開展專業建設工作。
他認為,要搞好專業建設,人才隊伍是關鍵。于是在全院實行了一系列的培養措施:青年教師導師制度、進修制度、下工廠或實驗室鍛煉制度、擔任主講教師前的試講考核制度、科學研究和學術會議達標制度等。他還鼓勵專業教師到企業兼職,吸納企業領導參與專業建設指導。
他潛心抓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自己也積極申報和承擔教改研究項目:先后承擔了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木材科學實驗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研究與實踐”、廣西大學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木質材料科學實驗課程建設”、“木材學雙語教學教材建設”、 “木材學精品課程建設”、 “木材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建設”和 “木材學網絡課程建設”。在他的帶動下,整個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團隊進行教學改革與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積極廣泛地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不斷促進本學科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他還帶領專業團隊的其他老師,積極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項目的研究任務,包括國家科技攻關課題“桉樹紙漿用材樹種良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究”、國家攀登計劃項目“人工林木材性質及生物形成與功能性改良機理研究”、國家948項目“南非桉樹新品種、材性及耐寒技術引進”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木材藍變色生物控制機理與技術研究”等項目。
在工作中,他常常以身作則,不畏艱辛。一次,羅建舉教授到廣東湛江雷洲林業局采集桉樹試材,選好標準樣木回林場場部吃午飯時,得知第二天將有臺風到來,為不讓臺風破壞選定的試驗樣木,他和課題組的同志顧不得吃飯,立即進山采伐樣木,希望趕在臺風來臨前完成采伐任務。然而,臺風比預報時間提前到來了,當天下午,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羅建舉教授帶領課題組成員和林場工人,冒著狂風暴雨搶伐試驗樣木,終于保住了研究試材。
經過近十年的建設,現在的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與重辦之初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他們擁有一支包括2名教授、7名副教授、3名博士,學術水平較高、結構比較合理、富于團結協作、積極開拓創新的教學團隊;擁有1個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認證的林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建立有8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還有充足的館藏圖書資源和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
在木材人心無旁逸專注專業建設的同時,收獲和榮譽也悄然而至:
2005年,該專業獲得木材科學與技術科學碩士點。
2006年,該專業獲得林業工程專業碩士點,其核心課程“木材學”獲得自治區精品課程。
2007年,該專業獲得自治區優質專業,“木材學”獲得國家精品課程。
2008 年,該專業獲得國家特色專業,“林業科學與工程” 專業實驗室獲廣西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該專業的“木材學網絡課程”獲得教育部中央電教館組織的第十二屆全國教育軟件大獎賽特等獎,這是該賽事全國近三年來所授予的唯一特等獎。
再續輝煌
看到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近年來接連不斷獲得的榮譽,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馬太”效應,但他們看不到,這其中凝聚了木材人多少的心血和努力!
在成績和榮譽面前,木材人并沒有止步不前,他們向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奮勇前進。
羅建舉教授說,目前制約專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是缺乏一個校內實習基地。學校已經把邕武校區后山的200多畝山地劃給他們作為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用地,但苦于資金缺乏,遲遲未能付諸實施。他希望能夠跟企業合作,建立一個校企合作的實習工廠,不但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教學實習需求,更能打造一個真正產學研結合的平臺。
他們還有很多夢想:成為國家級的教學團隊、獲得博士點……為此,他們在繼續努力、奮力拼搏,因為他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創造更大的輝煌。(鄧微微)
羅建舉教授簡介:
羅建舉,工學博士,廣西林學院院長。現任“木材學”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木材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負責人;兼任國際木材保護研究會會員,中國木材保護研究會副會長,廣西林學會副理事長和木材工業專業委員會主任。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兩項外觀設計專利;參與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發表研究論文60 多篇。
來源:廣西大學新聞住信息中心
筆者今年暑假過得十分有充實而有意義,除了到外地旅游之外,還有幸采訪到了廣西大學林學院院長,我校77級校友羅建舉先生。
羅建舉先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者——無論從他豐碩學術成果上看,還是他自然散發出來的儒雅氣質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的確讓筆者敬佩。他是工學博士,留學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參加國家“八五”科技攻關、國家“九五”科技攻關、國家948項目和國家攀登計劃等重大林業科技項目的研究,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但是和他接觸以后就知道,他絲毫沒有成功人士的架子。富有磁性的聲音,爽朗的笑聲,風趣幽默的談吐和平易近人的態度,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熱愛生活而富有親和力的人,也使筆者少了幾分忐忑。采訪過程中,他如數家珍般和我聊起了中學時代、大學時代和工作的經歷,談起了對學習的認識、對專業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感悟等等,最令筆者感動的是流露在言語間對母校那份一直難以割舍的情懷……
羅建舉,1956年出生在人們敬仰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湖南湘潭。小時候,他就聽過很多關于毛澤東愛國求學、堅持真理、不畏艱難的故事,小小年紀的他就知道讀書能做大事,讀書能改變人命運的道理。所以,小學、中學他是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深得老師的喜愛。不幸的是,高中畢業文革還沒有結束,不能象現在一樣順利的參加高考,只能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來自農村的他只有回家務農。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中學時代非常喜歡羅建舉先生的一個老師得知這個消息后,步行20多里路來到他家,希望他參加高考。老師的心血沒有白費,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南林學院錄取,成為中南林學院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本科生中的一員。
上了大學的羅建舉,對于知識的渴望,讓他身邊的所有人都為之感嘆。他一有空就往圖書館里鉆,廣泛的閱覽各方面的書籍,每個星期都會抽一部分時間對一周的知識進行總結,長此以往……他風趣地說,當時獲取知識的途徑太少了,所以只能“死讀書”。這是他的謙虛之言,而筆者的理解,認為他說的是“書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作為一個能從書中找到樂趣、發現真理的人,必然先要“死讀書”爾后才能活用書,把書中的知識理解透了,才能指導實踐,實現新的飛躍。他確實是一個“死讀書”,卻能“活用書”的人。本科四年,成績優良,素質過硬,能力超群,畢業后就錄取為本校木材學專業的碩士,成為我國著名木材學大師劉松齡教授的學子。當談起劉教授時,羅建舉格外興奮。羅建舉說劉教授不但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而且為人和藹可親,特別他那種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使人終生難忘。劉教授無論是在學術上的傾囊相授還是待學生如親人般的真摯情感,都深深地影響著羅建舉。除此以外,記憶中還有那條件艱苦但風景秀麗的校園,平易近人、治校有方的學校領導,循循善誘、諄諄教導的老師們,還有那的同甘共苦、互幫互助的同窗校友。這一切,他都將永遠銘記。從學校學到的知識奠定了他事業的基礎,而中南林人的人格魅力則影響著他對事業的選擇。
研究生畢業后,羅建舉選擇了留校任教。10年,在人生長河中,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有為者來說,10年時間是長的,它能使人從創業、發展,直至成功;對無為者來說,10年很短暫,那是因為它使人天天依舊,月月如故,一事無成。羅建舉先生在中南林大任教的10年,完成了從一個學生到大學教師的轉變,找到人生與事業的坐標。執教期間,羅建舉備課、講學、科研,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木材專業方面的優秀人才,成為學校當時不多的青年專家之一。
正當事業有成,對教育事業產生深厚感情之時,由于家人身體無法適應湖南冬天陰冷潮濕的氣候,使得他不得不離開生他養他的故鄉和教育培養他成就他事業的母校。1995年,羅建舉南下廣東,這里是當時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同時也是人才濟濟的地方。他通過多方尋覓,最終在廣東省湛江市國家林業局桉樹中心安下身來,從事人工林木性質研究工作。在湛江工作的5年時間里,他獲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1999年主要參加完成的“中國主要人工林木材性質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主要參加完成的研究專著《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獲國家圖書獎。2000年獲得“木材結構特征防偽商標”的國家發明專利……并且獲得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的木材科學與技術博士。
“人生就像一次遠航,偏離了航向就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羅建舉的人生與事業目的地,好象就是教育領域。攻讀博士后,他回到了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中心,希望能為我國桉樹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但由于當時“國家南方林木種苗基地”在湛江建立,桉樹中心的工作重心將轉向于林木育苗。在這種背景下,他離開了桉樹中心。2000年,他來到廣西大學,繼續從事著他所鐘愛的教育事業。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從一名教師,成為我國林學領域的知名教授和廣西大學林學院院長,并主持多項國家重大科研計劃的研究,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筆者通過采訪羅建舉,深感“木材”這個詞對于他意味著什么,他為什么對“木材”如此這般鐘愛。這是因為他對“木材”在人類社會和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深刻的認識,用他的話來說,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與之息息相關,我們不能“怠慢”它,這也許就是他一生與木材結下不解之緣的理由吧。他憑借著那般鐘愛,那股鉆勁,努力探索著,不懈研究著,并最終有所成就。但筆者百思不得解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他能從這樣看似平凡的事業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他一句“只有專心地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把這件事情做好”的話語,便疑惑全悉。
當筆者稱他為木材學方面的專家時,他又謙虛地說“我談不上什么專家,就是比較感興趣罷了”。是啊,興趣是事業成功的基石,探索是事業成功的階梯,筆者這樣回答他,他聽后也僅是“呵呵”而笑。采訪中,他還反復強調一句話:“我其實不算成功人士。”他的謙虛可見一斑。試想,如果沒有很高的學術造詣和行政管理才能,又怎么能在全國重點高等學府里擔任院長之職呢。正是這種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作風成為他事業成功的一個秘訣。
事業上的成功,沒有沖淡他對中南林的那分情感。“既然不能在中南林工作,就常回去看看吧…”他經常這樣安慰著自己。最近一次返校是在今年春節的時候,他一個勁的跟筆者感嘆母校的變化有多么的大,有多么的好,那種欣喜與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同時溢出來的,還有那濃的化不開的中南林的情懷……
他愿筆者為正在就讀中南林的學弟學妹們帶去問候,并告訴我們“成功雖不容易,但也并不困難,你們要充分利用現在豐富的資源,扎實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實在的,同時要善于把握機遇,有沒有必勝的信念和堅持下去的決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短短的幾句樸實的話語,卻飽含著對我們的深深的關懷和殷切的希望,我也永遠地祝福羅建舉先生明天事業更美好,中南林希望您常回家看看……
來源: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友會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