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金平,男,1979年11月出生,湖北武漢人,研究員,現任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森林健康與保護研究組首席專家。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領雁”計劃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題等科研項目10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Microbime、mSystems等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編著/參編論著4部,授權發明專利4項,制定林業行業標準2項,相關研究成果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梁希獎二等獎各1次,獲得浙江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2020)、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2019)、及浙江省林業科技標兵(2015),團隊榮獲“森林浙江”先進集體,成果《筍用林鉆蛀性害蟲監測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梁希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我國亞熱帶重要經濟林重大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及其應用》獲梁?茖W技術獎二等獎。培養碩、博研究生10名。
教育及工作經歷:
2004年畢業于西南林業大學森林保護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201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學術兼職:
1、中國昆蟲學會森林昆蟲分會委員。
2、中國昆蟲學會經濟昆蟲分會委員。
3、浙江省昆蟲學會理事,
4、林學會森林病蟲害專業委員會理事,
5、浙江省林學會監事。
6、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副秘書長。
7、浙江省林學會古樹名木保護委員會委員。
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林業科學等國內外期刊審稿專家。
9、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10、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研究生培養情況:
培養碩、博研究生10名。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林木重大害蟲爆發機理及生態調控技術的研究。以昆蟲化學生態學、行為學為切入點,應用“昆蟲行為→寄主適應→綜合治理”的研究思路,解析重大害蟲寄主適應機制,闡明昆蟲特定行為的生態學功能及進化意義,研發基于行為調控的林業害蟲生態調控技術。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領雁”計劃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題等科研項目10項。
制定標準:
1 油茶 現行 LY/T 3355-2023 2023-12-1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 油茶采穗圃營建技術 被代替 LY/T 1936-2011 2023-12-13 國家林業局
3 香榧 現行 LY/T 1773-2022 2023-04-1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4 竹卵圓蝽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現行 LY/T 3031-2018 2019-09-18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成果:
1 香榧重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 葉碧歡;胡傳久;郭明;陳友吾;王義平;舒金平;李海波;宋其巖;張威;沈建軍;魏海龍;耿顯勝;張琴;朱玲琴;劉艾濤;黃楊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2021
2 薄殼山核桃病蟲害數字化識別及高效控制技術 舒金平;張威;邵慰忠;滕瑩;張亞波;洪旗;王浩杰;董海日;儲曉燕;葉碧歡;張守科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9
3 早竹造癭害蟲的生態調控研究 耿顯勝;舒金平;石堅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9
4 林改后分散經營林地生態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周志春;陳雙林;舒金平;王斌;楚秀麗;金國慶;張亞波;張威;李正才;楊清平;郭子武;余良水;耿顯勝;格日樂圖;王祖軍;徐文才;陳樟水;王井田;金云華;劉達富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8
5 浙江重要經濟林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及其應用 王義平;舒金平;周國英;吳鴻;楊瑤君;農向;張琴;樊建庭;秦長生;張傳清;張亞波;周湘;李河;張威;馬玲 浙江農林大學 2017
6 竹林金針蟲高效綠僵菌生物菌劑的制備及其應用技術 張亞波;舒金平;張威;滕瑩;樓君;徐真旺;王芳;石堅;葉碧歡;王浩杰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8
7 縉云縣油茶產業提升團隊科技特派員 姚小華;王開良;葉淑媛;曹永慶;龍偉;舒金平;倪榮新;朱國華;潘世民;田蘇奎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8
8 高效綠僵菌菌劑應用技術示范與推廣 張亞波;王浩杰;舒金平;石堅;胡國良;華克達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6
9 彩葉樂東擬單性木蘭和楓香的選育及快繁技術研究 金有明;胡建軍;俞阿峰;程建新;徐澎濤;張超;華正媛;徐沁怡;余堅萍;舒金平 衢州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 2015
10 竹林金針蟲綜合治理技術的推廣及示范 舒金平;王浩杰;張亞波;石堅;華克達;黃繼育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5
11 毛竹林高效生態可持續經營技術示范推廣 陳雙林;桂仁意;金愛武;王波;丁興萃;顧小平;謝錦忠;楊清平;高培軍;舒金平;岳晉軍;郭子武;李迎春;李國棟;宋瑞生;朱強根;王意錕;張瑋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5
12 筍尖套袋防治一字竹象甲技術推廣及關鍵技術研究 章秋林;洪小平;舒金平;瞿巧文;徐真旺;葉邦志;馬金德;黃維胤;周昌和;楊獻華;周仁愛 龍泉市森林植物檢疫站 2014
13 金針蟲高效綠僵菌菌株的分離選育及其應用技術研究 舒金平;張亞波;王浩杰;張愛良;白洪青;黃照崗;石堅;劉剛;吳盼盼;王鵬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2
14 竹林金針蟲監測及綜合治理技術 王浩杰;舒金平;張亞波;劉劍;張愛良;黃照崗;白紅青;徐天森;鄧順;宋洋;彭觀地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1
15 黃脊竹蝗新型、高效誘殺技術 王浩杰;舒金平;李國清;劉劍;申珂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10
16 竹林生態功能與生態經營技術 范少輝;王浩杰;郭起榮;費世民;劉廣路;蘇文會;官鳳英;漆良華;肖復明;蔣俊明;舒金平 國際竹藤網絡中心 2010
17 油茶采穗圃營建技術 姚小華;王開良;林萍;任華東;龍偉;曹永慶;李生;舒金平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09
18 青梅害蟲無公害治理技術研究 朱志建;舒金平;屠永海;潘國良;沈泉;王煒郎;鈕為民;章新民 湖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2009
19 油茶有害生物無公害治理技術研究及示范 王浩杰;舒金平;華正媛;王井田;劉劍;徐天森;金有明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09
20 剛竹屬細稈竹種主要病蟲害生態控制技術 王浩杰;樓兵干;舒金平;黃照崗;白洪青;石紀茂;徐天森;許琰丹;林釵;張祺;劉立偉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08
21 剛竹屬細稈竹種主要病蟲害生態控制技術研究 王浩杰;徐天森;樓兵干;舒金平;周云娥;黃照崗;石紀茂;劉立偉;張祺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2007
22 余姚市松褐天牛幼蟲發育規律及種群分布的研究 柳建定;趙寶安;王菊英;熊小萍;李百萬;沈強;陳利均;沈煥忠;舒金平 余姚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 2008
23 急尖長苞冷杉球果小卷蛾研究 潘涌智;李任波;金白楊;甘云浩;張世學;王輝;舒金平;和玉華 西南林學院 2006
發明公開:
[1]舒金平, 劉青華, 陳小南, 黃利華, 周峰, 李志紅, 張威. 一種用于松材線蟲病防治的注干劑[P]. 浙江省: CN118020781A, 2024-05-14.
[2]耿顯勝, 張威, 滕瑩, 周衛青, 華克達, 李志紅, 舒金平. 一種基于多重PCR的竹筍夜蛾幼蟲物種快速鑒定方法[P]. 浙江省: CN117327799A, 2024-01-02.
[3]張亞波, 陳麗華, 滕瑩, 戴羚, 雷亦晨, 樓君, 劉彩鳳, 胡松余, 袁紫倩, 李皓, 舒金平. 一種竹林金針蟲的生物防治方法[P]. 浙江省: CN114287447A, 2022-04-08.
[4]張威, 舒金平, 張亞波, 滕瑩, 李妍, 李志紅. 一種基于LED照明智能誘捕系統[P]. 浙江省: CN114223629A, 2022-03-25.
[5]張威, 張亞波, 滕瑩, 舒金平, 李志紅. 一種方便拆洗的便攜式誘捕裝置[P]. 浙江省: CN114223631A, 2022-03-25.
[6]張威, 滕瑩, 舒金平, 張亞波, 李志紅, 李妍. 一種飛行昆蟲誘捕裝置及其方法[P]. 浙江省: CN114208797A, 2022-03-22.
[7]張亞波, 張威, 滕瑩, 方林鑫, 王迪, 李志紅, 舒金平. 一種吉倫伯不動桿菌及其應用[P]. 浙江省: CN113667621A, 2021-11-19.
[8]張亞波, 張威, 滕瑩, 王迪, 高巖, 李志紅, 舒金平, 王浩杰. 一種索諾拉沙漠芽孢桿菌及其應用[P]. 浙江省: CN113388549A, 2021-09-14.
[9]張亞波, 張威, 滕瑩, 舒金平, 高巖, 王迪. 薄殼上核桃黑斑病菌的LAMP檢測引物及檢測體系的建立方法、應用[P]. 浙江省: CN113373258A, 2021-09-10.
[10]舒金平, 彭瀚, 張威, 張亞波, 劉亞寧, 方寧鑫, 李志紅, 王浩杰. 一種星天牛成蟲的引誘劑[P]. 浙江省: CN112042647A, 2020-12-08.
[11]舒金平, 王浩杰, 滕瑩, 彭觀地, 徐真旺, 張亞波, 張威, 葉碧歡, 張守科, 宋洋, 徐天森. 一種竹林金針蟲成蟲的引誘劑[P]. 浙江: CN106719648A, 2017-05-31.
發明授權:
[1]張威, 張亞波, 滕瑩, 舒金平, 李志紅. 一種方便拆洗的便攜式誘捕裝置[P]. 浙江省: CN114223631B, 2023-04-11.
[2]張威, 滕瑩, 舒金平, 張亞波, 李志紅, 李妍. 一種飛行昆蟲誘捕裝置及其方法[P]. 浙江省: CN114208797B, 2023-03-21.
[3]張亞波, 張威, 滕瑩, 方林鑫, 王迪, 李志紅, 舒金平. 一種吉倫伯不動桿菌及其應用[P]. 浙江省: CN113667621B, 2023-03-10.
[4]張亞波, 張威, 滕瑩, 王迪, 高巖, 李志紅, 舒金平, 王浩杰. 一種索諾拉沙漠芽孢桿菌及其應用[P]. 浙江省: CN113388549B, 2022-09-23.
[5]舒金平, 彭瀚, 張威, 張亞波, 劉亞寧, 方寧鑫, 李志紅, 王浩杰. 一種星天牛成蟲的引誘劑[P]. 浙江省: CN112042647B, 2021-11-16.
[6]舒金平, 王浩杰, 滕瑩, 彭觀地, 徐真旺, 張亞波, 張威, 葉碧歡, 張守科, 宋洋, 徐天森. 一種竹林金針蟲成蟲的引誘劑[P]. 浙江省: CN106719648B, 2020-05-12.
發表英文期刊論文:
[1]Wang, Meizhi; Li, Hongmei*; Bukero, Abdul Aziz; Shu, Jinping; Zhuo, Fuyan; Liu, Linyi; Zhang, Aihuan.An Evaluation of the Crop Preference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Ceracris kiangsu Tsai (Orthoptera: Arcypterida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Biology-Basel, 2023, 12(11): 1377.
[2]Ye, Bihuan; Song, Qiyan; Li, Haibo; Shen, Jianjun; Wu, Chenyou*; Shu, Jinping; Zhang, Yabo.Cloning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β-GRP Gene From Melanotus cribricollis.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022, 22(5): 4.
[3]Gao, Y.; Zhai, F. Y.; Zhang, Y. B.*; Shu, J. P.; Chang, J.; Zhang, W.; Wang, H. J..Neopestalotiopsis rosae Causing Black Spot on Leaf and Fruit of Pecan (Carya illinoinensis) in China.Plant Disease, 2022, 106(7).
[4]Zhang, Shouke; Li, Zikun; Shu, Jinping*; Xue, Huaijun; Guo, Kai; Zhou, Xudong*.Soil-derived bacteria endow Camellia weevil with more ability to resist plant chemical defense.Microbiome, 2022, 10(1): 97.
[5]Geng, Xiansheng; Liu, Ying; Li, Jiyuan*; Li, Zhihong; Shu, Jinping; Wu, Guiyang.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ctria pseudotrichia Associated with Camellia Canker Disease in China.Forests, 2022, 13(1): 29.
[6]Shu, Jin ping*.The Gut Microbiota in Camellia Weevils Are Influenced by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Contribute to Saponin Degradation.mSystems, 2020, 2.
[7]Zhang, Shou ke; Shu, Jin ping*; Wang, Yang dong*; Liu, Ya ning; Peng, Han; Zhang, Wei; Wang, Hao jie.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two sibling species of camellia weevils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and patterns of Curculionini speciation.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 3412.
[8]Zhang, Shouke; Liu, Yaning; Shu, Jinping*; Zhang, Wei; Zhang, Yabo; Wang, Haojie.DNA barcoding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bamboo shoot wireworms (Coleoptera: Elateridae) in South China.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2019, 22(1): 140-150.
[9]Zhang, Shouke; Shu, Jinping*; Xue, Huaijun; Zhang, Wei; Wang, Yangdong; Liu, Yaning; Wang, Haojie.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camellia weevil, 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 (Coleptera: Curculionidae) and inferences for the impact of host plant and human activity.Entomological Science, 2018, 21(4): 447-460.
[10]Ye, Bi-huan; Zhang, Ya-bo; Shu, Jin-ping*; Wu, Hong*; Wang, Hao-jie.RNA-sequencing analysis of fungi-induced transcripts from the bamboo wireworm Melanotus cribricollis (Coleoptera: Elateridae) larvae.PLos One, 2018, 13(1): e0191187.
[11]Shu JP*; Sun DB; Liu SS.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ethods used to collect tomato plant volatiles.Allelopathy Journal, 2010, 26(1): 71-82.
[12]Shen K; Wang HJ; Shao L; Xiao K; Shu JP; Xu TS; Li GQ.Mud-puddling in the yellow-spined bamboo locust, Ceracris kiangsu (Oedipodidae: Orthoptera): Does it detect and prefer salts or nitrogenous compounds from human urine?.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2009, 55(1): 78-84.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1]柳瓔珊, 應玥, 彭嬪嬪, 駱劍鋒, 李志紅, 張威, 舒金平. 不同寄主源櫟實象共生細菌多樣性[J]. 生態學雜志, 1-15.
[2]邱國強, 吳燕芬, 彭觀地, 潘德壽, 石堅, 高百龍, 陳奕潔, 舒金平. 竹林金針蟲成蟲的求偶及交配行為研究[J]. 竹子學報, 2024, 43 (01): 44-49.
[3]李志紅, 滕瑩, 張威, 方林鑫, 舒金平, 王浩杰. 5種竹子對黃脊竹蝗生長發育和取食選擇的影響[J]. 植物保護, 2023, 49 (03): 68-74.
[4]王珺雅, 王美鷙, 李紅梅, 卓富彥, 舒金平, 張國財. 基于5個數據庫的黃脊竹蝗研究進展可視化分析[J]. 安徽農學通報, 2023, 29 (09): 140-145.
[5]李志紅, 滕瑩, 王堅婭, 舒金平, 王浩杰, 張威. 黃脊竹蝗產卵偏好生境因子分析[J]. 生態學雜志, 1-8.
[6]李志紅, 柳瓔珊, 張威, 李妍, 舒金平, 王浩杰. 基于不同特征指標的黃脊竹蝗若蟲齡期判別[J]. 應用昆蟲學報, 2023, 60 (01): 275-286.
[7]張威, 滕瑩, 黃徐駿, 李志紅, 張亞波, 舒金平*, 王浩杰. 篩胸梳爪叩甲幼蟲對竹筍揮發物及CO2的行為反應[J]. 林業科學研究, 2022, 35 (06): 44-51.
[8]王迪, 高巖, 吳小雙, 張威, 舒金平, 張亞波, 翟鳳艷. 兩株貝萊斯芽胞桿菌鑒定及其對薄殼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拮抗效果[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22, 38 (06): 1572-1581.
[9]李慶楊, 沈丹玉, 莫潤宏, 舒金平, 湯富彬, 劉毅華. 基于脂質組學的油茶籽油脂質輪廓與功能特性分析[J]. 中國糧油學報, 2023, 38 (07): 133-139.
[10]耿顯勝, 葉碧歡, 張威, 陳友吾, 舒金平*, 林明. 香榧癭螨物種鑒定及防控技術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 2022, 42 (05): 25-31.
[11]李妍, 李志紅, 張威, 張守科, 舒金平. 閩鳩蝙蛾(鱗翅目:蝙蝠蛾科)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測定和分析[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23, 49 (02): 179-190.
[12]張守科, 李子坤, 殷昊, 張威, 舒金平, 王浩杰, 周旭東, 汪陽東*. 油茶抗性無性系茶皂素含量對茶籽象幼蟲腸道菌群結構的影響[J]. 林業科學, 2022, 58 (07): 120-127.
[13]耿顯勝*, 舒金平, 張亞波, 張威, 王浩杰. 竹卵圓蝽致病球孢白僵菌的分離和毒力測定[J]. 林業科學研究, 2022, 35 (02): 112-117.
[14]方林鑫, 李志紅, 張守科, 張威, 舒金平*, 王浩杰. 黃脊竹蝗熒光定量PCR內參基因的鑒定與篩選[J]. 林業科學, 2022, 58 (01): 70-77.
[15]劉亞寧, 李志紅, 方林鑫, 王毅, 張威, 舒金平, 耿顯勝, 王浩杰. 櫟實象超寄生與橡子物理性狀的關系[J]. 生態學雜志, 2021, 40 (11): 3552-3560.
[16]方林鑫, 李志紅, 張亞波, 張威, 舒金平, 王浩杰. 篩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幼蟲共生細菌對綠僵菌的抑菌活性[J]. 生態學雜志, 2021, 40 (12): 3990-3997.
[17]王毅, 張寒, 張威, 舒金平. 油茶重大害蟲茶籽象風險分析與防治建議[J]. 南方農機, 2021, 52 (16): 47-49.
[18]樓君, 滕瑩, 蔡曉郡, 樓柯勛, 張慧萍, 華斌, 舒金平. 柿廣翅蠟蟬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技術[J]. 浙江農業科學, 2021, 62 (07): 1378-1381.
[19]耿顯勝, 張威, 舒金平, 陳奕潔, 石堅. 早竹造癭害蟲生態調控技術研發和效果評價[J]. 世界竹藤通訊, 2021, 19 (02): 43-47.
[20]孟珂, 張亞波, 常君, 李志紅, 王迪, 翟鳳艷, 舒金平. 8種殺菌劑對9種薄殼山核桃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測定[J]. 林業科學研究, 2021, 34 (01): 153-164.
[21]方林鑫, 張守科, 賈克峰, 葉碧歡, 張威, 舒金平, 王浩杰, 徐天森. 德清真片胸葉蜂在毛竹上的產卵偏好性[J]. 林業科學, 2021, 57 (01): 131-139.
[22]葉碧歡, 陳友吾, 舒金平, 張威, 張亞波, 李海波, 宋其巖. 竹林金針蟲實時熒光定量PCR內參基因的篩選與應用[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21, 38 (03): 644-651.
[23]張守科, 方林鑫, 王毅, 張威, 舒金平, 汪陽東, 王浩杰. 基于組成型抗性性狀的油茶抗茶籽象的評價模型[J]. 林業科學, 2020, 56 (12): 67-74.
[24]俞文仙, 華克達, 滕瑩, 金雅慧, 張亞波, 舒金平. 竹林筍期地下蟲害和綠僵菌生物防治效果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 2020, 40 (05): 35-40.
[25]耿顯勝, 舒金平, 張威, 石堅. 2種早竹造癭害蟲植物源誘控技術[J]. 林業科學研究, 2020, 33 (04): 184-190.
[26]彭瀚, 張守科, 耿顯勝, 方林鑫, 張威, 舒金平, 王浩杰. 幼蟲取食不同寄主樹種的云斑白條天牛成蟲種群分化[J]. 林業科學, 2020, 56 (07): 91-103.
[27]耿顯勝, 舒金平, 盛建立, 張威, 彭瀚. 非剛竹屬5種竹子叢枝病病原菌的分離和鑒定[J]. 林業科學, 2020, 56 (03): 82-89.
[28]耿顯勝, 舒金平, 孟珂, 張威. 開花植物對早竹造癭害蟲寄生蜂卵的發育和壽命的影響[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20, 48 (01): 105-109.
[29]彭瀚, 劉亞寧, 耿顯勝, 方林鑫, 張守科, 張威, 舒金平, 王浩杰. 星天牛成蟲的取食節律及對兩種苦楝粗提物行為趨性[J]. 生態學雜志, 2020, 39 (04): 1206-1213.
[30]張亞波, 張威, 張守科, 彭瀚, 孟珂, 舒金平, 王浩杰. 4株綠僵菌的鑒定及對松褐天牛成蟲致病效果比較[J]. 林業科學, 2020, 56 (01): 103-111.
[31]張威, 張守科, 滕瑩, 方蓉, 耿顯勝, 舒金平, 王浩杰. 水分失衡對黃脊竹蝗趨泥行為的影響[J]. 生態學雜志, 2019, 38 (10): 3129-3135.
[32]張守科, 張威, 舒金平, 方林鑫, 劉亞寧, 王浩杰. 黃脊竹蝗趨泥行為激發與氮素收支的關系[J]. 生態學雜志, 2019, 38 (10): 3136-3142.
[33]王超超, 薛嬌, 黃俊浩, 舒金平, 張小斌, 王義平. 基于Lucid多途徑檢索的油茶害蟲診斷APP開發與實現[J]. 植物保護, 2019, 45 (05): 142-147.
[34]張守科, 方林鑫, 劉亞寧, 王毅, 張威, 舒金平, 張亞波, 汪陽東, 王浩杰. 茶籽象ATP合成酶基因在不同海拔選擇壓力下的遺傳分化及結構變異[J]. 林業科學, 2019, 55 (06): 65-73.
[35]耿顯勝, 陳奕潔, 石堅, 舒金平, 張威, 吳燕芬. 不同寄主竹種上竹癭廣肩小蜂生物學特性研究[J]. 應用昆蟲學報, 2019, 56 (02): 220-226.
[36]劉達富, 王井田, 金有明, 李苗苗, 舒金平. 油茶織蛾林間防治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8, 46 (35): 143-145.
[37]耿顯勝, 石堅, 吳燕芬, 陳奕潔, 張威, 舒金平. 早竹林拉步甲成蟲種群動態和對金針蟲的捕食作用[J]. 應用昆蟲學報, 2018, 55 (06): 1081-1087.
[38]張玨鋒, 陳建明, 舒金平, 李芳, 鐘海英, 吳鴻. 黃綠綠僵菌侵染對褐飛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8, 34 (05): 701-707.
[39]耿顯勝, 舒金平, 彭瀚, 張威.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3種竹子小枝真菌群落[J]. 生態學雜志, 2018, 37 (11): 3493-3498.
[40]劉達富, 金有明, 張威, 舒金平. 江山市筍用竹筍期害蟲調查及竹林金針蟲防治技術研究[J]. 華東森林經理, 2018, 32 (03): 7-11.
[41]葉碧歡, 張亞波, 舒金平, 吳鴻, 王浩杰. 3種綠僵菌對篩胸梳爪叩甲幼蟲的毒力及保護酶活性的影響[J]. 林業科學, 2018, 54 (06): 100-108.
[42]張琴, 張守科, 汪建波, 張威, 舒金平, 吳鴻, 王浩杰. 中國南方竹區4種竹筍夜蛾的形態比較研究[J]. 植物保護, 2018, 44 (03): 43-48.
[43]張威, 張守科, 舒金平, 王浩杰. 昆蟲趨泥行為的研究進展[J]. 林業科學研究, 2018, 31 (01): 150-157.
[44]林昌禮, 舒金平. 楠木黃脛侎緣蝽生物學特性和為害情況初報[J]. 中國植保導刊, 2018, 38 (01): 48-51+16.
[45]張亞波, 吳小雙, 葉碧歡, 王浩杰, 舒金平. 土壤細菌對土壤中綠僵菌孢子萌發的影響[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7, 33 (06): 788-795.
[46]耿顯勝, 張威, 仲建平, 張守科, 舒金平. 早竹叢枝病的調查及病原菌的分子鑒定[J]. 林業科學研究, 2017, 30 (05): 805-811.
[47]張威, 張守科, 舒金平, 孟海林, 吳鴻, 王浩杰. 環境溫濕度對黃脊竹蝗趨尿行為的影響[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7, 34 (04): 704-710.
[48]孟海林, 葉碧歡, 舒金平, 張威, 張亞波, 王浩杰. 篩胸梳爪叩甲幼蟲對不同食物源的趨向行為及頭部感器電鏡掃描觀察[J]. 生態學雜志, 2017, 36 (08): 2257-2265.
[49]張守科, 張威, 舒金平, 孟帥帥, 王浩杰. 黃脊竹蝗取食偏好與竹葉品質的關系[J]. 生態學雜志, 2017, 36 (08): 2266-2273.
[50]耿顯勝, 張威, 舒金平. 浙江省廟山塢竹種園竹子叢枝病評估[J]. 中國植保導刊, 2017, 37 (06): 55-58.
[51]李苗苗, 舒金平, 張威, 葉碧歡, 王浩杰. 茶籽象危害與不同品種油茶果實物理性狀的關系[J]. 林業科學研究, 2017, 30 (02): 232-237.
[52]張琴, 莫有迪, 張亞波, 舒金平, 王浩杰, 吳鴻. 基于線粒體CO Ⅰ基因的竹筍夜蛾親緣關系[J]. 林業科學, 2017, 53 (04): 96-104.
[53]耿顯勝, 舒金平, 孟海林. 2種經營方式下早竹林蟲癭的空間分布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16, 29 (06): 951-955.
[54]張威, 舒金平, 孟海林, 張守科, 吳鴻, 王浩杰. 黃脊竹蝗引誘劑的篩選及應用[J]. 林業科學研究, 2016, 29 (06): 869-874.
[55]李苗苗, 張威, 呂軍美, 舒金平, 葉碧歡, 王浩杰. 茶籽象為害對油茶果產量和茶油品質的影響[J]. 植物保護, 2016, 42 (05): 65-68+79.
[56]呂軍美, 張威, 孟海林, 張亞波, 舒金平. 雷竹林昆蟲群落結構及動態初步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 2016, 36 (03): 12-18.
[57]葉碧歡, 張亞波, 舒金平, 吳鴻, 王浩杰. 竹林金針蟲對綠僵菌及其代謝產物的行為反應[J]. 生態學雜志, 2016, 35 (04): 997-1002.
[58]李苗苗, 舒金平, 王井田, 華正媛, 劉達富, 王浩杰, 徐天森. 油茶織蛾生物學特性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15, 28 (06): 900-905.
[59]張亞波, 葉碧歡, 吳小雙, 王浩杰, 舒金平. 一株蟲生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對篩胸梳爪叩甲幼蟲致病力測定[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5, 31 (06): 868-875.
[60]張琴, 黃繼育, 舒金平, 陳文強, 王浩杰, 吳鴻. 同域分布的4種竹筍夜蛾產卵選擇行為[J]. 生態學雜志, 2015, 34 (10): 2843-2847.
[61]耿顯勝, 舒金平, 王浩杰, 張威. 植原體病害的傳播、流行和防治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 2015, 31 (25): 164-170.
[62]張琴, 舒金平, 華正媛, 葉碧歡, 吳小雙, 劉達富, 金有名, 耿顯勝, 王浩杰. 衢州地區燈下油茶害蟲多樣性及種群動態[J]. 生態學雜志, 2015, 34 (08): 2201-2209.
[63]舒金平, 葉碧歡, 吳小雙, 張亞波, 王浩杰, 徐天森. 竹子害蟲及其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 世界林業研究, 2015, 28 (04): 50-57.
[64]方蓉, 吳鴻, 王浩杰, 張威, 耿顯勝, 舒金平. 氯化鈉和碳酸氫銨溶液對黃脊竹蝗的引誘效果[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5, 32 (03): 434-439.
[65]耿顯勝, 舒金平, 王浩杰. 早園竹林2種造癭小蜂及其形成的蟲癭的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14, 27 (06): 764-768.
[66]吳小雙, 張亞波, 吳盼盼, 葉碧歡, 王浩杰, 舒金平. 溫濕度及土壤類型對土壤中綠僵菌孢子萌發的影響[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4, 30 (06): 766-771.
[67]張亞波, 吳小雙, 葉碧歡, 吳盼盼, 舒金平*. 平沙綠僵菌侵染篩胸梳爪叩甲幼蟲的掃描電鏡觀察[J]. 林業科學, 2014, 50 (11): 197-201.
[68]胡敏駿, 莫潤宏, 舒金平, 丁明. 丁烯氟蟲腈對竹林地下害蟲金針蟲的防效及其室內毒力評價[J]. 浙江農業科學, 2014, (10): 1577-1579+1581.
[69]張愛良, 周樟庭, 張亞波, 周智峰, 沈志連, 王浩杰, 舒金平*. 筍秀夜蛾雄蛾對性信息素化合物的電生理和行為反應[J]. 應用生態學報, 2014, 25 (10): 3017-3022.
[70]葉碧歡, 張亞波, 滕瑩, 王浩杰, 舒金平. 筍秀夜蛾的求偶及交配行為[J]. 生態學雜志, 2014, 33 (08): 2136-2141.
[71]樓君, 滕瑩, 高百龍, 石堅, 舒金平. 篩胸梳爪叩甲監測技術及應用[J]. 林業科學研究, 2014, 27 (02): 290-294.
[72]舒金平, 滕瑩, 張亞波, 劉劍, 王浩杰. 黃脊竹蝗對人尿揮發物的EAG反應[J]. 生態學雜志, 2014, 33 (03): 653-658.
[73]張亞波, 葉碧歡, 劉振勇, 張煒, 舒金平. 不同綠僵菌菌株對篩胸梳爪叩甲幼蟲的毒力測定[J]. 林業科學研究, 2014, 27 (01): 66-70.
[74]王增華, 高百龍, 呂軍美, 華瑞富, 周智峰, 舒金平. 竹筍基夜蛾在筍用竹林中的種群動態及空間分布格局[J]. 中國植保導刊, 2013, 33 (09): 14-18.
[75]舒金平, 滕瑩, 劉劍, 徐天森, 王浩杰. 黃脊竹蝗對不同發酵天數人尿的行為反應[J]. 生態學雜志, 2013, 32 (04): 946-951.
[76]舒金平, 滕瑩, 劉劍, 張亞波, 王浩杰. 油茶采前落果原因初步分析[J]. 中國植保導刊, 2013, 33 (01): 9-14.
[77]吳盼盼, 吳小雙, 舒金平, 徐天森, 張亞波, 王浩杰. 平沙綠僵菌wp08菌株固態發酵條件的優化[J]. 林業科技開發, 2013, 27 (01): 97-100.
[78]舒金平, 滕瑩, 張愛良, 張亞波, 鄧順, 王浩杰. 竹筍基夜蛾的求偶及交配行為[J]. 應用生態學報, 2012, 23 (12): 3421-3428.
[79]張亞波, 吳盼盼, 王鵬, 劉劍, 徐天森, 王浩杰, 舒金平. 一株綠僵菌的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J]. 林業科學, 2012, 48 (12): 134-140.
[80]舒金平, 滕瑩, 陳文強, 石堅, 劉劍, 徐天森, 王浩杰. 篩胸梳爪叩甲的防治技術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12, 25 (05): 620-625.
[81]柳建定, 李百萬, 王菊英, 趙寶安, 舒金平. 浙江省余姚地區松褐天牛的生活世代[J]. 應用昆蟲學報, 2012, 49 (05): 1282-1286.
[82]朱志建, 潘國良, 朱煒, 曹云水, 劉金方, 舒金平. 樟頸曼盲蝽生物學特性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 2012, 32 (05): 42-45.
[83]彭觀地, 舒金平*, 張愛良, 王井田, 徐天森, 王浩杰. 篩胸梳爪叩甲觸角感器的電鏡掃描觀察[J]. 林業科學, 2012, 48 (08): 106-114.
[84]劉劍, 舒金平, 華正媛, 徐天森, 王浩杰. 環茸毒蛾生物學特性初報[J]. 林業科學研究, 2012, 25 (04): 535-539.
[85]滕瑩, 舒金平, 劉劍, 林育紅, 徐天森, 王浩杰. 黃脊竹蝗觸角感器的電鏡掃描觀察[J]. 生態學雜志, 2012, 31 (05): 1225-1232.
[86]華正媛, 王井田, 劉劍, 王浩杰, 舒金平, 徐天森. 衢州市油茶害蟲及天敵種類調查[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2, 29 (02): 232-243.
[87]鄧順, 彭觀地, 舒金平, 王浩杰. 居竹偽角蚜種群的年動態變化及調節因子[J]. 林業科學, 2012, 48 (01): 103-108.
[88]舒金平, 劉立偉, 黃照崗, 宋洋, 徐天森, 王浩杰. 浙江東明山森林公園毛竹林節肢動物的組成和多樣性[J]. 林業科學研究, 2011, 24 (05): 613-618.
[89]朱志建, 潘國良, 舒金平, 吳建明, 鈕為民. 太谷桃仁小蜂田間防治試驗及農藥殘留量測定[J]. 林業實用技術, 2011, (05): 38-40.
[90]鄧順, 舒金平, 董雙林, 王浩杰. 筍秀夜蛾觸角感器的掃描電鏡觀察[J]. 林業科學, 2010, 46 (12): 101-105+188-191.
[91]鄧順, 舒金平, 王浩杰. 篩胸梳爪叩甲幼蟲寄主調查及其土壤空間分布[J]. 昆蟲知識, 2010, 47 (05): 983-987.
[92]朱志建, 屠永海, 潘國良, 曹云水, 舒金平. 太谷桃仁蜂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 2010, 30 (05): 38-41.
[93]王鵬, 張亞波, 舒金平, 鄧順, 王浩杰. 金龜子綠僵菌小孢變種對篩胸梳爪叩甲幼蟲致病力的生物測定[J]. 中國生物防治, 2010, 26 (03): 274-279.
[94]程佳, 潘涌智, 王浩杰, 舒金平. 發酵人尿吸引黃脊竹蝗取食及其揮發性成分比較[J].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10, 30 (03): 54-58.
[95]朱志建, 程佳, 潘國良, 葉維賢, 吳建明, 舒金平. 湖州青梅害蟲及天敵種類調查和結構分析[J]. 中國森林病蟲, 2010, 29 (03): 21-23.
[96]程佳, 潘涌智, 舒金平. 黃脊竹蝗研究現狀及進展[J]. 山東林業科技, 2010, 40 (02): 116-119.
[97]王浩杰, 邵林, 舒金平, 申珂, 肖鍇, 李國清, 徐天森. 源于人尿的黃脊竹蝗取食刺激劑的分析[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10, 33 (02): 115-118.
[98]鄧順, 王鵬, 舒金平, 王浩杰. 居竹偽角蚜及其3種主要天敵的空間格局研究[J]. 環境昆蟲學報, 2009, 31 (04): 300-305.
[99]程佳, 王浩杰, 李國清, 程月明, 徐天森, 舒金平. 人尿及汗液中幾種化合物對黃脊竹蝗的引誘活性[J]. 昆蟲知識, 2009, 46 (06): 915-920+822.
[100]黃瓊瑤, 舒金平, 張愛良, 徐天森, 王浩杰. 3種竹筍夜蛾生態位及其種間競爭的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09, 22 (05): 647-651.
[101]舒金平, 宋洋, 鄧順, 王浩杰, 徐天森. 浙江櫛蝠蛾的生物學特性[J]. 昆蟲知識, 2009, 46 (04): 565-569+664.
[102]宋洋, 王鵬, 王浩杰, 舒金平. 8種殺蟲劑對竹林金針蟲的室內毒力測定[J]. 林業科學研究, 2009, 22 (03): 446-448.
[103]宋洋, 黃瓊瑤, 舒金平, 王浩杰. 叩甲科昆蟲性信息素研究及應用[J]. 中國農學通報, 2008, (11): 359-364.
[104]周云娥, 黃瓊瑤, 白洪清, 舒金平, 王浩杰, 徐天森. 竹金黃鐮翅野螟生物學特性研究[J]. 昆蟲學報, 2008, (10): 1094-1098.
[105]周云娥, 白洪青, 舒金平. 篩胸梳爪叩甲生物學特性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 2008, (04): 28-32.
[106]柳建定, 李百萬, 王菊英, 趙寶安, 舒金平. 松褐天牛齡級劃分方法初探[J]. 浙江林業科技, 2008, (04): 84-86.
[107]李百萬, 柳建定, 趙寶安, 王菊英, 舒金平. 浙江余姚地區松褐天牛羽化規律的研究[J]. 華東昆蟲學報, 2008, (01): 39-43.
[108]王浩杰, 劉立偉, 舒金平, 張祺, 徐天森. 金針蟲控制技術及其研究進展[J]. 中國森林病蟲, 2008, (01): 27-30+40.
[109]王浩杰, 石紀茂, 陳玉翠, 舒金平, 徐天森. 越冬代竹斑蛾預蛹天敵種類及動態[J]. 林業科學, 2007, (05): 69-73.
[110]舒金平, 潘涌智. 華山松主要種實害蟲種類及發生危害調查[J]. 植物保護, 2007, (01): 112-116.
[111]舒金平, 潘涌智. 華山松球果生命表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06, (06): 729-733.
[112]舒金平, 潘涌智. 華山松球果螟越冬幼蟲調查抽樣技術研究[J].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06, (05): 62-64+80.
[113]舒金平, 王浩杰, 徐天森, 張祺, 石紀茂. 金針蟲調查方法及評價[J]. 昆蟲知識, 2006, (05): 611-616.
[114]舒金平, 潘涌智. 華山松球果螟危害對華山松球果及種子品質影響分析[J]. 種子, 2006, (06): 1-3.
[115]舒金平,潘涌智,吳偉. 華山松球果螟生物學特性研究[J].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04, (01): 41-45.
[116]舒金平,潘涌智. 華山松球果螟幼蟲空間分布型研究[J]. 西南林學院學報, 2003, (02): 71-75.
發表會議論文:
[1]Shu JP*; Teng Y; Liu J; Wang HJ。 Incubation enhances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yellow-spined bamboo locust, Ceracris kiangsu feeding on human urine,中國昆蟲學會2014年年會, China, 2014-10-22 to 2014-10-24.
[2]舒金平; 潘涌智.云南省華山松球果螟地理分布及危害率調查.浙江省林業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安吉縣人民政府.
[3]張亞波, 吳盼盼, 王鵬, 舒金平 & 王浩杰. (2011). 篩胸梳爪叩甲幼蟲寄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毒力測定. (eds.) 植?萍紕撔屡c病蟲防控專業化——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pp.848).
[4]舒金平 & 潘涌智. (2005). Investigation of cone damage rate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 in Yunnan province. (eds.) 浙江省第二屆林業科技周科技與林業產業論文集 (pp.198-202).
所獲榮譽:
1、2020年,獲得浙江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
2、2019年,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
3、2015年,浙江省林業科技標兵。
4、團隊榮獲“森林浙江”先進集體。
所獲獎勵:
1、《筍用林鉆蛀性害蟲監測及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梁?茖W技術獎一等獎。
3、《我國亞熱帶重要經濟林重大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及其應用》獲梁?茖W技術獎二等獎。
4、《竹林金針蟲監測及綜合治理技術》,王浩杰誒; 張亞波; 舒金平,浙江省林學會, 浙江省科技興林獎, 一等獎, 2013。
5、《竹筍夜蛾綜合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王浩杰; 舒金平; 張愛良,浙江省林學會, 浙江省科技興林獎, 一等獎, 2012。
6、《剛竹屬細桿竹種主要病蟲害生態控制技術研究》,王浩杰; 樓兵干; 舒金平,浙江省林學會, 浙江省科技興林獎, 一等獎, 2010。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