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質量判定原理和方法
李瑞波(福建綠洲生化有限公司)
王淑平(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肥作為商品,應該有科學嚴密又容易操作的技術標準和檢測 方法。但有機肥十分復雜,原材料多種多樣,生產工藝又五花八門, 使其技術標準多年來幾經波折,至今仍未能制定出一套普遍適用的行業標準來。問題出在哪?我們還是從肥料的基本原理和有機養分(即碳養分)的特殊性兩方面入手來討論吧。
肥料有效成份應符合三個條件:一是植物必須營養元素物質;二 是這些物質能溶于水;三是能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即小分子或離子。
有機肥中碳養分除必須符合以上條件外,其生物毒性應該偏低, 以便把合格有機肥同劣質有機肥區分開。就是說必須有個生物毒性指標。
用風干樣品10倍水浸出液測水溶液中有機碳(DOC)碳濃度, DOC<0.04%即每噸含水率30%的有機肥產品含水溶性有機碳不到3公斤,基本上就沒什么肥效,應該判為不合格。這種所謂有機肥大概 率是用煤粉冒充的。有人以為行業標準規定不能用煤做有機肥原料, 就解決了煤粉冒充的問題。事實證明,這種沒有指標的規定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只要沒有標準卡它,那些不良商家就明知故犯。因為執法 部門沒手段查它。為此我主張把風干樣品10倍水浸出液碳濃度≥ 0.04%作為有機肥產品合格的必要條件。
排除了假冒品后,再來區分合格有機肥與劣質有機肥。這就要使 用檢測肥料生物毒性的“種子發芽指數(GI)”法了,生物毒性高,GI值就低,反之亦然。在把10倍水浸出液統一稀釋到碳濃度為0.04%時,生物毒性的區別就明顯了。我們先通過盆栽試驗確認了幾十個 “有機肥”樣品的性質后,再做那些劣質有機肥GI值檢測,基本上都在65%以下;而被確認為合格有機肥的GI值基本上都在75%以上, 兩類的界線很清晰。
上述有機肥三大類的評判可以歸納為兩句話:有機肥風干樣品的10倍水浸出液中碳濃度小于0.04%是假冒品,不能被承認為有機肥; 浸出液稀釋到統一碳濃度為0.04%時,GI值小于70%是劣質有機肥, GI值大于等于70%是合格有機肥,具體表達如下:
其中:DOC為水溶性有機碳、MDOC為大分子水溶有機碳、AOC為小分子水溶有機碳。
對于AOC類合格有機肥,還可以把AOC含量的具體測量值標示出來,從而細分出合格有機肥的檔次。這就為有機肥按質論價提供了依據,有機肥的商品屬性也就名正言順了,農民就可以像對化肥那樣按肥料有效成份含量判斷肥料的價值和用量了。
以上推薦的方法如能得到推廣應用,將使有機肥市場公平有序, 假冒有機肥不能再欺騙農民,劣質有機肥不能再坑害農民,有機肥產業將實現重大技術進步,有機肥標準二十多年的爭論也可以平息了。
2024 年 12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