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有機肥價值何在
2025.02.28
一、農民的考問
近日詔安縣大棚蔬菜區開了個特殊現場會。一家農業公司自發召集旗下十幾家聯營農戶來參觀它的有機肥應用對比(如左下圖)。強烈的對比效果讓農民們深受震撼,有人問:“同樣的地,同樣的品種,差別怎么會這么大呢?”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長勢好的是用了福建綠洲公司的有機肥,每畝1噸做底肥。 長勢差的是用了另一家公司的有機肥,也是每畝1噸。其他用肥和管理完全一樣。”聽了介紹,大家紛紛議論開了: “不比不知道,原來不同有機肥性價比天差地別!”“多年來我們吃不良有機肥的虧太多了!”“我們究竟用什么標準判 斷有機肥的優劣呢?”
二、肥料市場呼喚商品有機肥
什么叫商品?商品就必須有體現其價值的指標。那么現行有機肥料標準(NY525-2021和NY/T525-2023),有標示有機肥產品價值的指標嗎?我們來看看它的幾個正面指標吧:
1、有機質含量(≥30%干基計),這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指標。從原材料到優質有機肥到低效有機肥到劣質有機肥甚至到煤粉,都能檢出“有機質”。這個指標不表達有機肥質量特征,卻為劣質有機肥和假冒有機肥撐起保護傘。
2、規定樣品兌水10倍的過濾液做種子發芽指數GI(≥70%)。這是可以把劣質有機肥(未腐熟)卡下來,但同時也使有效碳(AOC)含量超高的優質有機肥成了冤死鬼,而煤粉假冒的有機肥卻成了優等生!
3、(N+P2O5+K2O)≥4%,這個指標是公平的,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它不是有機肥優劣的決定性指標。
可見現在的行業標準,并沒有能反映有機肥質量的指標。以這些標準生產的有機肥,不具備商品特征。
實際上對有機肥質量有影響的成份是以下三類:
①水溶性有機碳(DOC),只要標準里有這個指標,煤粉假冒有機肥就現原形。但水溶性有機碳又分為大分子水溶有機碳和小分子水溶有機碳。前者是物料未經充分腐熟,會傷害農作物,其中所含的碳表達為MDOC。后者是物料經充分腐熟,大分子水溶有機碳被微生物再分解,以及微生物的其他代謝產物,成為水溶性極好生物活性極強的小分子有機碳這種物質中的碳就是碳養分(AOC)。
用水溶液統一碳濃度為0.04%做種子發芽指數檢測,就能區分出MDOC與AOC,劣質有機肥產品就被查出來了。
②不水溶的有機質。未充分腐熟的有機物料,其水不溶物是生鮮生物有機質,進入土壤會二次發酵,導致土壤缺氧和局部發熱傷害根系。而充分腐熟的有機物料,其水不溶物是穩定的多孔有機物,實際上就是腐殖質(HM),是土壤的寶貴成份。取發酵前物料樣品和產品樣品,分別測出其水不溶物(干品)的熱值Q1與Q2,根據Q1/Q2這個熱值比,就可判斷肥料中的水不溶有機質是否為HM,HM就是有價值成份。
③(N+P2O5+K2O)含量,自然是有價值成份。
制訂出準確反映有機肥中這三類成份的技術標準,才能引導生產出商品有機肥。
三、商品有機肥三種有效成份的價值判斷
構成商品有機肥的三種有效成份分別為:AOC、HM和(N+P2O5+K2O),根據多年來對各種有機肥和碳肥應用效果的分析, 這三種成份的價值大體判斷如下:
A0C(約占干基的0.5~2.0%)—每千克價值60元
HM(約占干基的27~35%)—每千克價值15元
(N+P2O5+K2O)約占干基的4%-—每千克價值8元
有機肥生產商在產品包裝袋標上AOC、HM和(N+P2O5+K2O)的實測值,農民就可按質論價評判該產品的價格是否公平合理。由以上可見,肥料中AOC 是最寶貴的成份。當今有機肥主流生產工藝(高溫發酵—頻繁翻唯—強制烘干),是在排碳而不是盡量保碳,這是多么荒唐!
四、商品有機肥是有機肥市場成熟有序的標志
我國有機肥市場幾十年亂象至今仍在繼續,根本原因是缺乏理論創新和科學實用的技術標準,沒有建立起“碳思維”,整個有機肥行業從上到下都還在黑暗中摸索。商品有機肥概念的提出和相應技術標準的形成,將一掃霧霾,樹起鮮明的標桿。這不但能使有機肥市場走向成熟有序,還能使生產者向既腐熟又保碳的方向努力。這必然促進有機肥行業的技術進步,推動我國農業向著高效生態農業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