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界“碳”熱度持續升溫,肥料市場標榜“小分子有機碳”的產品紛紛登場,讓農民目不暇給、無所適從。一些農戶用了某些產品就爆雷了!澆下去幾天,植株就黃化爛根。有網友發來照片問我怎么辦?我回答:沒得救!更多網友發來的是用了碳肥農作物生機勃勃的照片。說明正宗的碳肥(小分子有機碳)是有生命力的,用戶是信任的。
目前國家行業層面還沒有出臺科學準確的碳肥技術標準,農業執法部門還無法查處碳肥中的“李鬼”。我在此推薦幾種鑒別真假“小分子有機碳”的土辦法。辦法雖土,操作簡單,但很管用。
一種辦法是燒杯滴液法:用直徑10~12.5cm的燒杯裝八成清水,將1支每滴10ul的滴定管吸了肥液,置燒杯中心液面方10mm 高處滴下1滴液 ,觀察液滴在清水中的運動狀況:當液滴入水后如云狀四散流開慢慢墜下,大部分碰壁后順壁滑下沉到底部,即為“李逵”;而液滴入水后大部分直墜杯底的,即為“李鬼”。
另一種辦法是不銹鋼盆傾倒法:取一個盆底直徑20cm以上的光滑不銹鋼盒,倒入適量肥液平放,然后迅速傾倒成一定角度,觀察盆中液體運動情況:若是較快且干凈地退下去即為“李逵”;若是遲滯 粘壁緩慢退下的即為“李鬼”。
除此之外,當買到陌生的“碳肥”時,也可在地里選3~6株植物先試用1~2次,觀察無負面作用方可大膽使用。
對那些粉狀的“小分子有機碳”或“生化黃腐酸”要格外小心, 可將其兌水1~1.3倍調成濃液進行上述測試以減少風險。
由我主筆的深圳市設施農業行業協會發布的《碳肥的技術標準及 其實驗室測定方法》(T/SZAA11-2024)團體標準即將由標準出版社出版發行,將為判別碳肥的真偽提供科學依據,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