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一號水冷磁體再創新的世界紀錄,產生了38.5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強度。這是目前穩態水冷磁體所能獲得的最高磁場強度,標志著人類追逐穩態水冷磁體磁場強度的進程往前跨出新的一大步。
孔徑為32毫米的一號水冷磁體的科研任務是搭配極低溫系統,進行強磁場極低溫條件下的輸運測量研究,這將為我國相關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持。近日,該水冷磁體在輸入電流37960.20安培時,輸出磁場強度達38.52特斯拉,超過此前一直由荷蘭奈梅亨強磁場實驗室保持的在32毫米孔徑下產生的37.5特斯拉的世界紀錄。
在此之前,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多臺水冷磁體調試成功并創多項世界紀錄:2013年9月,四號水冷磁體獲得了27.5萬高斯的磁場,刷新了單臺水冷磁體在10兆瓦功率下達到的最高場強的世界紀錄;2014年4月,五號水冷磁體在電流36820安培的條件下,獲得3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這是國際上50毫米室溫孔徑下的最高磁場強度。
強磁場有助于揭示物質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許多現象的本質,強磁場共振技術已經廣泛用于生物、化學、材料、凝聚態物理和生命科學研究,國際上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十幾項諾貝爾獎。位于合肥科學島上的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擁有一系列針對物理、材料、化學和生命科學等研究及多學科交叉研究所需的設施,包括九臺穩態強磁場裝置和六大類實驗測量系統以及極低溫和超高壓等極端實驗條件系統,正在向國際一流的強磁場實驗室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