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2月05日 09:10 來源:浙江省科技廳
11月22日上午,加快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動員部署會暨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杭州召開。5個設區市獲2023年度“科技創新鼎”的亮眼成績。
杭州市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市范例。杭州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強力推進“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在“大興科技、大抓創新”熱潮中,推進以國家實驗室為龍頭的新型實驗室體系建設,推進大科學裝置項目建設和謀劃爭取工作,推進關鍵技術攻關有組織科研、大兵團作戰,推進環大學大科創平臺創新生態圈建設,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取得新進展。連續3年居“全球百強科技集群”第14位,連續4年獲省“科技創新鼎”和省政府督查激勵表彰,連續14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居全國第5位。
寧波市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全域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寧波發揮市委人才科技委的體制機制優勢,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強基登峰”工程,全市創新指數、全社會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幅度均居全省首位。對標世界一流建設甬江科創區,做強以甬江實驗室為龍頭的實驗室體系,與國家基金委、工信部、中國科學院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創建海洋關鍵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和經費創歷史新高。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連續7年位居全國首位,高新技術企業增速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建有3家省技術創新中心、7家省級創新聯合體,“多主體全鏈條的創新聯合體建設”獲批國家創新改革試點。
嘉興市加快建設創新嘉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嘉興主動在“創新浙江”建設大局中找座次、定坐標,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以縮小‘三大差距’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強力推進“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嘉興新篇章注入強勁科創動能。2023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3.56%、居全省第二,全市創新指數、科技人才發展指數、科技成果轉化指數均居全省第一方陣。
紹興市聚焦“平臺、主體、服務”三要素,全力提升市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紹興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為指引,全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集成改革標志性成果,通過全市域聯動、全鏈條貫通、全要素集成,高水平建設紹興科創走廊2.0版,建強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培育高水平創新主體隊伍、打造高效率創新服務環境,加快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域創新體系,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獲全省“科技創新鼎”和省政府督查激勵。建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入選唯一的省級創新深化綜合性試點。今年1至9月,規上工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達4.07%,同比提升0.36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均居全省第一。入選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數連續3年位居全省第一位。
衢州市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注入強大動能。衢州按照省委科技強省的戰略部署,緊緊抓住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五鏈”融合這個核心載體,科技及體制“雙創新”改革這個重要牽引,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人才科創橋頭堡,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新突破。近三年,聚焦產業發展,先后引進北京化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等一批國內頂尖高校和院士團隊共建研究院。引進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投資超百億產業項目13個、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項目508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年均增長50.3%、增幅全省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47.5%,增幅全省第三,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均實現翻番。
大會還表彰了2023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310項。其中,浙江科技大獎1項,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共299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項。浙江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成果體現了浙江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有機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個強省”建設的新成效,為涌現更多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標志性成果、推動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奠定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