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共青團湖北省委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湖北賽區)暨“我是創客”創業明星賽申報工作已于6月30日完成。今年大賽不僅申報數量創新高,在機制創新方面更是有不少特點。
特點一:申報數量創歷屆最高
從5月25日到6月30日一個多月,共接到560個項目報名參賽,其中企業組392個,團隊組168個,申報數量較去年大幅度增長,創下歷屆之最。項目涵蓋電子信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文化創意七大領域。隨著互聯網+浪潮興起,今年互聯網領域的參賽項目約占到總數的40%。報名數量前三名分別是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
特別指出的是,本次大賽吸引了大量優質項目,“青桐匯”、“創青春”“黑馬大賽”等一些大賽中表現搶眼的項目再次報名參賽,部分高新技術企業也把此次大賽作為宣傳交流的平臺,紛紛報名參賽。
特點二:組織發動多元化
本屆大賽吸引了創業組織,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等眾多社會機構共同參與各項服務活動。大賽除地市科技、團委等部門組織報名外,還征集到全省32家國家級孵化器及4家大學科技園參與大賽報名工作。光谷創業咖啡、湖北省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等知名機構也紛紛參與大賽組織工作,這些機構發揮各自優勢,集結各自服務對象,形成合力,共同營造湖北創新創業的氛圍。
特點三:扶持政策全程化
今年大賽將實行創新資金、創業項目、創新創業大賽無縫對接,通過兩者結合,不僅使創業者能夠接觸更多的創業信息、服務資源,而且更將政府資源的配置注入“市場基因”搭建市場發現項目的渠道。
大賽采取普惠制的扶持政策。在初賽階段,所有報名參賽的項目均能獲得專業輔導、創業政策了解、創業融資對接、商業模式輔導、產品宣傳推廣等,這些項目還將成為湖北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星級用戶;在復賽階段,復賽項目還將獲得招行武漢分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共同量身定制的授信等金融服務產品;在決賽階段,決賽項目不僅將優先享受投貸聯動的金融產品,獲獎項目還將直接獲得創業資金扶持,平均支持力度不低于20萬元。
本次大賽將在7月中旬—8月中旬先后舉行初賽、復賽、決賽。初賽進行網上評審,復賽、決賽采取現場路演答辯評審方式,對晉級復賽和決賽的項目將舉辦創賽訓練營。每個賽程晉級名單將在科技廳網站上進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