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何啟偉,男,1940年12月生,山東省濟南市人。歷任技術員、農藝師、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副所長、所長等職。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蔬菜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是國內知名的蔬菜專家。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3年7月畢業于萊陽農學院果蔬專業。
1963年8月到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工作至今。
社會兼職:
1.山東省政府農業顧問。
2.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蔬菜分團團長。
3.山東省蔬菜良種產業化開發項目首席專家。
4.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
5.山東園藝學會理事長。
6.中國園藝學會蔥姜蒜分會榮譽理事長。
7.山東農業大學蔬菜學博士生導師。
培養研究生情況:
已培養博士5人,在讀7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蔬菜育種和栽培的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山東省蔬菜良種產業化開發項目“山東名產蔬菜專用品種選育”。
2.國家科技攻關“東部沿海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課題。
3.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劃”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
4.國家“東部沿海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等攻關課題。
5.“十五”完成的“日光溫室建造與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標準化研究”。
6.中國秋冬蘿卜核-胞質雄性不育系的選肓及利用。
7.山東新型日光溫室蔬菜系統技術工程研究與開發。
8.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石特79-3、京90-1的選育及利用。
9.大白菜不同類型親本系和雜種一代的選育與推廣。
10.優質型蘿卜雜種一代魯蘿卜1號及其選育方法。
11.主持國家布關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本研究課題。
主要成就:
1.何啟偉研究員打破了國際上該領域研究長期徘徊的局面,主持開展了蘿卜品質育種方法的研究,并育成了魯蘿卜1號、4號、6號系列優質蘿卜品種。豐抗70(魯白8號)大白菜成為我國上世紀90年代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實行多專業、多學科協作,并與主產區密切配合,全面提升了山東日光溫室蔬菜的生產水平,鞏固了山東作為全國設施蔬菜生產第一大省的地位,并推動了黃淮海地區日光溫室蔬菜的發展,豐富了冬春蔬菜供應,增加了農民收入。主持育成了大白菜、蘿卜等蔬茉新品種20多個,倡導并組織了山東名產蔬菜和日光溫室蔬菜系統技術工程的研究
2.主持育成了綜合性狀優良并且高配合力的國內外第一個黃籽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石特79-3,國內大白菜主要育種單位利用石特79-3作為骨干親本系,先后育成了20多個F1品種在國內推廣。主持育成的魯白8號新品種,具有抗病、豐產、商品性好、適應性廣等特點,先后通過了4省審定和國家審定,成為90年代以來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主持完成的“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石特79-3和京90-1的選育與利用”,獲2003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白菜不同類型親本系及雜種一代的選育與推廣”,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九五”以來,何啟偉教授承擔國家863項目和多項省自然基金課題研究項目,在大白菜品質性狀遺傳效應分析,抗病、晚抽薹和耐熱、抗病春、夏大白菜種質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指導博士研究生開展了蔬菜分子育種研究,為實現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結合奠定了基礎。 選育優質生食蘿卜品種的方法,并育成了魯蘿卜1號、4號、6號等優質系列品種;同時還重復驗證了心里美(即肉質紅色)蘿卜為雜交起源的觀點。
3.目前,蔬菜業已經成為山東農業的支柱產業,種植業的第一產業,有1300萬人從事蔬菜生產、加工和運銷,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全省蔬菜(包括西、甜瓜)播種面積3209萬畝,總產量10452萬噸,總產值914億元;出口蔬菜240萬噸,創匯15.37億美元。山東蔬菜商品量已占全國蔬菜商品總量的20%以上,出口量占全國蔬菜出口總量三分之一,蔬菜面積、產量、效益已連續16年位居全國第一位,成為全國最大的設施蔬菜和出口蔬菜生產基地。
論文專著:
后發表論文150多篇,主編出版《十字花科蔬菜優勢育種》、《中國蘿卜》、《山東蔬菜》等專著和著作7部,編著出版蔬菜科普書籍等30多種。
出版專著:
《十字花科蔬菜優勢育種》,1992年。
《山東蔬菜》,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
《白菜類、根菜類蔬菜保護地栽培技術》,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山東新型日光溫室蔬菜系統技術研究與實踐》,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茄果類蔬菜保護地栽培技術》,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
《中國蘿卜》,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5年。
《山東蔬菜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2006年。
《出口蘿卜胡蘿卜安全生產技術》,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發表論文:
1 我國蔬菜育種現狀及發展趨勢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中國果菜 2010-02-20
2 特色大白菜天正橘紅58 王翠花; 何啟偉; 牟晉華; 張光明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長江蔬菜 2006-05-08
3 大白菜良種繁育技術 何啟偉 ; 吳春燕; 宋廷宇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期刊】長江蔬菜 2007-06-08
4 大蔥槲皮素含量的測定 劉維信; 馮希環; 蔡宋宋; 何啟偉; 侯喜林 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青島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8-03-05
5 番茄、黃瓜的風味物質及研究 劉春香; 何啟偉; 付明清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泰安; 山東濟南 【期刊】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6-30
6 山東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濟南市工業北路 【期刊】長江蔬菜 2005-08-25
7 秋(冬)蘿卜優良品種與豐產栽培技術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當代蔬菜 2005-08-30
8 一種先進的嫁接方法——軸接 王育義;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研究員 【期刊】中國農業信息 2003-06-25
9 大白菜開花基因LFY的克隆及dsRNA抑制載體的構建 夏廣清; 何啟偉 ; 趙雙宜; 王翠花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 通化師范學院生物系 【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4-12-30
10 甜瓜育種研究進展及展望 于喜艷; 何啟偉; 孔慶國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山東省濱州職業學院 泰安 【期刊】長江蔬菜 2002-12-30
11 日光溫室主要生態因子變化規律及其對黃瓜光合作用的影響 艾希珍; 張振賢; 何啟偉; 孫小鐳; 焦自高; 王曉群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泰安 【期刊】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02-02-28
12 調整研究方向 強化科技開發 推進山東蔬菜產業發展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中國食物與營養 1999-06-25
13 蘿卜(Raphanus sativus L.)不同品種中色素分布的發育變化 孟振農; 何啟偉; 郎豐慶; 石慧蓮; 趙雙宜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山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6-25
14 厚皮甜瓜育苗技術 焦自高; 王崇啟; 董玉梅; 趙輝;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濟南 【期刊】中國農村科技 2000-12-15
15 厚皮甜瓜冬春季育苗技術要點 焦自高; 王祟啟; 董玉梅; 趙輝;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北京農業 2001-01-05
16 春大白菜新品系 天正春白一號 王翠花; 何啟偉; 牟晉華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濟南市工業北路22號; 濟南市工業北路22號 【期刊】長江蔬菜 2001-02-08
17 我國蔬菜育種現狀及前景展望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1-12-30
18 蘿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發生的細胞形態學研究 粟翼玟; 趙雙宜; 張燕君; 石惠蓮; 何啟偉 山東大學生物系;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期刊】園藝學報 1995-11-26
19 厚皮甜瓜狀元及其大棚早熟栽培技術 焦自高; 何啟偉; 張玉勛; 王崇啟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濟南 【期刊】中國西瓜甜瓜 1995-02-15
20 優質型水果蘿卜良種──魯蘿卜6號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期刊】北京農業 1996-04-05
21 厚皮甜瓜苗期病害的研究及防治 張玉勛; 焦自高; 王崇啟;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中國西瓜甜瓜 1996-02-15
22 蘿卜光合生產率等性狀遺傳力的研究初報 何啟偉 ; 石惠蓮; 劉恩芹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期刊】山東農業科學 1984-08-28
23 日光溫室蔬菜栽培現狀與現代化前景初探 何啟偉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會議】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上冊) 1999-10-18
24 甜瓜果實酸性轉化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反義表達載體的構建和煙草的遺傳轉化 于喜艷; 趙雙宜; 何啟偉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 【會議】蔬菜分子育種研討會論文集 2004-06-01
25 抗蕪菁花葉病毒轉基因大白菜的研究 于占東; 趙雙宜; 何啟偉 ; 王翠花; 牟晉華; 劉春香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5-11-01
26 全國第七輪鮮食番茄品種區域試驗調查報告——2005年保護地組濟南點 侯麗霞; 何啟偉; 郎豐慶; 徐文玲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5-11-01
27 花粉管通道法轉化甜瓜自交系的技術研究初報 侯麗霞; 何啟偉; 于喜艷; 王崇啟; 董玉梅; 焦自高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會議】山東省植物生物學研究進展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08-01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山東省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科教興魯先進工作者。
3.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4.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5.1989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6.1990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7.1991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8.2000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9.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0.2003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1.200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2.2006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媒體報道(一):
——記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何啟偉教授
蔬菜育種成果豐
何啟偉教授長期從事蔬菜遺傳育種及栽培研究,是90年代以來山東省首席蔬菜專家和國內知名的蘿卜、大白菜育種專家。先后主持育成了蘿卜、大白菜品種30多個;近10年來,主持開展了多項設施蔬菜栽培研究,獲國家和省級獎勵成果15項,其中,國家級獎勵3項,省一、二等獎4項。
在蘿卜育種方面,何啟偉教授于1975年發現青圓脆蘿卜雄性不育源,1978年育成了77-01A不育系。1979~1988年,何教授主持全國協作,研究并明確了中國蘿卜雄性不育性遺傳機制、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因型,制定了雄性不育系選育、繁育及雜交制種技術規程,先后育成了10多個蘿卜不育系及20多個F1品種在各地推廣,從而打破了國際上該項研究長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并在《中國農業科學》等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該成果獲1989年國家發明二等獎。他還主持開展了蘿卜品質育種方法和皮色遺傳規律的研究,研究提出了根據產品器官形成期光合生理特點、產品生化指標和解剖結構差異,配合官能鑒定,選育優質生食蘿卜品種的方法,并育成了魯蘿卜1號、4號、6號等優質系列品種;同時還重復驗證了心里美(即肉質紅色)蘿卜為雜交起源的觀點。“優質型蘿卜雜種一代魯蘿卜1號及其選育方法”,獲省1990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大白菜育種方面,何啟偉教授通過開展科研協作,廣泛收集種質資源,突出適應性、抗病性、豐產性、商品性和配合力等目標性狀的選擇,在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選育上實現了突破。主持育成了綜合性狀優良并且高配合力的國內外第一個黃籽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石特79-3,國內大白菜主要育種單位利用石特79-3作為骨干親本系,先后育成了20多個F1 品種在國內推廣。主持育成的魯白8號新品種,具有抗病、豐產、商品性好、適應性廣等特點,先后通過了4省審定和國家審定,成為90年代以來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主持完成的“大白菜自交不親和系石特79-3和京90-1的選育與利用”,獲2003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白菜不同類型親本系及雜種一代的選育與推廣”,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九五”以來,何啟偉教授承擔國家863項目和多項省自然基金課題研究項目,在大白菜品質性狀遺傳效應分析,抗病、晚抽薹和耐熱、抗病春、夏大白菜種質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指導博士研究生開展了蔬菜分子育種研究,為實現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結合奠定了基礎。
日光溫室和無公害蔬菜研究效果好
1990年代以來,何啟偉教授針對山東日光溫室蔬菜迅速發展,但存在日光溫室結構不合理、栽培的蔬菜種類少、品種不配套、栽培技術不規范,影響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實際,以蔬菜首席專家的身份,積極向省領導建議開展立項研究,并倡導科研協作,實行農業工程、蔬菜育種、栽培生理、土壤肥料、植物保護、市場營銷等多專業、多學科結合,主持開展了“山東新型日光溫室蔬菜系統技術工程研究與開發”重大專項研究。經過5年工作,該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研制出了新型日光溫室;豐富了日光溫室栽培的蔬菜種類,更新了品種;研究提出了日光溫室蔬菜管理技術原則、平衡施肥建議以及病蟲害綜合控防技術等。主持起草了山東省日光溫室黃瓜、番茄等7種蔬菜越冬茬栽培技術規程,已作為省級地方標準發布實施,由此促進了山東設施蔬菜的產業化,并推動了全國日光溫室蔬菜的發展,豐富了我國冬春蔬菜市場供應,獲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成果獲2000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了提高日光溫室等設施蔬菜產品的安全生產水平,何啟偉教授“十五”期間主持承擔了國家“東部沿海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范”等攻關課題,進一步加強了多專業、多學科協作攻關。主持調研了日光溫室蔬菜主產區影響產品安全生產的限制因素。何教授研究規范了日光溫室結構參數和建造技術規程,提高了冬季溫室的采光、保溫性能;開展了抗病品種和砧木選育與篩選,實現了新一輪品種更新;研究提出了主要日光溫室蔬菜氮肥調控指標與調控技術,減少了氮肥用量;開展了日光溫室蔬菜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與控防技術研究。作為項目主持人,何教授及時綜合各項研究成果,主持起草了“山東日光溫室建造技術規范”和“10種蔬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已分別作為山東省地方標準發布實施。“十五”完成的“日光溫室建造與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標準化研究”,獲2006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深入基層,關注產業發展
1995年何啟偉教授任省政府農業顧問、省農業專家顧問團蔬菜分團團長、省蔬菜良種工程課題首席專家以來,積極組織全省蔬菜科研協作,潛心開展蔬菜育種與栽培研究,努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他還抽出時間深入菜區開展調查研究,密切關注產業發展,及時向省領導和各菜區提出意見和建議。10余年來,何教授就全省蔬菜產業發展目標、工作思路、發展重點和應采取的戰略、策略等。先后撰寫有關山東蔬菜產業發展的論文14篇,有關建議7篇,調研報告5篇,為全省蔬菜產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蔬菜業已經成為山東農業的支柱產業,種植業的第一產業,有1300萬人從事蔬菜生產、加工和運銷,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2005年,全省蔬菜(包括西、甜瓜)播種面積3209萬畝,總產量10452萬噸,總產值914 億元;出口蔬菜240萬噸,創匯15.37億美元。山東蔬菜商品量已占全國蔬菜商品總量的20%以上,出口量占全國蔬菜出口總量三分之一,蔬菜面積、產量、效益已連續16年位居全國第一位,成為全國最大的設施蔬菜和出口蔬菜生產基地。
理論研究與實踐齊頭并進
何啟偉教授先后發表論文80多篇,主編出版專著7部。1992年出版的《十字花科蔬菜優勢育種》系統總結了我國十字花科蔬菜優勢育種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1997年出版的《山東蔬菜》總結了建國以來山東蔬菜的科研成果和群眾經驗;2002年主編出版了《山東新型日光溫室蔬菜系統技術研究與實踐》,反映了日光溫室蔬菜系統技術的研究成果;與汪隆植合作主編的《中國蘿卜》一書2005年出版,是我國有關蘿卜科學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2006年主編出版了《山東蔬菜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一書,收錄了近10年來有關蔬菜宏觀研究、栽培與栽培生理及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的150 多篇論文和技術標準;另外,他還編著出版了蔬菜科普書籍30多種,近500萬字,發行130多萬冊。1998年被聘為山東農業大學蔬菜學博士生導師,已培養博士5人,在讀7人。
何啟偉教授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勤奮刻苦的獻身精神,善于學習,勤于實踐,樂于開展科研協作,不計較得失和名利,在榮譽面前主動謙讓,其學風和職業道德得到了國內同行的一致好評,先后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科教興魯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來源:青島農業大學 2007/12/28
媒體報道(二):
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以來,全國蔬菜發展很快,基本形勢是供大于求,蔬菜品種之間發展卻很不平衡。分析年前出現的蔬菜賣難現象,可以發現出現的這些蔬菜品種很多地方都能種,并不是某一地方的特產品種,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管理起來相對較容易,不需要太多的技術,當天時、地利等條件都具備的時候,一旦種的多了,當地消化不了,運輸成本又高,外運困難,必然會出現賣難的問題。大白菜現象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教訓。
菜農大多都是一家一戶種植,在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市場與穩定的銷售途徑的情況下,他們被推到了市場的前沿。一季菜種下來,成敗關鍵要看市場的臉色,如何把握市場規律,在生產過程中如何規避風險,菜農又如何進行市場定位?記者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采訪了山東省農科院蔬菜專家何啟偉。
何啟偉認為,現在爭論蔬菜生產,種菜能不能掙到錢,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市場定位問題。如今已經不再是以當地生產銷售為主,而是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不論在何地,種何種蔬菜必然要有市場定位,也就是菜往哪兒賣,市場在哪里,種出來的菜能不能運出去,有沒有人往外運,這些農民在種露地菜之前都應注意到。我省有幾個固定的蔬菜產區,如黃瓜、西瓜、辣椒、大蒜、大蔥等,已經形成了產業化生產、加工和銷售,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有種的,有運的,有賣的,形成一條產業化鏈條和相對穩定的市場,各方都有收益。
在生產過程中切不可盲目跟風,看見人家種哪種菜賺錢了,自己第二年也跟著種,這種作法有很大的市場風險。去年西紅柿價格低除了種植的多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西紅柿品種雖然耐貯運,但不適合咱當地的口味,這也提醒大家應引起重視,多圍著市場轉。很多信息的反饋相對滯后,但有個規律大家可以借鑒,如蔬菜價格與氣候的關系,要了解七八月份蔬菜行情,可以多關注一下五六月份南方的天氣情況,如果南方雨水大,到了七八月份蔬菜價格肯定上漲。春季蔬菜價格則看一二月份的天氣情況,這個時間天氣如果反常規地寒冷,春季菜的上市量就會相對滯后,到時價格也會上漲,像今年,大拱棚、小拱棚的蔬菜上市就較往年晚了半個多月,春季蔬菜價格高得有些反常。
我省蔬菜產量占全國20%的份額,而且設施蔬菜生產不僅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氣候資源優勢,在管理經驗、生產技術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優勢,蔬菜生產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全國的蔬菜供應。如果相關問題都注意了,我省的蔬菜價格應該是穩定的。
來源:齊豫農經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