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仵均祥,男,1961年2月生,博士。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西北農學院植物保護系學習并獲學士學位。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西北農學院植物保護系攻讀學習并獲碩士學位。
1985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1988年6月晉升講師。
1994年12月晉升副教授。
1995年12月被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8年下半年在西安外院進修外語。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習并獲博士學位。
2000年至今擔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黨委委員。
2000年12月晉升教授。
2003年7月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4年6月至今擔任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兼任昆蟲研究所副所長。
社會兼職:
1.陜西省昆蟲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2.陜西省科協學會活動中心理事。
3.2003年6月被農業部聘為“蘋果、柑橘非疫區建設技術專家”。
4.2003年10月被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聘為“植物檢疫技術專家”。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植保專業本科生:《農業昆蟲學》。
碩士研究生:《害蟲綜合治理》。
博士研究生:《害蟲綜合防治研究進展》等課程的教學任務。
培養學生情況:
培養已畢業碩士研究生6人,指導在讀碩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2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擅長農業害蟲綜合治理及植物檢疫方向。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地(市)等科研項目10余項。目前,作為主持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陜西省攻關項目1項,陜西省農業廳重點技術推廣項目1項,校重點科研項目1項,橫向合作項目1項。
1.“酒廠曲房害蟲防治研究”。
2.“農戶儲糧害蟲及霉菌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
3.“雙棘長蠹發生規律研究”。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1 一種梨小食心蟲的人工飼養方法 仵均祥; 杜娟; 蔡明飛; 鮑曉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06-16
2 一種梨小食心蟲幼蟲的人工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仵均祥; 宋月芹; 杜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06-16
3 一種黑糞蚊的人工飼養方法 仵均祥; 張國輝; 孫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07-14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農業昆蟲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2
發表論文:
1 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機理及害蟲對其抗性機制的研究進展 李怡萍; 梁革梅; 仵均祥; 陳豪; 馬康生; 吳孔明; 郭予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9-10
2 甜菜夜蛾無公害防治研究 徐進; 賈暉; 仵均祥; 張毅; 馮志強; 郭鵬飛; 李鋼; 付小軍; 惠軍濤 陜西農業科學 2010-03-25
3 梨癭蚊的危害特點及藥劑防治技術研究 李怡萍; 袁向群; 仵均祥 ; 吳江波; 楊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6-10
4 昆蟲對極端高低溫脅迫的響應研究 王艷敏; 仵均祥 ; 萬方浩 環境昆蟲學報 2010-06-15
5 麥紅吸漿蟲滯育不同時期幼蟲蛋白質雙向電泳分析 成衛寧; 李怡萍; 楊杰; 許向利; 仵均祥 植物保護學報 2010-02-15
6 不同飼料配方對梨小食心蟲生長發育及繁殖的影響 杜娟; 王艷蓉; 仵均祥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5-31
7 迷向處理對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效果 張國輝; 黃敏; 仵均祥; 杜娟; 蔡明飛; 鮑曉文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5-31
8 不同殺蟲劑對梨小食心蟲卵和成蟲的室內防效 蔡明飛; 沈健; 仵均祥 果樹學報 2010-07-10
9 補充營養對梨小食心蟲成蟲生殖及壽命的影響 鮑曉文; 鄭峰; 蔡明飛; 仵均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8-10
10 天水蘋果病蟲害種類及發生動態調查研究 鄭堅武; 杜娟; 劉箐; 王守寶; 李怡萍;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9-03-16
11 植物誘導性直接防御 陳明順; 仵均祥; 張國輝 昆蟲知識 2009-03-15
12 麥紅吸漿蟲不同滯育期四種糖代謝酶活力分析 成衛寧; 李修煉; 李怡萍; 李建軍; 仵均祥 昆蟲學報 2009-02-20
13 不同溫度對甜菜夜蛾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宋月芹; 孫會忠; 仵均祥; 劉延虹 西北農業學報 2009-05-16
14 人工氣候箱飼養甜菜夜蛾技術 宋月芹; 仵均祥; 孫會忠 陜西農業科學 2009-05-25
15 麥紅吸漿蟲成蟲和幼蟲滯育過程中蛻皮激素的定量分析 成衛寧; 李建軍; 李怡萍; 李修煉; 仵均祥; 王洪亮 植物保護學報 2009-04-15
16 不同溫度對黑糞蚊交配行為和生殖力的影響 張國輝; 孫濤; 胡煜; 仵均祥; 席文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6-10
17 八種殺蟲劑對黑糞蚊的防治效果及殘留分析 李怡萍; 孫立娟; 劉亞娟; 胡煜; 仵均祥 植物保護學報 2009-06-15
18 不同寄主植物對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宋月芹; 孫會忠; 李濤; 仵均祥 中國農學通報 2009-10-05
19 溫度對梨小食心蟲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生長發育及繁殖的影響 杜娟; 郭建挺; 張亞素;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9-11-16
20 溫度對小麥上玉米蚜種群增長的影響 王永宏; 仵均祥; 蘇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6-25
21 玉米蚜種群的空間動態 王永宏; 仵均祥; 蘇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2-08-25
22 麥紅吸漿蟲中脂肪酸的氣相色譜分析 黃森; 仵均祥; 蘇麗 西北植物學報 2002- 08-30
23 幾種殺蟲劑對蘋果黃蚜的防治效果 周平偉; 仵均祥; 祁玲民; 劉周元 陜西農業科學 2002-08-25
24 溫度對玉米蚜發育和繁殖的影響 王永宏; 仵均祥; 劉卿 西北農業學報 2002-09-22
25 美洲斑潛蠅自然分布格局的研究 蘇麗; 仵均祥; 周平偉 西北農業學報 2002-12-22
26 桃蚜體色生物型與寄主關系的研究 劉紹友; 仵均祥 ; 安英鴿; 李增義; 胡作棟; 胡美絨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0-06-30
27 麥紅吸漿蟲在小麥穗上的分布和危害特點 仵均祥; 袁鋒; 蘇麗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0-08-30
28 麥紅吸漿蟲越冬幼蟲分布格局與抽樣技術再研究 仵均祥; 袁鋒; 許向莉; 蘇麗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1-09-30
29 麥紅吸漿蟲幼蟲脂肪酸變化的分析測定(英文) 仵均祥; 袁鋒; 張雅梅 Entomologia Sinica 2001-12-30
30 溫度對玉米蚜種群增長的影響 王永宏; 蘇麗; 仵均祥 昆蟲知識 2002-07-21
31 麥紅吸漿蟲幼蟲游離氨基酸變化分析 仵均祥; 袁鋒 昆蟲學創新與發展——中國昆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2-06-30
32 黏蟲板在害蟲綜合治理中的應用 許向利; 仵均祥; 張世澤 中國植保導刊 2006-02-20
33 不同小麥品種及施肥條件對麥葉灰潛蠅發生的影響 仵均祥; 成衛寧; 白樺; 鄭堅武; 李隴梅; 王會梅 麥類作物學報 2006-03-15
34 溫度對中華銼葉蜂發育和存活的影響及藥劑防治效果 仵均祥; 周平偉; 成為寧; 李強 昆蟲知識 2006-05-30
35 枸杞紅癭蚊覆蓋隔離防治技術操作規程 李鋒; 孫海霞; 李紹先; 王文國; 仵均祥 寧夏農林科技 2006-08-10
36 黃板誘殺溫室白粉虱的關鍵技術研究 張洪; 柳曉霞; 杜娟; 張麗紅; 劉發苗;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6-05-16
37 麥紅吸漿蟲滯育期間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脫氫酶活性的變化 王洪亮; 仵均祥; 王丙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8-25
38 河南省旱作區節水抗災培肥技術體系集成研究 姚宇卿; 張燦軍; 沈東風; 呂軍杰; 仵均祥; 張潔; 王育紅; 李志鋒 耕作與栽培 2006-08-26
39 美洲斑潛蠅寄主抗蟲性與寄主葉片化學物質和物理結構的關系 成衛寧; 仵均祥; 李修煉; 李建軍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9-30
40 小麥品種(系)抗麥紅吸漿蟲鑒定技術研究 成衛寧; 李修煉; 仵均祥; 李建軍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6-11-10
41 小麥吸漿蟲不同滯育蟲態的RAPD研究 侯娟娟; 仵均祥; 王洪亮 西北農業學報 2006-07-16
42 麥紅吸漿蟲保幼激素含量測定 李英梅; 仵均祥; 成衛寧; 李怡萍; 侯娟娟 西北農業學報 2006-07-16
43 棉蚜在不同抗蟲棉品種上的發育歷期研究 王洪亮; 仵均祥; 王丙麗 西北農業學報 2006-07-16
44 美洲斑潛蠅對番茄和菜豆不同品種的選擇性 成衛寧; 李修煉; 仵均祥 ; 李建軍 植物保護 2006-10-08
45 用重復序列引物PCR分析不同滯育狀態麥紅吸漿蟲DNA多態性 王洪亮; 仵均祥 ; 成為寧; 李怡萍; 王丙麗; 侯娟娟 昆蟲分類學報 2007-03-30
46 甜菜夜蛾幼蟲氣門的超微結構觀察 宋月芹; 徐進; 李怡萍; 賈暉; 孫會忠; 仵均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25
47 斜紋夜蛾幼蟲氣門超微結構的電鏡觀察 宋月芹; 李怡萍; 孫會忠; 仵均祥; 何成毅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7-06-15
48 進境旅客攜帶水果中危險性害蟲的檢疫方法及效果探討 劉青松; 胡想順; 仵均祥 陜西農業科學 2007-09-25
49 銀紋夜蛾幼蟲氣門形態特征的掃描電鏡觀察 宋月芹; 仵均祥; 孫會忠; 成衛寧 昆蟲知識 2007-11-15
50 楊凌及其周邊地區食用菌害蟲初步調查研究 孫立娟; 李怡萍; 胡煜; 成衛寧;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8-01-16
51 甜菜夜蛾觸角感器種類與分布的形態學研究 徐進; 李怡萍; 成衛寧; 宋月芹; 仵均祥; 孫會忠; 賈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10
52 小麥吸漿蟲滯育前后和滯育期蛋白質含量及其電泳分析 成衛寧; 李怡萍; 李建軍; 李修煉; 仵均祥; 王洪亮 植物保護學報 2008-04-15
53 麥紅吸漿蟲滯育發生和解除過程中保護酶活力動態 成衛寧; 王洪亮; 李怡萍; 李建軍; 李修煉; 仵均祥 應用生態學報 2008-08-15
54 不同溫度對繡線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實驗種群的影響(英文) 王守寶; 鄭堅武 ;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8-09-16
55 麥紅吸漿蟲的災害與成災規律研究 Ⅰ.災害出現的空間格局與周期性 袁鋒 ; 仵均祥; 花保禎 ; 劉延虹; 祝傳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0-25
56 麥紅吸漿蟲的災害與成災規律研究 Ⅱ.災害出現的影響因子與控制 袁鋒; 花保禎; 仵均祥; 賀虹; 祝傳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 12-25
57 麥紅吸漿蟲幼蟲滯育狀態及其核酸含量變化研究 仵均祥; 袁鋒; 李怡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25
58 玉米蚜的發生動態研究 王永宏; 仵均祥; 蘇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59 玉蘭樹新害蟲——柿長綿粉蚧調查初報 許向利; 仵均祥 陜西農業科學 2005-08-25
60 甘肅河西地區主要蔬菜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白樺; 仵均祥; 鄭堅武 植物檢疫 2005-07-30
61 甘藍幼苗受桃蚜危害后葉片中部分酶活性的變化 張春妮; 仵均祥; 戴武; 陳磊 西北植物學報 2005-08-30
62 麥葉灰潛蠅的發生及其影響因素初步研究 仵均祥; 白樺; 成衛寧; 許向利; 張世澤; 王會梅; 龍曉輝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0-25
63 枸杞紅癭蚊入土、出土及其在土壤中活動規律 李鋒; 孫海霞; 仵均祥 林業科技 2005-10-30
64 不同植物上桃蚜兩種體色生物型的DNA多態性研究 陳磊; 張春妮;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5-08-15
65 陜西省常見四種實蠅的RAPD研究初報(雙翅目 :實蠅科) 張紅梅; 潘亞勤; 魏迪功; 仵均祥 昆蟲分類學報 2004-03-25
66 麥紅吸漿蟲幼蟲滯育期間糖類物質變化 仵均祥; 袁鋒; 蘇麗 昆蟲學報 2004-04-15
67 美洲斑潛蠅對不同寄主的選擇性研究 成衛寧; 李修煉 ; 仵均祥; 李建軍; 謝芳芹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9-25
68 陜西桃樹害蟲新紀錄——中華銼葉蜂生物學特性的初步研究 仵均祥; 李長青; 姜軍霞; 李強 中國植保導刊 2004-11-15
69 龜紋瓢蟲生物生態學特性及飼養利用研究進展 張世澤; 仵均祥; 張強; 姜軍俠; 許向利; 陳繼安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4-12-10
70 不同寄主對美洲斑潛蠅生長發育的影響 成衛寧; 李修煉; 仵均祥; 李建軍; 謝芳芹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4-11-30
71 美洲斑潛蠅發生與防治研究進展 成衛寧; 李修煉; 仵均祥; 李建軍; 李怡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2-30
72 小麥吸漿蟲滯育研究進展 仵均祥; 李長青; 李怡萍; 成衛寧 昆蟲知識 2004-11-26
73 美洲斑潛蠅寄主植物生化抗性機制的初步研究 成衛寧; 李長青; 李修煉; 李建軍; 劉世建; 仵均祥 西北農業學報 2004-12-10
74 一種改進的小麥吸漿蟲淘土調查方法及其效果 仵均祥; 李長青; 成衛寧; 劉世建 昆蟲知識 2005-01-26
75 麥紅吸漿蟲滯育與化學物質變化研究 仵均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2-05-01
榮譽獎勵:
1.1991年和1993年2次被評為西北農業大學“三育人”優秀教師。
2.1991年并被評為陜西省高校青年教師“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3.1991年獲寶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4.1991~1995年多次被陜西省科協評為學會優秀兼職干部。
5.1992年榮獲“陜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6.1993年獲西北農業大學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7.1997年獲陜西省農業廳科技進步1等獎。
8.1997年榮獲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中國昆蟲學會獎勵基金首屆學會工作者二等獎。
9.2000年獲寶雞市委、市政府自然科學學術研究成果二等獎。
10.2005年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