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世國,男,1959年12月出生,博士后。現任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一級學科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方工業大學礦山安全與巖土工程研究所 所長。
社會任職:
1. 北京市政府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
2. 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學會中國專家組成員。
3. 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
4.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高等巖石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研究生、博士生已畢業30多人。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與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礦山安全、巖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工程、環境保護、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行業的科研工作。先后承擔和參加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經貿委、原煤炭部、博士后基金、北京市創新人才項目和各類企業咨詢課題60多項。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巖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工程、環境保護、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行業的科研工作。
發明專利:
1. 一種邊坡三維實體變形預測方法 孫世國; 宋志飛; 馮少杰; 于富才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1-09-14
2. 一種邊坡巖體變形控制技術 孫世國; 馮少杰; 宋志飛; 張偉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1-09-21
3. 滾動組合預測模型方法 孫世國; 宋志飛; 馮少杰; 金松麗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1-10-26
4. 一種邊坡巖體穩定性評價方法 孫世國; 宋志飛; 馮少杰; 陳靜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1-12-14
5. 一種判別邊坡地表移動的動態理論和方法 孫世國; 宋志飛; 馮少杰; 趙洪穎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01-04
6. 一種邊坡監測線整體變形預測方法 孫世國; 馮少杰; 宋志飛; 辛方超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01-18
7. 力臂式基礎 孫世國; 姜亭亭; 馮少杰; 宋志飛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03-21
8. 一種邊坡排水與錨固復合裝置 孫世國; 宋志飛; 馮少杰; 王凱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07-11
9. 一種軟巖邊坡防護裝置 孫世國; 宋志飛; 馮少杰; 雷家好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07-11
10. 一種新型格柵壩的基礎 孫世國; 姜亭亭; 馮少杰; 宋志飛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09-05
11. 復合采動影響下地表變形預測方法 馮少杰; 楊宏; 張天文; 孫世國; 宋志飛 【中國專利】北方工業大學 2012-10-03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并有多篇論文被EI、SCI等收錄;出版專編著5部、編寫教材2部。
出版專著: 
1、《礦山復合開采邊坡巖體變形規律》地震出版社 2000
2、《露天邊坡與山體邊坡復合體穩定性分析》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1
3、《典型排土場邊坡穩定性控制技術》冶金工業出版社 2011
4、《復雜開采條件下沖擊地壓及其防治技術》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9
5、《高陡軟巖邊坡控制與智能匹配優化設計技術》,科學出版社,2008
6、《地下建筑結構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二版),2009
7、《土力學地基基礎》(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中國電力出版社 2011
發表英文論文:
1.Sun,Shiguo;Yang,Hong;Feng,Shaojie;Duan,Weiguo.Studyfordeformationcontroltechnologyofbottomslopeofconveyorbeltinopenpitmin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347-353,p1657-1662,2012.EI:20114514489946
2. Sun,Shiguo;Li,Guohong;Wang,Jingxin;Zhao,Hongying;Feng,ShaojieChangepropertiesofwaterconductivityheightincoalroofinducedbymininginextrathickcoalseamsunderinfluenceofcomplexfissureszon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446-449,p1641-1644,2012.EI:20120814796030
3. Sun,Shiguo;Dong,Peixin.Spacepropertiesofeffectsofslopestabilitybyundergroundmining,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472-475,p3171-3177,2012.EI:20121114860514
4. Sun,Shiguo;Bo,Zhiyi;Chen,Jing;Li,Xiaofang.Researchofpredictionmethodinlargeslopeforthreedimensionalobjectdeformation,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402,p337-342,2012,AdvancesinMetallurgicalandMiningEngineering,EI:20115114617651
榮譽獎勵:

1. 人工開挖與自然山體邊坡復合體突發災變及其對環境工程安全影響研究,2002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 露天邊坡滑移場理論及其穩定性研究 2004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 三峽庫區巨型古滑體穩態預測預報及信息化選址技術,2
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 露井聯采邊坡穩定性研究,2007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 高陡軟巖邊坡安全控制與智能匹配優化設計技術的研究,2008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 布沼壩露天礦五期擴建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的研究,2010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7. 復雜條件下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2010年中國冶金礦山科學技術一等獎。
8.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9. 高地應力作用下露天轉地下開采安全控制關鍵技術,201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10. 地下礦山關鍵生產系統智能操控技術研究與應用,2012年中國冶金礦山科學技術一等獎。
教學成果獎:
2012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
媒體報道一:

科研先鋒嚴師慈父——記兩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北方工業大學教授孫世國
有人說他是“工作狂”,沒日沒夜呆在辦公室或實驗室里,周六日也不給自己放假,有時候一天連續伏案六七個小時,最后連站都站不起來。有人說他是“幽默高手”,管自己騎了多年的自行車叫“奧迪A8”,還總是夸耀它舒服自在從不堵車。有人說他是“全能人才”,科研教學一把抓,還是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有人說他是“冷面人”,學生上課遲到他都要記入平時成績,從來不怕學生評價給低分。這就是孫世國教授,一位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科研先鋒,一位被學生稱之為“嚴師慈父”的師長。無論是為人、為學,還是為師,他都以自己的勤奮敬業、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堅守原則,展現出一名優秀高校教師的風骨神韻。
機緣巧合投身教育事業
1983年,本科畢業的孫世國來到了在國內礦業研究有著廣泛知名度的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工作。由于學業扎實,勤奮鉆研,參加工作3年的他就作為主持人承擔了國家“七五”攻關課題的研究,26歲就成為國家級重大項目主持人,讓他在科研道路上有了一個漂亮的開局。此后,他邊工作邊學習,先后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并進入博士后流動站學習研究。在此期間,他先后承擔了煤炭部課題、博士后基金、地方政府課題等項目,獲得過省地礦廳一等獎和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他在邊坡工程與地下開采巖石移動控制領域的研究成果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他為撫順礦區劃定的邊坡線一直沿用至今,近二十年沒有出過問題。
來到北方工業大學任教,對孫世國來說是意料之外的事。2000年底,即將從博士后出站的他無意間從網上看到了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招聘教師的信息,由于此前他對這所學校幾乎一無所知,便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進行了一場面試。其實,在學界已經有一定聲望的孫世國此前已經接到了多家單位的入職邀請。時任撫順市市長的徐德明曾親自跟孫世國溝通,希望他回撫順工作,并給他開出了優厚的待遇。相較而言,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剛剛將工民建專業改為土木工程專業,正急需一名專攻巖土方向的教師。時任建筑學院院長的陳穗教授把孫世國請到學校,兩個人初次見面就促膝長談了3個多小時。臨行時,陳穗教授一直把孫世國送到公交車站,等他上了車才返身回去。這件事,讓孫世國感動不已,并從中看出學校對于人才的渴求與尊重。于是他下定決心,回絕了其他單位的工作邀請,準備到學校放手干一番事業。
孫世國在科研的道路上從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的同事說他搞研究,有時候會出現一種“入定”的狀態,“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一次,在一項國家級課題研究中,為了起草項目研究報告,他從早上8點一直伏案工作到下午3點,當他想起身喝口水時卻發現自己腰部劇痛,站都站不起來。多虧他帶的博士生聞訊趕來及時將他送去醫院診治,才恢復了健康。勤奮的工作,換來的是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在來校工作的11年中,孫世國獲得了8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平均一年多時間就能收獲一個高級別的獎項。
攻堅克難需要創新思維
孫世國的同事對他的創新能力都贊嘆不已。建筑學院副院長朱建明對他的評價是:“孫世國是一個特別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的人。他有著敏銳的科研洞察力,總能發現最有價值的科研課題,他的學術積累讓他能夠以創新的手段解決難題,而他的善于總結又讓他能夠不斷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一個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很難將三者集于一身。”
孫世國的科研創新能力體現在對重大課題的把握上。三峽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面臨的建設難題也是世界級的。當三峽大壩建成后,上游水位大幅抬高,對沿岸數十萬年來形成的穩態地質構造產生了重大影響。哪里可以保持穩定的地質狀況;哪里可能發生地質狀況的改變,進而引發地質災害,對于三峽大壩建成后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選址成為一個根本性問題。對此,孫世國和他的科研團隊憑借多年對巖土工程的深厚積累,針對三峽工程中巨型巖石邊坡工程的變形與破壞機制,憑借滑移場空間演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規律,以創新性的理論和方法,為三峽建設的安全選址提供了系統、科學的評價體系,完成了“三峽庫區巨型古滑體穩態預測預報及信息化選址技術”課題。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三峽庫區廣泛應用,為庫區后續建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6年該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孫世國另一項引以為榮的成果,是他的科研團隊所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課題“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在多次深入礦山考察中,孫世國發現,國內多數礦山企業的排土場不僅利用效率不高,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而且為了保證邊坡安全需要反復多次加固,花費了大量成本。在他的主持下,團隊系統地揭示了軟巖基底與松散體協同破壞機制,創建了相關評價理論及其防控措施。按照這套方法,可以根據排土場的實際情況為企業劃定長期有效的邊坡界限。這既為企業大大提高了排土場的利用效率,也保證了企業的生產安全。更為難得的是,這套方法不僅可以應用于礦山企業,而且在建材、冶金等行業同樣適用,具有廣闊的適用性和應用前景。該成果經過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水平”,并以北方工業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了2010年冶金礦山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該項研究基礎上,孫世國出版了我國排土場領域第一本學術著作。
在孫世國的研究成果中,還有很多具有開創性的內容,比如他率先提出了邊坡加固設計如何兼顧后續開采不失效的問題,首次揭示了露天轉井開采邊坡的破壞機制,邊坡巖體三維變形效應;首次創建了邊坡滾動組合預測、三維實體預測模型及復雜荷載作用下高邊坡滑面確定方法等。他先后申請了14項專利,包括7項發明專利,其中一種新式毛桿的發明專利已經獲得國家授權。最近申請到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的孫世國,對于今后的科研之路充滿信心。他說,“要爭取在幾年內再申報一項國家獎”。
讓學生課上怕、課下愛的老師
孫世國對學生要求嚴格是出了名的。他給本科生定下規矩,上課不準遲到、不準早退、不準私自講話,凡是違反規矩的都要反映在平時成績上。他認為教師必須維持師道尊嚴,不能為了讓學生給自己打高分而刻意迎合學生、縱容學生。當然,要求學生做到的,他自已必先做到。每次上課他都會提前十五分鐘到教室,經常是他等學生,而不是學生等他。對于他指導的碩士生和博士生,規矩定得就更具體了,他要求學生每周向他當面匯報學習情況,包括讀了哪些書,做了哪些研究工作,進展怎樣。為了方便學生,他把巖土專業研究生教室挪到了自己辦公室的隔壁,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就近向他求教。
盡管課堂上的規矩嚴格,但是上過孫世國課的學生沒有不愿意聽他課的。實際上,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是比較枯燥的,大量的理論、復雜的演算常常讓學生覺得乏味,注意力難以持久。為了讓學生坐得下來,聽得進去,孫世國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的積累,創造出了一套能夠有效增強課堂講授效果的辦法——視覺認知教學法。他發現,學生之所以覺得土木工程的課程難學,是因為教師講授的都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文字到文字,認知渠道較為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學習興趣。但是土木工程的課程又是有著廣泛實際應用的課程,有大量的實物和案例可以進行演示、講解。于是,他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把課本里的諸多抽象理論都通過形象生動的模擬動畫、實物演示及工程實例的形式呈現出來,實現學生的視覺認知與思維感悟的有機結合,增強課堂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和信息量,把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達到了培養專業興趣和提高專業知識同步并舉的效果。孫世國的學生說:“其實孫老師除了第一堂課需要點名外,以后的課都不用點了。上孫老師的課是需要提前占座的,沒有誰會愿意放棄講得這么精彩的專業課。”
與課堂上的威嚴、一絲不茍甚至有點嚴苛不同,課下的孫世國更像是學生的朋友、家長和監護人。他時常和學生聊天,談家常,用他始終未改的東北口音和學生開玩笑。一到五一、十一、中秋、春節,孫世國總要把他所有的研究生都聯絡一遍,不管是畢業的還是在讀的,不論是博士生還是碩士生,由他做東把大家聚到一起吃頓團圓飯。這頓團圓飯是孫世國學生的額外福利——不僅享了口服,而且為他的學生們提供了聯絡感情、交換信息的平臺。
整天騎著一輛破舊自行車在校園里穿行的孫世國,對學生卻向來慷慨。2011年4月,巖土專業10級研究生董培鑫腿部突然腫了。起初,她并未在意,可是病情逐漸加重,整條腿腫到幾乎無法行動。她一瘸一拐地找到導師孫世國,向他請假準備去看病。沒想到,孫世國已經通過其他同學了解了她的病情,埋怨她太不重視,應該早點去就醫。知道她來自河南農村的貧困家庭,孫世國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5,000元,讓她安心看病。聽說在大醫院掛門診號困難,他便動員自己的研究生去京城各大醫院給董培鑫掛號。在導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董培鑫的病很快得到了確診,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發炎癥造成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得知董培鑫手術住院后,孫世國又讓人帶去1,000元,讓她補充營養。回想起這段經歷,董培鑫動情地說:“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是我莫大的福分。”
教師是他心里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學校的優秀研究生導師,孫世國對于學生的培養,特別是學術能力的養成有著自己獨到的心得。他在研究生入學時,就跟他們定下了目標:“雖然你們考上的是一所普通高校,但你們的能力在畢業時不能低于‘211’和‘985’高校畢業生的平均水平。”
孫世國所強調的“能力”,最突出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他從課程體系建設入手,力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出理論授課中要注重學科發展、社會需求和工程實際的結合;實踐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與實際工程方法及應用技術有效銜接的改革思路,并以此為指針修訂教學大綱,構建循序漸進、逐步深化的實踐與學術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在學生專業實習中,著力實現理論學習與現場實際的有機結合。由于自己手握多項科研課題,他可以安排學生更早、更多地接觸到實際工程項目和課題。在2012年春季學期,他就曾派自己的研究生去撫順煤礦測量采空區,去京唐港測量地質構造,去內蒙古錫林郭勒測地層含水情況,去云南小龍潭煤礦考察排土場狀況……大量的工程實訓,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上手快、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成為他所指導學生的普遍特點。
有了突出的實踐能力做積淀,加上嚴格的引導,學生的學術水平水漲船高。他的很多碩士生在畢業前至少有一篇文章被EI收錄。他的研究生往往都能提早進入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階段,而且每個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都是實際的工程項目,真題率實現了100%。
扎實的功底和突出的實踐能力,讓孫世國的學生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2010屆的姜亭亭,畢業后應聘到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得益于在校階段的工程實訓,工作上手很快,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女性,現在已經同時管理著5個工程項目。2009年畢業的魯海到葛洲壩集團工作不久,就被派往海外參與工程項目。由于出色的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就升為該項目的負責人。2011年畢業的周密,到中國國際咨詢公司應聘,與國內多家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一起競爭同一個工作職位。周密憑借著豐富的實際工程經驗和出色的上手能力最終PK掉其他學校的競爭者,贏得了這一職位。競聘成功的周密最想感謝的人就是導師孫世國,她第一時間給老師發了一條短信:“我很自豪地告訴您,您當年對我們的要求我做到了,我們一樣可以比名牌大學的學生更優秀。做您的學生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結果很甜蜜。”
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孫世國最大的驕傲。參加工作將近30年的孫世國在用嚴謹求實的鉆研精神、忘我投入的工作態度、尚學樂教的人師品格,不斷感染、教化學生的同時,也從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中得到感召和激勵。他說:“搞科研是我的興趣,我可以從科研中得到很多樂趣,所以從不覺得勞累。而做教師,則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傾盡所能讓學生成才雖然辛苦,但只有如此才能體現教師的價值。”言如斯,人如斯,孫世國正以自己的所言所行詮釋著高校教師的人生真諦。
文章來源:《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10期
媒體報道二:

以生命的名義保障安全——訪北方工業大學巖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世國教授
2011年2月27日6時40分,攀枝花市米易縣中禾礦業公司一號排土場發生一起滑坡事故,約30萬方廢土從排土場滑下,掩埋排土場下方兩戶人家,17人及時逃出,6人下落不明。此類事故造成了大量無辜人員的傷亡、重大財產損失以及社會的不良影響。為此,國家、省、地、市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排土場的檢查力度,要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立即進行治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12年2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孫世國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出于對礦山安全保障的關注,近日,本刊記者走近了孫世國教授的團隊,對這項“關注民生”的科學技術一探究竟。記者:孫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能接受《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的獨家專訪。我們獲悉您負責完成的《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向您表示祝賀。請您介紹一下什么是排土場以及排土場可能會發生哪些災害。孫世國:謝謝。項目由多家單位共同協作完成。排土場又稱廢石場,是指露天礦山采礦剝離……
資料更新中……
文章來源:《中國有色金屬》作者:游宏 2012年第13期